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看起來很簡單,就是兩種動物的戰鬥力對比,但是,實際上,沒有這麼這麼簡單。首先,恐狼是已經滅絕的動物,而且是史上最大的犬屬動物,而鬣狗是現存四種鬣狗的總稱,它們體型、戰鬥力相差較大。因此,我們不能單純地說恐狼打得過或是打不過鬣狗。
下面,我們簡單的來分析一下。
首先,我們來看看鬣狗的數據
鬣狗是鬣狗科下所有動物的總稱,而鬣狗科又分為鬣狗亞科和土狼亞科,其中鬣狗亞科下有斑鬣狗、條紋鬣狗和棕鬣狗三種,土狼亞科下僅有土狼一種。在這四種鬣狗中,以斑鬣狗的體型最大,平均體長在1.6米左右,體重平均在60公斤左右,條紋鬣狗和棕鬣狗的體型相近,平均體重在50公斤左右,最小也是最弱的就是土狼了。
土狼的牙齒已經高度退化,甚至喪失了進食肉的能力,所以它的專屬食物就是白蟻,為此它進化出了尖長的吻部,這樣能夠將嘴巴深入蟻穴中舔食螞蟻。退化了牙齒,體重平均10公斤左右,它連條成年的狗都打不過,更不用說與其他的猛獸對比了,沒有什麼可比性。
恐狼
恐狼是一種已滅絕的史前猛獸,它主要分布於北美洲的美國地區,從已發現的化石看,恐狼出現的時間約在距今12萬年前,而滅絕的時間約在距今9500年前,時間對應地質年代也就是更新世晚期到全新世早期。
在這時期,北美大陸可謂是非常熱鬧,因為有美洲劍齒虎、美洲擬獅、巨型短面熊、驚豹等等,這些大型的肉食動物,由於同為食肉動物,所以,相對來說,恐狼的生存並不容易。
從已發現的恐狼化石標本看,恐狼化石以北美的中心為分界線,向東的恐狼化石標本被稱為C. d. guildayi,體重平均在60公斤左右,而以西的化石標本被命名為C. d. dirus,體重平均在70公斤左右。
也就是說,恐狼根據東西分布不同被分成了兩個種類,而兩個種類的體型是有一定的差距的。拋開體型不說。兩種恐狼的形態是完全相同的,比如與現存的灰狼相似的顱骨結構以及齒式等等,但是相對來說,恐狼的頜骨以及牙齒比現存的最大的灰狼種北美灰狼都要大,這代表著恐狼有著超過所有現有犬科動物的強大咬合力。
而且與現存的大多數犬科動物一樣,恐狼也是群居動物,這一點從恐狼化石坑中的恐狼密度就能看出。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恐狼的頭骨雖然很大,但是它的腦容量比現在的灰狼要小,而且它的腳掌相對較小。
恐狼打得過鬣狗嗎?
從上面兩種動物的數據看,恐狼比條紋鬣狗、棕鬣狗以及土狼都有這明顯的體型優勢,所以打這三種鬣狗是沒有問題的。而與斑鬣狗的對決就沒那麼簡單的了。我認為可以分兩種情況。
01 C. d. guildayi VS斑鬣狗
C. d. guildayi是恐狼相對小一點的一種,它的平均體重與現存的斑鬣狗的平均體重幾乎一樣,也就是說,這是兩種同體型下動物的對決。由於C. d. guildayi的腦容量較小,我們可以認為它沒有斑鬣狗聰明,而且腳掌相對較小就以為著它們的奔跑能力以及靈活性要比斑鬣狗差一些。
因此,C. d. guildayi大概率是打不過斑鬣狗的。
02 C. d. dirus vs斑鬣狗
由於C. d. dirus是恐狼較大的種,它的平均體重要比斑鬣狗重10公斤左右,而且最大的C. d. dirus的體重高達110公斤,比最大的斑鬣狗(85公斤左右)要大很多。而相對較大的體型差,足以彌補稍差的靈活性和智商。所以,我認為C. d. dirus是能夠打過斑鬣狗的。
總結
恐狼與鬣狗的比較,並不是單純的兩個動物之間的比較,而是6種不同體型動物之間的對決,相對來說,同體型下斑鬣狗有優勢,如果說最大的恐狼和最大的斑鬣狗對決的話,恐狼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