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風民間故事:木如意姑娘

2021-01-10 孤飲寒風

不同民族、地區的民間故事傳說,各有各的特色、特點,歡迎關注、評論。

從前,有一個叫施冰的年輕人,因為戰亂便去從了軍。經過十年的戰爭,現在天下已經恢復和平,很多人都選擇退伍還鄉,施冰也不例外。一想到馬上就能見到父母,他就興奮得手舞足蹈,就連腳下的路也變得輕快了許多。

施冰一路上緊趕慢趕,因為急於回家跟父母團聚,錯過了投宿的客棧。眼見著太陽馬上就要下山了,眼前卻還是一片荒野。就這樣又走了一段時間,終於看見前面有一棟茅草屋,於是就上前敲門,希望能在這裡借宿一晚。

施冰想要借宿

剛敲了幾下,就有一個小姑娘把門打開了。施冰說明來意,沒想到小姑娘卻說:「你是一個軍人,為國家出過力,我不想害你,你還是到別的地方去住宿吧!我的主人是一個吃人的妖怪。」小姑娘剛說完,又從屋裡出來一個骨瘦如柴的老太婆,接著說道:「別聽她胡說,你放心進來吧!」這時施冰又看到小姑娘直向他眨眼睛,比起老太婆他更願意相信小姑娘,於是就準備離開。

可是,還沒等他動身,老太婆卻突然拿出一個木如意來,對著施冰的腳上一碰,施冰的腳上竟然長出了衣服腳鐐來。這下施冰就是想走也走不了了,只得任由老太婆把他關進了屋子裡。被關之後,施冰不禁暗自嘆息:「真是倒黴,沒有在戰場上戰死,卻偏偏在這裡碰到吃人的妖怪!」正想著,一個奇醜無比的老頭兒走進了屋子,掀著大鼻子、砸著嘴說:「今天真是運氣好,又有人自己送上門來!」老太婆接著說道:「老頭兒,今天你是想清蒸還是紅燒?」

這時,小姑娘忽然說話了:「老爺,這是個當兵的,不如讓他講講打仗的故事給我們聽吧!」老頭說道:「也好,今天就讓他講故事,明天再拿他當下午飯吧!」施冰眼看著自己明天就要被吃掉,本來沒心情講故事,可是他講了一會兒反倒不害怕了,越講越起勁兒;小姑娘呢,聽了他的英勇事跡,越聽越喜歡他;他倆就這樣講了一夜,聽了一夜。

施冰給小姑娘講故事

吃他,你不是還有很多工作沒做嗎?可以讓他替你做啊!」老頭兒心想:「對呀,還是先讓他幹活吧!」於是指著旁邊的爐子和鐵桿、鐵鉤、鐵鍁對施冰說:「今天天黑之前,你要把他們擦得像是新的那樣明亮,做得好,也許我會考慮饒了你;做不好,我明天就把你剁碎吃掉。」說完就和老太婆一起出去了。

施冰看著這些黑不溜秋的爐子和工具,對小姑娘說:「我知道你是好心,可是這些東西要在天黑之前擦亮,是不可能的。還不如讓他們馬上把我吃掉,省得提心弔膽。」可是小姑娘卻說:「我早就不願意再留在這吃人的妖怪身邊了,你願意帶我走,娶我做妻子嗎?」施冰連忙說:「我當然願意了!」小姑娘又說道:「你既然願意,那就別擔心了。」

說著,只見她也拿出一個木如意,並解釋說:「這木如意全家只有兩個,一個在我這,一個在老太婆那。」說完,用它碰了碰爐子和那些工具,口中說道:「如意如意,按我心意,完成老頭兒的命令吧!」剛說完,只見所有的東西都變得和新的一樣了。老頭兒晚上回來看了看,說:「沒想到你還挺能幹活的,那就讓你多活一天吧!明天接著幹活,幹不好,有你好受的。」

