黴菌性陰道炎,又叫念珠菌性陰道炎、假絲酵母菌性陰道炎,是一種相當頑固的婦科炎症。
根據數據統計,75%的女性一生中至少感染過一次念珠菌性炎症,其中5-10%的人會因為護理不當,演變成復發性黴菌性陰道炎。
因為瘙癢難耐,嚴重的還會伴有私處水腫,大量豆腐渣樣白帶,給女性朋友的生理和心理都帶來很大的負擔。
甚至有姐妹反饋,辛辛苦苦治好了,一同個房,就復發了!
為什麼黴菌很難去根?
我們平時患的「黴菌性陰道炎」,其實是一種叫做「白色假絲酵母菌」的真菌感染。
這個假絲酵母菌在自然界廣泛存在,比如正常人體的口腔、上呼吸道、腸道及陰道都有可能會少量存在,因為量少所以沒有症狀。但在環境改變後,經過大量繁殖就會「發病」。
它本身就存在,而且很多地方都有,所以想減少它是可以的,但如果想完全消滅它,「去根」(永不再發),就很難了。
而且一些錯誤的行為,也有可能導致黴菌反覆。
3種錯誤行為,容易導致黴菌反覆
1:不良衛生習慣,導致黴菌捲土重來
比如:衛生巾「不衛生「,濫用護墊等,來一次月經就復發;內褲「太滋潤」,沒有晾曬乾燥就穿上;男方「太隨意」,沒有認真清洗就同房等。
這些不良的衛生習慣,很容易導致黴菌再次復發。
2:抵抗力下降,無法阻擋黴菌
黴菌性陰道炎屬中醫「帶下病」範疇,「帶下俱是溼症」,「溼性重濁黏膩,纏綿難愈」,體質下降會讓黴菌性陰道炎反覆發作。除了先天體質虛弱外,導致體質下降的原因就是後天不良習慣。
比如吃甜食,「脾主運化水溼,甜礙脾,脾失健運,溼濁下注,發為帶下病」。
比如熬夜,中醫認為」夜臥陽氣入於陰「,身體該休息時不休息,就會產生陰陽失調,尤其是傷肝血,傷腎精,機體免疫力下降,抵禦病邪能力不足,疾病反覆發作。
3、忽略用藥後的私處菌群恢復
很多黴菌性感染的女性,因為長期用藥和過度清潔,私處的菌群已經嚴重被破壞,優勢的乳桿菌數量十分少,甚至沒有(清潔度Ⅲ度和Ⅳ度一般提示乳桿菌過少),缺少乳桿菌的保護,整個私處處於脆弱的狀態,就十分容易感染炎症。
如何走出黴菌復發怪圈?
1:正確用藥
發現黴菌後,要及時就醫檢查,確診後遵醫囑用藥,用足療程。對於局部真菌感染,一般認為口服抗真菌藥物效果不如直接外用的好。而常用的藥物比如克黴唑、氟康唑、咪康唑、硝呋太爾制黴素、小蘇打片等。
2:補充益生菌
以上藥物都有一個問題,撲殺真菌的同時,也會殺死有益的乳桿菌,導致私處菌群失衡,抵抗力脆弱,容易復發。目前越來越多的臨床婦科醫生建議藥物治療之後,要注意使用乳桿菌製劑(益生菌)來幫助恢復陰道微生態環境,從而預防復發。使用抗菌素消殺黴菌後,可以用EVA益生菌凝膠補充乳桿菌,恢復菌群平衡,提高私處自潔自愈能力,預防黴菌復發。
如果是重度、復發性黴菌,還可以用EVA克黴噴霧+EVA益生菌凝膠的聯合克黴方案。克黴噴霧對抗黴菌,48小時內可抑制90%以上的黴菌。不含抗生素成分,不破壞陰道菌群平衡;而益生菌凝膠補充乳桿菌,恢復菌群平衡,大大減少炎症復發。
3:夫妻同治
黴菌性陰道炎可以交叉傳播,也就是隨著性生活在性伴侶之間來來回回互相傳染,反反覆覆總是不好。而男性感染後還可得黴菌性尿道炎,黴菌性前列腺炎,有的會表現為龜頭紅腫,瘙癢,白色分泌物的類似情況。
如果黴菌多次復發,男方也有不適的症狀,要考慮夫妻同治。
4:重視衛生
每晚用清水清洗外陰,保持其清潔乾燥;選擇舒適的棉質內褲,勤洗勤換,洗乾淨後放在太陽下晾曬;非經期不用護墊;同房前後雙方要認真清洗。
5: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比如少吃甜食,辛辣食物,清淡飲食;早睡早起,減少熬夜;堅持運動,增強個人體質,減少黴菌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