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萬「錦鯉」嘗鮮數字人民幣
逾萬商家接受數字人民幣支付
1月11日早晨,福田區振興路的一家餐飲小店明記三及第裡,雖然收銀臺排起了埋單的長隊,但店主黃先生依然很熱心地指導客人用數字人民幣支付掃碼支付,幾秒鐘後客人就完成了支付,成為了又一位使用數字人民幣的「錦鯉」。
這是深圳第二次數字人民幣紅包試點活動了。2020年10月,深圳作為全國首個數字人民幣大規模試點城市,面向在深個人發放5萬個200元面值、總價值1000萬元的數字人民幣紅包。2021年1月1日,深圳開啟了第二輪相關試點,總計186萬人預約登記「福田有禮數字人民幣紅包」,中籤率為5.37%,共發放紅包2000萬,單個金額為200元。抽中紅包的「錦鯉」從1月7日起可以在指定商家消費。
商家數量增至萬家
記者看到,這次參加數字人民幣活動的商家數量超過一萬家,經營範圍涵蓋了商場超市、生活服務、日用零售、餐飲消費、服飾家電五大門類。
在蘇寧易購華強北群星廣場店,電梯口、收銀臺、櫃檯等顯眼位置已經擺好了「數字人民幣」宣傳物料。
「我們已經接待了幾單使用數字人民幣的客戶,收營員反映掃碼過程非常通暢、便捷。」店長程中鋒介紹,「以前刷卡要扣幾個點的手續費,用數字人民幣交易完全不扣手續費,為我們這類商品單價較高的商戶,節省了一大筆費用。」
數字人民幣紅包活動帶動了不少商鋪的生意。在位於世紀匯廣場的餐飲連鎖店客語,店長李建新向媒體介紹:「單8日一天就有五六位客人使用數字人民幣紅包買單,多一種支付方式對我們餐廳就是多一個獲客渠道。」
除了連鎖大店,數字人民幣也走進了深巷小店。餐飲小店明記三及第的店主黃先生告訴記者:「客人掃一下碼就給了錢,操作非常方便,而且它還是0費率、即時到帳,很適合我們做小本生意的。」
據銀行工作人員介紹,目前數字人民幣合作商家支持擺放二維碼碼牌和POS機掃碼支付,終端配備、軟體升級、人員培訓等費用都由銀行承擔,商家「零費用」即可接入數字人民幣交易。
解鎖數字人民幣更多「玩法」
在福田工作的李小姐是十萬「錦鯉」中的一員,她向記者表示,自己已經在公司附近的咖啡館花光了抽中的數字人民幣紅包:「不過我又在『數字人民幣』APP上綁定了銀行卡,會繼續用這種方式消費,我覺得數字人民幣由國家背書,安全性更有保證。」
抽中了數字人民幣紅包的周先生,也為數字人民幣點讚:「數字人民幣跟其他支付方式一樣,非常便捷,付款時打開APP,掃一掃就能支付。」
「數字人民幣」APP除了有掃碼付款功能,還有「碰一碰」和「轉帳」功能。交通銀行深圳分行個人金融業務部副總經理高靜介紹,「碰一碰」是「數字人民幣」APP基於NFC開發的「閃付」功能,「例如,用戶可以在APP中打開『碰一碰』頁面,然後用手機碰一碰商家安裝的晶片,就能付款。比掃碼支付更便捷,應用場景更豐富。」
此外,「數字人民幣」APP提升了用戶的轉帳體驗,用戶僅需輸入電話號碼就可以向綁定號碼的帳戶轉帳。
貨幣數位化變革需要社會共同參與
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宏觀金融穩定與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張勁帆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本輪數字人民幣在深圳試點,上萬家終端機構已經可以支持數字人民幣支付,相較之前是一個很大的進步。「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居民了解『數字人民幣』概念,也非常踴躍的嘗試這一支付方式。」
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金融學教授林健武認為,深圳作為中國的科技之都,在改革開放四十年間積累了大量的科技成果,培育了眾多先進的科技公司。金融科技領域是未來的重要發展方向,在深圳試點推廣數字人民幣,將促進本地科技企業開發出更多的金融創新產品,為國家金融創新作出貢獻。
中國社科院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楊濤表示,貨幣與支付清算體系是金融基礎設施的基礎設施。其中貨幣就像交通工具中的人流,它發生了變化,對整個經濟社會的體系影響非常深遠。數位化變革衝擊撲面而來,基礎設施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基礎設施的建設需要不同主體的參與,需要我們共同推動數位化的變革。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劉暢、王納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劉暢、王納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蔡冬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