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扶桑樹:三星堆遺址青銅神樹的原型?

2021-01-09 南風拂曉煙霧開

扶桑樹,《山海經》海外東經載: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大荒東經則載: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孽搖頵羝。上有扶木,柱三百裡,其葉如芥。有谷曰溫源谷。湯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載於烏。郭璞註:「扶桑,木也。」

據《山海經》所載內容來看,扶桑是太陽升起的地方,扶桑樹是黃帝栽種的,又被稱為建木,是通往天界的通道,名副其實的「天梯」。而後來一些典籍的記載則將扶桑樹與蓬萊山聯繫在一起,即所謂:蓬萊之東,岱輿之 山,上有扶桑之樹。

相傳,扶桑樹是太陽女神羲和大神與其兒子金烏駕車升起的地方,也有傳說為神界、人界、冥界相連的地方。 如此多的神話傳說也好,典籍記載也好,種種描述都可見扶桑樹的神聖。

在三星堆遺址的青銅神樹出土之前,扶桑神樹即使有各種典籍記載支撐,也只是被今人當做一種古人的想像,然而,這神話中的扶桑神樹與三星堆遺址出土的青銅神樹完美契合了,這究竟是神話還是歷史?是真實還是巧合?

青銅神樹表達的是古蜀人對太陽的膜拜,也許當時扶桑樹的記載太過真實,讓古蜀人按此製作,以作朝拜,又或許曾經真正存在過建木,而它與太陽真有些聯繫,被誇大為神木的形象,真正的歷史如何,我們依然難以判斷。是巧合也好,是真實也罷,我們知道今天這些不曾存在,唯有文字記載曾經或虛幻或真實的神奇與瑰麗。

