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通訊員範忭忭、邵恩明12月1日報導: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當天上午,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感染與免疫科一位特殊的患者出院了。經過一個多月的精心治療,作為上海市首例愛滋病合併尿毒症腎移植的李明(化名)激動萬分:「謝謝公衛中心的醫生和護士,讓我在這裡重獲新生」。為了向醫護人員表示感謝,公衛中心醫務部門專程向白衣天使送上了鮮花。
愛滋病合併尿毒症 雪上加霜遇絕境
今年52歲的李明,患有遺傳性疾病多囊腎,2016年開始出現終末期腎功能衰竭,依靠血液透析維持生命。作為HIV感染者,手術難的問題一直困擾著他。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血透中心具備愛滋病血透條件,近幾年頻繁地前往公衛中心血透治療,長期的舟車勞頓和不規律的血透治療,使李明血肌酐指標一直居高不下,身體也逐漸出現了因體內毒素的蓄積產生的毒副反應,生活質量每況愈下。
偶遇專家覓轉機 妻子大愛願捐腎
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得知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主任朱同玉教授,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腎移植專家,治癒了大量伴發特殊疾病的尿毒症患者,抱著一絲希望掛了朱同玉的專家門診。針對李明的病情,朱同玉表示:愛滋病患者存在機體免疫功能缺陷,而腎移植術後患者需長期服用的抗排異藥物,可能會更加影響患者的免疫系統功能和增加術後感染風險。雖然當前國內外愛滋病合併尿毒症患者行腎移植手術的病例甚少,但是目前治療愛滋病及抗排異的藥物、病原學及各種藥物濃度檢測方法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完全可以滿足臨床的需要。最關鍵的問題是獲得匹配的供腎和通過醫學倫理審批等事宜。聽了朱同玉的介紹,家人非常支持腎移植手術,李明的妻子毅然決定把自己的一隻腎捐給丈夫。
準備充分預案足 一波三折除惡疾
經過一番檢測後,李明與妻子的組織配型成功,移植相關指標檢測也符合手術要求。9月底,公衛中心接到了上級部門準許為李明實施親屬腎移植術的批覆。隨即,公衛中心成立了醫療組,開展以感染與免疫科、泌尿外科、超級細菌科、重症醫學科、麻醉科、醫務部、護理部、藥學部等多學科的會診討論,制定了嚴格的治療方案及充分術前準備,2020年10月23日,手術在各部門的密切配合下順利完成。妻子作為供腎者,術後身體狀況穩定,一周後出院。
術中,李明移植腎動脈吻合開放後,久違的尿液立即從移植腎中排出。血肌酐指標術後第一天由1000mol/L以上降到300mol/L,第三天就接近正常值。
腎移植手術順利,但是李明術後病情依舊一波三折。術前,病原學痰細菌培養提示有呼吸道肺炎克雷伯菌定植。雖然接受了噬菌體霧化治療,肺炎克雷伯菌消失了,但術後一周還是出現了間斷髮熱,行胸部CT檢查示肺部新發感染灶,經行支氣管鏡檢查+肺泡灌洗液二代測序,提示肺部軍團菌感染,經多學科會診,調整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劑使用,患者胸部CT示肺部感染灶吸收,體溫正常,腎功能維持正常,最終符合出院標準。
據了解,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順應現代醫學發展特點,解決愛滋病患者在就醫中面臨的問題和挑戰,在愛滋病診療領域率先建立了愛滋病「一站式」綜合診治服務模式,整合臨床各科的優勢,發揮各學科專長,建立醫院內外聯動和協作機制,為愛滋病患者提供內科診治、外科手術、心理諮詢和保健等綜合服務;為女性愛滋病患者提供孕期保健、母嬰阻斷、產後關懷等特色服務。繼全國首個HIV重病患接受心臟外科手術並獲成功後,本次HIV感染者腎移植手術的成功,進一步彰顯了公衛中心感染外科綜合診療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