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臍疝一定要做手術?爸媽在家做好這3點大都能自愈!

2020-12-07 十月呵護

2019年1月23日,浙江寧波婦兒醫院接診了一個剛出生41天的小嬰兒,寶寶被送到醫院的時候已經有休克特徵,手腳冰涼、呼吸衰弱、面色慘白。

更讓人觸目驚心的是寶寶肚子上有一根50cm的小腸裸露在外,其中一半的腸子已經發黑……

原來是這個新生兒父母看到寶寶肚子一直鼓鼓的,肚臍上還有一塊凸出來了,就找來刀片想給孩子「放放氣」,於是就發生了以上慘劇,所幸送醫及時,孩子才撿回了一條命。

提起臍疝,很多家長都不是特別明晰,今天就來說一說關於臍疝的幾個問題。

臍疝到底是什麼東西?小兒臍疝一定需要手術麼?寶寶得了臍疝媽媽應該做點什麼?

臍疝到底是個啥東西?

「疝」其實是指人體部分組織或者器官離開了正常的位置進入到另一個位置。通俗來講——「疝」像是貪玩的孩子(組織或器官),跑到別人家裡(另一個位置)玩,忘了回家。

常見的小兒疝氣有臍疝、腹股溝疝,其中臍疝產生的根本原因是臍環沒有閉合。

臍環在寶寶胚胎期就已經形成,隨著胎兒逐漸長大持續縮小,正常新生兒的臍環直徑約為1cm,在出生後臍環會繼續縮小至最終閉合。

嬰兒臍帶脫落後,臍部瘢(ban)痕是一個先天性薄弱的存在,而且寶寶在嬰兒時期,兩側腹直肌前後鞘在臍部未合攏,留有缺損給臍疝的發生提供了條件。

而哭鬧、便秘、腹瀉、咳嗽等原因都會使腹腔內壓力增高,從而促使小兒疝氣的形成。

寶寶得了臍疝,要不要做手術?

小兒臍疝大多數情況下是可以自愈的,需要進行手術的概率很低。

小兒臍疝多發於寶寶嬰幼兒時期,雖然它看上去非常嚇人,但危害卻不大。

而臍環還沒來得及閉合完全的時候,小腸就可能從臍環處「溜」出來形成了臍疝,但隨著寶寶長大,臍環開始完全閉合,腹直肌發育完全,大多數的寶寶能夠自愈。

以下情況的寶寶需要手術

1.如果疝環小於2cm,可以觀察到4歲,如果4歲還沒有閉合,需手術處理;

2.如果疝環大於2cm,到2歲時還這麼大時,需要手術處理;

(不以凸出高度為判斷標準)

3.臍疝出現了嵌頓或絞窄,也就是凸出來回不去,顏色變得暗紅,一碰孩子就疼,就需要在24小時內手術。

ps:部分地域臍環以1.5cm為標準。

得了臍疝應該怎麼護理?

雖然大多數臍疝不需要手術,但媽媽們看著寶寶肚子上凸出來的一塊肉,還是覺得心裡慌慌的,於是各種民間秘法聞風而動,紛紛亮相。

有人說在寶寶肚臍上綁硬幣能把「肉」按回去,也有人說用疝氣帶綁肚臍能歸位,還有人說用膠布粘住肚臍能夠防止外凸的,更有人聽信謠傳拿小刀劃開肚臍給孩子放氣的。

其實這些做法都!不!靠!譜!

因為這些做法並沒有一套標準的操作流程,也有沒有試驗結果表明這些辦法對治療臍疝有幫助。

但如果把膠帶或者疝氣帶長期用在寶寶身上,有可能會磨破寶寶本來就很脆弱的皮膚,甚至壓到寶寶的腸子形成新的病症。

正 確 做 法

護理臍疝的最重要的原則就是要減少增大腹壓的行為出現。如這3種方式:

1.預防便秘

喝母乳的寶寶一般不需要過分幹預,但喝配方奶的寶寶要注意補充水分。

開始吃輔食的寶寶要儘量吃一些泥狀的食物,同時也要注意補充蔬果,這樣不僅能夠預防便秘還可以讓寶寶的營養更均衡,促進身體發育同時還能加快臍疝自愈

2.及時治療咳嗽和打噴嚏

咳嗽打噴嚏也是增加腹壓的一大原因。

媽媽如果發現寶寶咳嗽打噴嚏,一定要及時找到病因,對症下藥,儘早解決病症。

3.哭鬧時及時安撫

有的寶寶天性敏感易怒,極易大哭。

媽媽遇到這些情況,要儘量安撫寶寶減少哭鬧的時間,避免長時間哭鬧。

再次提醒媽媽,理論上臍疝很少需要手術,但很少並不是不會。

因為寶寶腸子如果被卡住不能歸位得不到及時治療,很有可能會腸壞死,所以出現以下情況一定要及時就醫:

1.寶寶突發性的長時間哭鬧、嘔吐;

2.皮膚凸起部位變硬、變紅;

3.凸起的地方不能像平常那樣輕鬆推回去。

寶寶得了臍疝並不可怕,大多數的臍疝在正確護理下都可以自愈。真正可怕的是用不科學的偏方,讓寶寶「病上加病」。

所以媽媽們一定要擦亮眼睛,掌握科學育兒知識,同時也祝願所有臍疝小寶寶能夠儘快自愈~

相關焦點

  • 臍疝,寶寶肚臍上鼓起的包
    在臨床中,很多家長看寶寶肚臍也如命門一樣,一直都小心翼翼地呵護著,唯恐有任何閃失。終於等來了臍帶脫落,以為可以鬆口氣了,怎麼又冒出這個么蛾子來?--寶寶肚臍怎麼突然就鼓了個包!這個包就是臍疝,我們今天科普的主要內容。一、臍疝是什麼?
  • 什麼是嬰兒臍疝?護理辦法有哪些?
    這天,蘇蘇兒時的好友,兒科大夫小敏來探望這對母子,一進門就誇寶寶養得好,可是打開衣服一檢查,小敏竟然指著寶寶的肚臍說:「呦,咱寶寶有個臍疝啊!」臍疝是什麼?蘇蘇的神經立刻繃緊了,平常是覺得寶寶的肚臍有點凸,這兩天好像更明顯了,本來以為新生兒肚臍都這樣,難道我家寶寶有問題?看著蘇蘇緊張的表情,小敏笑了:「別害怕別害怕,咱寶寶很健康,臍疝不是什麼大事!」
  • 狗狗的臍疝,為什麼不建議在六個月之前做手術修復呢?
    狗狗臍疝該如何治療呢?敲黑板畫重點★第一 狗狗的臍疝在6個月前是有一個自愈期的,也就是說很多狗狗的臍疝,沒有特殊原因是在6個月之前能自愈的,不需要治療。(這種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只限於幼犬,並且疝孔比較小的情況)★第三 採取手術治療,修復疝孔,(切開皮膚後,把內容物復位到腹腔,如果網膜繫膜有黏連可以切除,然後把腹肌縫合,在縫合皮膚就可以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即使錯過了6個月的自愈期,只要護理的好,沒有使疝孔增大,大部分狗狗是不需要手術治療的,除非出現特殊情況。
  • 寶寶肚臍鼓個包出來是怎麼回事?
    媽媽們往往是在給寶寶換衣物、給寶寶洗澡時發現,當寶寶哭鬧,咳嗽時時,臍部就會膨脹,膨脹出包塊,多呈半球形或圓柱狀,一般直徑1~2釐米,無其它症狀。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其實,這是寶寶的一種常見病——小兒臍疝。什麼是小兒臍疝?
  • 寶寶肚臍像玻璃球一樣膨出,這是怎麼了?