老頭兒走了以後,小姑娘對施冰說:「我們還是逃走吧,要不然,你總會遭他毒手的。」說完就拿出木如意,碰了碰施冰的腳鐐,腳鐐馬上就消失不見了。接著,又用面捏了兩個面人,用木如意施了法,讓他們會說話,一個冒充她自己,一個冒充施冰,代替他倆應付老頭兒。做完這些,他倆就趕緊悄悄地離開了。

小姑娘製作替身面人

就在他倆剛走不久,隔壁的老太婆忽然喊道:「遭了,我做了個夢,夢到那個當兵的要帶我們的小丫頭逃走。」老頭說道:「既然知道是夢,那還擔心什麼,不放心你就喊喊。」於是老太婆喊道:「小丫頭」一個面人答道:「主人,什麼事?」老太婆又喊到:「當兵的?」另一個面人答道:「大娘,有什麼事嗎?」老頭接著說:「你瞧,他們不是好好地在哪嗎,你我就趕緊睡覺吧!」

就這樣,兩個年輕人遠遠地逃離了妖怪的房屋。隔天早上,老頭又來找施冰幹活,一打開房門,看到房間只有兩個面人,而施冰和小丫頭倆人都沒在房間,幾乎把他氣炸了!老頭立刻施法,招來一隻木馬,朝著倆人追去。只見木馬猶如離弦之箭,飛速地朝兩人逃跑的方向奔去。

再說施冰兩人,他們逃了一夜,此時正在一棵梨樹下休息。遠遠的看到老頭騎馬追來,急忙告訴小姑娘,小姑娘說:「不要慌、不要忙,看我施法。」說著拿出木如意:「如意如意,按我心意,把他變成樹上的一顆梨子,把我變成一個摘梨的老婆婆。」他倆剛變好,老頭兒就趕了過來,問道:「老大娘,你看到一個當兵的帶著一個小姑娘經過這裡嗎?」老婆婆裝作耳聾,胡亂回答說:「你說這棵梨樹張的真高嗎?對呀,我都摘不到呢!」老頭兒馬上就不耐煩了,只好回去了。

小姑娘化作耳聾婆婆騙老頭兒

老太婆看他回來了,問:「你找到他們了嗎?」老頭兒回答說:「沒有,一路上只看到一個聾子老太婆在一棵梨樹下摘梨。」老太婆聽了罵道:「那肯定就是小丫頭和當兵的變得,你個傻瓜笨蛋!」於是,老頭兒又調轉馬頭追了上去。

小姑娘猜到他很快就又會回來,拿出木如意,把施冰變成了一個農夫,把自己變成了路邊的一朵野花。老頭兒很快就又趕到了,問道:「農夫,你看見一個小姑娘和一個當兵的走過這裡嗎?」農夫也開始裝聾,回答說:「我不會種花,我只會種田。」老頭兒又不耐煩地走掉了。

老頭兒到家後,對老太婆說:「這次又沒找到她們,只碰到了一個農夫。」老太婆聽了暴跳如雷,罵道:「你真是太不中用了,這次你留在家裡,我去抓他們。」於是,老太婆變出一輛飛車,去追趕兩個年輕人了。

老太婆變出飛車追趕倆人

這邊,兩個年輕人正在趕路,遠遠地看到一輛飛車往這邊追來。小姑娘說:「這次是老太婆來了,她可不好糊弄。」說完拿出木如意,把施冰變成了一個池塘,把自己變成了一隻小鴨子。

老太婆很快就來到了池塘邊,她可真是精明的很,一眼就看出這池塘和鴨子是倆年輕人變得。於是,她拿了些饅頭和菜葉弄碎,投在水面上,說道:「美麗的小鴨子,快到這裡來。」小鴨子很聽話的有了過來,裝著要去吃東西的樣子。老太婆趕緊拿出木如意,想要把小鴨子變回小姑娘,卻沒想到,小鴨子忽然向木如意一躍,用嘴咬住了它,然後立向水裡一鑽,把老太婆的木如意咬著逃遠了。

