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科學家稱黑洞周圍也能存在文明,這是傳說中一天一年的仙界嗎?

2021-01-08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黑洞周圍常常被認為是X甚至是伽瑪射線輻射高發區域,在黑洞的周圍經常以死地來形容,要說在黑洞周圍能找到生命,常常被稱為這想法是不是瘋了!但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的天體物理學家保羅·薩特在3月6日發表的文章中認為,黑洞周圍也可能存在生命!

黑洞是怎麼形成的,為什麼會認為它的周圍是一片死地?

在現代天文的認識中,有兩種可能會形成黑洞,一種是恆星演化的末期內核演化出鐵核後的坍縮,或者大質量恆星直接坍縮等恆星型黑洞,另一種則是宇宙大爆炸初期高密度物質區域坍縮而成的黑洞,前者有理論基礎,後者能解釋超大型黑洞的來歷。當然黑洞還能從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中推導出來,而且2019年4月10日晚還公布了M87星系中心的黑洞,所以黑洞已經實錘了!

黑洞周圍為什麼是一片死地?

這得了解下去年公布的黑洞我們為什麼能看到!正常條件下,黑洞只有幾種可能能間接觀測到,因為黑洞是一個超大質量的天體,但它不會輻射任何光線,因此只能以引力透鏡的間接方式觀測到它的存在。但我們看到的M87黑洞明顯不是,周圍有一圈暗紅色的光芒!

19年4月10日公布的黑洞標準照

其實這並不是我們肉眼能看到的可見光波段拍攝的,因為黑洞距離太遠,假如要可見光拍攝的話需要數十甚至上百千米口徑的光學望遠鏡,但顯然人類不具備,所以轉而用幹涉陣列的射電望遠鏡,將分布在半個地球的射電信號處理成一個地球直徑的望遠鏡!

事件視界望遠鏡幹涉陣列分布

這些射電望遠鏡將接收到的無線電信號,用超級計算機處理了將近兩年,最終獲得了黑洞的照片!但這過程中有一個問題,不是說黑洞不發出任何光麼,為什麼又被射電望遠鏡看到了?其實是因為黑洞強大的引力吞噬了大量的物質,比如M87*黑洞十年即可吞噬一個太陽的質量,這些發出的射電信號就是物質被吞噬後最後吶喊的「聲音」!吞噬過程中會發出從伽馬射線到X射線以及可見光和紅外、微波等全波段信號,在距離黑洞比較近的位置時甚至比微波爐裡的條件還要差!

這樣的黑洞周圍還有生命嗎?

保羅·薩特認為:黑洞周圍也可能存在生命

保羅·薩特假設了一個有趣的條件,他認為在一個巖石質行星,剛好在一個在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視界外高速公轉時,可能會產生足夠的溫度和宜居條件。他的理由如下:

行星的熱量與液態水來源黑洞對這個巖石質行星的引潮力會讓內部產生足夠的溫升,就像木星強大的引力導致木衛一表面起伏超過100米,並且還有活火山正在噴發活動,這在旅行者二號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路過木星時就發了。

木衛一火山噴發

如果這顆行星上存在水,那麼這些能量足夠讓它保持在液態水狀態,比如木衛二冰殼下就存在一個深達上百千米的冰下海洋,而這種情況在木星和土星的衛星系近距離衛星中都是普遍狀況。

黑洞讓微波背景輻射成為陽光?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理論,大意是黑洞強大的引力會讓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從宇宙膨脹快速遠離的紅移重新在引力梯度空間中獲得能量,轉而成為藍移,黑洞強大的引力甚至可以將背景輻射從微波段加速至可見光,甚至到紫外輻射!

普朗克衛星獲取的微波背景輻射

微波背景輻射:宇宙大爆炸的餘暉,即宇宙誕生38萬年光子脫耦時的輻射,由於宇宙膨脹,已經將這些光紅移到了微波段!

而且黑洞的引力透鏡效應可以將微波背景輻射聚焦到視界周圍,使得在那顆巖石質行星上看起來的微波背景輻射像一顆太陽。

黑洞成為行星提供黑夜?保羅·薩特認為,黑洞周圍高速公轉的行星還可能擁有黑夜,因為行星的自轉使得它有「太陽」也有黑夜。保羅·薩特經過計算,大於太陽質量1.6×10^8的黑洞在其視界附近擁有一個狹窄的「宜居帶」,但在此處的行星不得不以接近光速公轉才能保持足夠的「離心力」對抗引力!

