三稜草,一種很常見的雜草,屬於多年生,不僅在水稻田,其他農作物以及路邊、溝邊等,都有發生。
三稜草其實指的不是單獨某一種雜草,有些地方的朋友,說三稜草,就是說的是整個莎草,還有一些地方的朋友,把香附子當作三稜草(說莎草比較全面一些),不同區域的叫法不同,大家明白就行。
三稜草的繁殖能力很強,每年都花很多精力去防治它,但是每年發生的嚴重程度也沒有降低,田間部分區域出現三稜草後,其他區域內,很快就會出現三稜草,正是由於其繁殖能力強,和農作物爭水、爭肥,給農作物的正常生長帶來不小的影響。
據一些朋友反應,三稜草在不同的生長環境下,嚴重程度會有差別,比如疏鬆的土壤,三稜草就增多,以及砂土地的發生也較為嚴重。
除此之外,三稜草還是一些害蟲的「寄主」,也就是為病蟲害提供了生存繁殖的場所,有些朋友會有疑問,田間的病蟲害冬天是怎麼越冬的,有一部分就是在雜草中過冬,在冬天,雖然雜草發黃,但不影響病蟲害在其下面越冬,這就可以看出,除了三稜草本身和水稻爭水、爭肥以外,間接性的使病蟲害的危害加大。
有人曾做過一個惡性雜草排行榜,三稜草的名字赫然在列,所以,從這就可以看出,要想防治三稜草,需要下一番工夫。
防除三稜草,分兩種情況,一種是水稻還未播種時,可以選擇草甘膦噴施,根據三稜草的大小以及抗性,適當進行加量。
另一種是播種後的三稜草防除辦法,相信這也是很多朋友所關心的,小幫手個人觀點以及經驗來說,苗前封閉+苗後除草的辦法進行,首先,封閉除草劑可選擇丙草胺+苄嘧磺隆(注意用量,根據說明使用,不要私自加量,以免出現藥害情況)。
苗後除草的話,配方就多了,因為各地的氣候以及種植方式有差別,在選擇除草劑上,並沒有一個唯一性,防除三稜草,用的比較多的有二甲四氯、吡嘧磺隆、滅草松等等,不過,一般都會選擇復配藥劑,比如二甲四氯+吡嘧磺隆、二甲四氯+滅草松、二甲四氯+氯氟吡氧乙酸等,上述配方有人說可以,有人說一般,需要大家實際使用後,才知道當地是否適合。
關於防除三稜草的藥劑,小幫手就說這麼多,如果你有其他好的配方或觀點,歡迎在下面評論處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