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正值雨季
在悶熱欲雨或雨後初晴時
蛇經常出洞活動
最近在昆明市新聞路工作的李女士
就在路邊一電動車保管站內「遇上了」一條蛇
嚇得不輕……
遇上蛇的李女士趕緊向民警求助。
記者來到現場,只見這條蛇蜷縮成一團,正津津有味地咬著一把電動車的鐵鎖。
隨後,民警抵達現場,用一根防暴警棍「引蛇出洞」。而這條蛇也很「配合」地纏在了警棍上。見狀民警戴上手套,一手捏頭,一手捏尾,制服了這條小傢伙。
民警告訴記者,他們將把這條蛇交給森林公安處置。
近日
在雲南寧洱縣
也頻繁出現蛇類擅闖民居的事件
這可把村民們嚇得夠嗆……
「有蛇「鑽」進了家,請森林公安來幫助抓捕!」8月21日下午寧洱縣森林公安局分別接到2名群眾的報警。
接警後,該局立即組織民警前往現場處置。在寧洱鎮困峨村村民郭偉家中,經過仔細搜尋,民警在其堆放雜物的老房子裡找到了盤踞在房梁上的「花背」蛇,在一翻較量之後,民警伺機夾住了它的「七寸」要害,將其成功捕獲。
寧洱鎮金雞村村民李靈仙告訴民警,下午她和家人正在廚房吃飯,忽然聽見院子裡的狗一陣亂咬,還以為是鄰居從旁邊經過,當其出門張望時,發現一條「黑呼呼」的蛇在院場邊爬過,自己被這名不速之客嚇得不知所措……
在現場,根據李女士提供的情況,民警在院子裡的雞籠內找到了「黑蛇」,經民警觀察,這條蛇疑似為眼鏡王蛇。鑑於眼鏡王蛇的危險性,民警制定了捕捉方案,一名民警在眼鏡王蛇前吸引注意力,另一名民警迅速出擊用捕蛇鉗將蛇頭夾住。
經鑑定,「誤入」郭偉家的「花背」蛇為黑眉錦蛇,長1.56米,重1.98公斤。「誤入」李女士家的「黑蛇」為眼鏡王蛇,長1.26米,重1.45公斤,均屬《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三有」保護動物。
經確認,該黑眉錦蛇、眼鏡王蛇無明顯外傷,符合放生條件,8月22日,寧洱森林公安對兩條蛇實施了野外放生,讓它們重回大自然。
「蛇出沒」一定要注意
4月-10月,蛇出沒很頻繁
每年從四五月份起,直到十月入秋,是蛇活動的旺季。不僅在遙遠的鄉壩頭,城市裡綠化得較好的公園、小區、或者各種草籠裡,它都可能出現。
每天蛇「出門」也有尖峰時段:
下雨之前下雨之後早晚時段
蛇咬傷現場,急救「5不要」
首先我們先見識一下沒有最奇葩只有更奇葩的蛇咬傷錯誤做法!
讓受傷者跑來跑去!
蛇毒在體內的擴散,是通過血液循環進行的,而血液循環的速度與肢體的運動密切相關。如果劇烈運動,會促進毒素在體內的擴散。
正確做法是:
被蛇咬傷了,乖乖地睡著不要亂跑亂動。要避免受傷肢體活動,才能夠減緩血液和淋巴的流動,延緩毒素在體內的擴散。如果條件允許,抬著奔醫院!
拿嘴巴去吸蛇毒!
武俠劇那些男主角被蛇咬傷了,女豬腳不顧自身安危用嘴巴將蛇毒吸出來的橋段,也真的是真蠢真愛了!
拜託大家千萬不要做這種不靠譜、又耽誤時間、還好心幫倒忙的事情了!因為口腔黏膜的通透性非常高,蛇毒可以通過口腔黏膜直接吸收到吸毒者的血液循環裡面,讓施救的人也中毒。
正確做法是:
管好自己的嘴,趕快幫忙送醫院才是正經事。
隨便去擠壓傷口
好嘛我不用嘴吸,用手去擠傷口,把蛇毒擠出來就對了嘛!
醫生:……(白眼.jpg)
蛇咬了的傷口滴點兒大,你想把蛇毒擠出來,怎麼可能?蛇毒迅速隨血液循環到身體其它部位了,這樣擠得乾淨?如果擠壓排毒不當,反而還可能加劇毒液擴散!
正確做法是:
不要白費力氣,傷口擠不得!
喝酒「消毒」、壯膽
有的人在被蛇咬傷之後,會被大家勸酒——「酒精本來就有消毒作用,悶兩口,還可以壯膽!」
跟你們說,喝酒不僅壯不到膽,反而會加速血液循環,使毒素加快吸收。
亂抹草藥
江湖中一直都有一些奇妙的草藥偏方,反正傳說中什麼都可以醫,被蛇咬傷也不例外。據說把這些草藥弄成渣渣,敷在傷口上,具有消腫、止痛、鎮靜的作用。
然而醫生們遇到的敷了草藥的患者,十個有九個傷口都是遭了二次感染的!
正確做法是:
去醫院注射抗蛇毒血清!這是世界公認的唯一的解蛇毒的辦法!
轉自雲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