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馬蒂斯不是一個高大威猛的人物。他身高約1米75,身材略顯瘦削,並沒有人們想像中綽號「瘋狗」那樣壯碩的體格。然而,在本屆總統任期內,國防部長馬蒂斯對美國國家安全政策的影響如此之大,以至於這個早在意料之中、卻又突如其來的辭職消息20日晚刷爆美國各大媒體頭條。
分歧日深
川普20日發推文稱,馬蒂斯即將退休。但五角大樓公開的辭職信中,馬蒂斯明確表示,他之所以離開,是因為在一系列政策上與總司令意見相左,並暗示川普正把美國置於危險之中。有評論稱,馬蒂斯是川普政府首位公開承認因原則性問題辭職的閣員。一名白宮官員透露,馬蒂斯是在周四一場發生於橢圓形辦公室的爭論中辭職的。他試圖說服總統收回敘利亞成命,但鎩羽而歸。
「馬蒂斯的辭職絲毫不讓人意外,」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刁大明指出,川普和馬蒂斯的矛盾由來已久,早在去年10月,美媒就有馬蒂斯可能辭職的傳聞。當時川普說過一句意味深長的話:誰離職都不讓人意外。
有評論稱,馬蒂斯現年68歲,軍旅生涯將近40載,「9·11」恐怖襲擊後的一系列戰爭塑造了他的職業生涯。他在2016年大選後不久吸引了川普的注意。然而,最近幾周,川普公開稱這位防長為「某種程度的民主黨人」,並開始稱呼他為「溫和的狗」。
美國《政客》雜誌稱,全華盛頓的記者都知道,他在當今最重大的外交政策問題上反對川普,無論是反擊俄羅斯,還是處理混亂的中東衝突,抑或是應對中國。今年以來,兩人最主要的分歧有幾下幾點:
其一,邊境部隊。川普4月要求向美墨邊境部署軍隊應對移民大篷車,五角大樓卻派出2100名手無寸鐵的國民警衛隊;10月川普再次下令部署現役部隊,馬蒂斯表面上遵從,實際派駐的規模更小,承擔的角色也更少。
其二,增兵阿富汗。川普自2017年夏天起主張從阿富汗撤軍,而軍方則要求增兵。最終,馬蒂斯說服川普,部署3000多名增援部隊。就在20日,川普宣布從阿富汗部分撤軍。
其三,伊朗政策。馬蒂斯一再反對川普退出伊核協議,反對政府將遏制伊朗影響力作為美國敘利亞戰略的組成部分。
其四,變性人參軍。特普發推文下令禁止變性人員入伍,馬蒂斯要求進行為期6個月的政策審查,並責成最高副手負責。但最終,馬蒂斯基本默許了川普的決定。
其五,太空部隊。川普下令軍方組建單獨編制的太空部隊,成為美國武裝部隊「第六大軍種」,馬蒂斯一直持反對意見。
五角大樓官員稱,種種跡象表明,川普越來越聽不進馬蒂斯的話了。但馬蒂斯曾對密友說,他不會辭職,因為還有太多任務要完成,尤其是人事方面。然而本月,他在一場關鍵性人事戰鬥中落敗:總統跳過他的推薦,選擇陸軍參謀長馬克·米利接替將於明年9月卸任的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鄧福德。消息人士說,對國防部長來說,這是一個冒犯。
「馬蒂斯對川普感到極度失望,」刁大明說,敘利亞撤軍成為壓垮他的「最後一根稻草」。
約束總統?
有評論稱,總統和防長之所以有分歧,是因為防長對總統的約束太多。白宮新聞秘書桑德斯20日的發言耐人尋味:總統國家安全團隊的工作是提出建議,而總統的工作才是做出決定。
刁大明指出,上述分歧可以從兩個維度來觀察,其一,一部分是政策層面分歧,反映出國防部長為了捍衛軍隊利益,與政府發出不同聲音(如太空部隊、變性軍人入伍等),這也是歷屆政府都會遇到的軍政關係問題。其二,也有一些戰略意義上的分歧(如美國與盟友的關係、中東政策的抉擇等),反映出兩人個人風格和外交思路上的巨大差距。
美國外交政策專家指出,馬蒂斯在海軍陸戰隊中以善於思考而聞名,喜歡在做出重要決定之前仔細思考、閱讀和研究所有可能性。然而,這種嚴謹風格與戰後最隨心所欲的川普政府顯然不合拍。馬蒂斯在辭職信中直言:「你們有權任命一位觀點與你們更一致的國防部長,我相信我辭去職務是正確的。」
美國政策分析人士和兩黨議員都對馬蒂斯的離職感到遺憾。《華盛頓郵報》認為,川普政府將失去一座理性而穩定的孤島。當總統發布令人震驚的挑釁性推文時,馬蒂斯往往能充當「首席安慰者」、理性的平衡者、「三思而後行」的人,他在伊朗問題、朝鮮問題上都是這樣做的。然而,批評者認為,他常常對川普進行不必要的制衡。
「決策理性與否,很難一概而論,」刁大明指出,但不得不說,作為傳統鷹派人物,馬蒂斯與非建制派川普在思維方式、政策套路上有很多不同。他是川普政府混亂決策中相對穩健的聲音:主張大國博弈、同盟體系、維持美國主導的秩序和影響力;在對華關係方面,儘管他也有冒進的一面,但他還是希望兩國加強交流、競爭而非對抗。
後繼乏人?
《紐約時報》稱,馬蒂斯的離開讓大多數美國軍人百感交集,他們將馬蒂斯視為直言不諱、深諳軍事事務的指揮官。「人們認為,他是最合適這份工作的人,現在他要走了。」曾效力於馬蒂斯麾下的海軍陸戰隊員卡爾頓·肯特說。
有評論指出,在他執掌五角大樓的近兩年裡,馬蒂斯建樹頗多:確保美國國防開支的大幅增加,將更多權力下放給戰場上的軍事指揮官,並監督制定了一項新戰略——將軍隊轉向與世界大國的競爭,而不是打擊中東的極端主義叛亂。作為堅定的對俄鷹派,馬蒂斯對總統向普京和解、削弱北約的姿態大發脾氣。
刁大明認為,很難給馬蒂斯的任內表現打分,但可以說,他是一位主導型的部長,充分利用上任初期與川普的積極互動,推動不少符合美國利益的決定(向阿富汗增兵)等,也維持了國防部的良好運轉,與國務院的一派混亂形成鮮明對比。作為國防部長,馬蒂斯兩年多的任期不僅正常而且體面,已經穩穩超過他的三位前任,而且是上一任將軍防長(杜魯門時期的陸軍五星上將馬歇爾)任期的兩倍。
馬蒂斯的辭職再度拉長川普上任以來的內閣離職名單。不到兩年的時間裡,川普已任命三位國家安全顧問、二位國務卿,很快還將任命第三位幕僚長。他最近還解僱了他的首位司法部長。「防長辭職的消息很可怕,」參議院情報委員會首席民主黨人馬克·沃納表示,這個國家正在經歷一場持續的混亂和危機。
刁大明認為,川普政府裡官員離職的數量未必高於前任政府,離職原因也不能一概而論,但高度「川普化」是個不爭的事實。隨著馬蒂斯的黯然收場,總統能否找到一位同樣廣受尊重、穩健成熟、具有較高掌控力的新防長,值得懷疑。
「如果連『瘋狗』都無法撼動一位任性、完全不受外交政策常規約束的總統,人們還有什麼理由認為他的繼任者會取得更多成功?」《政客》如是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