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揭露常用藥品的副作用 混用不當可導致死亡

2020-11-28 人民網上海站

原標題:日媒揭露常用藥品的副作用 混用不當可致死亡

日本《周刊現代》雜誌7月11日對人們生活中常用藥品的副作用進行了盤點,並警告指出,如果用藥不當或混用將會導致死亡。

1.降壓劑容易導致脈律不齊

波立維是屬於抗血小板類藥物,可以保持血液暢通、不易凝固,並可以預防心肌梗塞及腦梗塞的再次發作。針對不同病情可以和其他抗血小板藥物混用。

例如阿司匹林。但二者混用的話也會出現過剩效果,出血難以止住。若是身體稍微出現不好的狀況,就會容易長痣、流鼻血,並有可能引起眼底出血、消化管出血等症狀,需要額外注意。

上述說法是由東京慈惠會醫大附屬醫院循環內科的川井真主任醫師提出的。無論是多麼有療效的藥物都必然帶有副作用。若是多種藥物混合服用的話,其副作用則會進一步增強,出現讓人意想不到的後果。

波立維有利於改善血液粘稠,是在日本處方藥中屬於銷量冠軍級別的藥物。雖然屬於一流藥物,但若是與同種藥物過度共用的話,則會造成血液過度流暢,產生副作用。

東京都內大學醫院的心臟外科醫師表示「手術中,有時會因為難以止血而耗費大量精力。通過術後詢問相關患者得知,他們中的許多人都在共用多種抗血小板藥物。只要讓血液暢快地流動就是對身體好這種說法是一種偏見」。

最近,經常有人將具有使血液暢快流動功效的DHA及EPA混用。為了避免過度攝取,在服用抗血小板類藥物時,醫生最好告知病人應該如何輔助服用。

2.會有跌倒的危險

服用降血壓藥物的高齡患者非常多。尤其是坎地沙坦西酯片、奧美沙坦酯片、替米沙坦片、纈沙坦等ARB(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劑)類降壓藥,是最常服用的藥物之一。日本醫藥情報所SIC的堀美智子稱「若是將ARB與保鉀利尿藥共用的話,會使體內的鉀積存,容易導致高鉀血症、並有可能出現噁心、脈律不齊等症狀」。同時,也最好避開同樣大量含鉀的輔助藥物,如小球藻、青汁、姬松茸等。

此外,將降壓劑與市場上銷售的止痛藥(洛索洛芬鈉片或布洛芬)等共同服用時也需要引起注意。

洛索洛芬鈉片等止痛藥具有提升血壓的作用。如果在不清楚這一點的情況下,在醫院測量血壓前服用的話,會導致測量數據高於以往。這樣一來,醫生肯定就會開出藥效更強的處方藥,更容易產生危險。(堀)

同樣,與降壓劑鈣拮抗劑(拜新同、氨氯地平、可力洛等)共同服用時也要多加注意。針對由於水蟲等原因引起的白癬菌及念珠菌病等,需要與三唑類抗真菌藥物混用時,在抑制住藥物代謝酵素增強降壓作用的同時,也會有血壓過低的風險。

「血壓會根據季節變動而變動。比如,夏季血壓普遍偏低。因此需要經常檢查血壓變化、信賴醫生及時調整處方藥藥量。喜歡持續服用具有降血壓療效的胡麻麥茶或阿米爾等健康食品的患者,希望他們可以多與醫生和藥劑師多交流、互通情報。」(川井)

此外,若是冬天也繼續服用相同的降壓劑,與夏季相比可能會造成血壓下降過度,腳步虛浮容易摔倒,因此希望今後大家在每個季節都要多加注意。

那麼,有抑制膽固醇效果的斯達汀類藥物又如何呢?服用斯達汀的話也會有副作用,有時會出現橫紋肌溶解症,致使肌肉細胞在血中融化。另外,其他的抗高脂血症藥物與免疫抑制藥物環孢菌素混用的話也會出現副作用,所以最好儘量避免使用。

作為治療糖尿病的最常見藥物DDP-4抑制劑類藥物,據川井表示,此類藥物本身非常安全,但若是與其他藥物混用的話容易導致血糖值下降過度,出現手抖、心跳過快等副作用。 此外,同樣作為治療糖尿病類藥物的SGLT2抑制劑類藥物與利尿劑合用的話,有時容易因為尿頻而導致脫水。

