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線求偶:驚現跳蛛奇妙「情愛」世界(圖)(1)

2020-11-27 中華網
    

  神秘跳蛛

  本報記者陳磊 實習生胡文杰

  人們都知道,孔雀開屏是為了吸引異性目光。在動物界,許多雄性動物外形漂亮,色彩豔麗,以此來吸引雌性動物交配。然而,在自然條件下,我們人類利用視覺並不能觀察到所有動物的擇偶過程。最新出版的美國《科學》雜誌刊登文章證實,蜘蛛「談戀愛」就是通過紫外線「眉目傳情」,而紫外線人類用肉眼是無法看到的。承擔該項課題的主要負責人李代芹教授告訴記者,他們發現,經陽光或紫外線照射的跳蛛能吸引異性跳蛛,缺乏紫外線照射的跳蛛就會被忽略。   

  因此,紫外線在異性蜘蛛之間的求偶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跳蛛的前中眼有著銳利的視覺,能夠分辨敵人、配偶和捕食它的動物,並能區分顏色。

  ———實驗對象———為什麼選擇跳蛛?

  跳蛛是一種不織網的狩獵蜘蛛,在各種蜘蛛中視覺最為敏銳。李代芹介紹,跳蛛是蜘蛛界數量最龐大的一類種群,它以其獨特而複雜的眼睛著稱。從表面上看,它的眼睛與其它大多數蜘蛛無異,也是8個眼,分3排,共4對,均在頭胸部。但是在無脊椎動物中,跳蛛的視力是最佳的類群之一。「跳蛛的前中眼有著銳利的視覺,能夠分辨敵人、配偶和捕食它的動物,並能區分顏色。但最值得一提的是,前中眼的活動視網膜具有極強的紫外線感光能力。」李代芹說。

  李代芹和他的研究小組於是選擇了一種名為「Cosmophasisumbratica」的跳蛛,並研究紫外線如何在此種跳蛛的兩性識別和交流中起作用。到了求偶期,跳蛛就會走出巢穴,找一個寬大的植物,在花草的頂部來個「太陽浴」,依靠紫外光使自己變得更「性感」。

  ———求愛過程———紫外光是「牽線紅娘」

  由於人類肉眼無法看到紫外線,課題組通過特殊的紫外光攝像技術進行觀察。他們發現,在跳蛛中,雄蛛的頭部和身體覆蓋了一層能反射紫外線的鱗片,雌蛛則沒有這樣的結構;而雌蛛頭部一對觸肢則會受紫外光激發,發出亮綠色的螢光,這又是雄蛛所缺乏的。為了論證「紫外光和螢光是否在跳蛛兩性交流過程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這一推斷,研究人員將一對對蜘蛛放在不同的光照條件下,看它們的彼此反應如何。

  發出螢光「暗送秋波」實驗分為三組,每組各有雌、雄跳蛛23對。第一組實驗,給雌雄跳蛛都加紫外光,他們紛紛開始進行求愛儀式,如彎腿和隆起或彎曲腹部,其中,大部分成功求偶。但是一旦都拿掉紫外光,原成功求偶的跳蛛其交配行為不能繼續。第二組,給雄蛛加紫外光,雌蛛看到來自雄蛛的反射光,於是開始發出螢光,雄蛛可以正常求愛。第三組,首先給雄蛛加紫外光,有12隻雌蛛收到雄蛛的「求愛信號」,並回送「秋波」。然後,研究人員遮掉這12對成功求偶雄蛛的紫外光,結果其中的10隻雌蛛對求愛的雄蛛卻變得很冷淡。原來,雄性跳蛛靠反射紫外線「暗送秋波」,雌性跳蛛則靠發出螢光「表情會意」。「通過一系列的行為學實驗我們證實,此跳蛛必須靠這兩種顏色進行兩性的識別和交流,」李代芹說,「如果我們遮住任一性別的紫外光,大多數跳蛛的求偶行為就無法完成。」求愛前來個「太陽浴」研究人員還發現,未成年的跳蛛不會反射紫外線,只有當他們成熟後才具備這種能力。而且身體狀況的好壞影響它們反射紫外線和發出螢光的能力,不同的跳蛛就根據這些條件來擇偶。很多跳蛛喜歡生活在花草和矮樹叢中,這樣就可以曬太陽,依靠紫外光使自己變得更「性感」。到了求偶期,它們就會走出巢穴,找一個寬大的植物,在花草的頂部來個「太陽浴」。他們通過紫外光來確認合適的種類、年齡、性別和最佳配偶。

