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了6000萬年,逃過了生物大滅絕的魚類活化石,你見過嗎?

2021-01-10 奇物紀

在現今的生物研究中,能活過幾萬年的生物已屬少見,從前的古生物大多數都只能以化石的面貌出現在人類的眼前,人類也只能通過這些化石來獲取古生物的構造。不過,這世界上還是有一些另類的存在的,它們不僅頑強地支撐了幾百甚至幾千萬年,還逃過了生物大滅絕時期,至今仍活在這個世上。

就如本文要說的腔棘魚便是如此。說起腔棘魚,它也算是個海洋生物界的奇蹟了吧。腔棘魚是硬骨魚,一開始,人們發現的是它們的化石,因其年代的久遠,科學家們普遍認為這一種類早已滅絕或已經進化為別的生物種類。通過對化石的研究,專家認為它最早出現在3億年前,算是陸生脊椎動物的祖先之一。

就在大部分人都相信腔棘魚已經在生物大滅絕時期消失時,堅信古老腔棘魚還存於世間的教授發現了活的腔棘魚的存在。這是很神奇的事情,在1938年,有人在非洲的南部捕捉到了活的腔棘魚,讓人十分震驚。就更別提,當地的島民直接把這種魚醃製,當作食物。有了活的標本,生物學家就能更好地獲取腔棘魚的生活信息。

腔棘魚體型算是蠻大的,有1.5-2米長,生活在萬米深的海底裡,所以人類也很難接觸到它們。其實,腔棘魚原本的生活範圍還是很大的,只是因海洋環境的改變,它們逐漸隱退,最終退到了南非的深海中,讓人們以為它們已經滅絕。

早在研究化石的時候,專家發現腔棘魚作為總鰭魚類的一種,它們也具有陸地生存的能力。腔棘魚能利用自身的鰭來走路,就如同現在陸地生物的腳一般。另外,在觀察它們時,科學家們發現它們能直接呼吸空氣,這也進一步說明了它們能在岸上生活。而這也表明,腔棘魚很有可能是陸地四足動物的祖宗之一。

既然它們有如此強悍的能力,為什麼又會在歷史的長河中選擇隱匿於深海中呢!這就與海洋環境的變化有關了。環境的變化導致從前的生物大滅絕,連恐龍都扛不住而滅絕,而腔棘魚卻挺了過來,這頑強的生命力簡直讓人膜拜。

其實腔棘魚能活到現在,離不開它們超乎尋常的低代謝速率,這讓它們所需要的能量比較少,能安全地在深海裡生活。再加上它們那副石灰質的天然外殼,能幫它們很好地隱藏自身、抵抗其它生物的攻擊,還能保護肉體不受海底強悍的壓力。

這陸地四足動物的祖先之一仍存活在世界上,是值得讓人興奮的,但經研究發現,它們那小小的族群現狀也並不怎麼好,人類的海洋能源開採也可能會為它們的生活區域帶來不良影響。因此,我們還得好好保護我們久遠的祖先,保護環境。

