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臺灣美食遍地有,但為人所熟知的不外乎夜市、滷肉飯等,你若在臺灣問當地人,臺灣最棒的美食在哪兒?回答是統一的——往南走。順著臺灣當地人的指引,我來到了臺灣最富盛名的美食之鄉——南投埔裡鎮,開始了埔裡美食之旅,由此吃遍了在埔裡非吃不可的7家當紅名店!
NiKa自製的埔裡最夯(hang一聲)名店美食地圖,在地圖中我標出了它們的位置和詳細地址。圖中均為臺灣當地的美食點評排行中篩選出來的名店,口碑與口味兼備!
名店之一:李仔哥爌肉飯——吃飯皇帝大!
本餐花費:爌肉飯NT60、味增湯NT10,共計NT70。
在臺北市,停車一位難求,但是在樸實的南投埔裡鎮,有名的飯店基本都有自己的停車場,李仔哥算是其中一個。
抓來菜單點了口碑超讚的爌肉飯,上來一看分量十足!滿滿一碗米飯上蓋了一層臺灣特製的泡菜,最上邊是這家店的招牌爌肉,醬香濃鬱!
爌肉飯在有些地方又叫控肉飯,李仔哥的爌肉與其它地方的不同,選材誠意十足,是符其實的三層肉,肥瘦相間而且瘦多肥少,吃起來鹹度合適,肉香濃鬱,軟糯到入口即化。
名店之二:胡國雄古早面——古法滷汁成就濃濃古早味!
本餐花費:切仔面NT30、豬舌NT30、燙空心菜NT30、冰Q蛋NT20,共計NT110。
在臺灣人的語言裡,古早相當於咱們的傳統、老字號的感覺,都是用來形容當地最原汁原味的傳統美食。
早晨的胡國雄和埔裡的大街上一樣,人不多。在這個悠閒的慢節奏城市裡,一切都顯得那麼從容自然。湯鍋蒸騰的熱氣裡,散發出陣陣屬於埔裡的慵懶氣味。
冷藏櫃裡擺滿了店內自製的豬舌、大腸、豬心、豬皮、肝連肉等十餘種熟食,客人點菜後現切裝盤。
在臺灣,幾乎所有小店都是客人自取點菜單,在上面畫正字表明數量,再交給店主進行配菜。
豬舌配薑絲,淋上薄薄的醬油汁,香而不膩。經高湯煮過的豬舌吃起來軟嫩Q彈,熟度剛剛好。
店內招牌菜之一:冰Q蛋。中間的蛋黃是唐心的,剛剛凝固住,既不乾澀也不會四處亂流。蛋清則是濃鬱的滷蛋味。
店內招牌菜之二:切仔面。乍一看就是普通陽春麵的樣子,但是吃一口就停不下來。原來這麵條是手工黃面,吃起來韌勁十足,再加上滋味渾厚的高湯浸入面內,更是口感豐富撩人。就連最上面的一片肉也不簡單,一口咬下去便知這肉並非俗物,肉質彈牙新鮮,是上好的豬裡脊製成,事先用高湯調味煮過的滋味深入肉中,回味無窮。
除了剛才介紹過的三樣美食,圖中上方的燙空心菜也很棒,新鮮的空心菜用高湯燙熟,撒上細細的蒜末調味。
名店之三:你我他晚點——溢滿湯汁的懷舊臭豆腐!
本餐花費:臭豆腐三塊NT30。
凡是名店都有招牌菜,這家店招牌就是現點現炸的臭豆腐。我到店時,很多客人都是一袋袋地買回去吃,而且只買臭豆腐,相當彪悍。
俗話說聽人勸吃飽飯,跟著大家點招牌菜絕對沒錯。因為還要留肚子挑戰其它家美食,所以只能對著菜單擦掉口水,單點一盤臭豆腐解饞了。臺灣的臭豆腐大多會配店家自製的泡菜用來解膩提味,再淋上鹹辣夠勁的辣椒醬,就是一盤道地的臺灣臭豆腐了。
你我他的臭豆腐是我吃過外表最酥脆的,而且不是幹硬的那種脆,是入口即化的薄、嫩、脆。臭豆腐內部的豆腐十分水嫩,經過油炸後依然溢滿湯汁,完全不像外表看起來乾乾的。蘸上辣椒醬,再配上味道純正的泡菜,滿嘴都是濃濃的懷舊味!
