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2月15日訊 家住江都的陳女士在洗澡時發現,6歲女兒萌萌(化名)胸部竟然已經發育,似鵪鶉蛋大小。到醫院一查,孩子被診斷為性早熟。究其原因,萌萌愛吃糖,誤食了陳女士藏在抽屜裡的避孕藥,導致攝入了雌、孕激素,刺激了乳房發育。
此類情況還不少,寒假期間,蘇北兒科門診一天能接診50多例性早熟患兒。其中有不 少都是被家長過量進補,吃成性早熟的。
6歲女童乳房發育
竟是誤吃了媽媽避孕藥
前段時間,家住江都的陳女士發現6歲的女兒萌萌(化名)上半身「發胖」了。帶萌萌洗澡時,陳女士才注意到,女兒胸部竟然開始隆起,似鵪鶉蛋大小。仔細詢問,萌萌才告訴媽媽,自己胸部好痛。陳女士這才重視起來,趕忙帶女兒去看醫生。在蘇北人民醫院兒科,萌萌被診斷為性早熟。
「孩子已出現了典型的性早熟症狀。」該院兒科專家陶月紅博士表示,經過檢查,在排除體內腫瘤病變等致病因素後,她囑咐陳女士仔細了解一下近段時間孩子的反常行為,比如,是否誤食了含有性激素類藥物等。
陳女士說,細問之下,她才知道女兒誤吃了家裡的避孕藥。「我一直將藥放在床頭櫃抽屜裡,有次我吃藥的時候,孩子見到過。」原來,年幼的萌萌以為媽媽藏起來的是糖,便趁著家人不注意,自己偷吃了一顆。萌萌還說,吃的時候很苦,想吐卻沒來及吐掉,一整顆都吃進去了。
陶月紅解釋說,正是由於避孕藥向體內引入了雌、孕激素,才刺激萌萌乳房發育。「因誤服避孕藥導致的性早熟,是一種假性的性早熟,避免接觸雌激素來源後,孩子性發育也將減緩。」
假期門診量增多
一天接診50多例性早熟
「像萌萌這樣的性早熟的孩子還不少。」陶月紅告訴記者,每年寒暑假期間,門診都特別忙。跟平時相比,寒假期間就診人數多了三四成。「我門診上,性早熟、矮小、肥胖三種疾病來就診的孩子最多。其中,性早熟的患兒佔了一半以上,而且女性患兒偏多。」據了解,陶月紅一天門診接診約100人,性早熟患兒一天50多個。
除了誤吃避孕藥的,陶月紅還遇到過家人不停給孩子吃補品,結果把孩子吃成了性早熟。「曾有個家長覺得孩子個子矮,便經常燉補品給孩子吃,男孩子才七八歲,就提前出現了第二性徵。」陶月紅解釋,過多的營養攝入會改變孩子正常的內分泌環境,導致腦垂體性腺軸提早啟動,催動第二性徵發育。
除了吃成的性早熟,門診上還曾有個2歲女童竟來了月經。「經過診斷,孩子是基因突變,皮膚呈現牛奶咖啡斑,骨頭似蟲噬易骨折。」不過這類情況較為少見。
時刻關注孩子身體
發現性早熟需儘早就醫
陶月紅介紹,一般情況下,女孩9-12歲進入青春期,男孩10-13歲進入青春期,第二性徵開始發育,骨齡加速發展。「如果女孩在8歲以前,男孩在9歲以前出現第二性徵或女孩在10歲以前出現月經初潮,那就要引起家長們的注意了。」性早熟的發生率大約為0.6%,其中女性多於男性。
醫生提醒,家長要關注孩子點點滴滴的變化,如果女孩8周歲之前出現乳腺增大、來初潮,男孩子9周歲之前出現腋毛、喉結及聲音變粗等第二性徵,就要警惕是否出現了性早熟,這時就要帶孩子到醫院及早治療。
性早熟如果不及時治療,不僅會影響孩子的心理,還會影響孩子的身高。「性早熟的孩子由於性激素的升高,導致骨骺閉合也將大大提前,生長期則相應縮短。」陶月紅說,所以門診上有時候遇到有矮小症的孩子同時也患有性早熟。
■延伸閱讀
如何預防孩子出現性早熟?
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可多留心觀察孩子是否有第二性徵過早出現,此外,10歲以前孩子身高增長突然加速,往往是性早熟的一個信號,此時,家長不應盲目樂觀,應及時帶孩子去醫院諮詢、就診。性早熟的實驗室檢查包括性激素水平檢測、b超、骨齡評估等。專家提醒,兒童性早熟重在預防。
1.避免攝入含有性激素的食物或藥物。平時身體健康的孩子不必另加滋補品,避孕類藥物應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以免孩子誤服。
2.適當控制飲食,尤其要避免含油脂多的食品,少吃甜食,宜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
3.避免接觸不良成人影視節目。
4.家長應讓孩子熄燈睡,避免光照過度。兒童21時前入睡,可以使自身生長激素分泌高峰與生理生長激素分泌高峰相重疊,促進骨骼生長。
通訊員 蘇宣
記者 王詩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