老太婆 沒了木如意,趕緊向小鴨子哀求道:「我的好丫頭,快把木如意還我吧!沒了它,你讓我和我的丈夫怎麼辦啊!」可是小鴨子理也不理她。老太婆沒辦法,只得哭喪著臉唉聲嘆氣地回去了,當然,她是走回去的,因為沒有木如意,她也變不出飛車來。

就這樣,小鴨子變回了美麗的小姑娘,池塘變回了雄壯的施冰。小姑娘對施冰說:「現在,我們才是真的脫離危險了,你的家鄉還遠嗎?」施冰指著前面不遠處的村莊說:「你看,那就是。父親和母親肯定沒想到他們的兒子不但回來了,還帶了一位美麗的媳婦哩!」

施冰和小姑娘回到家鄉

相關焦點

  • 民間故事|花貓姑娘
    說民間故事談古今傳奇,借古喻今話家長裡短,嬉笑怒罵訴兒女情長。正所謂:小橋流水百花香,人在異地思家鄉。十年寒苦為明日,只求秋闈登玄黃。#民間故事這麼優秀的小夥子自然要娶一個美麗漂亮,而知書達理的姑娘,但這樣好的好姑娘大多都是地主員外家,所以一直到十八歲,齊衡依然過著光棍的生活。俗話說一人吃飽,全家不餓。齊衡雖然也有孤獨寂寞的時候,但每天幹活讀書,日子過得簡單樸實,生活也就這樣一天天過來了。
  • 民間故事:姑娘在村頭蹲著,老漢問話她不理,老漢去拉她遭遇不測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637期,如果您喜歡,不妨點個關注。作者/小田老輩人經常說:夜裡趕車、走夜路,看見陌生人時,不管老幼,千萬不要隨便拉,尤其是女子。這聽起來有些危言聳聽了,不過,在過去人們走夜路時經常能碰見一些離奇怪事,很多人因此引火燒身。
  • 金魚姑娘的傳說-民間故事
    這時,被甩出來的金魚,在地上連打三個滾,變成了一個姑娘,忙把擠在門框下的俊凱拽了出來,俊凱抬頭瞅著這個姑娘,不禁愣住了。金魚姑娘穿著粉紅色長裙,綠上衣,梳著一條油黑的大辮子,柳葉似的彎眉下,雙眼睛炯炯有神,嘴唇猶如紅荷花般紅潤,臉膛亮得好比明月,容貌比天上的仙女還要俊美。俊凱瞅得出了神,金魚姑娘含羞地用手遮擋著紅到了耳根的臉,象蝴蝶般輕盈地把身子轉了過去。
  • 人民日報:打撈「失落」的民間故事
    孩子們對白雪公主、醜小鴨等西方童話角色往往耳熟能詳,對孟姜女、田螺姑娘等中國民間故事人物卻知之甚少。可以說,中華民間故事在當代生活中已嚴重失落。   是因為中華民間故事不夠精彩嗎?顯然不是。中華民間故事數量眾多,既有神話、傳說,又有童話、生活故事,這些故事既承載著長期積澱下來的文化傳統,又包含豐富的歷史信息、生產和生活知識,也蘊涵著中華民族的道德情操、人生信念和價值觀念。
  • 民間故事:小燕報恩變媳婦
    這天傍晚,鐵蛋比平時早了半個多時辰回了家,忽然看見一個漂亮的姑娘在他家忙著燒飯。鐵蛋好生奇怪,忙問是誰家的姑娘。姑娘紅著臉告訴鐵蛋,當年兩家人指腹為婚,自己還沒出生就許配給了鐵蛋。鐵蛋一聽樂壞了,當天晚上就和姑娘拜堂成了親。鐵蛋娶了媳婦,每天走路也格外精神抖擻。這種甜蜜的小日子還沒過多久。
  • 內蒙古赤峰團新編民間故事劇《諾恩吉雅》劇照
    內蒙古赤峰團新編蒙古族民間故事劇《諾恩吉雅》劇照   「老哈河水長又長,岸邊的綠草吐芳香,美麗的姑娘諾恩吉雅,這裡是她生長的地方……」。情真意切的蒙古族民歌《諾恩吉雅》伴隨著一個哀婉動人、催人淚下的愛情故事,已經在老哈河畔流傳了100多年了。  清末,老哈河畔美麗的姑娘叫諾恩吉雅,她天生麗質,熱情奔放,她與牧馬青年那日蘇青梅竹馬,相親相愛。
