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總理莫迪連任之路會被「一頭牛」絆住嗎?

2020-12-01 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 李東堯】

「牛是我們的母親,在印度,沒有人能夠忘記欠牛奶的債。」印度大選計劃於4月11日至5月23日舉行。但作為一位印度教民族主義的「旗手」,今年2月,莫迪這位志在連任的印度總理早早地就亮出身份,旨在吸引印度教支持者。

2012年,全印有530萬頭流浪牛。

在這個宗教土壤複雜的國家,流浪牛問題似乎正在成為牽動這場「最大民主國家大選」的一項重要因素。

資料圖自印度報業託拉斯

據彭博社12日報導,莫迪政府上臺後,在印度教民族主義者的支持下,一直在收緊奶牛交易並取締非法屠宰場。此外,印度教團體則護牛熱情高漲,與穆斯林衝突事件時有發生。據統計,過去三年間,數十人死於類似衝突。

資料圖自彭博社

這都增加了許多奶農通過把不能繼續產奶的奶牛賣給屠宰場,來獲得額外收入的難度。

奶牛的壽命一般為12至15年,一般來說,產奶期為7年左右。產奶期有限,並且無法賣給屠宰場的情況下,他們被迫將沒有用的奶牛遺棄各處。

在新德裡尼赫魯大學教授經濟學的學者希曼舒認為,不生產的奶牛必須要處理掉,因為它們沒有給農民帶來任何回報,反而會造成牛棚緊張。

彭博社稱,在印度,每年有數以百萬計的奶牛無法生產,許多連同不受歡迎的公牛犢一同被主人遺棄。根據最近的牲畜普查數據,2012年印度約有530萬頭流浪牛。

流浪各處越來越來的奶牛,就這樣,成了踐踏莊稼,頻頻引發交通事故的元兇,讓許多農民大為不滿。

彭博社稱,流浪牛對農田的破壞傷害了農民,而農民一直是莫迪領導的印度人民黨的一個關鍵票倉,這對莫迪來說是一項重要考驗。莫迪在北方邦有自己的選區,該邦是印度國會議員人數最多的邦,很可能成為此次大選中的關鍵戰場。

種植土豆與小麥的北方邦農民阿舒克·庫馬爾(Ashok Kumar)也表示,「政府讓我們的生活很悲慘」,「如果我們因為牛毀壞了莊稼而打它,我們可能會進監獄,幾個月都無法保釋。應該被關進監獄的是那些拋棄奶牛的人。」

「奶牛問題將使現政府下臺,」50歲的農民賈格維爾·辛格(Jagvir Singh)說,「到處都是流浪牛,它們把我們的生活弄得一團糟。」

在北方邦,散落在村莊的流浪牛/資料圖自彭博社

如今,一邊是狂熱的印度教民族主義者,一邊又是莫迪的關鍵票倉——農民,這讓莫迪陷入兩難。

正如另一位北方邦農民特裡莫漢·辛格(Trimohan Singh)所說的,「一個沒有奶牛的家是魔鬼之地,但現在我們生活中的主要問題正是奶牛,他們正在毀壞我們的莊稼,我們對此無能為力。」