相關焦點

  • 6000萬年「活化石」,如今選擇來中國
    6000萬年「活化石」為何對這裡情有獨鍾?白鶴在地球上生存了6000萬年的「活化石」每年寒意漸濃它們就從西伯利亞出發南飛數千公裡尋一片食物充足的溫暖家園度過漫漫冬日上世紀80年代初白鶴瀕臨滅絕但一個好消息從中國傳來……美麗的鄱陽湖畔人與白鶴之間發生了哪些動人故事創造了怎樣的奇蹟?
  • 比藍鯨還大35倍的生物,如今瀕臨滅絕,活了8萬年之久
    大自然非常的神秘,各種資源都非常的豐富,尤其是動植物資源更是種類繁多地球上最大的動物應該就是藍鯨了,它們是已知最大的哺乳動物,說起來植物也是生物的一種,它們也是有生命的。在美國就有一種比藍鯨還要大35倍的生物,已經活了8萬年之久。
  • 3種動物界中的活化石,生命力公認頑強,可惜瀕臨滅絕!
    3種動物界中的活化石,生命力公認頑強,可惜瀕臨滅絕!大約6500萬年前,一次大災難的降臨,致使恐龍一夜間銷聲匿跡,自此之後就再也看不見恐龍的身影。450萬年前人類的出現,地球才有了一片生機。人類在地球上生活已經有段時間了,雖說站上食物鏈的頂端,與一些古老生物相比,人類的歷史還是比較短的。很多同時代的生物都在逐步消失,但也有一些生物生命力頑強,毅然而然的生存了下來。通過研究,有人發現地球上還有多種史前生物存活著,被稱為動物界中的活化石,到底是哪些生物呢?3種動物界中的活化石,生命力公認頑強,可惜瀕臨滅絕!首先第一種就是鴨嘴獸。
  • 鯊魚在地球上生存了4億多年,成功躲過5次生物大滅絕,憑什麼?
    通過考古學家們的分析,地球在人類誕生之前,一共經歷了5次生物大滅絕,最近的一次生物大滅絕發生在6500萬年之前,我們最熟悉的古老生物之一——恐龍,就是在白堊紀的那場大災難中徹底消失了。
  • 從恐龍時代存活至今的生物
    從恐龍時代存活至今的生物 提起侏羅紀,大家就想起了恐龍,嘎嘎君想問,初次之外,你還見過那些從恐龍時代就存活至今的生物嗎?大約距今6500萬年前,在地球上曾經稱霸一時的恐龍突然完全消失了。與此同時,地球上70%的生物都在那個時期突然滅絕,至今留下了一個難以破解的謎團。
  • 5大未滅絕的「史前生物」,被稱作「活化石」,或許是恐龍後代?
    它不會主動攻擊人類,所以是比較溫和的生物,根據了解,土豚在六千萬年前就已經形成了,李經歷了多次大滅絕生存至今,如今已經得到了很好的保護。腔棘魚是研究恐龍時代的「活化石」我們都知道海陽市生命誕生的起源地,很多生物都是依靠海洋才生存下去的。
  • 盤點世界上還存活著的動物活化石
    以下就是這12種活化石動物。1,鱟(hòu)鱟的祖先出現在地質歷史時期古生代的泥盆紀,當時恐龍尚未崛起,原始魚類剛剛問世,隨著時間的推移,與它同時代的動物或者進化、或者滅絕,而唯獨只有鱟從4 億多年前問世至今仍保留其原始而古老的相貌,所以鱟有「活化石」之稱。
  • 活了5億年,逃過5次生物大滅絕,卻逃不過人類抽血和吃貨的夾擊
    在這其中,地球上因為內部和外部的環境變化,一共經歷過5次生物大滅絕,而鱟以它堅強的意志力、無與倫比的適應能力,全部逃往了過來,並且還未發生大的變化,始終保持原樣,不能不說是地球生物中一個了不得的奇蹟。生活在遠古時期的鱟5次生物大滅絕:1、第一次大滅絕發生在距今4.4億年左右的奧陶紀晚期,地球上85%的物種被滅絕,最早的時候,科學界猜測,可能是受氣候的影響,全球變冷導致的這次生物大滅絕事件的發生。但是從最新的研究資料來看,科學家有了最新的證據,懷疑這次大滅絕可能是發生在6000光年外的一次伽瑪射線暴導致了這次的滅絕事件發生。
  • 恐龍滅絕到人類出現,歷經6000萬年,這段時間什麼生物主宰了地球
    在大約6500萬年以前,一顆小型行星和地球的碰撞,標誌著恐龍時代的徹底結束。在這之前,恐龍已經統治了地球1.6億年。可以說是非常漫長的一段時間了,直到恐龍的滅絕之後,才出現了哺乳類生物的出現。很多人都說,也可能在恐龍時代就已經有了哺乳類生物,只不過是恐龍這個強大的生物主宰地球,所以根本就沒有哺乳類動物的生存空間。而人類的歷史才500萬年,也就睡說人類最早出現於500萬年前,期間經歷過無數次的進化才發展到現在這樣,在這之前又是什麼生物主宰地球的呢?
  • 存活了近3億年的生物,熬過了三次世紀大滅絕,如今卻被用來餵雞
    人類存在的時間年限不過是幾百萬年,在人類出現之前,還有許多生物存在與地球之上,例如古生代的恐龍,只不過這些史前生物經過了幾次世紀大滅絕後,幾乎都消失了,尤其在二疊紀紀元,那次的大滅絕事件幾乎讓地球上96%的物種滅絕消失。
  • 沙漠魚已經在沙漠裡活了5萬年,現在卻瀕臨滅絕,是時候搞懂它了
