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被裁程式設計師,失業半年求職被拒,為還房貸賣紙箱

2021-01-12 騰訊網

有時,張會武也覺得,2020這一年有點魔幻。他不太相信,因為一場疫情,自己的人生足跡,會發生如此大的轉變,從一線城市來到小鎮,從一名程式設計師,變成了小老闆。

張會武站在高高的「紙箱山」前,陷入沉思。

2020年,無數中國人的生活軌跡,因疫情而改變:我們一起經歷了困頓沮喪,迎來柳暗花明;經歷了驚濤駭浪,回歸平靜的生活。回顧這一年,我們有失去,也有獲得。

這一年即將過去,騰訊新聞推出「2020足『記』」活動,邀請網友復盤自己的「足跡」。本期主角:程式設計師張會武。他丟了深圳的工作,回武漢面試幾十次無果,最後來到義烏,當上了老闆。

點擊觀看視頻:何時會是打工人的轉折點,35?40?他說是30歲!

疫情前後,張會武經歷了人生的幾個大事件:三十而立、結婚、買房、失業……密集頻繁,但又按部就班。

張會武是江西人,妻子來自荊州,去年,兩人在武漢買房安家。為了負擔每月1萬元的房貸,他選擇了與妻子兩地分居的生活,在深圳當了一名程式設計師。

2020年1月18日,張會武回到武漢,見到了闊別的愛人。他計劃再等幾天,兩人一起回江西老家過年。

因為疫情的傳言,1月22日,他們離開武漢,去了妻子老家荊州。

第二天,武漢封城,離漢離鄂通道關閉。

被困

封城之後,張會武開始了居家遠程辦公的日子。

對一名程式設計師來說,居家辦公對張會武工作影響不大。但就是在那幾個月裡,他隱隱感覺到了公司一些微妙的變化:領導換了、向上溝通不暢、周圍同事陸續離職……

他聽說,公司經營出了問題,不需要那麼多人了。

張會武站在河堤旁,向平靜的湖面擲出石子兒。

舊項目完結後,張會武接到的活越來越少,這似乎驗證了他對公司未來的揣測。

「該來的終於還是來了」,直到HR找到他,懸在張會武心上的那隻靴子,算是落地了。他不太情願,但最終也坦然接受了裁員的命運。

程序還在電腦裡跑著,工作卻沒了。

再過幾個月,張會武就滿30了。作為一名程式設計師,這個年齡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了。張會武不算太悲觀,他覺得,只要自己有技術,從頭再來不是件難事。

但隨後的遭遇,擊潰了他的樂觀情緒。

他不想再回深圳,希望能在武漢找到工作,結束兩地分居的日子。但一連投了幾十家,都沒有談成,「一是薪資達不到預期,二是技術無法施展」,好幾次快談攏了,對方卻臨時變了卦。