3.容易引發痙攣的危險服用方法

剛在分析降壓劑時提到的洛索洛芬鈉片,由於該藥物可以緩解生理痛、頭痛等症狀,經常會被女性所使用。但是,如果對此類藥物採取了錯誤的服用方法,會帶來非常大的副作用。

此外,川井表示「若是在感冒等情況下,將抗生物質類藥物的可樂必妥和止痛類的洛索洛芬鈉片合用時也需要引起特別注意。這兩種藥物混用容易引發痙攣。尤其是高齡患者及有癲癇症狀的患者需要尤為注意」

由於感冒本身是由病毒引起的,所以即使服用具有殺死細菌藥效的抗生物質類藥物也不會產生任何效果。而且還會致使體內產生耐性菌,在一些緊急時刻會影響抗生物質類藥物發揮療效,因此最好不要輕易服用。

另外,抗精神病藥物可樂必妥與其他藥物混用時也需要多加注意。堀美智子表示「抗精神病類藥物奧氮平片與治療痴呆症的安理申混用時,容易引發譫妄症(即意識混亂、容易出現幻覺或錯覺)。另外,可樂必思與安眠類藥物或乙醇混用的話,也會出現此類症狀。尤其是要注意與苯二氮卓類安眠藥的混用」。

對此,日本城西大學藥學部教授小林大介表示「精神類藥物,與其他治療類藥物合用的話基本都會產生不良效果」。

作為治療肩周炎而使用的藥物替扎尼定,具有緩解肌肉緊張等功效。將其和治療憂鬱症類藥物氟伏沙明合用的話,會導致替扎尼定難以在體內分解、該藥的血藥濃度上升。其結果將導致人體血壓過低,全身無力,腳步虛浮。

此外,氟伏沙明也不能與治療哮喘類藥物茶鹼合用,合用的話會使哮喘類藥物療效發揮過度,引發顫抖等症狀。

也許一般人都會認為,比起老藥、新藥的副作用會更少、共同服用引發的危險性更低。但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看法。

小林教授表示「在新藥的開發階段,並未進行與其他藥物合用的實驗。這是因為研發者想在不與其他藥物混用的情況下調查藥物真正的療效。因此,新藥被推出時並沒有與其他藥物合用的數據,說明書上標明的副作用也極為有限。

與其他藥物混用引發副作用的信息,都是在藥品發售後、通過患者的症狀報告才後期添加上去的。因此,在看新藥說明書時,認為沒有記載副作用所以很安全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世間藥品數以千計,想要在現實生活中知道全部藥物的混用禁忌是不可能的。過去,曾有很多患者因不知道藥物混用的副作用而不幸去世。為了防止未來此事不再發生,我們必須要樹立起了解醫藥品信息的意識。(張育萌 王歡)

(責編:嚴遠、軒召強)

