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常說:「有福之人六月生,無福之人六月死」,有何寓意?

2021-01-12 三農達人幫

我國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一些俗語,現今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影視中,都能看到其蹤影。以前的農村信息流通不方便,人們口耳相傳,為了方便好記,發展成了各種朗朗上口的俗語老話。這些俗語透露著種種的道理,簡單明了含有哲理。不僅形象,接地氣,而且簡短易懂。

生活在農村,常常聽到老人說到一句老話,「有福之人六月生,無福之人六月死」,你知道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嗎?

有福之人六月生:是說在六月出生的人是有福的,這一生將會順風順水。

過去的農村,完全是靠天氣吃飯的。如果這個季節乾旱的話,那年的收成就不好。到了冬季的時候,糧食就會出現緊張不夠吃。那個時候,除了天氣自然災害外,糧食的產量也非常低,沒有現今的機械化,因此吃不飽是常態。

出生在六月份的孩子,相對來說受的苦就會小一點。因為6月份是收小麥的時候,到了8月份又到了收玉米的時候,這樣的話就暫時不缺吃喝。還有一種說法是,剛出生的孩子是很脆弱的,冬天天氣寒冷,容易會著涼受風寒。而六月份氣溫高,從母胎出來有個適應的過程,不至於著涼,落下病根。

無福之人六月死:是說死在六月的人,這一生是比較艱辛的。

在六月份去世,天氣炎熱,身體往往容易腐化發臭,家屬一般都會三天內下葬。這種情況一般都會連日子都不擇,墳地也是隨意挑,就草草下葬了。而且六月份農務繁忙,很多親朋好友,都忙著農活。年輕人也都在外務工、上學。

而冬天就不同了,天氣寒冷屍體只要稍加防腐處理,基本都可以存放個七天以上。這麼長的時間,足夠家屬擇個好日子。而且冬天一般都沒什麼農忙,親朋好友都有時間來送死者最後一程,在外務工的人回來過年,也都在家了。

如今國家的政策好,溫飽問題在我國也早已經解決了,因此這句俗語在目前,完全就不適用了。現在看來這些帶了絲迷信色彩,毫無科學依據,更多的是過去的人們對未來美好事物的一種憧憬。

朋友們,對此你怎麼看?你是幾月份出生的?歡迎在評論區發表你的高見。轉發出去,讓更多人看到吧!