在這聲「抱歉」之前,張會武一直覺得,他有很大希望被錄用。

武漢解封了,張會武卻被困在原地,無處可去。

隨著一次又一次求職失敗,他的要求也一點一點降低,想找到一份專業對口的工作,似乎變得越來越難。

他開始考慮,要不轉行試試?但要真正下這個決定,他還缺乏勇氣——除了寫代碼,他不知道,自己還會幹嘛。

出路

4月底,在浙江的大學室友,知道張會武的窘境後,邀請他去義烏看看。

室友在義烏經營一家小型紙箱廠,依託著江浙地區發達的電商業務,小廠生意一直不錯。室友想請張會武一起,把廠子做大。

張會武前後到廠「考察」過4次,雖然對機械一竅不通,但經過觀察,他認為紙箱生產技術並不複雜,學起來也快。

遲遲沒有做決定,一是難以邁過「身份轉換」那道坎:從網際網路行業到一線製造業,從大城市寫字樓,到荒涼郊區廠房,從敲打鍵盤,到敲打機器……這讓他內心也一度糾結。

二是如果留下來,意味著他將繼續和妻子兩地分居。

紙箱,也許能成為「救命稻草」。

最終,張會武還是決定留下來,他認為自己年齡不小了,在家庭支出、房貸壓力面前,他並沒有多餘的選項。

9月,張會武揣上幾十萬的積蓄,隻身來到義烏,當起了紙箱廠的老闆。

張會武看到了前景廣闊的一面:當地民營經濟發達,一個鎮上可能就有幾百家大小作坊和工廠:玩具、服裝、小商品……它們都需要紙板箱。

隨著疫情被控制,經濟復甦加快,紙箱的需求量也與日俱增。

他也有不太適應的一面:他從一名程式設計師,變成了銷售;從足不出戶,變成拿著樣品到處跑,挨家挨戶找企業負責人談業務、做推銷。

做老闆,談業務,要學會和各式各樣的人接觸。

張會武認為,自己這個「老闆」,當得不比打工人容易。

「做程式設計師,主要和產品經理對接,對方有求於你,溝通上你佔主動。做生意就不一樣了,你有求於別人。為了單子,再不爽,也得忍著」。

張會武說,工作方式、溝通方式的轉變,讓他的性格,發生了極大的改變。

在深圳做程式設計師時,張會武很少喝醉。來義烏後,酒桌上談生意成了日常。

退回三線城市,生活的節奏也回歸正常。

酒精是生意的潤滑劑——到義烏不到3個月,為了開展業務,張會武已經喝醉很多次了。

「累」,是當老闆以來,張會武最深刻的體會。

「剛從酒桌下來,又陪客戶泡澡。還沒進澡堂,我就在更衣室躺下了」,張會武說,陪客戶唱KTV,經常是別人唱著,他在沙發上頭一歪就睡著了。

在外面,張會武是老闆,回到廠裡,他就變成了一線工人。

「雙11」前夕,工廠訂單量暴增。工人忙不過來,張會武就要親自上陣。

「廠子剛開始投產時,技工沒到位,開槽機沒人會操作。我只能自學成才,很長一段時間,那臺機器都是我在開」。

「雙11」期間,張會武也會親自上手操機,和工人一起趕製訂單。

忙的時候身體累,閒的時候心累——「雙11」過後,產量減少,張會武開始陷入焦慮。

包裝行業,薄利多銷,投入重。每月銷售額上百萬,實際上能攢下的錢不多。

每天,只有看到工廠忙碌,張會武才稍稍安心,「機器能開機,產能能保持,就說明我們還在運轉,一切還能繼續」。

等待

紙箱堆得很高,張會武挺直了腰板,清點貨物。

冬天,太陽落山早,下午6點半,窗外已是一片漆黑。車間裡逐漸安靜下來,工人們也下班回家了。

張會武是最後一個下班的人。離開前,他來到倉庫。一板又一板的紙箱疊在一起,一直堆到天花板。

空氣裡散發著紙板和塵土混合的氣味。他穿梭在紙板箱之間,就著手機的光,清點貨品數量,確認產品位置。

直到深夜,張會武才離廠「回家」。

這個「家」距離廠房不到100米,是一間狹小的宿舍,擺了兩張單人床,床與床之間,堆滿了雜物。

張會武說,大學畢業後,他有6年沒住過宿舍了。

每天臨睡前,他要和妻子打一通電話。他給妻子的微信備註名是「陳大小姐」。「陳大小姐」在武漢,他在義烏。

兩座城市,開車要8個多小時,兩人一個月只能見一面。

這種兩地分居的日子,什麼時候是個頭?張會武也說不準,但他相信轉機總會出現。

和妻子通話,是張會武一天中最放鬆的時刻。

有時,張會武也覺得,2020這一年有點魔幻。

他不太相信,因為一場疫情,自己的人生足跡,會發生如此大的轉變,從一線城市來到小鎮,從一名程式設計師,變成了小老闆。

但魔幻之外,也有他能把握的現實,比如,武漢的新房已交付入住,紙箱廠的生意也在走向正軌……

「立足當下,未來可期」。張會武相信,三十而立,這將是他人生的另一個起點。

掃描上方海報內二維碼,參與騰訊新聞「2020足『記』」,在朋友圈曬出你的2020足跡地圖。

《中國人的一天》第3863期

撰文&攝影 | 馬崇炎 黃永梁

