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有夢想、希望、美好、幸福的意思。
古人相信,做夢總是要有原因的,王符就曾說「夫奇異之夢,多有收而少無為者矣」,認為做夢總有原因可尋。
做夢的原因已知的有心理和生理兩個方面的原因,但即使是在人類已知的這兩方面,人類依然無法解釋夢形成的機制原理。
夢境中所形成的事件及場景來自於人們已有的認知以及記憶,這其中記憶所包含的內容有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感覺等。
人們夢境中所出現的所有這些元素都是基於記憶基礎的。
中國著名臨床心理學家郝濱老師認為,夢境的內容其實是人們神經系統的感知、記憶、存儲等功能下所產生的,蘊含著人們潛意識中的願望和情感,如果可以在專業工作者的陪伴下獲得領悟,會有助人們對自己內心世界的探索。
中國是最早對夢進行研究的國家,早在弗洛伊德2000多年之前,我們就有一本關於夢的專著——《周公解夢》。但是《周公解夢》裡對於夢的解釋並非是從科學的角度進行的。
基於當時的社會科學技術條件,這本書對於夢的解釋具有相當大的歷史局限性。
其中將夢賦予能夠解析人的未來禍福的能力,但是基於現今人類對於夢的認識逐漸科學,人們發現夢並不能預測人的未來禍福。
這一觀點最早出於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一書。
夢,既真實,又虛幻,這屬於心理,還是想像,人們至今還不能解釋。
古人認為,做夢總是要有原因的,這一點佛教也是認可的,在佛教看來,世間萬事萬物皆有因果,無論是現實還是夢境,都存在著一定的因果關係。
前兩天跟朋友聊天,朋友告訴我,最近經常會夢到已故的親人,這種夢似乎有著特殊的意義,在夢裡,親人一般都是有求於你,所以才會給你託夢。
我曾經聽到一位老僧開示,老僧用佛法解釋了夢境,老僧說:經常夢到已故的親人,一般情況下,有這幾種原因。
第一、對親人的想念。
俗話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自從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說誕生以後,夢就格外受到心理學家,精神病醫生的重視。
弗洛伊德不僅通過對夢的解析來分析人類心理,治療精神病患者,而且也用來分析文學創作,提出了"白日夢"的概念。
這對於文學研究者來說,確實提供了由表層意象和符號分析作家深層心靈世界的新方法,但是,弗洛伊德的泛性慾觀,即完全將夢歸結為性慾之本源力比多的觀點,顯得太牽強而簡單。
所以,頗引起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家的異議,更沒有被文學研究者們完全地採用,不過,有一個問題卻是很值得我們去注意並加以深入研究的,這就是:由寫夢的作品去探究作家的內在情感和隱秘的內心世界。
經常夢到已故的親人,其中一點原因與你對親人的想念有關,如果你經常思念已故的親人,他們就很容易出現在你的夢裡。
第二、親人的託夢。
親人託夢在我們現在的這個科學社會,簡直就像是一門玄學,有的人非常相信其中所蘊含的蘊意,也有的人覺得這就是還活著的人對死去親人的一種潛意識的思念。
夢,其實就是人們潛意識裡的思想,就是還沒有等你察覺的時候它就已經形成一幀幀畫面出現在你的腦子裡。所謂的「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其實也就是這個道理。
然而親人託夢,其實大概就是以前的某些回憶在潛意識當中形成了一個或許曾經發生過的畫面,又或許是沒有發生過的畫面,這些都是你腦子裡已經既定的思想,並不是憑空出現,也並不是另外一個世界另外一個空間的人賦予你的思想。
前兩天跟朋友聊天,朋友說他的父親經常會給他託夢,並向他尋求幫助,這種情況很可能是親人的託夢,我身邊有很多人,都有過這種經歷,尤其是逢年過節之前,最容易做這種夢。
其實這都是人們自己給自己的心理暗示,很多事情不是命運之神寫就的,而是自己從內心裡給自己設了這麼一個筐子。
親人託夢這種情節常在小說中很常見,但是那只是推動情節的一個故事,並不是有什麼真的科學依據,就比如《鬼吹燈》中雪梨楊的父親就給她託夢,夢到了精絕古城的洞穴,這都是空穴來風,都是為了推動情節而設定好的,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罷了,就很多從前的算命先生,其實也就是通過引導人的心理暗示。這種事情信則有,不信則無。
第三、童年的記憶。
年齡在一天天的增長。人,也在時光長河中慢慢的研磨,有些記憶似用以記錄歲月流逝的年輪般,從最初非常清晰的樣子變得從裡到外褶皺叢生,慢慢模糊了起來。
年輪暈圈中的歲月痕跡也由「水澤」狀趨向於「乾澀」化,給人一種仿佛年輪的本質在日久天長的時間風化磨礪下越來越乾涸的感覺,似乎連年輪本身也漸漸散開了生命的暈跡,讓人與「日子」的概念也模糊了起來……
第三種情況一般跟我們兒時的記憶有關,有時候我們沒有思念親人,親人也沒有求助於你,但還是會經常夢到已故的親人,這種情況可能跟你的記憶有關。
第四、宿世的業力。
簡單地說,業力就是人通過感官而在內心起的思想活動,進而再通過肢體去完成的過程。
業力有善惡兩方面的成分包含其中,人的一切思想活動無論是善是惡,都不會隨著人體的死亡而消失,這就是宿世的業力。
人有生老病死苦,無論是什麼人也躲不過去。從生到死這是生命的過程,在這中間我們絕大多數人都被病魔所折磨,無論是大病還是小病,每個人都經歷過。
《金剛經》上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無論是現實還是夢境,都是虛幻不實的,都是你的妄念所造,我們不要太執著。
經常夢到已故親人,不是壞事,這樣的夢是在提醒你,要廣種善因,廣結善緣,好人才有好夢。感恩閱讀與分享。
結語
朋友們,「種善因,結善緣」:為何經常夢到已故的親人?看完你就知道了!大家覺得有道理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討論,我會置頂鼓勵哦。
經常讚賞、轉發和隨喜一些正能量的文章,讓更多人看到,也能為自己積累福報,如果有人因為你的轉發內容而受益,功德就是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