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大愛捐腎 上海首例愛滋病合併尿毒症腎移植患者出院

2021-01-08 東方資訊號

東方網通訊員範忭忭、邵恩明12月1日報導: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當天上午,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感染與免疫科一位特殊的患者出院了。經過一個多月的精心治療,作為上海市首例愛滋病合併尿毒症腎移植的李明(化名)激動萬分:「謝謝公衛中心的醫生和護士,讓我在這裡重獲新生」。為了向醫護人員表示感謝,公衛中心醫務部門專程向白衣天使送上了鮮花。

愛滋病合併尿毒症 雪上加霜遇絕境

今年52歲的李明,患有遺傳性疾病多囊腎,2016年開始出現終末期腎功能衰竭,依靠血液透析維持生命。作為HIV感染者,手術難的問題一直困擾著他。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血透中心具備愛滋病血透條件,近幾年頻繁地前往公衛中心血透治療,長期的舟車勞頓和不規律的血透治療,使李明血肌酐指標一直居高不下,身體也逐漸出現了因體內毒素的蓄積產生的毒副反應,生活質量每況愈下。

偶遇專家覓轉機 妻子大愛願捐腎

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得知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主任朱同玉教授,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腎移植專家,治癒了大量伴發特殊疾病的尿毒症患者,抱著一絲希望掛了朱同玉的專家門診。針對李明的病情,朱同玉表示:愛滋病患者存在機體免疫功能缺陷,而腎移植術後患者需長期服用的抗排異藥物,可能會更加影響患者的免疫系統功能和增加術後感染風險。雖然當前國內外愛滋病合併尿毒症患者行腎移植手術的病例甚少,但是目前治療愛滋病及抗排異的藥物、病原學及各種藥物濃度檢測方法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完全可以滿足臨床的需要。最關鍵的問題是獲得匹配的供腎和通過醫學倫理審批等事宜。聽了朱同玉的介紹,家人非常支持腎移植手術,李明的妻子毅然決定把自己的一隻腎捐給丈夫。

準備充分預案足 一波三折除惡疾

經過一番檢測後,李明與妻子的組織配型成功,移植相關指標檢測也符合手術要求。9月底,公衛中心接到了上級部門準許為李明實施親屬腎移植術的批覆。隨即,公衛中心成立了醫療組,開展以感染與免疫科、泌尿外科、超級細菌科、重症醫學科、麻醉科、醫務部、護理部、藥學部等多學科的會診討論,制定了嚴格的治療方案及充分術前準備,2020年10月23日,手術在各部門的密切配合下順利完成。妻子作為供腎者,術後身體狀況穩定,一周後出院。

術中,李明移植腎動脈吻合開放後,久違的尿液立即從移植腎中排出。血肌酐指標術後第一天由1000mol/L以上降到300mol/L,第三天就接近正常值。

腎移植手術順利,但是李明術後病情依舊一波三折。術前,病原學痰細菌培養提示有呼吸道肺炎克雷伯菌定植。雖然接受了噬菌體霧化治療,肺炎克雷伯菌消失了,但術後一周還是出現了間斷髮熱,行胸部CT檢查示肺部新發感染灶,經行支氣管鏡檢查+肺泡灌洗液二代測序,提示肺部軍團菌感染,經多學科會診,調整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劑使用,患者胸部CT示肺部感染灶吸收,體溫正常,腎功能維持正常,最終符合出院標準。

據了解,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順應現代醫學發展特點,解決愛滋病患者在就醫中面臨的問題和挑戰,在愛滋病診療領域率先建立了愛滋病「一站式」綜合診治服務模式,整合臨床各科的優勢,發揮各學科專長,建立醫院內外聯動和協作機制,為愛滋病患者提供內科診治、外科手術、心理諮詢和保健等綜合服務;為女性愛滋病患者提供孕期保健、母嬰阻斷、產後關懷等特色服務。繼全國首個HIV重病患接受心臟外科手術並獲成功後,本次HIV感染者腎移植手術的成功,進一步彰顯了公衛中心感染外科綜合診療水平。