視頻 | 黃永梁

編輯 | 婉吟 匡匡

承制 | 銳圖

出品 | 騰訊新聞

相關焦點

  • 33歲程式設計師被辭退,求職半年無著落,改賣紙箱月入百萬
    33歲程式設計師被辭退,求職半年無著落,改賣紙箱月入百萬隨著越來越多畢業生步入職場,進入職場的人越來越多,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不僅僅是初入職場的人有競爭,其實對於一些人到中年的職場人更加的殘酷。人到中年,首先年齡上就不如年輕人有競爭力。其次在思維和精力上也比不過年輕人。尤其對於一些行業來說,這些條件顯得更加的重要,年齡越大,受到的限制越多。
  • 30歲女生相親三次,均被拒,原因竟然是:婚前買房
    30歲女生相親三次,均被拒,原因竟然是因為婚前買房。01、三次相親,均被拒,原因是婚前買房陳琳今年30歲,名牌大學畢業,英語專業,事業有成。短短幾年,成了外貿銷售經理,有房有車。由於一心撲在事業上,在最好的年紀,把自己的感情給耽誤了。到了30歲的年齡,女人不再有年輕的資本,想靠不期而遇估計行不通。於是,她開始相親,可是家裡幫她安排三次相親,卻都以失敗告終。
  • 80%的廠活不過10年 紙箱老闆多努力才能做到1000萬產值
    80%的紙箱廠活不過5年    疫情前後,「程式設計師」張會武經歷了人生的幾個大事件:三十而立、結婚、買房、失業…直到2020年9月,張會武揣上幾十萬的積蓄,隻身來到義烏,當起了紙箱廠的老闆。    以這幾十萬積蓄為起點,張會武開始了自己的紙箱創業之路。
  • 房貸被拒怎麼辦?別怕,辦法總比困難多
    有很多人說,在辦理貸款是突然被拒,感覺很是苦惱。這個時候,建議大家先找找原因及時補救,要調查清楚房貸被拒的原因再「對症下藥」,因為銀行不會毫無緣由地拒批貸款,只要購房者與銀行積極溝通,查找問題並想辦法解決,還是有補救的可能的。
  • 程式設計師如何打破 30 歲職業瓶頸?
    (2)27 歲至 30 歲的人如何選擇好 offer。   該年齡層的候選人,如果在大公司,建議去發展速度快的新興業務群組去「碰碰壁」。   之所以建議挑戰新領域,正是因為 27 歲至 30 歲這個年齡段的候選人,多半已經對自身業務無比熟練,對新技術的了解不夠,在選擇跳槽時,如果仍停留在舒適區,沒有危機意識,在未來的招聘市場的競爭力會降低不少。
  • 男人到了40歲如果失業,該怎麼活下去?
    這時中年的男人,迎接來更大的挑戰,除非你35歲前賺到人生的養老金,不然,你已經是垃圾,更不要提中年危機的來臨。如果你是一個中國男人,35歲失業,你將面臨生和死的戰鬥。生,需要絕對的勇氣,堅韌不拔的儒家精神,相信自己能再次走上人生巔峰,沒這份自信,早死光光了。
  • 突然接到通知被裁員了,還房貸的「救命稻草」是什麼?
    突然接到通知被裁員了,還房貸的「救命稻草」是什麼?現代社會「鐵飯碗」的事情已經是不常見了,在市場經濟的時代,適者生存的法則一直被傳承著。不管是你是勤勤懇懇的工作,還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混日子,只要有新人比你強,甚至剛畢業的大學生比你更難能吃苦,得到的工資連你的工資一半都不如,這時就要小心自己的「位置」是否保得住?
  • 年前裸辭的程式設計師:我的職業生涯「宕機」了
    有打算趁過年休息一陣年後再找工作的;有因為公司被收購、組織架構出現大調整後「被迫無奈」選擇裸辭的;還有因為沒找到特別滿意的 offer,導致空窗時間接近大半年的「裸辭大戶」。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這幾位「待業」程式設計師的生活和求職計劃都或多或少受到了影響。計劃被打亂「收拾心情,從心出發(大理的住宿真便宜)。」
  • 30歲程式設計師吐槽:年薪就30萬,還不如應屆公務員,像個失敗者!
    在30歲之後想要去改行,或許有一些人真的成功了,但更多的人還是會被現實打敗。然後就回到了之前自己熟悉的行業。在沒能夠改變自己工作方向的情況下,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優秀成為主管級別的人物,才是更好的選擇啊!在最近的職場論壇上就有網友分享這麼一個帖子:30歲程式設計師吐槽:工作幾年年薪就30萬,還不如應屆公務員,像個失敗者!這是怎麼回事呢?
