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人阿烽:風口中的趕潮兒·福建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2020-12-05 福建日報

    「在未來,每個人都有15分鐘成名的機會。」1968年,波普藝術家愛安迪沃霍爾曾擲下這句名言,而在短視頻、直播時代的今天,每一分鐘都是機會。

    左手拿攝像機,右手提著一根1米長的鐵鉤子,曬得黝黑的阿烽在退潮後的礁石縫裡鉤出一隻大青蟹。腳尖輕點蟹身,俯身徒手按壓步足抓取,他興奮地朝鏡頭說:「這隻起碼有六七兩,這個可以,可以。」2018年,趕海青年阿烽在趕海的第七年趕上了直播潮,以「小夥抓青蟹」系列短視頻爆紅網絡。如今,在各大短視頻平臺輸入「漁人」兩個字,第一個跳出來的就是「漁人阿烽」。粗糲的拍攝風格,帶著「我是阿芬」福建口音的講解,擁有300多萬粉絲的「漁人阿烽」被戲稱為硬核朋克版的「李子柒」,成為趕海題材最具代表性人物之一。

    阿烽本名陳烽,莆田秀嶼人,祖父輩都是趕海人。兩年前,他在朋友介紹下開始用鏡頭記錄自己的趕海過程。空手捕獲生猛海物,隔著屏幕透出來的驚險刺激,30多萬點擊量、2000多條留言,阿烽的第一條趕海視頻,無意間擊中網友渴望解壓、解放童心的精神需求。

    「這個石頭挺漂亮的,給它搬開看下。」憑藉著嫻熟的趕海經驗,阿烽的灘涂「開箱」視頻總能帶給人驚喜,藏在石頭下有赤甲紅、蘭花蟹、青蟹、石斑魚……阿烽說:「你永遠不知道泥灘裡到底躲著的是魚還是大螃蟹。注意這個細節,這幾個海蠣是剛被翻過的,這下面大概率有螃蟹。」趕海中的阿烽時而科普撿海貨經驗,時而和螃蟹「對話」,數百萬網友跟著莆田版「海王」在東南沿海邊廣袤的灘涂上「雲趕海」。

    「有了,有了,是一斤多的黑鯛。哈哈,剛過來就有收穫。」「又來魚了,又是大黑鯛,今天發財了。」在手上一掂量,阿烽就能判斷出今天出海的戰果。能在市場上賣出幾百上千元,就是他的口頭禪裡的「發財了」。從撒網、放地籠、收網、捕撈到最後收尾上岸賣海貨,或帶回家做一餐美味,這一簡單又治癒的過程,網友都愛看。

    場景真實、內容充滿未知、人設簡單「有梗」,漁人阿烽成名的「15分鐘」持續發酵。在被稱為「趕海元年」的2019年,他被粉絲票選為「西瓜海王」榜首;參加西瓜視頻年度品牌活動「西瓜PLAY」,連續十幾天半夜出海,每天開直播,最終打榜成功,成為金秒獎獲得者;帶著妻子登上郵輪,與上百名高人氣主播在海上交流,參與共同創作。

    讓阿烽感覺到自己「火了」的,是在今年1月份央視採訪他之後,一夜間從200多萬粉絲漲到300多萬。他說:「最大的感覺是,身邊多了很多朋友對我的關心和支持,比如網友們知道我媽媽走失,大家都希望我能早日找到媽媽,那時候感覺特別暖心。」普通人阿烽獲得流量後,收入也比以前多了,趕海的海貨還沒上岸就已經有人預訂。在一期視頻中,他的老同學來收購他的海貨,結算後還主動找他握了握手。

    個人的渺小與大海的廣闊神秘形成鮮明對比,讓原生態的趕海題材自帶熱搜體質,越來越多漁民拿起手機拍攝日常,再加上平臺引導助推趕海內容規模化和優質化下,產生集聚效應。短視頻趕海內容,光是在莆田,「趕海怪才」有144萬多粉絲,漁妹豬豬、漁家皮皮都擁有90多萬粉絲,阿烽還把朋友老漁民阿雄帶火,在當地形成了趕海網紅熱。

    短視頻、直播催生帶貨新業態,這些先火起來的趕海網紅也開始直播帶貨,嘗試賣莆田當地特產枇杷膏、鮑魚等。5月6日,阿烽參與秀嶼區政府助農賣鮑魚活動,當天就賣出20噸鮑魚。

