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網訊 (通訊員馮麗 本報記者趙磊)
從市民養狗的習慣可以窺見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
今年7月,邗上街道翠崗花園社區開拍公益微電影《我與狗狗的N個約定》宣傳城市文明。昨天,這部公益微電影《我與狗狗的N個約定》正式上線,引發了不少市民關注轉發。
這部微電影由翠崗花園社區建設顧問、著名編劇、作家錢藝兵精心創作,講述了小區內丁大爺的孫女小麗被張嬸家狗咬傷後,社區工作人員和民警及時調解處置,化解了一起「狗咬人」矛盾。通過這一事件,小區居民紛紛行動起來,寵物主人主動做到牽繩遛狗、及時清理寵物糞便等,成為合格的「文明有禮」揚州人。
A
開拍微電影宣傳「揚州文明有禮二十四條」
今年我市發布「揚州文明有禮二十四條」,引導市民改變不良言行,爭做向上向善的文明市民。
住在翠崗小區的錢藝兵,是社區的建設顧問,也是著名編劇、作家。「社區希望通過一種更加讓人印象深刻的宣傳方式宣傳文明有禮二十四條,於是我想到通過影視作品的形式來進行反映和宣傳。」錢藝兵說,在選擇什麼內容進行拍攝時,大家也討論了很久,最終,選定一條能引起大家共鳴的內容:無繩不遛狗。
錢藝兵發現,養狗的主要矛盾集中在三個方面,「第一是狗在大家休息的時候不停地叫,打攪大家休息;第二是隨地方便,居民在行走時不小心就踩到狗的排洩物;第三點,也是大家反感最集中的一點,狗不拴繩子,導致狗撲人、傷人。」搜集到足夠多的素材之後,錢藝兵開始劇本的創作,隨後確定片名。今年7月份,《我與狗狗的N個約定》正式開機。
B
演員零報酬參演感動眾人
影片中,居民張嬸家中的寵物狗咬傷了鄰居家的孩子小麗,張嬸得知情況後一路快跑去現場查看情況。「張嬸家的寵物狗咬了人,電影要突出張嬸著急的心情,設計張嬸在奔跑過程中摔倒。」現場拍攝時,飾演張嬸的齊女士曾經是黑龍江省軍區的一名話劇演員。導演拍攝時提出可以用慢動作或者假動作呈現摔倒場景,但齊女士主動提出真摔倒,增強畫面逼真感和藝術感染力,跌倒的鏡頭前後拍了四五次,張嬸就這樣真摔了四五次。
影片中,小麗平時是由外公外婆照顧。小麗被張嬸家的狗咬傷,其外公要和張嬸發生口角和肢體衝突。「飾演張嬸的齊女士此時提出,肢體衝突這個環節可以讓飾演外公的田先生拽住其頭髮增強畫面真實感。」錢藝兵說,由於這個矛盾衝突的畫面演繹得逼真生動,當天演員間衝突的吵鬧聲,讓醫院裡的病人信以為真,紛紛跑過來圍觀。
記者了解到,這次參演的五位演員平時參加商業演出時都按照市場價格收取報酬,但聽說是為城市文明宣傳獻禮的公益宣傳片,都未收一分報酬。他們一致表示,為公益電影參演是一種責任,有機會參加很有意義。
C
微電影不僅是故事片也是教育片
影片中,張嬸後來受到感召加入了社區的養犬勸導隊,從闖了禍的狗主人成為文明養犬人。錢藝兵表示,「通過影視作品以深動的故事宣傳文明有禮二十四條,更加接地氣和深入人心。」
「社區女民警任格擔綱主演,其他的演員都來自於社區居民,他們本色樸實的出演會讓觀者產生親切感和認同感,這樣的宣傳效果會更好。」錢藝兵說。《我與狗狗的N個約定》不僅是故事片,也是一部教育片。目的是積極引導居民文明養寵物,讓更多的寵物主人主動牽繩遛狗、及時清理寵物糞便等,成為合格的「文明有禮」揚州人。
昨天,看完電影,翠崗花園社區居民孫小嫻深有感觸,「真正的愛狗人士,對愛犬充滿愛心和責任,會定期注射疫苗,牽好犬鏈,防止走丟或傷人,制止亂吠、清理糞便等。總之一句話,咱的愛犬不能成為別人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