相關焦點

  • 農村老話「難命之人逢七死,好人難得六月死」,什麼意思呢?
    這些老話經過多個世代的歷史驗證,傳承至今,在農村常常能聽到老人嘮叨上一兩句,話糙理不糙,十分有趣。那麼,在農村,老人常說的「難命難逢七命之死,好人難得六月死」,什麼意思呢?在中國,自古以來就有「死者為大」的說法,尤其在農村,這一說法更表現得淋漓盡致。農村人為了祭拜留念逝者,在逝者去世後,會進行一種「過七」的儀式。
  • 「有福之人兩腿毛,無福之人毛兩腿」,有什麼樣的含義?
    文/玉濁清老人常說:「有福之人兩腿毛,無福之人毛兩腿」,「兩腿毛」啥意思?我們每個人對農村的印象都各不相同,當然我們從的角度也是不一樣的,有很多人覺得農村人沒有什麼文化,而且也相對比較貧窮,但是人們公認的是農民比較淳樸,他們也比較善良,更沒有那麼多的複雜心理。
  • 農村俗語「房屋衛居中,家敗有病生」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一、有福之人六月生,無福之人六月死如今的農村,家家富裕,冬有暖氣,夏有空調,已經沒有了這種說法!但是,在過去那個苦澀的年代,卻有著重要的含義!之所以說「有福之人六月生」,無非是過去生產力落後,種出的莊稼不夠維持一家的生計,而孩子在六月出生,天氣適中,再者剛過麥收時節,家家都有餘量,因此能夠養活新生的幼兒!
  • 有福之人不落無福之地,無福之人難居有福之鄉,這話是什麼意思
    最近很多過去的古話流行,有很多人問啥意思?比如:有福之人不落無福之地,無福之人難居有福之鄉。比如:白馬犯青牛,羊鼠一旦休,蛇虎如刀錯,龍兔淚交流,雞犬休相見,豬猴不到頭!我們與古代好像離的很近,打開電視看到很多古裝劇都是俊男美女。但是其實我們卻離古代越來越遠。
  • 「有福之人六八月,無福之人正臘月」,為啥說正臘月生的娃沒福氣
    如今是科學時代,人們的思想也都很進步,一些民間傳言多數人都是不相信的。不過在有了孩子後,父母的態度就發生了翻天地覆的變化,沒事就喜歡看一些關於「運氣,福氣」的說法和文章,再和孩子掛上鉤。依依出生於農曆6月份,從小就聽姥姥說「有福之人六八月,無福之人正臘月,我家依依是個有福氣之人」。
  • 農村人常說的:「江湖走得老,六月帶棉襖」,是啥意思?
    小時候最喜歡的便是坐在村頭聽老人們講那些有意思的老話,那時候雖然懵懂,但卻依然被那些話的魅力吸引著,忘記了玩耍,一坐就是一下午,現在回頭想想,那些老話還是十分有意思,今天就來分析分析三句老話的精髓,感受一下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
  • 老祖宗的觀人術:「有福之人兩腿毛,無福之人毛兩腿」是什麼意思
    中國自古流傳著一些觀相看人之術,所謂相由心生,古人們總結了經驗得出一句古話叫:「有福之人兩腿毛,無福之人毛兩腿」,大家知道是什麼意思嗎?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北宋時期,有一位學道的文人叫陳希夷,他窮盡一生以所見所聞跟領悟,創下了《心相篇》,當中很多語句都是叫人如何通過相貌觀人,並且能預測一些人所做的行為會帶來什麼樣的結果。而這些俗語多少都被人應證過,所以古人總結出來的俗語確實存在著一定的道理。像我們要說的這一句:「有福之人兩腿毛,無福之人毛兩腿」就出自《增廣賢文》,其主要是用來分辨一個人到底有沒有福氣的。
  • 古人言:「有福之人兩腿毛,無福之人毛兩腿」,究竟是何意?
    古人有很多言語都與現代人相悖,一部分可以歸結於他們封建迷信的思想,而某些部分則是從他們的生活感悟和經驗中提煉而來,經過傳誦便成為了約定俗成的看法。有的俗語聽起來饒有趣味,蘊含哲理,至今也在影響著一代人的生活和成長。從古自今,流傳下來的俗語多之又多,很多人都不能明白其中所指的意義,就比如古人常說:「有福之人兩腿毛,無福之人毛兩腿」,這句話究竟是何意呢?
  • 俗語「有福之人兩腿毛,無福之人毛兩腿」,什麼意思,此話真有理
    古時候《俗語大全》莫過《增廣賢文》,而有的俗話咋一聽難以了解,例如這句話「有福之人兩體毛,無福的人毛兩腿」。這句話究竟指什麼呢?在老祖先來看,有福之人和無福的人區別在哪兒?實際上大家都了解,人要想取得成功,就需要努力的兩手去拼搏,但世事難料,沒有什麼總體目標是一明確提出就能完成的,因此 古人就用「有福氣」、「無福」來表述這類狀況,表明一種「盡人事,聽天命」的核心理念。並且,「福」這個字的設計方案也很有趣。假如留意,不會太難發覺它和「富」字有些類似。
  • 農村老人喜歡看相,常說「耳大有福,眼斜心不正」,有什麼講究?
    導讀:農村老人喜歡看相,常說「耳大有福,眼斜心不正」,有什麼講究?農村一直流傳著很多有關面相的說法,並將其與福、禍、善、惡聯繫到一起,雖然看似毫無道理,但是農村很多人卻對此堅信不疑。就比如,農村人喜歡的面相裡,除了臉肥且圓外,他們還喜歡有耳垂,而且耳垂很肥大的人。
  • 俗語:「有福之人一嘴毛,無福之人毛兩腿」,啥意思?你信嗎?
    導語:俗語:「有福之人一嘴毛,無福之人毛兩腿」,啥意思?你信嗎? 古代對於算命有一種執著的態度,出門了要算命、娶媳婦要算命、生孩子要算命,不管什麼事情都要先算一算。
