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很嚇人,過去農村很多,如今成稀罕貨,不多見了

2020-06-14 插樹嶺電視匯


夏天一到,山裡那些冬眠的蛇類就開始到處活動了。蛇這種動物對許多人來說絕對是一種帶有恐懼色彩的東西,遇上了不是拔腿就跑就是嚇得魂都丟了。雖然很多人都知道夏季上山避暑是個好去處,但茂密的叢林中卻少有人敢靠近,生怕有蛇類出沒,遇上危險。

名字很嚇人,過去農村很多,如今成稀罕貨,不多見了


蛇類讓人害怕是因為它咬人或是有毒性,而有些動物則是有嚇人的名字,實際卻深受人們喜愛。比如現在我們要介紹的這種動物,它的名字很嚇人,過去農村經常遇到,如今成了稀罕貨,不多見了。這動物有個名字為虎頭鯊,聽名字就像是海裡兇猛的鯊魚一樣。虎頭鯊現實中也是一種兇猛鯊魚,而用在農村地區的小動物身上之後卻是極為可愛的,只是不認識的人聽了他的名字可能會被嚇到。

沙塘鱧就有個虎頭鯊的名字,一些喜歡抓弄別人的人總喜歡拿沙塘鱧的別名虎頭鯊來嚇人。過去在山裡抓沙塘鱧也經常說去捕抓虎頭鯊,實際就是一種小型淡水魚類而已,論大小的話,沙塘鱧的個頭不過3兩重,甚至大多數野生的沙塘鱧會更小一些。

名字很嚇人,過去農村很多,如今成稀罕貨,不多見了


沙塘鱧又叫塘鱧、沙烏鱧、土才魚、土憨巴、土狗公,一種生活環境應驗它名字特點的魚,主要生活於水域中砂石、水草的上面,對水質要求非常高。沙塘鱧有非常厲害的偽裝能力,外表斑點不規則,顏色酷似底層砂石,如不動彈的時候很難將其與水底砂石辨別出來。

在農村地區農業發展較為滯後的時候,農藥和化肥還沒有如此泛濫使用,各大水域的水質還是清澈見底,沒有半點汙染。那時候農村的沙塘鱧資源還相當豐富,有水的地方幾乎都能遇上沙塘鱧,只需用簸箕或者是小魚網總能逮到一些純野生的沙塘鱧。那時候捕到沙塘鱧的吃法非常簡單,農民一般用於油煎,較為講究的人會清蒸或者是爆炒。當時這種資源豐富的沙塘鱧,在農村地區就是不用錢的美味,誰家需要就去打撈一些解饞。

然而今天看看當下的農村,要麼就是各種農藥化肥濫用,要麼就是各種垃圾到處汙染,導致農村根本沒有一個地方的水質能夠達到沙塘鱧生存的標準。沙塘鱧早已在我們生活中不知不覺消失了。至今都不知道多久沒有見過這可愛的小生物。連一項火熱的菜市場,裡面也米有沙塘鱧的一席之地,偶然運氣好了才見得幾個捕魚人抓到零散幾隻而已。

名字很嚇人,過去農村很多,如今成稀罕貨,不多見了


那麼沙塘鱧這可愛的魚類從資源豐富到如今不多見,它到底是啥神奇的物種呢?從2千多年前的《爾雅》當中就有「鱧」這種魚的名字記載,說明沙塘鱧從原始物種發展至今也有2千多年了。其次在明代的李時珍所著的《本草綱目》中也有提及吹沙魚,也就是塘鱧,也說明這種魚在人類文明史上已有廣泛應用。但直到近代以來才開啟了沙塘鱧養殖,如今沙塘鱧養殖在各地逐漸興起,也成了野生沙塘鱧的替代品。不知你們喜歡吃沙塘鱧嗎?