相關焦點

  • 本市首例愛滋病合併尿毒症腎移植患者順利出院
    圖說:本市首例愛滋病合併尿毒症腎移植患者順利出院 採訪對象提供今天是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感染與免疫科一名特殊的患者出院了。經過一個多月的精心治療,作為上海市首例愛滋病合併尿毒症腎移植的李明(化名)激動萬分:「謝謝公衛中心的醫生和護士,讓我在這裡重獲新生。」為了向醫護人員表示感謝,公衛中心醫務部門專程向白衣天使送上了鮮花。
  • 上海首例愛滋病合併尿毒症腎移植患者順利出院_新聞中心_中國網
    上海市首例愛滋病合併尿毒症腎移植患者順利出院 採訪對象提供今天是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經過一個多月的精心治療,作為上海市首例愛滋病合併尿毒症腎移植的李明(化名)激動萬分:「謝謝公衛中心的醫生和護士,讓我在這裡重獲新生。」為了向醫護人員表示感謝,公衛中心醫務部門專程向白衣天使送上了鮮花。愛滋病合併尿毒症 雪上加霜遇絕境今年52歲的李明,患有遺傳性疾病多囊腎,2016年開始出現終末期腎功能衰竭,依靠血液透析維持生命。
  • 52歲愛滋病合併尿毒症腎移植患者今順利出院,創上海首例
    今天是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當天上午,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感染與免疫科一位特殊患者出院了:經過一個多月精心治療,作為上海市首例愛滋病合併尿毒症腎移植的李明(化名)激動萬分:「謝謝公衛中心的醫生和護士,讓我在這裡重獲新生!」
  • 52歲的他愛滋病合併尿毒症,妻子大愛願捐腎,他們一起創造了...
    12月1日是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當天上午,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感染與免疫科一位特殊的患者出院了。經過一個多月的精心治療,作為上海市首例愛滋病合併尿毒症腎移植的李明(化名)激動萬分:「謝謝公衛中心的醫生和護士,讓我在這裡重獲新生」。
  • 威寧少年身患尿毒症 媽媽爺爺接力捐腎救他
    4年前,14歲的他患尿毒症,母親捐出一個腎救了他;4年後,母親捐給他的腎「罷工」,61歲的爺爺挺身而出,欲再度捐腎挽救孫子……爺爺的這一決定令躺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的管育俊備受煎熬,他比任何人都想活下去,但一想到母親和爺爺都要付出身體的代價,他便無法入睡,而近30萬元的手術費用也讓這一家人幾近絕望。
  • 23歲女孩成了腎移植患者 媽媽的一個腎在她的身體裡安了家
    23歲,在青春爛漫的最美年華,因為任性和無知,她親手把自己推向了尿毒症的深淵。第一次見到小玲,是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腎臟病中心腎移植病區外的醫生辦公室,她成功接受了腎移植手術,媽媽捐出的一個腎臟,在她的身體裡安了家。
  • 遷西大愛姐姐捐腎救弟——手足情深重燃生命之火
    遷西大愛姐姐捐腎救弟——手足情深重燃生命之火大姐劉淑榮(中)拉著弟弟(左)、妹妹的手,姐弟三人心中充滿愛的力量。郭忠洋攝  環渤海新聞網專稿 遷西居民劉海勇不幸患上尿毒症,急需腎臟移植,為了救治弟弟,大姐劉淑榮和二姐劉淑梅爭相捐腎——近日,我市遷西縣大愛姐姐捐腎救弟的故事在當地傳為美談,手足情深傳遞出的正能量,感動了無數人。  厄運降臨,陰霾籠罩幸福家庭  今年33歲的劉海勇出生於遷西縣上營鄉瓦房莊村,是河北津西鋼鐵集團的一名員工。
  • 省內首例幼兒供腎成人移植 1歲幼兒讓38歲男子「重生」
    幼兒意外去世後捐出肝、腎   陳斌是安慶人,今年38歲,6年前被確診為慢性腎衰竭。作為一種不可逆轉的功能性疾病,慢性腎衰竭要想治癒只能進行腎臟移植手術。可是,安徽省內做透析的腎病患者就有1萬多人,每年「排隊」等待腎源,準備進行移植手術的患者有500多人。腎源難求,陳斌只能一邊吃藥、透析,一邊等待腎源。
  • 捐腎救夫:血型不同 夫妻倆竟真的配型成功(圖)