相關焦點

  • 漁人阿烽,現有468萬粉絲,每年能賺超百萬,他是怎麼做到的?
    導語:漁人阿烽,現有468萬粉絲,每年能賺超百萬,他是怎麼做到的?「漁人阿烽」的創作者是一位福建莆田沿海農村的小夥,他依靠著趕海捕魚,拍下了大量的生活場景的視頻,其樂觀豁達和善良質樸的人格魅力,因此在幾年的時間裡,他就獲得了468萬粉絲的關注,擁有這麼多的粉絲群體,「漁人阿烽」每月能賺取多少錢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西瓜視頻創作者漁人阿烽直播帶貨助農 銷售額超100萬元
    這是西瓜視頻創作者漁人阿烽的直播間,近日,阿烽與福建莆田秀嶼區合作,參與八方助農活動,通過西瓜視頻直播售賣當地滯銷的南日鮑,幫助當地漁民解決滯銷困境。在過去一個月,阿烽直播帶貨銷售額累計超過100萬元。  南日島是南日鮑的產地,島內居民世代以養殖、捕撈鮑魚為生。受影響,多地酒店無法正常運轉,南日鮑滯銷情況尤為嚴重。
  • 漁人阿烽的表嫂即將成為下一個大V
    漁人阿烽的表嫂真棒,她玩頭條才1個多月,創作了10個視頻,其中有3個視頻突破了100萬次播放量,吸引了21萬粉絲的關注,平均一個視頻漲粉2萬多,數據驚人的漂亮。坦率的講,我也是表嫂的粉絲,第一次看到表嫂是在漁人阿烽的趕海視頻裡,阿烽送了一些海貨給表哥,表哥讓表嫂給錢,阿烽婉拒了,阿烽說表哥給了他很多的幫助,還送了一臺高配置的電腦給他,只為了幫助他更好的做自媒體。
  • 字節跳動投資MCN機構風馬牛傳媒,旗下主播包括漁人阿烽等
    據公司情報專家《財經塗鴉》消息,字節跳動日前完成了對專注於趕海視頻的MCN機構——風馬牛傳媒的投資,持股比例達25%,該機構旗下的知名主播包括漁人阿烽、老四趕海等。事實上,這家成立於2016年1月14的公司在此之前幾乎無任何公開報導涉及,而《財經塗鴉》通過查閱商標信息後發現,自2019年1月起,風馬牛傳媒先後完成了漁人阿烽、漁弋兄弟、老四趕海等商標的註冊。上述這些「名字」正是西瓜視頻平臺上趕海領域最受關注的主播之一。
  • 趕海視頻吸引數百萬人關注,「漁人阿烽」獲金稻穗最具人氣鄉村農事...
    (原標題:趕海視頻吸引數百萬人關注,「漁人阿烽」獲金稻穗最具人氣鄉村農事創作者獎)
  • 漁人阿烽的表嫂變了,她的每個作品成本都很高,粉絲數暴漲
    漁人阿烽表嫂做出了改變,她的視頻開始有了自己的風格,近期作品的製作成本也很高,主要是採購了一些昂貴的海鮮食材,這一切都是值得,因為表嫂得到了粉絲的認可,粉絲數暴漲是最好的證明,當然也是給老粉絲呈現更好的內容。
  • 漁人阿烽和表嫂賣鮑魚虧了20多萬,還被網友攻擊賺黑心錢,很委屈
    根據漁人阿烽表嫂的爆料,5月1號在阿峰的直播間共賣出了10000多斤生鮮鮑魚,因為之前沒有賣生鮮海貨的經驗,大約虧損了20多萬,他們的預期是保本,虧損5萬以內能接受,沒想到虧了20多萬,損失有點慘重。因為不忍心去找漁民追責,所以阿烽和表嫂承擔了這部分損失,還有一大堆售後問題等著他們處理。表嫂說虧錢是小事,但不能失去信用,她是有底氣的,因為表哥有點家底,還能撐得住。阿烽一直在強調直播賣鮑魚是為了抗疫助農,不是為了賺錢,而是響應了組織的號召,幫助漁民打開直播銷路,減少損失,這點我是相信的,因為秀嶼區區長孫柏松也在為阿烽站臺,說明阿烽說的確實屬實。
  • 福州市領導走訪慰問經濟日報社福建記者站
    福州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林飛(右二)一行走訪經濟日報社福建記者站,圖為座談會現場。丘書玲攝  1月31日下午,福州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林飛,市政府副市長李文彬,市政協副主席林紹彬等福州市領導走訪經濟日報社福建記者站、中國經濟網福建分公司,並向全體新聞採編人員致以新春的問候。  林飛一行聽取了2018年經濟日報社福建記者站報導總結,對經濟日報社福建記者站的工作予以充分肯定。
  • 「漁人烽峰」上央視,講述西瓜視頻趕海創作者的成長史
    近日,西瓜視頻趕海視頻創作者@漁人阿烽,接受了CCTV13《新聞調查》的採訪報導,講述紮根鄉村的年輕人通過短視頻拍攝,成為網紅改變人生軌跡的故事。  阿烽是福建莆田的一位年輕漁民,今年27歲,19歲開始趕海,已經有7年經驗,同時他也是位趕海視頻創作者,在西瓜視頻擁有263萬粉絲,每天發布的趕海視頻都能獲得近百萬的點擊量。
  • 網紅漁人阿烽捐口罩被騙錢,藝人參與公益渠道有哪些?
    2月2日,網紅「漁人阿烽」在網上爆料自己捐款買口罩卻被騙的經歷。「漁人阿烽」稱,此前他為村裡老人捐物受質疑,這次本想低調通過表哥購買口罩捐出,第一次匯款2500元購買1000個口罩,收到快遞單號後,他很快又匯出2萬元想再購置10000個口罩用於防疫工作。