    ,用手摸著軟軟的,家長輕輕一按,這個小包又回去了,肚子裡還有咕嚕咕嚕的聲音,家長就會擔心,寶寶這是怎麼了?其實這就是我們說的臍疝,剛出生的寶寶和1歲以內的寶寶出現這種情況的比較多。剛出生的寶寶們的腹壁肌肉還沒有發育好,臍環也沒有閉合,臍帶脫落以後,臍部的瘢痕處就是一個比較薄弱的地方,所以腸子就有可能通過臍環這個口跑到腹壁的皮膚下面,形成一個凸起的包,就會出現我們見到的這種情況了。
  • 給寶寶洗澡時,如果發現寶寶身體這個地方突出,家長要留心一些
    孩子肚臍上有一個包,寶媽聽到醫生的話才鬆了一口氣小敏帶孩子去醫院,醫生讓小敏不必過於擔心,寶寶有這種情況是非常常見的,這種現象叫臍疝,這種現象並不是醫生沒有把孩子臍帶剪好造成的,這是新生兒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
  • 臍疝帶有用嗎?
    小李醫生答:您發給我的圖片就是臍疝,臍疝對於多數的家長並不陌生,臍疝是新生兒和嬰兒時期最常見的疾病之一。隨著臍帶脫落後,臍部瘢痕的地方是腹壁先天性薄弱處,再加上嬰兒的腹肌尚未完全在中線合攏,留有缺損,所以有些孩子(特別是早產兒)在哭鬧、腹瀉等引起腹腔壓力升高的情況下,腹腔裡面的腸管會經過腹肌遺留的空隙(被稱為臍環)而凸出於臍部,這就被叫做「臍疝」。
  • 金毛臍疝看似嚴重,實則可以自然痊癒?但鏟屎官也需注意愛犬腹壓
    朋友家的小金毛剛到家不久,結果就在肚子上發現了一個小包,檢查後才發現這居然是臍疝,有點慌張的朋友就來問這要不要緊,要不要做手術切除掉。其實會問出這樣的問題,也能夠看出朋友對這一塊是真的不夠了解,臍疝其實並不是想像中的那種惡性疾病,臍疝到底是什麼呢?
  • 寶寶遊泳好處多,下水前除了水質水溫,這6點一定要牢記
    寶寶遊泳的好處熊孩子遊泳不僅僅是有了「溜娃新去處」,對健康成長也益處多多:能讓寶寶動作更協調。也是,遊泳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手啊腳啊小腦袋瓜啊都要動起來,全身肌肉也都要協調配合,絕對考驗協調能力。所以,會遊泳的寶寶,動作也會更協調。肌肉除了要動起來配合起來,對氧氣的需求也會提高,一提高自然就促進了血液循環。這有啥好處?
  • 寶寶急性腹瀉,該去醫院還是在家觀察?掌握這幾個關鍵點再也不慌
    孩子生病,全家人都要跟著瘦一圈兒,秋冬季節,除了要預防呼吸道疾病之外,還要警惕腸道疾病。寶寶急性腹瀉,一年有兩個高發季節,一個為夏季,6到8月,主要是細菌感染,另一個高發時段為10到12月,主要是輪狀病毒感染,下面給各位爸媽一些關於寶寶急性腹瀉的小建議。
  • 寶寶免疫力能搞定的六種自限性疾病,在家觀察都看哪些方面?
    之前有文章介紹過幼兒急疹的一些細節,簡單的說,幼兒急疹在出疹之前要發燒2-3天,這2-3天就難倒了半數家長,嘔吐或者厭食,高燒39-40度才能把疹子燒出來,沒有特效藥。退燒藥也只是解燃眉之急不能治療。其實這是自愈性疾病,家長要做的就是給寶寶物理降溫,防止高燒驚厥和脫水。
  • 臍疝:狗狗肚臍上的小凸起,可能引起身體的大毛病
    ,擠壓凸起能發現明顯縮小。但是如果臍疝有發展,變得更大,一定要儘早手術。還有一些臍疝觸摸溫熱、且難以復原,狗狗還表現出不安、食慾廢絕、體溫升高、心率變快,這種情況應該考慮腸管發生了較窄和嵌閉,也應該儘早考慮手術。要知道,嚴重的臍疝,也是可以導致狗狗死亡的!
  • 月嫂要下戶了,幫寶寶洗澡這四個注意事項一定要教給新手爸媽