相關焦點

  • 農村叫它「土狗子」,過去田裡多到沒人要,現百元一斤還成稀罕貨
    摘要:農村叫它「土狗子」,過去田裡多到沒人要,現百元一斤還成稀罕貨。如果要說到真正的農村生活,也許還要在過去的時候,因為現在的農村已經與城裡在不斷的縮小距離,換句話說,除了人口比較稀散外,沒有像城裡那麼的集中,車流也會偏少一點,其餘的方面基本都快趕上城市了。
  • 農村糞坑堆裡的野果,城裡人不敢吃,如今一斤20元成稀罕貨
    野菜和野果都是如今最最生態的食品,農民把它們當寶,有些城裡人卻覺得噁心,比如沒吃過魚腥草的城裡人,他們聞到魚腥草甚至都想吐呢。還有我們今天要介紹的這種野草,它長在糞坑堆裡或者糞坑旁,城裡人看了不敢吃,如今一斤20元成稀罕貨。
  • 名字有點嚇人,山裡人卻當成寶,常拿來泡酒,如今20元一斤很稀罕
    導讀:名字有點嚇人,山裡人卻當成寶,常拿來泡酒,如今20元一斤很稀罕在農村的大山裡,生長這許多的野生植物,在這些野生植物當中,有很多價值都十分的不錯,就比如在這個季節去山裡,就能挖到蕨菜、野筍、鼠麴草等美味的野菜,也能採摘到羊奶奶
  • 農村一種野花,它的果實常被農村娃當玩具,如今10元一斤成稀罕貨
    對於這些野生植物,筆者一直都是非常喜愛的,因為筆者的童年沒沒少跟野生植物打交道,相信不少90年以前的農村娃也是如此。那時候農村生活不如現在,既沒玩具又沒零食,於是這些野生植物就成了不少農村娃的玩具和零食,如狗尾巴草、蒼耳就是常玩的玩具,三月泡、八月炸、拐棗就是常吃的零食。
  • 農村田邊的「香腸」,過去農村娃當玩具,如今20元一斤成稀罕野菜
    導讀:農村田邊的「香腸」,過去農村娃當玩具,如今20元一斤成稀罕野菜生活在農村裡的朋友,對於農村野外的野生植物肯定不會陌生,尤其是那些長得很有特點的野草,基本上都能說得出來它的一兩種作用。而由於有些野草的價值不低,以至於在如今還有很多農民朋友會專門種植它們,作為一種特殊的經濟作物,並且還很受歡迎。下午筆者去村裡田邊散步的時候,就在一處水田裡,看到鄉親種植的一種特殊經濟作物,它就是「香蒲」。
  • 身長細小不起眼,過去一撈幾十斤,如今40元一斤,不多見
    導語:身長細小不起眼,過去一撈幾十斤,如今40元一斤,不多見 小身材大作用,這一般用於形容個頭小卻有非凡作用的東西。這個詞常用於形容生活中發揮重大作用的小物件。比如一些短小精悍的高科技產品或是一些個頭小的生物,在實際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 農村這種「毛毛蟲」,過去是農村娃的零食,如今價值很高30元一瓶
    我們都知道,住在農村的朋友一般都會在院子裡或者大山上種下一些果樹,農村朋友一般都比較注重種養殖,不管是莊稼啊還是水果,還是牲畜,他們都會涉及。那麼住在農村的朋友想必也對農村裡面生長的果樹也不陌生吧,其實農村的山上有很多我們都非常熟悉的果樹,比如說杏子、李子、桃子、柿子等等,這些都是我們非常喜愛的果實。筆者記得小時候在農村生活的時候,每到夏天的時候,就會爬到樹上去採摘果實,像筆者就比較喜歡桃子,所以小時候經常會跑到桃子樹前,讓爺爺拿棍子敲打樹把桃子打下來,然後我再去地下撿,那時候最大的幸福就是能夠吃到自己採摘的果實了。
  • 俗稱「土狗子」,過去沒人吃,抓來餵鴨,如今端上桌成稀罕美食
    大家好,歡迎關注「談談侃三農」文章,每天從不同角度分享農村新鮮事,探討農村種植和養殖項目。如果想了解更多三農之事,請點擊上方兩字「關注」,謝謝!今天分享的主題:俗稱「土狗子」,過去沒人吃,抓來餵鴨,如今端上桌成稀罕美食!
  • 農村這種植物,聽名字一頭霧水,野生的不多了,200元一斤很稀罕
    文|農情萬家導讀:農村這種植物,聽名字一頭霧水,野生的稀少,200一斤很稀罕在農村,搞種植業和養殖業是人們討生活的一種方式,產量少時可以確保一家人溫飽,高產時也可以作為發家致富的營生,但即使如此,在全民皆商的大環境中,無論時種植業還是養殖業都非常的棘手,如果再遇上一些特殊的天氣
  • 這野草酷似艾草,過去常用來點火,但根才是稀罕貨,對風溼有好處
    農村裡有著許多的野生植物,而人們最常見到的就是各種野草,在農村的房前屋後、路邊、田邊、山野林區等地方都能見到野草的身影,不過野草雖常見,但是它們有什麼價值很多就不知道了,下面筆者給大家介紹一種野草,這種野草在我國北方比較常見,過去的時候常用來點火,但殊不知它的根才是一種稀罕貨,具有很好的藥用價值
  • 農村這樹不值錢,但果實是稀罕物,富含油脂,榨成油80元一桶
