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忠橋(中)為河北援鄂醫療隊隊員剪髮後合影。(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他拄著拐杖,奔波於各個援鄂醫療隊駐地之間,手法嫻熟地為醫療隊隊員們理髮。這是武漢殘疾人理髮師、國家一級形象設計師宋忠橋在疫情防控期間的常態。
大年初一至今,宋忠橋志願服務隊為醫護人員理髮2467人次,最多一天3個理髮師包攬了203名醫護人員的理髮工作。理髮過程中,他還收集了醫療隊員的50多個小心願,盡心盡力去幫他們實現。
「我只是盡一點『地主之誼』,做了一個武漢市民應該做的事情,為最美逆行者服務,希望支援武漢的白衣戰士們不留遺憾。」4月13日,宋忠橋接受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採訪時,謙遜地說。
滯留武昌 他寫下請戰書留下手機號
「我是黨員,為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本人願意為馳援武漢的醫療隊員免費理髮。」1月24日,宋忠橋寫下請戰書,留下手機號。
原計劃與家人吃完團年飯返回蔡甸老家的宋忠橋,因武漢實施交通管制滯留在武昌。居家期間,他在網上看見不少護士剃光頭,便萌生了為醫護人員剪出漂亮短髮的想法,於是寫下請戰書。
當天晚上,宋忠橋接到一家醫院的求助:40多名醫護人員需要剪髮。
「沒有問題,向你們致敬!」宋忠橋二話沒說便答應了。這是他接到的第一個剪髮需求,他說,當時顧不上擔心感染風險,只是把準備好的剪髮工具又整理了一遍,晚上一宿沒怎麼睡著。
第二天中午,到達約定時間,但對方沒有按約定派人過來接他。考慮到醫院工作人員可能太忙了,宋忠橋等了兩個小時後,決定自行前往該院。
到達後,醫院工作人員深感歉意地解釋說:「防護服很緊張,醫護人員需長時間在病房,他們擔心出來剪髮會浪費一套防護服,先不剪了。」
「畢竟是『第一單』,沒剪成還是有些失落的,但知道真相後,更加敬佩一線醫護人員,也更加堅定我給大家剪髮的決心。」宋忠橋說。
自此,只要醫護人員有需求,他從不推辭。最多一天,他輾轉3家酒店,為北京、遼寧、山西3個省市的援鄂醫療隊隊員剪髮,從早上8點多一直忙到傍晚。
2個多月 他連續轉場不言累
「宋師傅,請您手下留情,我還要回去相親的。」2月初,在給天津援鄂醫療隊隊員剪髮時,護士王靜開玩笑說。
「放心。既保持你的美麗,也讓你避免長時間戴帽產生細菌、增加感染風險,包你滿意。」宋忠橋回答,還補充了一句,「身體好才能回家相親。」
給頭髮噴灑酒精,系上圍布,剃鬢角,刮掉頸部、額頭的頭髮,剪剪刷刷,最後給剪刀消毒,10分鐘左右,一個漂亮的「抗疫波波頭」剪理完成。這是宋忠橋專門為女性隊員設計的髮型,男性隊員則是統一的板寸頭。
剪完後,王靜滿意地對鏡子比了個「耶」,宋忠橋又開始忙碌下一個。
這個流程,宋忠橋每天至少重複20餘次,一天工作長達八九個小時,持續了2個多月。對於腿部殘疾的他來說,長時間站立工作是一種煎熬。
「也曾想過休息一天,太累了,自己開不了車要麻煩別人接送,腿也受不了。」宋忠橋說,人家千裡迢迢冒著風險來,為了他們的安全自己不忍心拒絕。
2月23日,宋忠橋接到遼寧援鄂醫療隊來電,希望他第二天前往駐地為一名護士長剪髮。
為了節省時間成本,宋忠橋一般是給整個醫療隊統一剪髮。「明天預約了其他醫療隊,可否等需要剪髮的人多一些再一起剪?」宋忠橋問。
「二月初二龍抬頭,是護士長鹿紅靜愛人的生日,她愛人常年駐守邊疆,每年這一天他們都會相約一起剪髮慶生。」對方解釋說。
「沒問題,我早上抽時間過來。」宋忠橋立馬允諾。第二天早上6點多,宋忠橋便起床準備,從武昌的理髮店前往蔡甸蓮花湖酒店。
剪完發後,鹿紅靜與愛人連線視頻,屏幕另一端,她愛人給宋忠橋敬了個軍禮表示感謝。
「比起你們在一線與生命賽跑,我做的真不算什麼,只是做了請戰書中承諾的事情。」宋忠橋說。
心細如髮 他幫助醫護人員實現小心願
每次理髮時,宋忠橋都會請醫護人員寫下他們的聯繫方式和小心願,如今已有800多人留下電話,共收到50多個願望。
心願本上,密密麻麻地寫著「吃武漢熱乾麵、周黑鴨」「去德雲社看郭德綱相聲」「一年後武漢晴川再見,再理髮一次」等願望,出現頻次最高的是「吃周黑鴨」。
「有誰能幫忙買到周黑鴨,我想親手把武漢特產送給援鄂醫療隊的隊員們……」3月15日上午,宋忠橋在朋友圈裡發了一條求助信息,並配了六張援鄂醫療隊隊員們手寫心願的照片。
武漢市殘聯得知後,立即聯繫到湖北食品企業周黑鴨,很快對方答應幫助完成醫療隊員的心願。
宋忠橋得知消息,立即前往周黑鴨工廠,隨車隊一起組織搬運、核檢,當天晚上10點多,150份周黑鴨全部送抵山西、江蘇、遼寧、陝西醫療隊駐地。
「所有食品都是真空包裝,讓醫護人員吃著放心。」交貨時,宋忠橋對江蘇第三批援鄂醫療隊副領隊李速說。
「只是隨意一寫,沒想到這麼快就實現了,大愛武漢。」江蘇醫療隊護士劉寧利激動地說。
醫護人員的小心願,在宋忠橋看來,都是大事兒。每一個小心願,他都盡心盡力去幫辦。
「只是希望援鄂醫護人員的每一個小願望都能實現,在武漢不留遺憾。」宋忠橋說,他還計劃等疫情結束後,按照聯繫方式給每個人寄送一張武漢地標明信片,邀請他們再來武漢,還免費為他們剪髮。(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王婧 通訊員 楊士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