  在非求偶期間,他們就躲藏在樹葉底下,花朵裡或者巢穴中,以避免鳥、昆蟲等有紫外視覺的肉食動物通過紫外線而捕食它們。如果未來能研究出納米結構的紫外線過濾材料並應用於軍事和建築,肯定有助於降低紫外線對人體的危害。

  ———應用前景———給仿生學帶來啟迪

  在動物界,也有鳥類和蝴蝶利用紫外光求偶。

  但是,它們要麼兩性都反射紫外光,要麼只有一種性別能發紫外光。

  「而這項研究卻首次表明動物的紫外光和螢光具有性別特異性」,也就是說,只有雄蛛可以反射紫外光,而只有雌蛛的觸肢可發出由紫外光激發的螢光,跳蛛發紫外光或螢光因各自性別而具有差異。

  「動物的紫外光和螢光可給仿生學、軍事、建築及材料科學帶來極大啟迪。」李代芹舉例分析說,雄蛛鱗片屬於納米結構,其發射紫外光是一種結構性的衍射,而非色素細胞作用。因此,如果未來能研究出納米結構的紫外線過濾材料並應用於軍事和建築,肯定有助於降低紫外線對人體的危害。

  此外,雌性的螢光生成原理可以應用於信號的傳輸和識別技術中。談到下一步研究進展,李代芹透露,他們不但要從微觀上分析跳蛛發射紫外光的基因和蛋白質,研究其機理,並要推進該成果的產業化應用。