名店之四:小上海阿和小籠包——秒殺上海一票早點攤!
本餐花費:小籠包NT60。
早就聽聞臺灣的南投埔裡鎮匯集了中國各地的特色小吃,起初聽說開在臺灣上海小籠包我很是不以為意,難道還能香過上海當地的包子嗎?但是仔細看了很多人的點評之後,我還是忍不住跑去一探究竟。這裡的包子都是現包現賣,我去的時候,老闆正在熟練地包著準備上屜的小包子。
點了一籠招牌的小籠包,老闆娘把冒著熱氣的蒸屜短刀我面前,仔細一看這裡的小籠包可跟上海早點攤的不太一樣,直觀上來看,個頭要大個三分之一。
咬開包子皮,相信很多在上海吃過小籠包的童鞋都能看出來,這用料十足的餡兒上海一般地方真找不到啊。印象中的上海小籠包都是一點點肉餡外邊是厚厚的發麵,而這家小籠包店給的,是滿滿當當的肉餡,鮮香四溢,配上臺灣當地的小蔥提味,更是滋味非凡。
名店之五:蘇媽媽湯圓——過了這個村,沒這個店!
本餐花費:招牌甜湯圓NT40。
埔裡能吃到的美食可不是只有鹹味的,這家蘇媽媽湯圓是當地最有名的甜食店。紅彤彤的燈籠和傳統造型的料理吧檯,仿佛把我帶回小時候過年吃湯圓的舊時光裡。
一進門右手邊的牆壁就看到臺灣著名企業家郭臺銘的加持留念,郭總愛吃的湯圓,更要來一碗了!
熱乎乎的招牌甜湯圓端上桌,細一看這家湯圓的湯頭竟然是紅色的,聞起來有濃鬱的紅糖味,還特別在其中加入了銀耳,味美又滋補。
蘇媽媽家的湯圓皮是由埔裡當地的米純手工製作,同時配合傳統的重壓方式脫水,慢慢壓慢慢出水,拒絕脫水機脫水才能做出Q彈的好湯圓。
黑芝麻餡的湯圓是我的最愛!濃鬱的黑芝麻滿滿地擠在湯圓中,一口咬下去溢滿整個口腔。
名店之六:噴水餐廳——蔣經國生前最愛的埔裡老店!
本餐花費:蛋黃鴨NT200、清炒菜心NT80、香煎刺蔥NT100、紹興豬腳NT200、炒米粉NT80,共計NT660。
在臺灣,政治任務並不是那麼神秘,不少當地美食館都會出現政治人物的合影。這家南投埔裡鎮最有名的70年老店歷經三代傳承,從日據時代就是地方商政名流的最愛,更是蔣經國生前常吃的美食之一,據悉蔣先生曾前來用餐數十次之多,由此可見其對噴水餐廳的鐘愛程度。餐廳牆壁上掛著那些褪色的老照片,用並不絢麗的色彩講述著一個個不為人知的餐廳故事和歷史變遷。
蛋黃鴨:用去骨醃鴨肉和鹽蛋黃蒸製而成,再配以陳年滷汁熬煮,必須趁「涼」吃,因蛋黃與鴨肉在低溫情況下緊緊融合,溫度升高後就會散開了。鴨肉鮮嫩可口,蛋黃充斥其中為這道菜增添了與眾不同的豐富口感。
翻開鴨肉,驚喜地看到下面的泡菜!這是我的最愛,這些泡菜不僅可以搭配蛋黃鴨吃,後來的紹興豬腳用它佐味也是相當地贊!
清炒菜心:不簡單的一道菜,因為這是名副其實的炒菜心,選用高麗菜中最嫩的菜心炒制,每一片都清脆可口,新鮮至極!這是我在冬天第一次吃到口感這麼新鮮的高麗菜!
香煎刺蔥:金黃色的其實是我們熟悉的攤雞蛋,但是其中豐富的南投刺蔥卻讓這一盤攤雞蛋具有別樣的滋味。刺蔥的味道和一般的大蔥小蔥很不一樣,特殊的香氣非常濃鬱,如果非要形容它的味道,我個人感覺跟花椒葉的香味有點像,但是也並不盡相同。
炒米粉:噴水餐廳嚴選濁水溪米精製而成的米粉曾是蔣先生生前的最愛。米粉比新竹米粉稍粗,晶瑩剔透,炒後絲毫不糊爛,保持了彈牙的好口感,搭配清爽的高麗菜、香菇、胡蘿蔔提味,不愧為本店名菜之一!