  • 民間故事:狐妻鬼妾
    民間故事:狐妻鬼妾明朝正德年間,四川閬中有個叫於倫的寒門秀才。因他得罪了縣令,縣上不給他籌措到州府參加鄉試的費用,沒奈何,他只好自己騎著驢子出發。結果那蠢驢走路走偏了,等他趕到成都府的時候,這年的鄉試已經考完半個月了。於倫此時錢已花盡,想回老家也沒有辦法。於是打算找一處離成都不遠的地方住下,看能否就在此讀書,等三年後,再參加下次鄉試。
  • 民間故事:落難女報恩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聽小於講故事,本故事名為《善良的行腳商》,故事素材來源於網絡,由小於品詩說文整理編寫。本文為《民間故事》第150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很高興又到了給大家講故事的時間了,今天咱們來講一篇發生在古時候的民間故事,希望各位看官通過這個故事都能有所收穫!那麼,咱們閒話不多聊,馬上開講今天的民間小故事!
  • 民間故事:給神像戴鬥笠
    老漢看著自己還能藉助這個破廟一角遮風擋雨,而神像卻只能在寒風中遭受雨雪侵蝕,於是老漢頓生惻隱之心,雖然目前沒能力修葺破廟,但是卻可以想辦法讓神像不受風吹雨打,於是老漢把自己的鬥笠都拿出來給神像戴了上去,又在神像周身放滿了鬥笠,老漢想著如果有人行道過也可以拿走鬥笠擋雪之用。老漢在破廟呆了好長一段時間,看這大雪已經有了漸漸減小的趨勢,所以老漢也就一淺一深地踏著雪回家了。
  • 有些民間故事說不定哪會兒就消失了
    記者了解到,孩子們除了從課本上了解一些民間傳說,很少有人主動去關注這些故事,他們的注意力幾乎被國外動漫和迪士尼動畫片、網絡小說等流行文化所吸引。 一項調查顯示,中國青少年最喜愛的20個動漫形象中,19個來自海外,本土動漫形象只有一個「孫悟空」,受調查者對「孟姜女」「田螺姑娘」等民間故事人物知之甚少。調查結果認為,中華民間故事在當代生活中已嚴重失落。
  • 民間故事《嫦娥姑娘的傳說》
    嫦娥姑娘的傳說玉皇大帝暮年添一幼女,長得聰明伶俐、如花似玉,她自小愛在月光下跳舞,故取名嫦娥。嫦娥是天宮的美女,她天天同丫環遊玩御花園,玩起來她不顧天規,忘了父教,忘了念經,也忘了自身,玉皇大帝拿她毫無辦法。海龍王的三太子聽說天宮有個嫦娥,貌似牡丹花,他多次在龍王面前求情,要娶嫦娥為妻。龍王下旨,蝦兵蟹將去天宮提親。
  • 民間故事|蟒仙小玉
    民間故事|蟒仙小玉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明朝正德年間,天下太平。但這太平盛世裡,卻國風不正。那正德皇帝朱厚照,放著一大群皇宮妃子不管,偏偏喜歡去逛青樓。上梁不正下梁歪,這皇帝老兒喜歡逛青樓了,各地的青樓業都變得更加繁榮起來。可是良家女子,又有幾個願意進入青樓的呢?青樓缺人!