米勒行星就是一顆在黑洞附近的行星

這會是傳說中的仙界嗎?

其實我們對其他玩意兒都不太關心,但幾乎以光速環繞黑洞公轉這點非常感興趣,因為愛因斯坦告訴我們,接近光速的運動的物體,時間會逐漸拉長直至無限膨脹,所以假如這顆行星上存在生命,那麼我們可以想像,天上一日,地上千年的事實真有可能發生!

在黑洞附近的奧林匹斯山?

住在黑洞旁邊的超級文明,想想就激動,不過有一個可能就是它們的發展可能也相當慢,也許地球上過了45億年,在那邊不過幾千萬年而已,也許那邊剛從一顆生命的種子發展到了一條魚,理論上幾千萬年裡的發展已經很快了,這個仙界裡住著一條魚?好吧,算你們想像力比較豐富。還是回到正經話題上來探討下!

這些理論都靠譜嗎?

很顯然保羅·薩特的「理論」在理論上是可行的,但千萬倍太陽質量的黑洞並不是那種視界周圍擁有很平滑過渡的黑洞,這種類型的黑洞仍然擁有一個殘暴的視界,也就是還沒有接近視界可能就會被洛希極限撕碎,或者周圍超強的吸積盤輻射,又或者高速公轉的「離心力」讓行星破碎。

所以保羅·薩特的理論僅僅是理論上存在,就像《星際穿越》中米勒行星上的世界一樣,滔天巨浪就是黑洞引起的,當然米勒行星的條件也是《星際穿越》中被詬病最多的,所以現實中這種可能性幾乎就是零,保羅·薩特假設的黑洞周圍存在生命的理論不會指導天文學家將外星生命的尋找方向指向黑洞。

