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李東堯】
「牛是我們的母親,在印度,沒有人能夠忘記欠牛奶的債。」印度大選計劃於4月11日至5月23日舉行。但作為一位印度教民族主義的「旗手」,今年2月,莫迪這位志在連任的印度總理早早地就亮出身份,旨在吸引印度教支持者。
2012年,全印有530萬頭流浪牛。
在這個宗教土壤複雜的國家,流浪牛問題似乎正在成為牽動這場「最大民主國家大選」的一項重要因素。
資料圖自印度報業託拉斯
據彭博社12日報導,莫迪政府上臺後,在印度教民族主義者的支持下,一直在收緊奶牛交易並取締非法屠宰場。此外,印度教團體則護牛熱情高漲,與穆斯林衝突事件時有發生。據統計,過去三年間,數十人死於類似衝突。
資料圖自彭博社
這都增加了許多奶農通過把不能繼續產奶的奶牛賣給屠宰場,來獲得額外收入的難度。
奶牛的壽命一般為12至15年,一般來說,產奶期為7年左右。產奶期有限,並且無法賣給屠宰場的情況下,他們被迫將沒有用的奶牛遺棄各處。
在新德裡尼赫魯大學教授經濟學的學者希曼舒認為,不生產的奶牛必須要處理掉,因為它們沒有給農民帶來任何回報,反而會造成牛棚緊張。
彭博社稱,在印度,每年有數以百萬計的奶牛無法生產,許多連同不受歡迎的公牛犢一同被主人遺棄。根據最近的牲畜普查數據,2012年印度約有530萬頭流浪牛。
流浪各處越來越來的奶牛,就這樣,成了踐踏莊稼,頻頻引發交通事故的元兇,讓許多農民大為不滿。
彭博社稱,流浪牛對農田的破壞傷害了農民,而農民一直是莫迪領導的印度人民黨的一個關鍵票倉,這對莫迪來說是一項重要考驗。莫迪在北方邦有自己的選區,該邦是印度國會議員人數最多的邦,很可能成為此次大選中的關鍵戰場。
種植土豆與小麥的北方邦農民阿舒克·庫馬爾(Ashok Kumar)也表示,「政府讓我們的生活很悲慘」,「如果我們因為牛毀壞了莊稼而打它,我們可能會進監獄,幾個月都無法保釋。應該被關進監獄的是那些拋棄奶牛的人。」
「奶牛問題將使現政府下臺,」50歲的農民賈格維爾·辛格(Jagvir Singh)說,「到處都是流浪牛,它們把我們的生活弄得一團糟。」
在北方邦,散落在村莊的流浪牛/資料圖自彭博社
如今,一邊是狂熱的印度教民族主義者,一邊又是莫迪的關鍵票倉——農民,這讓莫迪陷入兩難。
正如另一位北方邦農民特裡莫漢·辛格(Trimohan Singh)所說的,「一個沒有奶牛的家是魔鬼之地,但現在我們生活中的主要問題正是奶牛,他們正在毀壞我們的莊稼,我們對此無能為力。」
針對流浪牛,目前幾乎沒有出現什麼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據《印度斯坦時報》報導,中央邦政府表示,計劃用6000英畝土地為流浪牛建造收容所,但這僅能容納10萬頭。北方邦首席部長約吉·阿迪蒂亞納特(Yogi Adityanath)提議用納稅人的錢為類似收容所提供資金。還有官員們計劃標記流浪牛,建立資料庫,同時嘗試採用人工授精技術,確保只有母牛犢出生。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