紹興豬腳:炸的焦脆的豬腳皮蘊含著濃鬱的紹興酒味,恰到好處的火候使得豬腳皮Q彈軟嫩,超乎我對炸豬腳的想像!
跟臺灣人比起來,我們的口味還是偏重,老闆娘貼心地送上一碟椒鹽,要知道在臺灣想找到飯館有這個其實很不容易。蘸上椒鹽的豬腳味道更加濃鬱!
臨走的時候,又看了看牆上的老照片,圖中那個梳馬尾辮的女孩現在已經是這家店的老闆年。
這是她年輕時候的留影照片,看著這張照片,老闆娘不好意思地說,當年不懂,拍照都是仰頭的所以很顯胖,現在懂了,拍照要低頭。
這是現在的老闆娘,雖然跟年輕時候相比,歲月已經留了一些痕跡在臉龐,笑容依然真誠,目光依舊堅定。她說,曾經照片顯胖還有一個原因是那時候她不忙,都是婆婆在打理,現在都要自己來所以也瘦了。當時我並未細問,回來才得知,原來她的先生和公婆在08年夏天因車禍意外身亡,當時在臺灣引起不小的轟動。寫到這,我心中平添一抹悲傷,希望這位老闆娘能夠將這具有70年歷史的家傳老店繼續經營下去,更希望她能堅強地走出自己的新人生!
名店之七:18度C低溫巧克力工房——嚴控低溫,專一服務!
本餐花費:爆炸跳跳*2顆NT120、白蘭地酒心*1顆NT60、威士忌酒心*1顆NT60、經典紅酒心*1顆NT60、80%松露*2顆NT100、瑪雅薄片*2片NT70、雙球冰淇淋NT80,共計NT,550。
剛一來到這家巧克力店給我驚到了,第一次見到巧克力店有自己的露天休息區、大面積停車場、三個購物區這麼大排場,購物區包含快速選購區、意式冰淇淋區、巧克力藝術區,值得一提的是,為了照顧等候的客人,還專門有個咖啡與茶的門市免費奉上可口飲料。
在這裡買巧克力,可以直接購買禮盒,也可以進到店內單個挑選。門口是店內巧克力的價目表,上面的價格都是按塊計算的。禮盒購買的話是15塊-30塊一盒不等,價格從NT150到NT1099可選。單塊購買,從NT35/片的薄片到NT60/塊的黑天鵝,有近五十種口味。
正當我們想入內購買時,門口的服務生告知現在內場正在整理櫃檯,因為剛才的客人買過所以櫃檯中有缺口的地方,需要用現做的巧克力填滿所有空擋我們才能入內選購。與此同時,還遞給我們一張號碼牌,等整理完畢叫號入場。同一時間,這裡只為一個客人服務(通行的可以一起進場)。
等了沒多久,內場收拾完畢了,走進去就聞見濃濃的巧克力香,櫃檯內的巧克力果然已經碼放整齊!
隔著櫥窗可以看到裡間製作巧克力的姑娘們,純手工製作的巧克力果然貨真價實。
在銷售MM的耐心介紹之下,我們夠買了七塊巧克力和兩個薄片。MM一一碼放整齊後給我嗎確認。
裝盒以後,還專門附送了一個冰袋可持續3小時釋放低溫,保護巧克力的新鮮口感。
不時還有巧克力試吃活動,MM送上兩顆「踏雪尋梅」,味道很正,新鮮草沒法搭配化口性極佳的白巧克力,我細細品嘗了良久。
回家後咬一口「爆炸跳跳」的巧克力,跳跳糖在嘴裡立刻活躍起來,好多年沒吃到跳跳糖的我著實興奮了一把啊。
雖然這回我一口氣吃了7家埔裡名店,但在久負盛名的南投縣埔裡鎮裡,可遠不止這七家名店。至於其它的當地美食,只能留待下次一一探尋了,屆時我依舊會奉上個人的品嘗筆記哈!希望每一位讀者看完此文,都能有個好胃口,到南投縣遊玩、品嘗美食的時候,如果我的這篇吃貨日記能對大家有些許幫助,那更是再好不過的了!(作者:Ni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