  • 福薄之人,大都有這三個特徵!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一個人,越來越薄福,往往有這三個特徵!道家始祖老子說:「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成語中也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由此可見,事物有其正反面,福與禍也是互相依存,互相轉換的,壞事可以引發出好結果,好事也可以引發出壞結果。同時,福與禍也是有原因的,正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是也!
  • 有福之人兩腿毛,無福之人毛兩腿,到底什麼意思,看後才明白!
    任何的道理都有一定的依據,任何的俗語都顯示著哲理的光輝。這是古人在生活中不斷總結而出的精華,大浪淘沙過後,我們會看到真金的閃爍,讓我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時刻煥發著新的精神面貌。今天我們將要探討的是這樣一句俗語:「有福之人兩腿毛,無福之人毛兩腿」,到底是說的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六月韭,臭死狗,說的是何道理呢,夏天韭菜不能吃嗎
    歡迎關注棒奔霸,帶你領略不一樣的農村風情,每天都有新的農村事物分享給你,感謝有你的陪伴。韭菜是我們日常生活之中非常喜愛的一種食材,味道辛辣鮮味十足,而且營養極其的豐富,韭菜吃飯諸多,可以製作成為各式各樣的菜餚,韭菜也是我們農村菜園子裡面的常客,不但使菜園子,很多農村庭院,甚至現在的陽臺之上,也都愛種植一些韭菜作為食用,韭菜種植一次,可以收穫很久,但吃韭菜也是根據季節的不同,有好壞之分的。
  • 俗話說「有福之人兩腿毛,無福之人毛兩腿」,這句話到底啥意思!
    俗話說「喜鵲門前叫,好事要來到」,喜鵲是民間傳說中一種象徵吉祥的鳥兒,自古以來就有喜鵲兆吉的說法,有如此好兆頭的鳥兒在自家門口一叫,肯定是吉祥的象徵,那麼也肯定預示著有好事情要發生了!因此,話雖糙,但確是真理一般的存在!但今天我們來看這樣一句老俗話「有福之人兩腿毛,無福之人毛兩腿」!乍一看,這兩句話似乎並沒有什麼區別,但我們細細分析一下,就可以看出端倪啦!
  • 常言道:無福之人難居有福之地。警惕這三種性情,留不住福氣
    01人們常說「見字如面」「相由心生」「字如其人」……這都是老輩人口口相傳留給我們的民間諺語。說是心得也可,算是經驗總結;說是文化瑰寶也行,經得起千百萬年流而不腐,自有存在的人間共鳴。這是有諺語依據的:舉個例子,如果說「讒言觀色」是偵察手段的方法的話,那麼「相由心生」就可以看作「察言觀色」的理論依據,而「不動聲色」就是防止「察言觀色」心靈窺探的反偵察手段,因為人們都有擔心通過「相由心生」表露心跡洩露秘密。言簡意賅,表意深遠,古人很智慧。
  • 農村諺語:「六月初一灑一丟,白面饅頭撐死狗」,說的是啥意思?
    作為經驗豐富的老資歷農民,老廖提及到每年的農曆日期對應的天氣情況對莊稼的收成影響很大,特別是這六月初一的天氣狀況,隨後老廖還給我們講起了兩條這方面的諺語,說今年的秋收保準差不了。六月初一灑一點,農民吃飯撈大碗。這句農村老諺語啥意思呢?
  • 古人的觀人術:「有福之人兩腿毛,無福之人毛兩腿」是否可靠?
    前言: 「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依。」這是《老子》中的一句話。意思就是,福和禍永遠是相互依託的,看事情要從兩個方向去看,不能單單的只看好處或者壞處。 在我們悠久的歷史之中,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諺語,這些諺語大多是人民在日常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經驗。
  • 「人若有福,開口便知」,高僧:有福之人,常說這三種話
    林子本身是個話很多的人,到了寺院更是滔滔不絕,進門見到一個小沙彌就誇他有慧根,見到一位僧人就說面目慈悲,一看就是高僧,引得眾人哈哈大笑。這時候一位剛好來接我的高僧過來,見此跟我道:「施主你的朋友是個有福之人啊。」我聞言把朋友拉過來,調侃道:「也沒看出來你哪裡有福相啊。」
  • 在農村,老人常說「肉肥滿口香,媳婦胖好生養」啥意思,有何道理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在農村,老人常說「肉肥滿口香,媳婦胖好生養」啥意思,有何道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在農村,很多地方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唯一不變的就是一些老話。這些老話不僅是我們祖祖輩輩的知識。有一些還有著上千年的歷史。有很多覺得農村人沒有什麼文化,根本說不出什麼大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