首頁 上頁 | 1 | 2 | 下頁 尾頁  共 2

相關焦點

  • 紫外線求偶:驚現跳蛛奇妙「情愛」世界(圖)
    最新出版的美國《科學》雜誌刊登文章證實,蜘蛛「談戀愛」就是通過紫外線「眉目傳情」,而紫外線人類用肉眼是無法看到的。承擔該項課題的主要負責人李代芹教授告訴記者,他們發現,經陽光或紫外線照射的跳蛛能吸引異性跳蛛,缺乏紫外線照射的跳蛛就會被忽略。因此,紫外線在異性蜘蛛之間的求偶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跳蛛的前中眼有著銳利的視覺,能夠分辨敵人、配偶和捕食它的動物,並能區分顏色。
  • 一言不合就尬舞,用生命在求偶的跳蛛,舞跳得不好會被雌性吃掉
    飼養過跳蛛的小夥伴會發現跳蛛經常會瞪著大眼睛東張西望,當人類靠近時,它們不會像其他蜘蛛一樣快速躲避,而是瞪著大眼睛一直盯著看。正如前文圖片描述的,在跳蛛頭部正前方有著一對圓溜溜的大眼睛,在兩側各有著3隻小眼睛,大眼睛是它們的主要視力來源,小眼睛負責360度無死角觀察。因此,跳蛛的視力在蜘蛛家庭中是出了名的敏銳,也是唯一一種視力可以與人類匹敵的蜘蛛。
  • 動物的「中二」求偶行為:螢光棒、扇子舞、畫圓圈
    02 只為你揮舞「螢光棒」螢光棒以前是用在演唱會給偶像打call的,沒想到在跳蛛身上卻是為愛打call,聽起來還是有點浪漫啊!2007年湖北大學教授李代芹等人在《科學》上發布論文,這是世界上首次發現跳蛛求偶的
  • 跳蛛的生活習性,了解一下!
    跳蛛的每個凸面晶體之後都有一根長眼管通向複雜的視網膜光通過視網膜表面錐形凹陷處時發生折射,這就像望遠鏡的鏡片一樣,產生了放大圖像的效果跳蛛對於光譜中從紫外線到綠光都很敏感的感光體分布在四層中人們認為,跳蛛之所以可以辨別顏色就在於這種分層的排列以及光的不同波長聚焦深淺有異
  • 跳蛛眼神好辨色有絕活
    ZUREK 這隻Habronattus pyrrithrix雄性跳蛛利用鮮豔的色彩和引人注目的舞蹈吸引雌性同伴。 一些雄性跳蛛豔麗的色彩和炫麗的舞技旨在吸引雌性,這同時意味著,這個物種須得具備識別火警紅和亮綠色的能力。然而,它們的眼睛如何感知某種特定顏色卻一直是個謎。
  • 《蠅虎跳蛛》鐵扇子-協助拍攝
    跳蛛體多短粗而稍扁平,步足粗短強壯,善蹦跳,因而得名。跳蛛科是蜘蛛目中最大的科,全球約有3000種。蠅虎跳蛛【第1幅圖】此作品由山西攝影愛好者鞠先生在著名的雲南地區拍攝蠅虎跳蛛【第3幅圖】此作品由江門攝影愛好者班先生在著名的福州地區拍攝
  • 《微距跳蛛》青面獸-協助拍攝
    微距跳蛛【第1幅圖】此作品由邢臺攝影愛好者範先生在著名的廣東地區拍攝微距跳蛛【第3幅圖】此作品由廈門攝影愛好者車先生在著名的蘭州地區拍攝>微距跳蛛【第4幅圖】此作品由柳州攝影愛好者滑先生在著名的海口地區拍攝微距跳蛛【第5幅圖】此作品由南通攝影愛好者於先生在著名的泰州地區拍攝
  • 《善於蹦跳的跳蛛》毛頭星-協助拍攝
    跳蛛,Salticidae,蜘蛛目的1科,通稱跳蛛。體長多數不超過15毫米。體多短粗而稍扁平,步足粗短強壯,善蹦跳,因而得名。善於蹦跳的跳蛛【第1幅圖】此作品由福州攝影愛好者能先生在著名的海口地區拍攝善於蹦跳的跳蛛【第4幅圖】此作品由洛陽攝影愛好者譚先生在著名的佛山地區拍攝善於蹦跳的跳蛛
  • 世界奇異風景之暗殺高手澳洲跳蛛
    跳蛛,Salticidae,蜘蛛目的一科,通稱跳蛛。體長多數不超過15毫米。體多短粗而稍扁平,步足粗短強壯,善蹦跳,因而得名。而這種最近才發現的一種跳蛛,雌性只有5mm體長。跳蛛科是蜘蛛目中最大的科,全球約有3000種。分布於世界各地,在熱帶和亞熱帶種類較多。
  • 關於跳蛛飼養の環境/飼料/個人技巧,以及皇家跳蛛屬介紹 | 肆養「跳蛛」專題
    我想各位在養或者想養跳蛛時,都有過一些疑問,比如說跳蛛環境怎麼布置好?跳蛛吃什麼?
  • 科學家闡釋安德遜跳蛛八隻眼的獨特視覺
    圖片來源:Science/AAAS  敏銳的視覺加上致命而精準的突襲,跳蛛可謂是無脊椎動物世界中的貓。幾十年來,科學家一直糾結於跳蛛微小的神經系統如何掌控如此複雜的感知及捕獵行為。對安德遜氏跳蛛(Hasarius adansoni)進行的一項新研究終於抓住了最關鍵的一環——一種與眾不同的深度知覺形式。