相關焦點

  • 《山海經》記載的扶桑樹,與三星堆的青銅神樹相同,專家這麼解釋
    《山海經》記載的扶桑樹,與三星堆的青銅神樹相同,專家這麼解釋!青銅神樹1986年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出土了八棵青銅神樹,屬夏代晚期青銅器。出土的青銅神樹居然和《山海經》中記載的一樣,難道《山海經》中的記載不是傳說?
  • 三星堆挖出「青銅神樹」,專家:《山海經》裡扶桑樹,能通往三界
    1986年,我國考古專家發掘了「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的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在二號祭祀坑,出土了數量龐大的青銅器碎片。其中,就有一顆「青銅神樹」備受矚目。這棵神樹被發現的時候,鏽跡斑斑、變形嚴重,果實、神鳥碎得不可計數,主體樹幹斷成三截,樹枝斷成18截。
  • 三星堆青銅神樹, 竟然與金沙遺址的太陽神鳥有著神秘的關係!
    文/曉夢閣主很多人把《山海經》中的神話僅僅當做故事來看,但是在考古工作者和人類文明研究者來看,神話傳說的背後可能有著更多的啟發,以此揭秘更多關於古代先民的生活和文化習慣。今天我們來說一下《山海經》中記錄的關於太陽神鳥和青銅神樹在現實生活中出現了。
  • 疑似扶桑樹的青銅神樹,怪異的青銅面具,三星堆到底藏著什麼秘密
    由於這裡曾經有三個巨大的土堆,所以自古以來就被稱為「三星堆」,而這裡出土的文明遺址也因此被命名為「三星堆遺址」。考古學家在此發現了兩個巨大的祭祀坑,並且從中發掘出土了很多精美的青銅器,只是年代太過久遠,加上造型獨特,很難確定它們具體的來源。卻不曾想到,即便過去八九十年,有關三星堆的謎團仍未破解。
  • 三星堆挖出「神樹」,與《山海經》描述相同?網友猜測:不是巧合
    《山海經》是一部先秦時代充滿著神奇色彩的著作,它的內容充滿著神秘的氣息,主要記載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及遠古神話。但是為何能在3000年前準確記載全國各地地理風貌?這無人知曉,在四川古蜀文明遺址發現的文物與《山海經》中記載的十分相似,這一切都是巧合嗎?考古專家表示:這不只是巧合。
  • 《山海經》:三星堆可能就是神話中的湯谷,太陽和扶桑樹住的地方
    揭露封神隱秘,盡在夜述封神大家好,我是夜述封神,歡迎收看《山海經》系列第7期。大家都知道三星堆遺址群,被考古界稱為「世界第九大奇蹟」,而三星堆文化堆積可探測時間是大約4600年前,由於時間超越甲骨文將近1000年,所以根本沒有文字的記錄。提到三星堆,就不得不提到青銅神樹和面具,本期我們著重來看一下這顆青銅神樹。
  • 神秘的三星堆遺址你了解多少?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學過歷史的都知道,被稱為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的三星堆遺址, 出土了眾多特別的文物: 2米多高的青銅大立人、 1米多寬的青銅面具、 近4米的青銅神樹等, 都是堪稱獨一無二的曠世神品, 極富觀賞性和藝術價值。
  • 《山海經》中的記載與三星堆神話,可對照印證,太陽鳥真實存在?
    《山海經》中的記載與三星堆神話,可對照印證,太陽鳥真實存在?二OO一年在成都市金沙遺址中出土的太陽鳥金箔飾上的紋飾,引起我們對《山海經》神話的聯想。太陽鳥金箔飾外徑有十二點五釐米,內徑五點二九釐米,厚零點零二釐米重二十克,很可能使用了精湛的切割技術。
  • 你從哪裡來,三星堆?
    新華社成都8月22日電題:你從哪裡來,三星堆?新華社記者童芳作為長江上遊文明中心的三星堆,是中華文明「滿天星鬥」中最神秘的那顆星辰,目前已發掘的面積僅為千分之一左右。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唐飛近日向記者透露,已經制定了新的三星堆考古發掘研究計劃,接下來將重啟對三星堆遺址的深入調查、勘探與發掘,進一步揭示三星堆神秘古國的真實面目。
  • 山海經:三星堆的蜀王蠶叢、魚鳧,或與太皞、顓頊有關係?
    —阿諾德 在三星堆文明未發現之前,《山海經》中很多記載尚且籠罩於迷霧之中,但青銅神樹和面具讓所有人都再次將目光投到上古奇書中,試圖去尋找二者之間的秘密。 (一)蠶叢魚鳧、魚鳥之興 李白在《蜀道難》中有「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這句,指明蜀人有蠶叢和魚鳧兩位先祖。
  • 神樹?人面鳥?六角鈴鐺?
    而現實中的原型更像是來自西周時期的魚幣,擁有兩種功能一是用於流通,具有貨幣的等價物職能,二是用作棺飾,就是墓葬時用的,作為裝飾發揮避兇趨利的功能。2、潛意識物質化的神物:秦嶺神樹《盜墓筆記》出現文物:秦嶺神樹現實原型文物參照:三星堆青銅神樹在《盜墓筆記》秦嶺神樹,其實是十分玄幻加恐怖的一篇內容。
  • 沉睡地底數千年的三星堆:古蜀國太陽神崇拜的代表之地
    1934年,在鴨子河畔,三星堆遺址被首次發掘,最後由於抗戰等各種原因,發掘一直出於滯留階段。直到上個世紀50年代開始陸陸續續的發掘,可能當初誰也沒有想到,三星堆的發掘結果震驚世人!三星堆一帶的遺址非常的密集,有大型城址、大面積居住區和幾個祭祀坑,這就是古代蜀國的一個中心都邑,距今時間大概是3000到5000年。
  • 《山海經》記載的扶桑樹真實存在?四川農民挖出的文物有驚人發現
    不過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回首過去的歷史卻找不到書中所記載的器物或者是國度,所以這本《山海經》也成了很多神話影視作品的取材元素,現在世人也一直將它視為古人的想像,那些看起來有些荒誕的記錄也只不過是經過藝術加工的上古神話傳說。但是因為四川一座戰國遺址的開啟,卻讓人開始對這種說法產生懷疑。
  • 三星堆,長江文明的代表,十日神話「商銅神樹」
    商銅神樹商銅神樹,發掘與三星堆遺址,它是三星堆遺址中,形體最大的文物,高3.96米,為商代青銅器。結構上採用了套鑄、鉚鑄、嵌鑄等工藝。書上鑄有鳥型文物,專家們一致認為這和「十日神話」,「扶桑」,「建木」,「若木」等神樹有關。十日神話,最早出現於《山海經·大荒東經》,裡面說,在遠古的東海外面,有一個地方叫:甘水之間,那裡有一個國家叫:羲和,羲和是日月女神,又說是太陽女神,她和上古天帝:帝俊,生了十個太陽,在一個叫:甘淵的地方給太陽洗澡,華夏大地那會總共有十個太陽,每天她給沒有上班值日的太陽洗澡。後來被后羿射了九個。
  • 探秘三星堆文明五大謎團,出土文物與古埃及文明有何種聯繫呢?
    今日話題三星堆文明,與埃及有千絲萬縷聯繫?2020年9月6日,時隔34年後世界第九大奇蹟曇花一現的高級文明三星堆遺址再一次展開挖掘工作。這一神奇的文化遺蹟也再一次映入人們的眼瞼中。很多人都知道三星堆文明十分神奇,但它到底神奇在什麼地方呢?它有哪些地方讓如今高度發達的人類文明都自愧不如的呢?
  • 為啥說《山海經》與巴蜀脫不了淵源
    《山海經》不成於一時一人,隨著後世流變演繹,人們也賦予了它更多含義。如今,不少熱門網絡小說、影視劇,如《三十三世十裡桃花》《捉妖記》等,其中不少人物、神怪的來源,皆出於《山海經》。  12月25日,脫胎於山海神話、西南首個大型室內沉浸式光影藝術展《鯨夢奇緣·神隱山海經》在成都開幕。這是本次光影藝術展的首站,而將起航之地選在了成都,不知與《山海經》本身與巴蜀的深厚淵源有無關係呢?
  • 「三星堆不是華夏文明」之商榷
    三星堆青銅神壇另一種是狹義的角度,即以古代文獻為依據,僅把與三代的夏有關聯的文明稱為華夏文明。而根據蒙文通先生對《山海經·中山經》的分析,結果表明《山海經》所稱的「中」包括古豫州西部、古荊州西部及南部、整個梁州。[1]顯然,《逸周書》和《史記》的記載與《山海經》是一致的。也就是說,我們單純根據《度邑》的記載,是無法把伊洛地區的「有夏之居」讀為「有夏之都」的。
  • 三星堆文明真的存在嗎?金沙遺址的太陽神鳥或許能告訴你答案!
    金沙遺址博物館裡的太陽神鳥本物金沙遺址和三星堆一脈相承,都是古蜀國文明的輝煌象徵。古蜀國大約也延續到商周時期了,所以工藝水準不低,太陽神鳥金箔堪稱中國文物中最美的設計圖形,令人意外的是,金沙遺址的石器玉器選料相當講究,不看設計,光看石質,就覺得賞心悅目。金沙還有良渚的玉琮,不知是交流過來的,還是戰利品,又或者這裡也是良渚的延續。金沙遺址出土的「太陽神鳥」,首先,從直觀上就形象地顯示出古蜀人崇拜太陽等宗教崇拜的象徵意義和神話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