相關焦點

  • 副作用嚴重!這類常用藥2歲以下兒童不能用了
    同時,藥物通過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而產生心動過速、QT間期延長和心率失常等副作用的報告也屢見不鮮。第一代口服抗組胺藥都有啥?我國常用的第一代口服抗組胺藥包括:馬來酸氯苯那敏(撲爾敏)、苯海拉明、溴苯那敏、曲普利啶和異丙嗪等。目前,這些藥物多數已退出市場,以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等更安全,副作用更少的抗組胺藥替代。
  • 狂犬疫苗有什麼副作用?
    狂犬病疫苗是一種常用藥物。有些病人被狗咬傷,有局部感染和炎症或出血症狀,可能誘發狂犬病,危害人體健康。治療上可以選擇注射狂犬病疫苗的方法,以避免狂犬病的發生,但在注射狂犬病疫苗的過程中,更應注意飲食安排,不要吃一些辛辣食物,以避免疫苗失效等嚴重危害。
  • 這種常用藥被全面禁止,你家裡有的請及時扔掉
    1月14日上午公布關於註銷酚酞片和酚酞含片藥品註冊證書的公告。1月14日下午,一些外賣配送平臺上,尚有可售的酚酞片藥物副作用此前已被重視據悉,酚酞片也叫果導片,是一種刺激性瀉藥,臨床上常用於治療頑固性便秘或結腸鏡檢查前的腸道清洗,因其價格低廉,此前在一些基層醫院、藥房、電商平臺的銷售仍較為常見。記者查詢發現,亦有部分人群將酚酞片等瀉藥用於減肥用途。
  • 這2大鼻炎常用藥,副作用高達22種
    這不,就在鼻炎季到來之際,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又發力,一口氣修訂了2種鼻炎用藥的說明書,分別是鹽酸西替利嗪和鼻炎康。圖片來源: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尤其是鹽酸西替利嗪,作為過敏性鼻炎的主力藥物,到底還能用嗎?說明書具體修改了哪些內容呢?過敏性鼻炎的寶寶該如何正確治療和用藥?
  • 這6種常用藥,被許多人當「神藥」,卻不知它們背後的副作用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腦病科主任醫師李濤2012年4月在接受健康時報採訪表示,硃砂(主要為硫化汞)和雄黃(主要成分是二硫化二砷)是兩味險藥,前者有鎮靜、安神的作用,後者有解毒之效,但長期服用可能會導致其中少量可溶性汞和砷被機體吸收,對腎臟、血液系統產生一定慢性毒副作用。中醫業內已經肯定了硃砂、雄黃的毒性。
  • 國人最容易犯的五個用藥錯誤,嚴重可導致死亡
    早在2017年12月25日健康時報報導「根據新華網,國家食藥監總局的一項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每年大約有250萬人吃錯藥而損害健康,導致死亡的有20萬,是全國交通事故致死人數的2倍」。而最近刷屏的高分國產懸疑網劇——《隱秘的角落》中男教師殺妻,就是將本該吃的治療貧血的藥換成了降糖藥,僅一粒就要了性命。由此可見,藥物是一把雙刃劍,用對了可以救人,用錯了也可以害人。
  • 國際禁毒日∣不止是笑氣、毒品不能碰,有些藥品用錯了也不行!
    6月26日是「國際禁毒日」,希望所有人都能遠離毒品的誘惑。1可笑的誘惑 可悲的結局曾經一篇名為《最終我坐著輪椅被推出了首都國際機場》的文章轟動了朋友圈:女學生林娜在美國西雅圖留學,因好奇而吸食笑氣成癮,最終導致身體機能嚴重失調,手腳不能控制,大小便失禁,最後只能坐著輪椅回國,等待她的只有未來灰暗的人生。
  • 軍方使用新疫苗,《刺針》稱近半數現副作用
    然而美媒近日引述國際醫學期刊《刺針》指出,在接種此款疫苗的人中,有近半數出現發燒、疲倦或頭痛等副作用。上圖:「Ad5-nCoV」據指在部分接種者上出現副作用「Ad5-nCoV」由康希諾生物與中國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聯合研發,上月29日,康希諾生物公告指,疫苗已在展開I期及II期臨床試驗;中共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衛生局則於同月25日已頒發軍隊特需藥品批件,有效期為一年。
  • 今起,55種常用藥品全面降價!
    11月25日,記者從武漢市醫保局獲悉,武漢市正式執行第三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帶量採購中選結果。55種中選藥品全面降價,平均降幅為53%,單品最高降幅超過95%,涉及高血壓、糖尿病、惡性腫瘤等多個藥品品種。
  • 家裡常備的這些居家良藥對貓竟是毒藥,嚴重會導致貓中毒甚至死亡