    但26天的工作時間一到,月嫂如何讓新手爸媽順利接手工作,正確給寶寶洗澡,避免一些錯誤,也是月嫂需要考慮的問題嘍。尤其是一些部位清洗時的注意事項一定要說到。有些強迫症媽媽,看到寶寶腦門上髒髒的、厚厚的汙垢就受不了啦,本來指望洗澡能全部洗掉,想要個白白淨淨的的小寶寶。但發現乳痂真是太頑固了,根本洗不掉。
  • 寶寶睡太晚有這3個壞處,爸媽注意了,最好是11點之前睡
    但是最近兩人都在忙著各自的事業,連著幾晚都很晚才回家,也沒太多時間照顧寶寶了,有好幾次寶寶都一個人在客廳等著爸爸媽媽下班回家,這一等就是到晚上十一點多,有時候寶寶等著等著自己就睡著了,有時候寶寶使勁撐著不讓自己睡,就是想等到爸媽下班回家。
  • 寶寶秋季洗澡不著涼,家長一定要注意這幾個關鍵點!
    如果自己拿捏不準,不妨備一個水溫計,38 ℃ 至 40 ℃ 的水溫對寶寶來說是最舒適的。洗澡次數寶寶頻繁洗浴,會造成他們皮膚乾燥,甚至誘發溼疹等皮膚疾病。父母每星期給寶寶洗澡的次數不宜超過 3 次。但每日對局部做清潔是必須的,比如臉部、頸部、雙手、腹股溝和臀部。打完疫苗到底能不能洗澡?
  • 1-3歲寶寶有這3種行為屬於兒童心理問題,家長們一定要重視
    好多媽媽都會遇到比較頭疼的問題,寶寶愛發怒,打人,大了愛吮吸手指,啃指甲等,這些是寶寶先天性格還是引導不當所致。好多都屬於兒童心理問題,家長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1.寶寶愛衝動發脾氣,愛打人寶寶易怒,稍有不順心就發脾氣打人,不要以為這是性格問題,更多的是心理障礙。
  • 嬰兒遊泳要注意啥?醫生的這幾個提醒一定要看
    對於這起悲劇,大家在紛紛表示痛心的同時,嬰兒遊泳的話題再次引起討論。那麼,嬰兒遊泳有哪些好處?又存在哪些風險?發現嬰兒窒息怎麼辦?寶寶需要遊泳嗎?可以遊,但要在安全的基礎上如今,嬰兒遊泳項目已是各早教機構、月子中心裡的常見項目,對於嬰兒來說,遊泳有什麼好處?一定需要遊泳嗎?
  • 發現乳腺纖維瘤一定要做手術嗎?
    發現乳腺纖維瘤一定要做手術嗎? 核心提示:乳腺纖維瘤是大家十分熟悉的一種乳腺腫瘤疾病,所有的女性患者非常想知道的就是乳腺纖維瘤一定要做手術嗎?
  • 寶寶搶玩具,爸媽要不要幹涉?醫生:看完這5個理由就知道了
    所以,小盆友之間的一個問題來了:寶寶搶玩具了,爸媽怎麼辦?總體原則就是:不幹涉,娃的事讓娃解決(除非受到人身攻擊)。1、 學齡前的寶寶,哪個沒搶或被搶過玩具?正常正常,淡定淡定。2、 這個年齡段的娃,會覺得所有東西都是自己的,看到好東西都想要,得4歲以後才會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然後慢慢有自律。
  • 寶寶輔食的6個誤區,醫生不說也要知道,新手爸媽可收藏
    這句話強調了吃飯對人的重要性,在寶寶身上同樣適用。尤其是添加輔食後,爸媽把大部分心思都花在寶寶飲食上,怎麼吃才能讓寶寶健康發育,有個強壯的身體和聰明的大腦呢?很多爸媽,雖然學歷高智商高,知道很多理論知識,但是缺乏實際操作的經驗,餵娃期間常常會進入各種誤區,讓孩子很受傷。一般來說,寶寶輔食有6個誤區,只要爸媽把這6個誤區搞清楚,遠離不中招,輔食餵養將會非常順利!有哪6個誤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