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韓國電影產業的崛起,韓國電影這些年在全球都引起了熱議。韓國本土電影真正意義上的崛起是在90年代末期,比國內和日本都要晚很多,但這20年間仍然產出了諸多佳作。
今日我們就來盤點韓國電影的TOP10,這份榜單結合了個人觀影喜好與韓國著名電影雜誌《Cine21》的年度佳片榜,權衡大導及名演員的代表作、影片類型、國際獲獎情況、各大平臺評分等元素總結而成,力求多元而又自成一格。
或許你不是很認可這個榜單,不過,如果你對韓國電影並不熟悉,抑或是厭倦了那些千篇一律的韓式類型片,那它應該能給你的觀影方向提供一個新思路。
一《生死諜變》(1999)
入選理由:韓版「戰狼2」,擊敗《鐵達尼號》的開山大片。
這部電影在韓國電影中的地位甚至比國內的戰狼系列還要高,《生死諜變》不僅是韓國商業電影的開山之作。在90年代末期,正是韓國電影產業的開端,而《生死諜變》就是舉整個韓國之力的產物。韓石圭、崔岷植、宋康昊、黃政民的陣容足以看出這部電影的誠意。這部電影也定義了韓國商業電影的製作方法,最終《生死諜變》打破了那時候的好萊塢神片《鐵達尼號》在韓國的票房記錄。
二《薄荷糖》(2000)
入選理由:「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
李滄東是所有韓國導演中最接近成為「國師」級別的那一位,只因他擁有整個韓國影視界都缺乏的文學素養,電影作品的氣質也是獨樹一幟。《薄荷糖》作為李滄東的代表作,其在文本層面上所展現出的水準,放眼整個忠武路無出其右。主演薛景求也憑藉精湛的演技而大放光彩,從而能與宋康昊和崔岷植並稱為韓影演技派「三駕馬車」。
電影開始於1999年的春天,中年男子金永浩選擇在同學聚會上跳軌自殺。隨著火車的緩緩倒走,七個有關金永浩的倒敘片段也慢慢展開。從三天前一直追尋到1978年,觀眾在薄荷糖這一信物的指引下不斷回溯。原來曾經的金永浩如此溫柔細膩,而他也終將會走向毀滅。
全片對仗工整而又結構清晰,或明或暗的線索都能前後呼應。金永浩無疑是時代悲劇的縮影,而無數個金永浩也就構成了韓國悲慘的一代。用一個人的一生來反映韓國二十年的變遷,李滄東的野心在本片中顯露無疑。
彩蛋:神劇《請回答1988》在內的多部後來的作品曾致敬過這部經典。
三《生活的發現》(2002)
入選理由:「洪式尷尬美學」是影評人們最驚喜的發現。
拋開不倫戀的爭議,洪常秀也是韓影無法繞開的一個「冷門」名字。打開他的豆瓣頁面,最熱門的作品只有兩萬多人打分,大部分的評分人數也就三五千。而他的水平發揮也穩定得可怕,超過二十部的長篇電影全都在六七分之間,既沒有八分以上的廣義「佳作」,也不會有不及格的爛片。可以說他是最小眾的「知名」電影人,但又絕對不能忽視他一系列的實驗電影所帶來的深遠影響。
《生活的發現》是洪常秀真正確立自己風格的作品,也是他評價最高的作品之一。之後近二十年,那些不斷被重複的男女吃飯喝酒尬聊亂搞,那些精巧的敘事結構,以及粗暴簡單的推拉鏡頭,都可以從這部作品中找到源頭。洪常秀註定會被絕大部分觀眾排斥,但作為一位能常年屠榜韓國《Cine21》和法國《電影手冊》年度十佳的作者導演,他的電影也絕非看上去那麼簡單無聊。
四《殺人回憶》(2003)
入選理由:韓國乃至世界犯罪電影的高峰。
在很多人眼中,這部電影的地位甚至高於同導演的另一部作品《寄生蟲》,《殺人回憶》影響了一代世界電影人。在《十二宮》《暴雪將至》等國內外犯罪電影中,你都能看到《殺人回憶》的影子。
兇手是誰已經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當時兩位主角所代表的兩個陣營韓國激進派和保守派無論爭鬥的多麼激烈,最後都輸給了韓國大環境下的一個普通民眾和遠在海外的美國的一紙文書。
五《漢江怪物》(2006)
入選理由:韓式科幻的開山之作,「奉式類型片」從此大受歡迎。
