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全網之最7天賺7%!超短期理財七日寶首發1折購買易方達黃金基金
早上六點半鬧鐘一響,起床,洗漱,拿上背包,匆匆衝向地鐵。不想被擠變形,7點之前一定要上地鐵。來來回回換乘折騰幾次,9點前終於趕到了單位。早餐還沒來得及吃,忙碌的一天就開始了。
擠地鐵,上班,下班,再擠地鐵,周而復始,每天都是這樣的節奏,身體像陀螺一樣高速旋轉,但每月的收入還是入不敷出。你是否也有同感?
一周工作超過50小時,兩年未加薪,三年未升職,辛苦賺錢還是買不起房,抓狂。每天累得跟狗一樣,為什麼還賺那麼少?說好的勤勞致富呢?靠辛苦、努力為啥就賺不了錢? Oh, my God,這個時代怎麼了?年輕人越來越窮怎麼辦?學著做條蜈蚣吧!
1、20+歲窮,窮一生!寒門出貴子,更難了!為啥?因為你的起薪多少基本決定你後半生的收入!
美國兩名經濟學家進行了專門的研究,起薪高低或影響一生收入,大多數第一份工作薪酬低的人,幾十年依然收入不高。而且,就業者收入要想實現跨越式發展,越來越難。
你可能會說這是美國的研究,國內咋樣還不一定呢?呵呵,別騙自己了,全世界都一樣一樣的!
錢哥有一親戚,在超市做收銀員十幾年了,剛開始的時候每個月工資還不到500,工作三年多,好不容易熬成了領班,工資漲到1500,結果08年生過孩子之後,工資又跌了回去。到現在,單位倒是換了好幾家,工資也不過三千出頭。
如果你指望著通過積累經驗、提升能力,通過崗位晉升或者跳槽來漲薪水,也得先看看你所在的崗位有沒有上升空間。 有些職業,尤其是那些非積累性職業,就算你再努力,工資再怎麼增長,和一些高薪職位比起來都只是九牛一毛。
更關鍵的是,即使你意識到這一點,你可能也沒有足夠的勇氣去進入一個全新的高薪行業。 低收入階層要想進入高收入階層難上加難,貧富差距、收入差距越來越大,階層固化也越來越嚴重,窮人要想脫貧更難了。「寒門再難出貴子」,是不爭的事實!!
2、陷入時間和金錢稀缺困境。怎麼理解?錢哥先說個例子你就知道了!!
一哥們是個自由攝影師,拍照、修圖一個人全包。玩攝影的人都知道,修圖可不是啥好活,耗時、錢少還特無聊。一張圖要修兩三個小時,才賺25元,修得不好還會被打回來重修,累得要死。每次打電話給他甚至約他吃飯,他永遠一句話:在修圖,就這樣做了好幾年,工資沒見漲,人倒是老了不少。
他的一位同事就不一樣,做了半年就辭職了,轉行做電影後期,1秒的電影收費就2.4萬,輕輕鬆鬆一周賺24萬。後來,自己還帶起個小團隊,天天只想著怎麼拉客戶這一件事,滿世界撒歡加撒銀子,時間、錢全有了。
沒錯,做自由攝影師的這哥們就處於時間稀缺的困境,每天忙著修圖,似乎永遠沒有做完的時候。處於這種狀態的人,根本沒有考慮自己的投入產出比,而且越忙越無暇顧及其他事情。
隨著工作強度的加大,重複性勞動增多,容易產生倦怠感,時間越久,效率沒有提升,反倒可能下降。想要漲薪倆字:沒!戲!自然就落入了「越忙越窮」的陷阱。
反而是他的同事,及時跳出這個怪圈,改行做了一份收益率更高的行業,時間、金錢都富足了,做事效率更高,賺錢更多了,反而有錢有閒了。
忙的人越來越忙、賺的錢卻越來越少,你是不是也處於時間和金錢的稀缺狀態?
3、賺錢的邏輯變了。勤勞致富的時代一去不復返,為什麼這麼說?
比勤勞,農民伯伯比你勤快;拼辛苦,環衛工人也比你辛苦,但是他們都賺不到大錢。反觀那些賺大錢的人,未見得比社會最底層的人辛苦。
無論你多忙多勤勞,你的勞動回報永遠也跑不過資本的回報。拿買房子來說,工作20年不如買套房,一套房瞬間秒殺掉大部分白領辛苦工作20年的成果,在北上廣隨便買套房子,都比工作更划算。
紀錄片《分化》有這麼一個情節,珍妮特是美國某州沃爾瑪的一名售貨員,每天忙得看起來就像心臟病要發作一樣。
但在此之前,她有自己的商店,沃爾瑪搬進街區後,導致商店破產,她淪為打工仔,債務變得無力償還。在沃爾瑪年度股東大會上,她說:「我們的CEO去年賺了2000萬美元,是沃爾瑪普通同事的1000倍,恕我直言,我不認為這是對的。」可事實是:成者為王敗者為寇,你贏不過資本。
現在的中國,進入了更高層次的「資本經濟」的時代。體力再強也強不過資本,「資本思維」才更符合現在的金融邏輯。即便你每天忙得要死,如果始終不能完成自己的原始資本積累,你就一直富不起來!
4、選錯了行業。雖說360行行行出狀元,但當別人月薪2萬你只有5000,你心裡平衡?
一朋友,南京某985、211學校,2012屆畢業的研究生,學了個紅牌專業——法學,找工作的時候那叫一個苦逼,滿臉的辛酸淚,所幸畢業一個月後,好不容易拿到一家律師事務所的offer,但工作地點在北京,工作3年了,去年工資才漲到8000,日子無比辛酸。
而就在去年,同一所學校的一個學弟,也研究生畢業了,只不過學的是計算機專業,研三剛開始offer就拿了五六個。同樣在北京工作,學弟進了家網際網路公司,第一年年薪就超20萬。期間還被獵頭各種挖,各種高薪誘惑。
金融、計算機行業的年薪十萬、二十萬非常easy,而一些文科類、理科類碩士月薪四五千,博士的待遇也高不了多少。還有一些夕陽產業,如出版業、鋼鐵業等行業,工資更是少的可憐。
我們不妨看看2016年第二季度平均年薪TOP10。
當然,企業內部收入差距也十分過大。2011年,2032家上市公司中高管平均薪酬為47.1萬元,職工平均為薪酬為8.2萬元,相差5.74倍;其中相差最大的達112.77倍!
「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入錯了行,就甭整天瞎逼逼哭累喊窮的,就算你累成葛優癱,照樣也賺不到錢!
耳邊漸漸響起了《感覺身體被掏空》的天籟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