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以青春小鎮愛情為題材,反映了上學時期一個男孩與女孩從愛情萌芽的成長期到青春期的故事。此電影雖然開始的時候更多部分以搞笑為主,但是卻是一部徹頭徹尾的悲劇。真實的反應了愛情開始的美好,而又事與願違的悲劇結局。
電影由包貝爾主演男主,女主為孫怡,不得不說女主在該片中把李春霞演這一角色清純,善良和懵懂的質樸感表現得淋漓盡致。
而導演卻選錯了男主,讓包貝爾這個自帶搞笑細胞的演員來演趙閃閃。
電影《我的青春期》導演所想表達的是學生時期男女初戀時的美好,故事的開始則是趙閃閃與李春霞的一個對視,仿佛就是這一眼為兩人在以後愛情故事中作為鋪墊。
兩人共同考入了同一所高中,故事也就是在這裡正式開始的。這部電影的愛情開始與《同桌的你》和《致青春》這些題材的愛情截然不同。該片愛情發展十分緩慢,突顯出初戀小鎮高中學生時期內心對愛情渴望,而又不敢表達的糾結心理。而通常我們所看的愛情電影中兩人的愛情進展得很快,而且在最終結局時也都有一個美好的結局。該片可以說開始的感情就是悲劇,結尾固然更加悲劇與遺憾。
影片中趙閃閃正式與李春霞戀愛時,每天兩人小心翼翼的約會,非常的貼近小鎮中學時代的年輕人初戀愛情。當然紙包不住火,兩人的戀情被老師發現了,同時也被學校外面的小混混所阻撓。
更為扯的一點是,該片混混的主角竟然名叫陳浩南,可以說是把浩南哥的形象徹底顛覆了。陳浩南一出場就是我們中學時期那些小混混十足的感覺,對著趙閃閃就是一耳光,隨即問道趙閃閃「你還談戀愛不談了。」男主的回答確實很慫「沒談戀愛,沒談戀愛。」對於此次的小混混鬧事閃閃的內心抑鬱了。
這段故事所講述的小鎮愛情以及校外輟學人員之間的矛盾,無奈與在校學生只能忍氣吞聲的悲傷。那麼趙閃閃為什麼不與陳浩南爭個高下呢?首先我們分析了下趙閃閃家庭條件貧窮生活水平也是勉強度日,根本沒有與社會青年較量的能力。
其實趙閃閃也是為愛情衝動過的人
對於這份愛情我們單不看包貝爾的演技,從趙閃閃自身的角度出發,閃閃對於李春霞的愛一輩子都無法忘記。這一點電影後半部分也交代了。
趙閃閃為愛情衝動過後卻後悔了,在浩南哥對趙閃閃挑事之後,趙閃閃還是與李春霞該幹嘛幹嘛。但是大哥看上的女人容得了你這個中學生調戲?與是就發生了校園事件,徹底顛覆了觀眾的三觀,這裡感覺包貝爾導演給大家來了一個天大的玩笑,這個玩笑也是愛情悲劇的關鍵點。
愛情悲劇也是上天安排?
當晚我們的浩南哥帶人找到趙閃閃,開始對趙閃閃進行戀愛教育,大打出手。此時趙閃閃拿出一把刀對著浩南哥就是一刀,浩南哥果然沒有那麼容易死。
這一刀僅僅刺破了浩南哥的衣服,你說巧不巧?這感覺就像老天給我們開了個玩笑,剛剛還為趙閃閃勇敢為之激動,隨著浩南哥的站起來拍打衣服,這一下也把浩南嚇得不輕。之後對著閃閃就是一頓猛打。這件事之後閃閃傷得不輕。愛情從這裡也是正式悲劇的開始。
從此李春霞與陳浩南就好上了,兩人的發展還異常的快。
這與以往青春期題材電影不太一樣在《同桌的你》和《致青春》一系列影片中通常把愛情保護的太好,男主往往對於自己所愛的女生大大出手,甚至能夠保護自己的初戀。
該影片卻截然不同。大部分都是以城市愛情為出發點,而該片則是以小鎮中學青春的真實反映。非常的具有年代感。從而反映了80年代社會霸凌對於他人美好愛情的幹擾。
佛尚且說「寧拆十座廟,不毀一樁婚。」陳浩南這一做法實在可惡。該片的悲劇不止是愛情對於趙閃閃李春霞也是悲劇。其實有時候我們會想愛情為什麼要以美好開始悲劇結束,這就是該片導演的高明之處。
同樣陳浩南也是一個悲劇人物,此電影看似搞笑實則悲劇感十足啊。那麼陳浩南的悲劇在於多年之後物是人非,趙閃閃開著寶馬回了老家自以為已經發達了,浩南哥卻賣起了烤串。而身邊的小弟卻已經當成了自己的大哥,還霸佔了自己老婆李春霞。浩南與李春霞的愛情可謂悲劇開始,悲劇結束。
此時回憶過去的美好與青春的回憶,學校已經空蕩無一人。電影從頭到尾給人的感覺都是在回憶,回憶那些美好與無奈。正所謂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也好比李清照所講「人比黃花瘦」的思念。趙閃閃始終無法忘記想要奪回自己所愛之人李春霞。但是此時的李春霞已經有了身孕,悲劇一次次的趙閃閃身上上演。愛情是悲劇生活也是悲劇,但是趙閃閃依然沒有放棄過。在初戀愛情美好中掙扎一生。
人們都說初戀的成功率低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我們單從電影中來講對於初戀往往是比較虐心的一種形式體現出來,通常以同班同學或者是青梅竹馬為題材,以此來打動大家,但是為何結局都出乎意料的相似呢?
小球認為原因有三:第一青春期對於愛情的渴望遠大於對於愛情的保護。第二青春時期的愛情太多的意外性發生。第三通常青春期心理還不夠成熟過於痴情導致傷害其內心而不相信愛情。
講完了愛情我們再講講為何如此動人的悲劇愛情能夠讓觀眾感到搞笑呢?原因有二:第一導演的刻意安排,為了緩解電影悲劇氣氛過於濃重。第二點包貝爾演技過於浮誇,包貝爾這個演員很有特色而且自帶搞笑細胞,實在是不適合演愛情劇,倘若換個普通的小眾演員也應該是會好些。
包貝爾硬生生把愛情悲劇演成了喜劇?
包貝爾所演的趙閃閃長大之後,演技上過於隨意而且看起來不是太走心,甚至有不少粉絲表示好好一部劇被他毀了。其實不然包貝爾在電影中也突顯出了自己演技的一面,雖然沒有講愛情的悲劇表現得淋漓盡致,但是他把閃閃長大後面對的一系列坎坷經歷,所做出的心理變化表演還是相當到位的。趙閃閃這一人物的愛情生活典型的悲劇貧窮相輔相成。
雖然說包貝爾講這部電影更多的以喜劇形式表現出來,但是也蓋不住導演所要表達的悲劇,正所謂《我的青春期》愛情在悲中作樂,樂極生悲足以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