  • - 大連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然而,從去年起,不少市民注意到市區內的部分地區有了一些「小烏鴉」,而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在去年開展的春季留鳥普查中則發現,這些「小烏鴉」竟然是應該生活在我國長江以南的八哥,且大連市區總數量達500只左右。最近,記者在採訪中驚訝地發現,珍貴的南方來客數量猛增,當年生亞成鳥比例很高。  八哥,你這南方留鳥,為何在北方濱城安家?
  • 經濟日報社副總編輯林躍然
    圖為經濟日報社副總編輯林躍然致辭。  林躍然:尊敬的各位企業家、各位專家、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們,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   由中國企業家雜誌社主辦的2008(第七屆)中國企業領袖年會隆重開幕了!我謹代表經濟日報的社長、總編輯,代表經濟日報的報業集團,對於本屆年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對於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各位企業家的光臨表示衷心的感謝!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鮮,漁人與海
    在少見多怪的陸地客印象中,貝類不都是一整個的囫圇殼嗎?哪還會分出爪來!但這個叫「鵝頸藤壺」的傢伙,就是在聊且視為「鵝頸」的囫圇貝殼下面,生出了一些硬硬的爪來。這些爪裡面沒什麼可吃的,對人沒用;但對它自己的進化和生存,可能是很有用的吧?沒準它們是保留自身物種存在的有力抓手。
  • KOTDAR數字交易所:搶抓區塊鏈投資風口
    KOTDAR國際數字交易所註冊於2017年,敢於創新,敢於創造歷史,成為數字資產交易時代的「紐交所」,是全球領先的數字資產交易平臺。KOTDAR國際數字交易所總部在新加坡,受MALTA政府機構MFSA監管,致力於發現優質的數字資產投資機會,提供數字資產品類的交易及投資服務。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倉鼠
  • 小牧場裡幹出好日子 - 青海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 經濟日報社副社長趙子忠:物管企業如何突破邊界創造更多增值服務
    經濟日報社副社長 趙子忠各位來賓,各位朋友:下午好!很高興參加證券日報社主辦的「第三屆房地產資本峰會暨乘風求變2020物業管理資本論壇」,我謹代表經濟日報社社長兼總編輯鄭慶東及經濟日報社編委會預祝論壇取得圓滿成功!
  • 富麗華聖誕點燈天使閃亮登場 - 大連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劉美佳,從「一千零一夜」中走出的「點燈天使」  張宇 孫明超  從11月1日起,「一千零一夜」富麗華點燈儀式的「點燈天使」選拔活動就在濱城大連展開了。這次由大連富麗華大酒店、大連佳人風情婚紗攝影、大連電臺新聞廣播、《大連日報》等眾多媒體攜手舉辦的活動引起了各方面的關注,報名的人絡繹不絕。
  • 福建:穩中求進亮點多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福建經濟穩步前行,工業動力十分強勁。上半年,福建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712.95億元,同比增長14.6%,高於全國平均水平4.1個百分點。38個工業大類行業有36個保持增長。福建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了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去年下半年以來,福建省委、省政府陸續制定出臺了促進工業穩定增長的「6+6」政策、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12+9」政策、支持企業技術改造的12條政策、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11條政策等,從加大信貸傾斜、降低融資成本、減輕稅費負擔、鼓勵增加生產、支持擴大出口、拓展內需市場、推動技術創新、強化品牌建設等方面扶持工業經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