針對流浪牛,目前幾乎沒有出現什麼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據《印度斯坦時報》報導,中央邦政府表示,計劃用6000英畝土地為流浪牛建造收容所,但這僅能容納10萬頭。北方邦首席部長約吉·阿迪蒂亞納特(Yogi Adityanath)提議用納稅人的錢為類似收容所提供資金。還有官員們計劃標記流浪牛,建立資料庫,同時嘗試採用人工授精技術,確保只有母牛犢出生。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媒體:在大選前,成群結隊的流浪牛將困擾印度的莫迪
    印度總理莫迪的一項標誌性政策是保護牛,但對於努力保護自己所種植的鷹嘴豆免遭流浪牛侵害的農場主米娜來說,這太過分了。2014年莫迪領導的民族主義黨上臺時,絕大多數農民都支持他,但對印度教徒視為神聖的牛採取的嚴格措施,給農村村莊帶來了重大麻煩。
  • 莫迪誓言「印度大象會踏平中國」?
    印度在印度洋擁有天然的地緣優勢,加之印度追求「有聲有色的大國夢想」,驅使其謀求在印度洋上的排他性主導權,猶如中國在南海的行動一般。也因此,印度人推莫迪上臺時,讓莫迪能夠致力於「創造機會讓印度在世界舞臺上一展風採」是他們的一大需求之一,而莫迪進行的「大國化外交理念」也確實很符合他們的胃口。
  • 40000點歷史新高 印度股市竟然這麼牛怎麼做到的?
    來源:中國基金報今天,莫迪連任印度總理成定局,將開啟下一個五年任期。受此提振,印度股市大幅上揚,創下歷史新高,印度盧比和國債價格也隨之走高。莫迪執政聯盟贏得歷史性大選北京時間5月23日下午,初步統計顯示印度總理莫迪勢將獲得第二次任期。
  • 甘地喊話印度民眾損莫迪:總理忙著餵孔雀,你們得自救
    「自己得救自己,因為總理在忙著餵孔雀。」在印度新冠確診病例即將突破500萬例之際,印度國大黨領導人拉胡爾甘地發推特喊話印度民眾,批評莫迪政府對新冠疫情的應對。《今日印度》稱,這是甘地又一次在推特上對莫迪政府發起猛攻。
  • 林民旺:莫迪2.0時代,印度仍需要美國來平衡中國
    2018年印度人民黨在北方邦等五邦選舉中失利,這不僅給莫迪和印人黨帶來了很大的壓力,也讓很多觀察者認為這是印度2019大選的風向標。但在今年剛結束的大選中,現任總理莫迪率領的人民黨陣營以壓倒性優勢獲勝,印度開啟了「莫迪2.0」時代。 在莫迪的第一個五年任期內,中印雙方領導人已經建立了非正式高層會晤機制,那麼在「莫迪2.0」時代,中印關係走向如何?
  • 30萬印度農民起來抗議,焚燒總理塑像高喊打倒莫迪,特魯多:支持
    眼下印度除應對持續惡化的新冠疫情之外,還有一大社會危機愈演愈烈,不容忽視。據印度媒體報導,從當地時間11月26日開始,印度多個地方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抗議活動,以抵制印度政府通過的新農業政策。報導稱,從26日到28日短短的三天,已經有數千名印度農民湧入首都新德裡,目前進入新德裡的農民累計已達30萬人。部分激進的抗議者甚至焚燒了印度總理莫迪的塑像,並且高喊"打倒莫迪",以發洩心中的不滿情緒。報導稱,這場抗議活動已經持續了兩個多月的時間,近幾日抗議聲勢一天比一天大。印度農民衝擊路障、投擲石塊、揮舞旗幟,警方則發射水炮和催淚彈。
  • 印度醫院發生大火致10名新生兒死亡,驚動總理莫迪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張曉雅】據《今日印度》報導,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一家醫院當地時間9日凌晨發生火災,事故造成10名新生兒死亡。印度總理莫迪隨後發推表示心痛,並向遇難家屬表示慰問。(《今日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班達拉地區醫院發生大火,10名新生兒死亡,7人獲救)報導稱,當地時間9日凌晨2時左右,馬哈拉施特拉邦一家綜合醫院的新生兒護理病房發生大火,導致10名新生兒死亡,另有7名嬰兒獲救。該病房嬰兒年齡在1至3個月之間。
  • 印度,一頭不老實的大象
    有「印度鄧小平」之稱的莫迪總理主政6年來,印度各方面的改革次第推進,但日益激進的對外政策也招致了戰術挫敗。蹊蹺的是,在多次重大危機關頭,莫迪的民調支持率不降反升,個別時候甚至高達九成。謎一般的印度,因為最近的邊防人員群死群傷事件,再次成為中國人急欲加深了解的對象。
  • 印度總理莫迪退出微博引熱議 政治領導人為何熱衷當「網紅」?
    近日,印度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對包括微博在內的 59 款中國應用出臺禁令。隨後,印度總理莫迪註銷其微博認證帳號,並清空了原有的 113 條微博。莫迪一直熱衷於在各個社交平臺上經營個人形象,是個不折不扣的政治「網紅」。除了微博以外,他還同時運營著推特、臉書、ins 等其他社交平臺,擁有數千萬粉絲。
