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馳這個名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了,他的電影一直陪著我們走過童年的時代。他獨特的無釐頭喜劇風格也成為了他的代表,直到現在也沒有人能夠模仿更別提超越了。他的每一部電影都是經典,都是無可複製的存在。
在如今這個小鮮肉橫行的時代,演技成了一種可有可無的東西。現在的很多電影電視注重的都是不再是質量,而是選用一些流量明星來吸引眼球,從而達到超高的收視率。這也讓我們這些從小就被高質量的電影所薰陶的人們,慢慢的對電影這個東西失去了興趣。也開始懷念起來當初那些看了就難以忘懷,看了還想看的電影。
周星馳的電影就是屬於那種看一遍不過癮,不管怎麼看多不會膩。因為他的電影與一般的電影不同,雖然他的風格是無釐頭的喜劇但是細細品味之後,總會發現其中不一樣的東西。就像他的經典電影之一的《喜劇之王》,電影名字叫做《喜劇之王》可其中的內容卻不是一個喜劇,這也是周星馳的一種自嘲方式。
雖然這部影片是當時的收視冠軍,直接將成龍的《玻璃樽》的鋒芒蓋住。但是對於這部影片人們的爭議也是非常的大,因為按照周星馳的拍攝風格來說,這部影片最後的結局男主角不應該從那一場現實的臥底戲中活下來。一個只是到處跑龍套的小角色面對三個殺人不眨眼的悍匪,還能以一敵三,這是不符合人物設定的。但是在男主拿手槍射擊的時候,發出的聲音卻是機關槍的聲音,這也就是特地告訴我們這是假的。因為所有人都喜歡看美好的大團圓結局,所以男主活了下來,而能發出機關槍聲音的手槍卻像平靜的水面上突然落下的石頭,激起千層波浪。
以《大話西遊》為例,《喜劇之王》的結尾如果是以悲劇收場能夠讓這部經典之作得到升華。大團圓的結局雖然是大眾們所希望看到的,但是在這部戲中會顯得特別的突兀。大家應該知道在影片中,男主開始學習的就是怎麼演好一個死屍,如果結尾的男主死去不是能更好的詮釋了「死屍」的這個點嗎?這可能才是周星馳當時最初的想法,也是我們熟悉的他的電影,就像《大話西遊》一樣。
也正是《大話西遊》提醒了我們,為什麼《喜劇之王》的結尾會是一個大團圓的美好結局。因為當時的人們能接受的都是這樣的結局,這也是能讓《喜劇之王》成為當年的冠軍的必要條件。而《大話西遊》就是一個例子,當年在香港上映時票房的慘澹,跟整個影片是以悲劇收場有著莫大的關係,直到《大話西遊》傳入內地才開始被接受。
周星馳的成功不僅僅是他無釐頭的搞笑風格,而是在他搞笑的背後有著更多值得人們深思的故事。
喜歡請點擊關注,更多精彩等你來看。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