    在我國的農村野外,有著豐富的野生植物資源,有不少野生植物被人們所熟知,也成了農民朋友所喜愛的植物,最為明顯的莫過於野菜、野果和野生菌了,如薺菜、香椿、馬蘭頭、魚腥草、三月泡、松樹菌等,它們不僅營養價值不輸於常見的蔬菜、水果等,在如今更是在城裡賣到了高價,為農民朋友帶來了創收。
  • 農村一種帶刺野草,蛇見到就怕,農村娃卻當零食吃,如今不多見了
    同時很多野草對於人類也有很高的利用價值,有些野草是可以吃的,而且味道非常的鮮美,最主要的是它們的營養物質含量非常高,吃了之後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極為有益。而且很多野草根據烹飪方式的不同,還會呈現出來不同的口味,滿足了不同的人群。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農村一種帶刺野草,蛇見到就怕,農村卻當零食吃,如今不多見了。
  • 過去農村很多見,被小孩當寵物,現在數量越來越少,為啥呢?
    導讀:過去農村很多見,被小孩當寵物,卻因為好吃,現在快看不到了過去的農村,跟現在的農村相比較,農村野外植被豐茂,而且生物諸多。野外是孩童的樂園。放學之後孩子們會齊刷刷地向野外奔跑,哪裡才是孩子們的玩耍場所。
  • 農村這種樹,過去砍來當柴燒,殊不知樹皮是稀罕物,對安胎有好處
    在農村裡有著許多的野生植物,特別是在農村的大山裡更是多,農村裡有句老話就這麼說「大山裡的寶貝多」,這裡的寶貝說的就是山裡的那些野生植物,如野生樹木、野草、野菜等等,但是在過去的時候,由於山區的農民朋友對於這些野生植物的認知有限,都不知道它們的價值,以至於浪費了,就比如說樹木,常常就被砍來當柴燒了
  • 它曾是池塘的一大禍害,因富含膠質,搖身一變成一斤18元的稀罕貨
    很多野草或者是害草,在時代的變遷當中也逐漸被人們發現其價值。曾經在農村是一大禍害,如今因某種價值成了稀罕貨,價格節節漲,令人跟不上。說到這種野草,農民說什麼都想不到,它曾是池塘的一大禍害,只因其富含膠質被發現之後,搖身一變就成了18元一斤的稀罕貨。
  • 兒時抓來當玩具,如今400元一盤成稀罕美食,很多人卻認為有毒
    導讀:兒時抓來當玩具,如今400元一盤成稀罕美食,很多人卻認為有毒雞是農村裡一種十分常見的家禽,基本上很多農民朋友都會在房前屋後或者菜園子裡,修一個小雞圈,養上幾隻雞,好在過年過節的時候吃。而在市面上,雞也是人們十分常見的一類肉類食品,其肉質鮮美,做法多樣,廣受人們的喜愛。
  • 這三種食物在七十年代的農村都吃膩了,現在倒成了「稀罕物」
    點擊關注「鄉村風土」,這裡分享農村有趣的人和事,帶您了解與大都市不一樣的鄉村生活!文丨鄉村風土【原創首發,禁止複製轉載,違者必究!】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吃的住的相比過去都有這很大的改善,因為小編也是地道的農村人,從小就生活在農村的環境裡,所以聽到很多老人講述過去生活條件是如何差,比起過去,現在簡直就是天堂。聽老人們說在他們那個年代,只有到了過年,才能吃上一頓白面饅頭,更有甚者,即使到了過年,吃的饅頭也是表面薄薄一層麵粉,裡面還是平時吃的雜糧,例如玉米面,紅薯面。
  • 農村過去非常多見的黃鼠狼,現在為啥很少見了?老農:農村變了
    導讀:農村過去非常多見的黃鼠狼,現在為啥很少見了?老農:農村變了 在農村生活,記得晚上孩子不愛睡覺的時候,老人經常愛嚇唬小孩子,會說再不睡覺,紅眼老貓就來了,紅眼老貓專門愛吃不睡覺的孩子。孩子聽到之後,雖然不曉得紅眼老貓是何物,但聽起來確實相當的厲害。
  • 農村常見的四大野菜,如今成了搶手貨,全都吃過的,妥妥的農二代
    農村不僅有山清水秀的環境,而且也有非常多的「寶貝」,比如說各種野菜。這些野菜看起來並不起眼,但是它對人的身體健康卻有很多好處。現在的人都比較注重養生,吃膩了大魚大肉,反倒對農村的野菜更加的鐘情了。下面這四種野菜在農村當中非常常見,可現在卻成了搶手貨。
  • 長得像芹菜,俗稱「蛇不見」,蛇見到就怕,百元一斤成稀罕貨
    導讀:長得像芹菜,俗稱「蛇不見」,蛇見到就怕,百元一斤成稀罕貨在農村的大山裡,生長著許多的野生植物,而大多數野生植物因具有獨特的價值,被生活在山區的農民朋友當成寶貝,而隨著人們對這些有價值的野生植物的開發,使得它們其中絕大部分都成了市面上搶手貨,比如近幾年十分的火的香椿、刺老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