如果把《生死諜變》看作韓版「戰狼2」,那《漢江怪物》自然就是韓版「流浪地球」。本片在做後期特效時可謂是困難重重,項目甚至一度停擺。還好片子上映後票房大賣,海外反響也十分熱烈,至今仍是奉導最賺錢的作品。雖然《漢江怪物》在體量上遠比不上《流浪地球》,但能以極低成本拍出一部有深度的科幻片,奉俊昊也可以說是以一己之力奠定了韓影工業的基礎。
這部電影也是「奉式類型片」的開端,即用類型片的外殼包裝現代寓言,來揭露諷刺現實。奉導也因此能以這種創作思路風靡海內外,直到《寄生蟲》的大獲全勝。對於西方觀眾來講,他們可以只對花裡胡哨的外殼嘖嘖稱奇,而不去深究怪物符號的指向性;對於韓國乃至東亞觀眾,影片中隨處可見的韓美隱喻,怕是也讓人在刺激之餘多了幾分深度思考。縱使它並沒有完全跳出韓式類型片的桎梏,這種創作上的亮點突破依然能讓本片成為天才之作。
六《局內人》(2015)
入選理由:包羅萬象的韓式政治驚悚片,看這一部足矣。
韓國的19禁票房冠軍,把韓國各界黑了個遍。諸如「新政黨」、「未來汽車」、「祖國日報」等化名直指韓國最有權勢的政商媒,大尺度的髒趴場面也極大程度滿足了觀眾的獵奇心。
本片的三小時導剪版把韓國政壇的競選黑幕刻畫得淋漓盡致:政客在財閥的支持下當傀儡候選人;媒體發文造勢,又用黑勢力清除異己;檢察官沒權沒勢,要想幹事業就註定處處受限。在這種情況下,失勢的黑幫老大與平民檢察官的組合想扳倒一切,自然也需要遊走在正邪邊緣。
最值得玩味的,莫過於一路正向上揚的劇情在迎來大快人心的結局後突然急轉直下。兩位男主要麼出獄後走回黑社會老路,要麼離開體製成為普通的律師,個人命運並沒有得到改變。監獄裡報社評論員的話更是一針見血:「民眾最關心的只是桃色新聞罷了」「右手沒了還有左手」,黑暗依然如影隨形。
七《寄生蟲》(2019)
入選理由:無論你喜歡與否,它都創造了歷史。
這是奉俊昊的大獲全勝,也是世界對於韓影誕生百年的一份厚禮。對於這部,各路影評分析怕是詳盡得多,在此就不贅述了。只提一點:所有對於人物動機/劇情走向方面的質疑,需要先補課何為「現代寓言」。
八《南漢山城》(2017)
入選理由:借古喻今的嚴肅作品,「後薩德時代」的深刻反思。
難得一見的韓國歷史好片,片中對於清軍「金錢鼠尾講滿語」的形象刻畫甚至遠比國產影視考究得多。影片改編自韓國著名小說家金薰的同名作品,講述了明清之際朝鮮國王被清軍圍困於南漢山城的屈辱往事。
一面是恩重於山的大明,一面是咄咄逼人的大清,朝廷內部也因此分化為「主戰」與「主和」兩派。這兩派本身的立場並沒有對錯,可正是在雙方的左右互搏中,朝鮮浪費了太多本能扭轉局勢的戰機,一國之君也終將面對下跪之恥,以換得國家的一線生機。
影片的上映時間正好是在2017年,「薩德」風波之後的第二年。導演曾在採訪時表示,這部電影就是對現實的映射,與韓國的現狀息息相關。幾百年過去了,強權的身影依舊盤踞在半島之上,兩個表面看上去獨立的國家,卻依然只能在大國的夾縫中艱難求生,這也正是朝鮮半島最悲哀之處。
九《新世界》(2013)
入選理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殺出一條血路。
這部電影應該是國內知名度最高的韓國電影了,改編自香港電影《無間道》。一個被香港導演們玩爛了的題材仍然讓韓國人拍出了新意,不同於原版的宿命感和意料之中的結局,《新世界》更多的是寫實的暴力與鮮血,還有男主人公細膩的內心變化,最後一黑到底反而更符合劇情發展。
十《小姐》(2016)
入選理由:女同題材在商業化和國際化的雙重成功。
縱觀全世界有關同性題材的電影,絕大多數都以文藝/作者元素為主,極少有在商業上得到廣泛認可;而韓國一直不缺少諸如《霜花店》、《王的男人》等男同題材的票房爆款,卻在女同題材上一直鮮有建樹。《小姐》不僅一舉填補了這兩種空白,也證明了樸贊鬱在A級大製作中的掌控力,從多重意義上來看都彌足珍貴。
《小姐》的成功也帶出了韓影在面對創作思路日益枯竭的新出路:對於國外名著的本土化改編。韓國從未有過原著中工業革命的社會背景,但在日據時期一樣存在著階級的對立與差異,從而就有了嫁接文化的土壤。而對比樸贊鬱此前去好萊塢拍的《斯託克》與此後拍的英劇《女鼓手》,他在國際上的成功也讓我無比期待與湯唯的合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