  • @莫迪,你的老友川普在用印度腔模仿你的英語發音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張驁】美國總統川普和印度總理莫迪據稱關係很好,莫迪還幾次被邀請到白宮總統辦公室。兩人會面時,莫迪不僅與川普握手,還兩次與川普「熊抱」。近期川普還助力印度不斷批評它的鄰居巴基斯坦。不過,兩人的關係真如表面上的那麼好?
  • 巴西總統把莫迪比作救苦救難的「猴神」,向印度尋求「抗疫神藥」
    據《印度斯坦時報》4月8日報導,4月8日,巴西總統雅伊爾·博索納羅在一封向印度總理莫迪發出的公開信中,把後者比作救人於苦難的「印度猴神」,並向印度尋求美國總統川普力挺的「抗議神藥」羥化氯喹。巴西總統雅伊爾·博索納羅信中,巴西總統首先對印度總理莫迪解除「抗議神藥」羥化氯喹的出口限制表達了感謝。
  • 單日新增確診創新高,印度總理莫迪推薦民眾練瑜伽,以增強免疫力
    印度總理推薦民眾練瑜伽增強抵抗力據央視新聞,印度衛生部消息,截至當地時間6月21日早8時(北京時間10時30分),過去24小時印度新增15413例確診病例,達自疫情暴發以來的最高水平,單日新增確診病例已連續10天超過萬例,累計確診病例410461例。
  • 巴媒發表社評《搖尾狗》:印度不應為選票發動戰爭
    原標題:巴媒發表社評:印度不應為選票發動戰爭,最好的結果是衝突降級印度與巴基斯坦間的關係持續緊張,得到全世界的關注。2日,巴基斯坦媒體《黎明報》發表了一則社評,引述電影《搖尾狗》(Wag the Dog)中的劇情,解釋稱印度總理莫迪挑起爭端是為了在即將到來的連任競選中獲得選票,隨後呼籲雙方保持冷靜、緩和局勢。
  • 川普攜夫人和女兒女婿到達印度,受全民迎接,莫迪熱情熊抱
    據《印度時報》2月24日報導,美國總統唐納·川普已於今日到達印度,開始他時長為2天的印度之行。當地時間2月24日早上11點37分,川普和夫人梅拉尼婭落地艾哈邁達巴德的薩達爾·瓦爾拉比·帕特爾國際機場,女兒伊萬卡、女婿賈裡德·庫什納等其他訪問人員也隨後抵達。
  • 印度禽流感捲土重來,莫迪餵孔雀一幕遭政敵炮轟:能拿這種人咋辦
    據《印度時報》9日報導,在印度爆發禽流感危機後,印度社會黨領袖抨擊了總理莫迪,暗示莫迪因向孔雀餵食,導致禽流感在印度蔓延。這名黨派領導人名叫IP辛格(IP Singh),他於周五在Twitter上發布了一張圖片,圖中印度總理莫迪正在官邸內,向孔雀餵食。
  • 印度總理訪日談安全防衛 提升兩國防衛領域關係
    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8月30日抵達日本,開始為期5天的訪問。他將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會面,議題重點包括安全防衛和經濟合作。  或在軍演方面達成共識  日本外務省一名高級官員說,莫迪當天飛抵大阪市附近的關西國際機場,將於晚些時候在京都市和安倍進行非正式會面。
  • 陷入「種姓制度」怪圈的印度牛,要麼成神,要麼被殺
    就像印度的種姓制度中,四大等級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之外,佔人口17%的達利特人(也稱賤民)也不算人民。 每年有大量的黃牛、水牛在幫印度人在耕種、運輸、產奶後又會被殺,成為出口的牛肉,命運與神牛相比可見之慘。
  • 莫迪還是大意了,狂轟濫炸過後,巴軍以牙還牙,連續擊落印度軍機
    印度藥品管理總局於1月3日宣布,批准緊急使用兩種新冠疫苗的授權申請。這是印度藥管部門首次作出這一決定。印度總理莫迪當天表示,此舉會成為印度抗疫工作的轉折點。 儘管疫情處於危急時刻,莫迪政府卻依舊對外施行強硬政策,尤其是在面對巴基斯坦時。
  • 印度新農業政策引發抗議,有抗議者焚燒莫迪塑像
    ► 文 觀察者網 王世純自11月26日起至11月28日,數千名印度農民從印度各地湧向印度首都新德裡,抗議莫迪當局的新農業政策。印度媒體稱,印度警方估計,僅僅是新德裡周邊兩個邦就有30萬名農民將進入新德裡。而現場畫面顯示,有印度農民高舉共產主義旗幟。
  • 印度推出「牛考試」:牛糞和牛尿為什麼這麼珍貴,牛會引發地震
    合作:Xiaofu_Lu  印度政府近日推行全國」牛科學「考試,但一些考核內容卻稀奇古怪,充滿了印度民間的傳說和傳聞,缺乏科學實證。  印度當局聲稱,此舉是要令到國民對牛」有信心!「    總理莫迪於2014年全國大選期間,已承諾推動全國禁止屠宰牛,上臺以來也進一步推行這些禁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