  • 世界毒王巨無霸蜘蛛驚現白雲區 被用來詐騙(圖)
    經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昆蟲研究所有關專家鑑定,巨蛛屬於蜘蛛中個體最大、產毒最多的「虎紋捕鳥蛛」,堪稱蜘蛛家族的「世界毒王」。因蛛毒價格較高和難於飼養等原因曾被不法分子惡意炒作從事詐騙活動。記者從採訪中獲悉,廣州市已有一些市民將飼養蜘蛛作為新型寵物。
  • 跳蛛有強大的「感覺」能力
    你可能從沒注意到一隻跳蛛穿過起居室,但它卻注意到了你。這種蜘蛛曾因好眼神聞名,現在,人們又發現了它的另一項絕技——「順風耳」。 科學家發現,跳蛛有比之前預想的更強大的感覺能力:甚至沒有耳朵(或耳膜),它們也能聽到聲音。為了找出答案,研究人員將微型電極植入跳蛛大腦,以判斷聲音是否正在進行處理。 然後,研究人員將跳蛛放在一個特殊設計的盒子中,這個盒子能避免上方的震動影響跳蛛——大多數蜘蛛會通過感覺震動從而感知周圍環境。之後,研究人員給它們播放了其天敵泥蜂發出的嗡嗡聲。
  • 受跳蛛啟發,哈佛大學開發緊湊高效的深度傳感器
    來源:映維網 作者 吳羽樺跳蛛進化出了一種有效的深度感知系統,這使得它們能夠精確地突擊毫無戒心的獵物。生物進化是一個令人沉醉的領域,而這方面的研究同時啟發了一系列的科技進步。以跳蛛為例,儘管大腦細小,但其依然具備令人印象深刻的深度感知能力,這使得它們能夠精確地突擊毫無戒心的獵物。
  • 攝影師微距拍跳蛛 四隻眼睛似外星生物(組圖)
    近日,西班牙攝影師哈維爾•魯佩雷斯(Javier Ruperez)使用微距攝影技術,在他的家鄉阿爾馬查爾(Almachar)鎮為跳蛛拍攝了一組照片,讓這種動物看起來猶如來自異世界的外星生物。
  • 「大眼萌」小跳蛛 不足豆粒兒大卻視力超群
    幼年跳蛛的頭部更小,不及它們父母的百分之一,但視力似乎也一樣好。研究人員試圖解釋剛出生的跳蛛為什麼會擁有這種非凡的能力。「即使那些害怕蜘蛛的人也會覺得小跳蛛很有趣——它們會跳舞,還會吟唱動作感很強的歌,」內森·莫爾豪斯(Nathan Morehouse)說道。作為共同作者,莫爾豪斯在的《視覺研究》(Vision Research)上發表了一項研究成果。剛開展這項研究時,莫爾豪斯就職於美國匹茲堡大學,研究結束時,他已經前往美國辛辛那提大學了。
  • 來自跳蛛的機器人靈感!
    這個團隊的機器人是為了看看它是否能複製蜘蛛的跳躍天賦而創造的;也就是說,他們對跳蛛使用的拖絲很感興趣。   這並不是研究人員第一次對蜘蛛在空中的身體動作感興趣。2013年,四名研究人員在《英國皇家學會會刊》(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Interface)上討論了蛛絲牽引的蜘蛛如何改變在空氣中的身體姿態。
  • 【福建攝協—圖賞】看圖識蛛 你未曾留意的蜘蛛之美
    至今為止,Bay已經拍攝下了成千上萬張奇妙的照片,以展示那些太容易被我們所忽視的多樣化且難以置信的世界,他說:「微距攝影給就在我們身邊的微觀世界打開了一扇窗戶,仔細觀察這些微觀世界,我們總會收穫太多驚喜。」接下來的圖片就展示了Bay鏡頭下的與眾不同的美麗的蜘蛛,以及蜘蛛們不凡的睿智。
  • 跳蛛形態鑑定——一個好玩的超微細節萌的小科普
    跳蛛的形態鑑定,主要的(也是形態上最可靠的)方法,是觀察雌雄跳蛛的生殖器形態(雌性更需要精準的外雌器內部結構觀察),但這對野外觀察顯然並不適用,事實上,單純根據生殖器形態進行鑑定而產生錯誤的情況屢見不鮮,而且對一般的愛好者也往往難以實現。
  • 都很奇怪:動物11種古怪的求偶和交配方式
    刮擦地面的恐龍有關恐龍的交配行為研究很少,但保存在美國科羅拉多州的化石證據顯示,有些恐龍可能會進行與今天鳥類求偶舞蹈類似的表演。古生物學家在4個白堊紀恐龍化石遺址中發現了數十個刮擦的痕跡。神秘的圓圈這個出現在日本海域「神秘圓圈」直徑大約2.1米。科學家發現,圓圈的創作者居然是一條長度為12.7釐米的小魚。1995年,潛水者第一次注意到這種奇妙的對稱圖案。到了2013年,研究者對創作圓圈的河豚新物種進行了描述,指出這其實是它們用來追求配偶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