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射:你將你自己的情感、衝動或者願望歸結在另外一個人身上,扭曲了你看待這個人的態度。這種偏見的產生,部分原因來自人們將他們對自己身上存在的所不喜歡的特性,投射在一個群體上面。
如黃齡自己所說的一樣,觀眾緣真的是一門玄學,連上熱搜都隔了這麼久。昨天當她第一個成團發言之後,我就知道她一定會上熱搜,但凡是有人得有人失的場合,不論你講了什麼都一定會有或大或小的爭議。
雖說那些未成團的姐姐根本算不上失,但我們作為局外人無從知曉每個人的想法,我們只能把自己想要的、自己希望的,投射在她們身上。
如果把前後情景連在一起,就能看出黃齡在發言時還沒有緩過神。
在說完最想和六個小乖乖成團之後,她先說感謝30位姐姐,後來改口說是26位,我想她應該是想說感謝其他29位姐姐吧?或者,是想要感謝除了自己組之外的23位姐姐?再或者,是感謝除了自己組裡成團的4位姐姐之外的26位?而正是在這段混亂之前的那句「最想......」,讓她上了熱搜。
沒錯,這也是我的投射,我希望她是在沒反應過來下的混亂,也希望她只是表達自己對於原本隊伍的不舍,所以我願意把她的發言理解成我想要理解的樣子,畢竟客觀來講那句話的確會讓人誤會。
如此一來,黃齡昨天那300多字的發言,每個人的理解都不同,也就勢必會引發爭議、爭論、爭吵。那些懷揣著看熱鬧心態的朋友們,會把它看成撕B名場面;那些黃齡的鐵粉會力挺她;而那些略帶偏見或是本來路人粉的,許就變成了黑粉,說上那麼幾句或是嘲諷一番。
昨天評論裡看到有人說:「沒想到黃齡都開始有人黑了。」這何嘗不是一種投射呢?
這種說法就是先假設了黃齡不會有人黑,因為她很完美,或是即便不完美也沒有表現出什麼明顯的不當行為,或是因為發言者本身就很粉黃齡,自然要把她先假設成不會被黑的形象。
於是,黃齡遭到議論時,人們認為那就是所謂的「黑」,這就是投射。實際上,網友們也許只是針對自己的理解,進行一些討論罷了。
復活賽上,王智在黃齡和王霏霏兩個對手間選擇了PK王霏霏,因為「她實力最強」。可是,後來被解讀為「暗指黃齡實力不強」,還發文道歉。
這個世界不是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這雖是再普通不過的道理,但這種思維卻一直沒有遠離我們。那小段插曲誰都看得出來,王智無論選誰PK都難以勝出,選王霏霏也無非是因為她在女團上的造詣的確很深,於是說成了「最強」。在那種緊張的情景下,還能夠去想到暗指誰強誰弱,估計也不太現實吧。
但後來的解讀,也許是很多人都沒有想到的,那又是一種投射:你是在暗指黃齡不強。而這個投射是建立在對王智不滿的基礎上。畢竟,如果你只是獨自作戰,選誰無所謂,但是關係到團隊的票數,你怎麼能這麼任性呢?於是不滿,影響了對她說的話的解讀,網友們會更願意理解為她在說黃齡不夠強。
至於黃齡究竟想表達的是什麼,現在回看也許自己也不記得想表達什麼了,無非是有感而發。而無論我們怎麼解讀,不過是我們一廂情願的投射罷了。
而就在剛剛,黃齡工作室貼了一條視頻出來,是不是對昨晚發言的回應,一定還會有不同的理解。
生活,就是在不斷的投射中保護自己,理解成自己理解的,以便降低認知成本。
就像如果你無意間看到了這篇文章,或者你可能會說:你這個SB,無非是替黃齡洗白;或者說:你明顯就是在看熱鬧啊;亦或是:你啥也沒說明白,你啥也不懂。
而我這些預設,也不過是我自己的投射罷了。
黃齡成團後發言整理稿:我的媽呀!不是......因為我是覺得,我沒有想過以我的觀眾緣會成團。哇哦!我一直對我自己的業務,對我自己的潛力非常有信心,但是我覺得以大家之前一直在節目當中,我一直是在排名非常後面,我就覺得,怎麼可能?我的媽呀,這真的假的?我現在還沒有反應過來。好吧好吧,我沒有準備任何成團的發言,我只想說,我想對我的團的姐姐說:我好愛你們,然後......我之前,我現在有點小小的遺憾,我最想成團的是你們六個乖乖。但是,我也想要謝謝我們30位姐姐...26位姐姐。在這一百多天來,在你們身上,我學到很多東西。我真的很幸福,可以跟你們一起揮灑汗水、淚水,真的很謝謝你們。最重要的我是要謝謝節目組的,臺前幕後的每一位老師、工作人員,你們真的是最偉大的英雄。還有就是謝謝每一朵浪花!謝謝你們,我成團了!
文|@鴕鳥說話
圖|網絡素材,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