  • 疫市浩劫,香港年輕人遭遇失業潮,殮屍房職位搶破頭!
    香港今年求職史上最難,八名青年有一人失業  疫情重挫本港經濟,多個行業凍結或削減人手,今年六至八月廿至廿九歲失業青年大軍超過七萬三千人,按年急增八成一,每八名青年有一人失業,其中廿至廿四歲失業率更高達百分之十八點五,每五人有一個失業。
  • 網際網路程式設計師,如何消除35歲人生焦慮?
    都說男人40一枝花,35歲恐怕還是花骨朵,正值事業發展的高峰時期。可是職場上很多的「35歲以上免談」的條款似乎為花骨朵們澆了一盆涼水,特別是對於IT行業,一個難以邁過的坎,不同於其他傳統職業一樣,醫生、律師、英語老師等不斷積累經驗,可以終生為其不斷發展奮鬥。
  • 日常生活中,存在大量調侃程式設計師的例子,程式設計師真的壓力很大嗎?
    日常生活中,存在大量調侃程式設計師的例子,程式設計師真的壓力很大嗎?「程式設計師真的壓力很大嗎?」這個問題的答案是「不一定」,需要根據具體的行業來定。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存在大量調侃程式設計師的例子,當然也包括一些程式設計師的自嘲。
  • 35歲的程式設計師被優化,是市場經濟的必然選擇嗎?
    程式設計師曾經是我們這個世紀最大的幸運兒,是沒有馬和盔甲的數字騎士。但老話說得好,風水輪流轉。前幾年橫空出現的一個數字,讓許多程式設計師寢食難安,原本不富裕的發量急劇減少:35。35歲,成了眾多程式設計師過不去的一道坎:被降薪,被調崗,被明升暗降,直至被「優化」。被優化後的程式設計師,因為其人力資源的專用性,在再就業過程中面臨諸多困難。
  • 拆完快遞紙箱就別扔了,裁幾刀粘起來,做個田園風小柵欄
    製作材料:壁紙、硬紙箱、直尺、雙面膠、熱熔膠槍、美工刀、鉛筆、剪刀製作步驟:1、現在紙板上量出長25釐米寬15釐米的距離,並裁下來作為小柵欄底部;2、再拿出一塊紙板,量出5釐米一段,標出痕跡,並用刀裁成長條;3、把裁好的長條量出7.5釐米,用剪刀剪開;4、把剪開的硬紙箱放在壁紙上畫出標記,剪下來;5、把雙面膠粘在彩色壁紙上
  • 豆瓣熱帖:「我30歲失業,每天出門假裝上班……」
    01 最近小e就看到一個帖子,網友今年30歲,因為剛買了新房子,一家人都住在出租屋。被解僱後,她為了不讓家人擔心,每天都拎著媽媽做的午飯,假裝出門上班。 90後的小李,2017年畢業,如今失業3個月,他和合租室友串了口供,瞞著家裡爸媽,每天就去便利店坐著打發時間。 這些暫時失去經濟來源的人,營造出早出晚歸的假象,不敢將焦慮告訴家人。
  • 【為您服務】:求職、招聘類信息
    聲明:此類免費信息為每天輪流發布(求職、出租、出售),內容真假與否請各位親自行辨別!
  • 35.40歲的中年人,失業後怎麼賺錢?分享5個行業僅供參考!
    如果從一個人的整個職業生涯來看,20多歲年輕時頻繁跳槽甚至失業都不會很擔心,畢竟沒成家負擔小,以及自己對年齡的心理優勢存在;但到了30多歲、40多歲的時候,往往上有老、下有小,可能還背負著沉重的房貸、車貸這些,一旦失業確實壓力巨大。
  • 25歲的你最該看的韓劇《今生是第一次》
    電視劇海報簡介裡面是如此形容這部劇的男女主角設定的:「該劇以「30代未婚青春」為主題,講述了買不起房的年輕世代們在實際生活中遭遇的故事。劇中的貓咪Point:房奴,未婚,失業很好,的確是句句戳心的主題。25歲的我們,如同劇中人一般,要不還買不起房;要不已經成為了生不起病,犯不起事兒,不敢揮霍的房奴。
  • 35歲被裁程式設計師年度總結:靠遊戲陪玩掙了7萬,曾連吃9頓黃燜雞
    最近,在網際網路上"35歲職場危機"引發了很多人的共鳴,原因是很多企業將招人的門檻限定在35歲,35歲員工也成為了公司裁員重點"關照"對象,但是在這個年齡段上的人,往往是上有老下有小,一旦失去收入來源,生活就會跌入無底深淵。尤其是程式設計師這個職業,竟然也是吃青春飯的活兒。
  • 人大女碩士:32歲失業決定賣鴨蛋,憑藉努力年入千萬
    現實生活中就有這麼一位女碩士靠著賣鴨蛋成就了自己的事業。李言紅的前半生非常順利,無論是上學還是考研,再到工作,她都在按照自己的規劃前進著,在經歷一次失業後,李言紅也曾面對生活不知所措,無意中發展了鴨蛋的市場,她重新學習電子商務,給自己開闢了一條新的道路,雖然在別人嘴裡是個賣鴨蛋的,但是她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