相關焦點

  • 新黑洞的發現打破規律,科學家稱它不該存在,這是怎麼回事?
    新黑洞的發現打破規律,科學家稱它不該存在,這是怎麼回事?2019年科學家公布了第1張黑洞的照片,讓我們首次看清了黑洞的真實面目,一則關於黑洞的研究報告出現,顛覆了我們對於黑洞的認知,科學家更是表示這樣的黑洞在宇宙中根本不可能存在。
  • 2020 年外星人十大發現:生命可以在黑洞周圍存活 ...
    最終科學家得出的結論是,在這 53 顆行星中,大約四分之一的行星可能具備適合存在海洋世界的條件,從而表明擁有海洋的星球可能在銀河系中非常普遍。6、地球微生物呼吸氫氣,或許外星生命也是如此。今年 5 月,科學家對大腸桿菌(包括人類在內的許多動物腸道中的一種細菌)和普通酵母菌(一種用於烘焙麵包和釀造啤酒的真菌)進行實驗,觀察它們是否能在不同環境中生存下來。目前科學家已證實大腸桿菌和酵母菌在沒有氧氣的情況下也能存活,如果將它們放在裝滿純氫或者純氦的燒瓶中,它們仍會繼續生長,儘管生長速度比平常慢一些。該項發現表明,在宇宙中尋找神秘生命形式的時候,我們應當考慮那些與地球不太相似的星球。
  • 一個黑洞比一個星系還重!比超大質量黑洞還大的黑洞,真的存在嗎
    這種黑洞幾乎在每一個星系的中心都有存在,質量普遍在太陽的100萬倍以上,其中以TON 618為最。這樣的質量,已經超出很多人的想像了,但科學家指出:宇宙中還可能隱藏著更加驚人、更加巨大的黑洞,大得令人拍案驚奇。  黑洞的分類  我們知道,目前科學家觀測到的黑洞可以分為兩類,除了我們剛才提到的超大質量黑洞之外,還有一種是恆星級黑洞。
  • 震驚,科學家提出我們可能生活在「黑洞」中
    多元宇宙 如果這個新理論被證實,那麼我們一直在尋找的地外文明很可能就在黑洞中。反過來來講,對外生命觀察到的我們也是一個「黑洞」。那麼,這樣投機性問題、暗物質問題以及多元宇宙概念就都能說得通了。
  • 哈佛科學家發現宇宙超級黑洞「鼻祖」
    據外媒體報導,科學家已經確認在宇宙中存在大量的黑洞,幾乎每個星系中央都存在超大質量黑洞,而一些質量更小的黑洞則更多,那麼這些黑洞的前身是什麼模樣就成了科學家的研究焦點。於是科學家通過錢德拉X射線望遠鏡對早期黑洞進行了研究,通過比對200多個星系的X射線信號,科學家發現早期黑洞擁有特殊的噴流釋放,並具有一些代表性的物理現象,周圍吸積物質存在大量分子氣體和塵埃,這些都是早期黑洞及其周圍空間環境的特點。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科學家在地外星球生命探索領域獲得一項重大突破!
  • 黑洞會摧毀地球嗎?史蒂芬霍金的預測,黑洞也可能會消亡
    在神秘的外太空有許多能夠瞬間摧毀地球文明的現象,比如小行星撞擊地球,就曾經滅絕了恐龍。還有伽瑪射線暴、超新星等能在瞬間對我們造成巨大傷害,但是這都沒有黑洞的存在恐怖。大家都知道黑洞是質量非常大的一個球體,質量達到足以改變空間和時間這種抽象的存在。
  • 質量相當於太陽的142倍 科學家發現「最古老」黑洞
    參考消息網9月3日報導 法新社巴黎9月2日發表了題為《科學家發現神秘的「中等質量」黑洞》的報導,相關內容摘編如下:  科學家9月2日宣布發現了一個黑洞,這是迄今發現的最古老黑洞,根據人們目前對「怪物」黑洞的理解,這個黑洞根本不該存在。
  • 從黑洞到黑洞能量,人類如何走進黑洞?
    愛因斯坦最著名的質能方程 E=MC^2,向人們揭示了質量轉變成能量的可能。如果質量可以100%轉化為能量,一隻貓所產生的能量就可以供挪威一個國家使用1年。霍金在1974年發表的一篇論文中提到黑洞雖然可以吸收各種物質,但還是會洩漏出少量的輻射。這也就意味著,能量是可以從黑洞中逃脫出來的。這些能量匯聚在黑洞周圍,形成一層「熱大氣」。
  • 外星人可製造黑洞炸彈從黑洞邊緣抽取能量?
    來源:新浪科技不斷旋轉的黑洞具有強大的自然力量,能夠改變周圍的時空和空間,因此,人們會思考:黑洞是否可以作為某種能量源?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7月9日消息,能量可以從黑洞中吸出來嗎?數學物理學家提議製造「黑洞炸彈」!不斷旋轉的黑洞具有強大的自然力量,能夠改變周圍的時空和空間,因此,人們會思考:黑洞是否可以作為某種能量源?
  • 黑洞是什麼樣的天體,黑洞內部什麼樣,黑洞會消亡嗎
    黑洞照片帶著疑問我們一起看一下黑洞內部的天地,首先黑洞是一個連光線都無法逃脫的天體,怎麼能拍出照片?第二光子是質量為零的物質,黑洞是怎麼束縛住的?第三黑洞質量非常大,裡面的會有什麼樣的景象?黑洞吞噬想像圖所謂「事件視界望遠鏡」就是科學家在全球設定了八座亞毫米望遠鏡組成的網絡以收集數據,這個網絡稱為「事件視界望遠鏡」。所有數據再由科學家進行處理,最後形成黑洞圖片。所以黑洞是無法直接觀測。