    北美有魚,名沙漠魚,魚之奇特,不僅是在沙漠之中活了5萬年,更是離不開沙漠這個特定的環境。沙漠魚,自1995年被人們發現以來,它們就只有幾百條,而且是一個獨立的品種。也就是說所有的沙漠魚品種都活在一起,並且只能活在北美沙漠地帶死寂沼澤死亡谷的魔鬼洞裡。不過也正是它們這種對環境的挑剔性再加上人類的各種破壞性活動,它們已經瀕臨滅絕了。
  • 白鰭豚:見時是活的,如今竟滅絕
    郭耕前不久讀到一篇名為「我是見過白鱀豚,但如今已無人再有這樣幸運」的文章,作者叫少俠小黃雞,一看就是網名。其實,我用真名實姓告訴大家,我是見過活生生「淇淇」的(那隻唯一在人類飼養下生活長達22年的白鱀豚的名字),豈料,如今滅絕了。啥叫滅絕?就是這個物種的最後一個成員都死去了,這也算是我個人見過的唯一一個滅絕物種。
  • 穿越億年和你相會的「活化石」動物
    但仍有一些物種數億年來逃過了洪荒之年,淘汰了無數的天敵,仍保持著老模樣安然度世。為什麼這些物種活了幾億年,不用進化都不會滅絕?或許是這屆廣東人太不行......我就不信你還能下得了口。別忘了我是假死哦,等敵人走了,我就又活過來了,不過頂多也就能裝了6個小時吧。負鼠的「腦商」(即大腦重量與體重的比值)本來就屬於有袋類中最低的那一小撮,為了活著,真是難為了它們花了7000萬年才總結出來的「妙招」。
  • 史前巨型企鵝化石 和人身高相仿活在6000萬年前
    史前巨型企鵝化石 和人身高相仿活在6000萬年前時間:2019-08-15 23:1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史前巨型企鵝化石 和人身高相仿活在6000萬年前 近日,紐西蘭科學家在該國南島發現身高跟成年人差不多的巨型古企鵝骨骼化石,是該區域發現的第2隻巨型企鵝化石。
  • 恐龍滅絕後,是魚類的大進化時代?
    哈佛大學研究人員,在太平洋海底分析了數千種魚類的牙齒化石,結果顯示,恐龍滅絕後,魚類通過兩次進化,極速發生變化。西伯特博士分析了,魚類有數千種化石化的牙齒,結果顯示,因小行星的衝擊地球,恐龍及部分魚類滅絕。但發現,海洋生物從兩個階段迅速進化。
  • 它們活了幾億年還沒滅絕,或許是沒遇到廣東人
    但仍有一些物種數億年來逃過了洪荒之年,淘汰了無數的天敵,仍保持著老模樣安然度世。為什麼這些物種活了幾億年,不用進化都不會滅絕?或許是這屆廣東人太不行......出品:科普中國製作:科了個普 雨晴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地球從41億年前出現生命,大大小小的物種先後粉墨登場。
  • 它是恐龍時代的魚類,自以為是水中霸王,沒想到輸給了中國吃貨
    話雖如此,恐龍的主要範圍還是在陸地上,在浩瀚的海洋中恐龍的存在根本不值一提,而在海裡除了橫行霸道的滄龍和巨齒鯊以外,還有一種歷史悠久的魚類,它們雖然生活在淡水中,但兇狠程度卻不亞於鯊魚。在中國東北跟俄羅斯的交界處,有一種名為鰉魚的大型淡水魚,這種魚類只生活在黑龍江的寒冷水域中,一般人鮮有耳聞。
  • 這種生物血液呈藍色,被稱作「活化石」,卻因人類瀕臨滅絕
    在地球46億年的時間中,生命存在的時間已經有38億年的時間了,這其中無數的生物出現又被大自然淘汰,可以說,經過數億年之久還在地球上生存的生物,絕對可以算作是「活化石」了,不過,自從人類進入了文明時代,伴隨著人類活動的越來越頻繁,地球上這些「活化石」的現狀也並不樂觀。
  • 地球上5次生物大滅絕,分別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奧陶紀生物大滅絕大約在5億多年前,地球迎來了第一次生物大滅絕奧陶紀生物大滅絕,在此次滅絕事件中,共有85%的生物死亡,其中主要是海洋底棲生物,引起滅絕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伽馬射電暴。在奧陶紀生物大滅絕之前,地球生物曾經迎來了一個繁盛的時期:寒武紀生物大爆發,在短短2千萬年-2.5萬年的時間裡,也就是不到地球生命發展史1%的時間裡,迅速出現了90%以上的動物門類。在此之後,地球環境變得溫暖且穩定,海洋比如今要高100多米,使得奧陶紀時期有許多淺海可以供生物生存。
  • 動物界的活化石(二)
    腔棘魚腔棘魚,當之無愧是活化石之首,化石紀錄中,它們的歷史可以追溯到4.1億年之久,科學家們曾一度認為腔棘魚早在6000萬年前滅絕了,但是在1938年南非東倫敦的碼頭,一位在東倫敦博物館工作的拉迪瑪女士碰巧發現漁民們捕捉上來的怪魚,經過研究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