    每個人家裡可能都有一些居家常備藥,有些藥甚至經過了代代流傳成為很多家庭必不可少的居家良藥,但很多鏟屎官可能不知道,有些家庭常用藥對人來說良藥,對貓咪來說卻是毒藥!我們常用的風油精、萬金油、清涼油等等,可能是很多人從小用到大的藥品,蚊蟲叮咬、頭痛鼻塞,用點這些藥品都非常管用。但這些藥品中都含有一種成分——樟腦!
  • 英媒:空氣汙染導致全球人均減壽兩年
    英媒:空氣汙染導致全球人均減壽兩年  參考消息網11月22日報導英媒稱,分析表明,空氣汙染導致全球人均壽命減少近兩歲,因而成為對人類健康的最大單一威脅。  據英國《衛報》網站11月20日報導,這項研究觀察了交通工具和工業燃燒化石燃料產生的顆粒物汙染。
  • 蒼耳子的功效與作用 它有什麼副作用
    蒼耳子是常用的中草藥,它的藥用價值是很大的,可以用來治療很多疾病。對於蒼耳子,大多數朋友不太了解。那麼,蒼耳子有什麼功效與作用呢?它的副作用有哪些?下面,大家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若風寒夾溼者,困遏衛表,痺阻經絡,又見頭重如裹,肢體骨節瘦重疼痛,苔白膩,脈濡等,蒼耳子辛溫解表且宣肺,疏風散寒能發汗,苦溫故兼可祛溼,故可用於風寒或風寒夾溼之感冒。疏風殺蟲蒼耳子辛行疏散,苦可燥溼殺蟲,常用於癘風,疥瘡,皮膚瘙癢等證。
  • 中國赴日旅客愛買藥 專家:部分藥品國內有"同款"
    原標題:中國赴日旅客愛買藥 專家:部分藥品國內有"同款"   中新網4月8日電(健康頻道 劉旭輝)中國遊客赴日本購物熱潮持續升溫,日本某諮詢公司一項抽樣調查顯示,藥品成了中國人訪日期間最愛購買的物品。「馬桶蓋搶購潮」過後,國人赴日購藥引起社會關注。
  • 安全用藥小知識|藥品和保健食品的區別在哪裡?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唐夢琳 東營報導 2020年全國安全用藥月自11月3日正式啟動,藥品安全涉及千家萬戶,直接關係到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正確的用藥小知識你知道嗎?一起來看下吧!
  • 降糖藥物有哪些副作用?一文盤點各種降糖藥常見副作用,值得收藏
    >1.胰島素 皮下注射胰島素是糖尿病的常用治療方法之一,目前臨床上使用的胰島素種類繁多,有普通胰島素,短效、中效、長效胰島素以及預混胰島素。在臨床上出現反覆低血糖或嚴重低血糖時,可導致患者腦功能受損,表現為記憶力減退、反應遲鈍等,如果低血糖不及時搶救,則可引起不可逆的腦組織損傷,嚴重的低血糖反應可以導致患者昏迷、抽搐甚至死亡,因此低血糖反應的防治非常重要。
  • 不止是笑氣、毒品不能碰,有些藥品用錯了也不行!
    不止是笑氣、毒品不能碰,有些藥品用錯了也不行!6月26日是「國際禁毒日」,希望所有人都能遠離毒品的誘惑。從藥理上來說是沒有身體依賴性的,但是其帶來的特殊感受會導致精神上的依賴。長期過量地吸入笑氣,尤其是單純的吸入(不與氧氣混合),會導致人體缺氧,嚴重的可窒息死亡。這種對人體的危害類似煤氣(CO)中毒,只不過兩者的致病原因不同。
  • 輝瑞疫苗頻現接種者死亡事件,西方主流媒體為何集體沉默?
    當地時間14日,挪威突然爆出已有23名老人在注射輝瑞疫苗後死亡,其中13人的死亡原因經當地藥監機構評估被認為與注射疫苗的副作用有關。挪威目前僅2.5萬人注射了輝瑞疫苗,23人死亡是個很大的比例。同一天,德國也爆出有10人在注射輝瑞疫苗後死亡。法國也有1人接種輝瑞疫苗後死亡。
  • 其含處方藥成分,有副作用
    在一個商家的評論區裡,不少消費者表示用過之後眼睛很舒服,也有人表示「不能常用,用多了眼睛更不舒服,只是滴的那一下舒服點」。解讀該眼藥水含處方藥成分 有副作用在加拿大政府官方網站今年4月15日發布的風險提示中,提到了一些眼藥水、洗眼液和痤瘡凝膠存在一些健康風險
  • 輝瑞疫苗在日獲批!效果怎麼樣?過敏反應以及副作用是什麼?
    1月4日的記者會上,首相菅義偉表示,他的目標是在2月下旬開始在全國接種疫苗,並且他自己也會率先接種疫苗。疫苗的效果如何?是否有過敏反應或副作用的風險?根據海外藥監機構和厚生勞動省的數據,以及媒體至今的報導,考察了一些輝瑞疫苗目前已知的特點。疫苗分兩劑第一次接種後,間隔三周後再次接種。
  • 這種常用的退燒藥已被禁!中國18歲以下兒童都不能吃,父母千萬要注意!
    3月17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式發文,停止安乃近注射液、安乃近氯丙嗪注射液、小兒安乃近灌腸液、安乃近滴劑、安乃近滴鼻液、滴鼻用安乃近溶液片、小兒解熱栓在我國的生產、銷售和使用,註銷藥品註冊證書(藥品批准文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