    不過,家住徐州市何橋鎮卜莊村一隊的村民任貴俠卻沒考慮這些陌生而冰冷的數字,依然決定捐腎救夫。幸運的是,她配型成功了。  4年前,任貴俠的丈夫邊道德患上了尿毒症。2013年底,邊道德病情加重,危在旦夕。任貴俠毅然決定捐腎救夫。在南京軍區總院,任貴俠告訴揚子晚報記者捐腎的原因:「結婚時,他答應對我好一輩子,現在才走了一半,我得讓他說到做到!」
  • 中國每百萬人僅0.03人捐器官 很多人等腎中死去
    治療了一段時間後已是尿毒症,因為沒有腎臟可供移植,他只能做腎替代治療血液透析。  吳先生稱,現在他每周透析3次,每次4小時,每隔一天透析一次。他有過2次配型,結果都失敗了,只能繼續透析維持生命。「以前,要花6000~7000元/月,現在有醫保了,要1000元/月左右。」他說,在南方醫院裡像他一樣等腎的病人有四五百人。
  • 暗訪|合肥一診所稱「活腎療法」能治癒尿毒症,百餘患者被騙
    診所醫護人員宣稱,血肌酐1000μmol/L以下,沒有透析的腎病患者均可在此治好。公開報導顯示,2015年,鄭天明曾擔任院長的「合肥中腎醫院」,就因有患者投訴其「宣傳可治癒尿毒症但治療後實際更加嚴重」,被衛生監管部門警告和停業整頓,並取消醫院名稱。多位中西醫專家告訴澎湃新聞,所謂「活腎療法」缺乏科學依據,不可能在幾個月內完全治癒腎衰竭、尿毒症。
  • 尿毒症患者除了透析,還要吃藥?一般和血液有關,這5種較常見
    尿毒症是很嚴重的一種疾病,通常會出現腎功能完全缺失的問題,因此是以透析治療和腎移植治療為主要治療來延長患者生命。但是在治療的過程中,依然需要對尿毒症患者使用一些藥物,這樣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幫助患者控制疾病。為什麼尿毒症患者也需要用藥?
  • 樹蘭(杭州)醫院完成首例心腎聯合移植手術
    11月29日下午5點,樹蘭(杭州)醫院,在歷經近7小時的心腎聯合移植術後,郭女士(化名)被手術團隊推出手術室,她重獲新生。  郭女士的女兒姚婷(化名)幾度落淚,「從來沒想過我媽能接受移植,這次得救的不僅是我媽,還有我們整個家。」  這也是樹蘭(杭州)醫院完成的首例心腎聯合移植手術。
  • 母親讓弱智弟弟捐腎救兄 醫院拒絕手術(圖)
    ,並提議由弱智的四兒子捐腎救哥,但醫生拒絕了這個請求:因為他無法確定這是否老四的真實意願。這個手術做還是不做,成了一個難題……35歲的古新城來自梅州五華,在去年年末被查出患有尿毒症。胸腹腔嚴重積水的他原本指望家中能幫他籌集一些治療費,但他的母親在春節時被查出鼻癌復發。「如果你治了,我就不治了!」母親這樣對古新城說。前日,處於尿毒症中末期的古新城帶著要為他捐腎但卻有點弱智的弟弟古新瑩住進了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的住院部。
  • 輕鬆籌·輕鬆公益腎移植醫療公益救助項目走進山西,幫扶腎病患者
    近日,輕鬆籌·輕鬆公益攜手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開展了「山西省永和縣腎移植醫療公益救助項目」,旨在幫扶陝西省永和縣腎衰竭終末期貧困患者及家庭。妻子患尿毒症,丈夫背負巨大壓力陪其就醫,不離不棄2012年 ,樊小霞(化名)被確診為慢性腎小球腎炎,因家庭困苦沒錢治療,4年間病情加重,2016年被確診為尿毒症。
  • 36歲男明星離世,他得的這類腎病,多囊腎到底怎麼回事?患者又該如何...
    在腎上線既往多篇科普中,跟夥伴們講過:腎病最危險的,並不是大家熟知的尿毒症,而是心血管疾病,腎友們對此一定要提高認識。多囊腎疾病,是慢性腎病中的一種,它到底是怎麼回事?腎友又該如何保護自己呢?梅長林教授團隊前不久在《kidney disease》發表了一篇關於多囊腎的臨床實踐指南。
  • 婆婆得尿毒症,逼兒媳給她捐腎,兒媳瞥一眼床下,出門直接報警
    導語:婆婆得尿毒症,逼兒媳給她捐腎,兒媳瞥一眼床下,出門直接報警 最近婆婆檢查出尿毒症,更是讓我的家庭雪上加霜。 我跟老公是親戚介紹的,當時覺得他還不錯,可沒想到結婚後他就隻身一人去了外省打工,把我自己留在家裡。後來我才打聽到,原來老公有個女朋友談了四五年,可是對方父母覺得我老公家庭不太好,所以兩個人就沒能走到最後,老公和我結婚也不過是被家裡催太緊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