  • 民間故事:田間跑來一姑娘,男子將她塞進草垛,劫後成就美好姻緣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聽小於講故事,本故事名為《渡劫送姻緣》,故事素材來源於網絡,由小於品詩說文整理編寫。本文為《民間故事》第174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很高興又到了給大家講故事的時間了,今天咱們來講一篇英雄救美成姻緣的民間小故事,只不過這故事的女主人公啊,並不是一個人類,而是一個渡劫的小狐女。
  • 民間傳說故事之——廁神
    紫姑是漢族民間傳說中的司廁之神,又作子姑、廁姑、茅姑、坑姑、坑三姑娘等。主要有供奉紫姑和三霄娘娘。
  • 民間故事:鬼壓床
    今天我就給大家帶來一則民間小故事:「鬼壓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並且多多支持。話說在清乾隆年間,冀州府的清河縣發生了一樁怪事,令人十分驚疑。原來是清河縣有一壯年獵戶名曰「江從武」,濃眉大眼身長八尺,仁義孝順,年紀輕輕有一身使不完的力氣,和老母親二人過的也算是不錯,成為一方有名的獵戶。
  • 民間故事:玉兔仙子的懲罰
    民間故事:玉兔仙子的懲罰多年前,連山村有個叫趙平的年輕人,住在山腳下的村莊裡。他家有幾畝薄田,外加到山裡採藥打獵,也勉強能有個溫飽。不過,從父母去世後,趙平生活更艱難了些。她母親是個很賢惠的人,村裡很多人都稱讚。
  • 民間故事|黑猴子找寡婦娶媳婦
    說民間故事談古今傳奇,借古喻今話家長裡短,嬉笑怒罵訴兒女情長。正所謂:小橋流水百花香,人在異地思家鄉。十年寒苦為明日,只求秋闈登玄黃。古時候,我們這裡有個姓侯的窮漢,人長得黑,個頭也不高,大家都稱他為「黑猴子」。黑猴子家裡一貧如洗,但性格詼諧開朗,走南闖北見多識廣,一肚子的主意,時常替老百姓撐腰說話,和地主惡霸鬥智鬥勇。
  • 民間故事:半夜遇小寡婦,大公雞鬥蜈蚣精
    說故事聊傳奇,借古喻今話家長裡短,嬉笑怒罵訴兒女情長。正所謂:勞勞車馬未離鞍,臨事方知一死難;寰海塵氛紛未已,諸君莫作等閒看。古時候,有一戶姓牛的人家,男人死得早,家裡就剩下母子兩人。母親名叫徐氏,兒子名叫鐵蛋,跟著村裡的胡木匠學手藝。日子過得很艱辛。轉眼間五年過去,鐵蛋終於出師,成為行內的小木匠。
  • 民間故事:九命貓鬥山賊,山賊想要將她帶回去當「壓寨夫人」
    #中國民間故事山賊頭目眉毛一皺,冷哼一聲,說:「我還想著山寨裡的姑娘是怎麼逃出去的,原來是你在作怪!」從腰間拔出開山刀,凌空飛起,一記崩山擊,劈頭蓋臉的劈向九命貓。她沒想到這頭目還是個練家子,功力還不淺,形勢之下只能揮劍抵擋。刀劍碰撞,火花四起,她一分為四,法力自然弱了許多,加上傷勢還未痊癒,被震退了好幾步才停住身形,一口鮮血噴口而出,來犯山賊大聲叫好。
  • 民間故事|蛇仙報恩
    民間故事|蛇仙報恩清朝道光年間,四川順慶府的李家鎮,有個叫楊延青的木匠。楊木匠手藝高超,在當地非常有名,附近數十裡人家,都以能請到楊木匠做木工為榮。楊木匠性子孤僻,他也不帶徒弟。雖然每天都外出做工,但不管多遠,他都要步行回家。他在別人家睡不著,趕回自己家裡,就算睡兩個時辰,幹活時也能精神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