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能夠收穫大眾滿滿喜歡的只有我國的國寶熊貓,無論多大年紀,看見熊貓總是能勾起姨母般的笑容。胖乎乎的身子,一舉一動都憨態可掬,雖然它沒有曼妙的身材,還自帶濃重的黑眼圈,一點點不符合現如今大眾的審美,但是這些「缺點」卻成為我們更愛它的理由之一。眾所周知,熊貓在地球上已經生存了至少800萬年,被譽為「活化石」,重點是,國寶只有在中國有,所以熊貓也變得更為寶貴。
這樣令人喜愛的物種,不僅僅是國人喜歡,很多外國人也成為熊貓的忠實粉絲、熊貓的狂熱愛好者。正因如此,不少國家也想擁有一隻熊貓。不過,我國現如今規定熊貓只允許租借,不允許贈送和買賣了。並且,租借熊貓需要籤訂一系列條約,還要向我國支付「租金」,以確保我們的熊貓寶貝在國外也能被很好地照料。
雖然租借的「門檻」很高,但還是有不少國家願意向我國租借熊貓。為了讓熊貓在別國也能過上舒適的生活,所以我國對「租借國」有所考量,園區環境、食物供應等等條件都要符合標準。對於這些想要租借熊貓的國家,我們的態度大有不同。像我們的鄰國日本就已經從我國借走了9隻熊貓,但同樣的鄰國——印度卻一隻都接不到,在實現擁有熊貓這個願望上屢屢受挫。
為何日本能夠順利借走9隻,而印度卻一隻都接不到?在這點上,印度也十分想不明白。實際上,不願借給印度的原因無外乎三點:
一是經濟因素。飼養熊貓的費用很高,除去租金(大熊貓每年的租金基本在50萬到100萬美元左右)之外,還有大熊貓的生活成本,這「磨人的小妖精」胃口挑剔,只吃新鮮的竹子,其他國家熊貓的食物一般靠空運,沒有些「家底」的國家,根本飼養不起。
第二點就是氣候因素。印度的氣候不適合熊貓生存,溫度過高且溼熱,對於熊貓來說是極大的考驗。
第三點就是環境因素。對於印度的衛生環境狀況雖然不能一概而論,因為貧富差距大,所以印度的環境差距大,富人區確實幹淨衛生,而有些貧困區的衛生環境狀況真的不敢恭維。為了能夠保證熊貓的健康,實在不敢冒著風險借給印度。
看完了印度借不到熊貓的原因,是不是覺得很扎心。雖然印度借熊貓屢屢受挫,但是腦洞大開的印度人也有辦法。為了擁有大熊貓吸引遊客,印度開始「自製」大熊貓,將各種動物「偽裝」成大熊貓,例如大象、狗甚至是鱷魚,都畫成熊貓的形象。雖然這些「印度版」的熊貓,看起來有些滑稽搞笑,但也從側面體現了印度人對熊貓的狂熱。
重點是,這些「翻版」熊貓在印度還十分受歡迎。有些商家利用這些「偽」熊貓來拍照,生意卻意外的好,不愧是開掛的民族。對於印度借不到熊貓,「自造」熊貓這件事情上,你們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