  • 真的不存在行星質量級別的黑洞嗎?
    黑洞是宇宙中已知的最特殊天體,它的引力之大,連光都無法逃脫!行星、恆星、白矮星、甚至中子星,只要遇到黑洞,都會其強大的引力所吞噬!目前觀測到的最大黑洞編號為SDSS J140821.67+025733.2,質量大約為太陽的1960億倍,最小的黑洞編號為IGR J17091-3624,質量大約僅為太陽的3倍。根據科學理論的測算,該黑洞已經非常接近理論上的質量最小黑洞了!根據測算,該黑洞的史瓦西半徑僅有9公裡!可想而知其規模多小了。那為什麼不存在行星質量級別的黑洞呢?僅僅是因為人類觀測設備的制約才被科學家認為不存在嗎?
  • 黑洞是怎麼形成的?為什麼要研究黑洞?
    在宇宙中有很多神秘的現象,科學家們也一直想要去找到答案,雖然人類現在看似科學技術非常發達,但其實對宇宙來說還是不值一提的。說到宇宙中最神秘的,很多人腦子裡應該都是黑洞的景象。之前,人類只知道宇宙中存在著行星、恆星、星系,而關於黑洞是什麼,人類是不知道的,自從在宇宙中發現黑洞的存在,人類就特別感興趣,當我們了解黑洞之後,就感覺黑洞是神秘而又吸引人的。那麼黑洞到底是什麼?
  • 傳說中的怪物是否真的存在?科學家竟拍到至今存在的史前海底怪物
    是一種存在於蒙古傳說中的離奇生物,你也許會認為這只是一個杜撰的玩笑而已,但是,「死亡之蟲」卻似乎並不是一個荒誕的傳說,因為當地牧民無論是面對遊客還是科學家,都堅持說死亡之蟲絕非杜撰,它確確實實存在,許多目擊者對它的描述也驚人的一致;它生活在戈壁沙漠的沙丘之下,長5英尺左右,通體紅色,身上有暗斑,據目擊者稱,每當「死亡之蟲」出現,將意味著死亡和危險,因為它不但會噴射出致命毒液
  • 人類首次拍到隱藏黑洞,黑洞裡面藏著什麼?劉慈欣提出大膽的猜想
    去年,天文學家發布了一組黑洞照片,這也是人類首次拍到隱藏黑洞,這個黑洞位於室女座M87星系中,距離我們5500萬光年。這項發現在科學界可謂是不同凡響,科學家們運用先進的攝影技術,通過模擬超大口徑望遠鏡,拍攝的每一張照片都清晰可見。
  • 地球與銀心黑洞越來越近,我們正在被黑洞吞噬嗎?
    地球與銀心黑洞越來越近,我們正在被黑洞吞噬嗎?研究人員認為,正是由於兩大黑洞併合,與周圍恆星發生相互作用,才造成了這一現象。在銀河系的中心,也有著一個超大質量黑洞,此前曾有天文學家繪製了一張全新的銀河系中天體位置和速度圖。這張地圖顯示,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距離地球約為25800光年。這比國際天文聯合會於1985年所採用的官方數據27700光年還要近。
  • 黑洞真的只會吃吃吃嗎?
    黑洞真的只會吃吃吃嗎?那麼真正的黑洞在宇宙中真的扮演如此角色嗎?其實不然,黑洞長久以來的「公關危機」,只是源於我們對其匱乏的了解,其實它在我們宇宙的演化中,扮演著宇宙建築師的角色。今天,不妨跟隨我們了解一下最新的黑洞資訊,一窺這位「重力一哥」的日常。
  • 傳說中的亞特蘭蒂斯以及利莫裡亞文明等,是真的嗎?
    沒有任何證據表明地球上出現過多個文明!不過從生命誕生以來總共有過五次生命大滅絕倒是事實,是這樣誤會地球總共出現過五個文明嗎?一、五次生命大滅絕能夠得著文明的級別嗎?在地質史上最著名的五次生物滅絕中,最高等級的大概要算恐龍,但很明顯這和文明無關!
  • 宇宙版「貪吃蛇」上線,科學家發現小黑洞變身大黑洞,全靠貪吃
    黑洞作為宇宙中最神秘的天體,一直是備受人們談論和科學界關注的熱門話題之一。根據愛因斯坦在廣義相對論中的觀點,當一顆大質量的恆星瀕臨死亡,最終它的內部坍縮成為一個點,這個點就是黑洞,然後通過吞噬周圍的所有物質,包括光在內,不斷地壯大自己。
  • 眼前的黑不是黑,宇宙中最深不見底的黑洞的黑,是怎麼被人類的眼球...
    這顆黑洞距離地球 5500 萬光年,質量比 65 億顆太陽還重,是人類能觀測到的第二大黑洞。這張黑洞照片和之前人類幻想的宇宙圖景如此不同。比起《星際穿越》裡壯麗的黑洞「卡岡圖雅」,真實的黑洞更像是《魔戒》中的索倫之眼,讓人們意識到黑洞的本質。
  • 黑洞裡的大象去哪了
    只是自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黑洞設下了一道難題,讓科學家頭疼了幾十年。那個時候,英國著名天文學家史蒂芬•霍金從理論上證明,黑洞其實也不是完全只吃不吐,它也會向外輻射能量,這就是所謂的黑洞蒸發。只是黑洞蒸發的速度驚人得慢,一個大一點兒的黑洞要許多許多億年才能蒸發乾淨。問題來了,不論黑洞蒸發速度有多慢,它總會有蒸發乾淨的一天,最後一丁點兒的東西都不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