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關注的經開三江醫院終於有最新消息了。
近日,綿陽三江醫療投資有限公司向衛健委申請設置「綿陽三江醫院」。
詳細內容如下:
1、擬設置醫療機構申請單位:綿陽三江醫療投資有限公司
2、擬設置醫療機構名稱:綿陽三江醫院
3、擬設置醫療機構執業地點:綿陽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綿州大道中段與群文西街交匯處的東南側
4、擬設置醫療機構類別:綜合醫院(三級)
5、擬設置醫療機構服務對象:社會
6、擬設置醫療機構所有制形式:其他
7、擬設置醫療機構診療科目:急診醫學科、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小兒外科、兒童保健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皮膚科、腫瘤科、康復醫學科、運動醫學科、麻醉科、疼痛科、重症醫學科、醫學檢驗科、病理科、醫學影像科、預防保健科、中醫科、全科醫療科、醫療美容科、中西醫結合科、婦女保健科、精神科
8、擬設置醫療機構床位:1000張(牙椅15張)
9、擬設置醫療機構經營性質:非營利性(非政府辦)
10、擬設置醫療機構投資總額:17.3億元
11、擬設置醫療機構註冊資本:4.3億元
12、擬設置醫療機構經初審符合綿陽市醫療機構設置規劃。
以上內容同步在綿陽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網站和擬設醫療機構執業地點進行公示,公示期為5個工作日:自2020年8月17日至2020年8月21日止。公示期間,任何單位或個人如有異議,請於公示期內向我委反饋意見。
早在2013年,綿陽市相關部門就在網上規劃公示經開區三江醫院的相關信息了。直到去年11月7日,這間傳聞已久的三甲醫院才終於進場平地。
當時大家都還激動了一陣,以為終於來一間醫院,可以緩解當前就醫壓力了。
現實是,醫院又久久未動工。
綿陽三江醫療投資有限公司作為三江醫院的開發單位,是由綿投、綿陽市第三人民醫院和經開投控合作投造。
三江醫院作為非營利性三級綜合醫院,採取的是市屬國有平臺+市屬綜合醫院聯合共建的模式,是經開區首家三甲綜合醫院。
醫院選址經開萬達廣場和中瑋海潤城之間,北側是萬達華府,東面一街之隔是在售的南庭御景。
7月3日曝出在經開區拿了130畝地塊的九洲千城新項目,也非常靠近三江醫院。
就是去年綿投轉讓的C、F地塊,分為純商服用地(年限:商業40年)和商服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年限:商業40年、居住70年、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用地50年),其中一個地塊還要求配建一所十八班幼兒園。
根據地塊條件,在三江醫院西側的另外兩宗和九洲千城地塊,都將打造為商住結合的高層住宅。環繞著CBD萬達,醫院周邊的人氣也會不斷攀升。
三江醫院什麼時候會建成呢?
根據綿陽自然規劃局7月23日消息顯示:2020年7月21日上午,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組織局首席建築師及專家團隊對綿陽三江醫院、舊城改造項目規劃設計方案作專題技術指導。
綿陽三江醫院是擬新建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位於經濟技術開發區綿州大道中段與群文西街交匯處東南側地塊,總用地約100畝,規劃總建築面積約23萬㎡(含地下),規劃總床位1000床,建成後將為綿陽市城南片區乃至三臺縣和鹽亭縣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和醫療環境。項目方案設計在滿足規劃設計條件及醫院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對總平面布局、風格立面、交通組織、景觀設計等進行了多方案比較設計,力爭為醫院建設提供最優設計方案,儘快推進項目落地建成,滿足片區醫療需求。
和三醫院相比,三江醫院的建築面積更大,但床位設置數量少了40%左右。
而就在6月15日,三醫院官網發布了《綿陽市第三人民醫院成立綿陽三江醫療投資有限公司對外投資的可行性分析報告編制單位採購公告》:
根據醫院審批建設流程的六大部分,目前三江醫院還處於第三階段——項目規劃設計審批(招標)階段。
六大部分為:
1、立項規劃選址階段
2、建設用地審批階段
3、項目規劃設計審批(招標)階段
4、監理、施工招標階段
5、報建施工階段
6、驗收管理階段
醫院建築依據建設規模,自工程立項、方案設計交流至設計施工圖完成設計周期一般需要半年至1年,醫院施工根據其規模一般需要2-3年時間。
目前三江醫院的設計方案還未面世,各項工程也並未開啟,等到施工開始至少還要一段時間。
在綿陽市2020年省市重點項目名單裡,經開區三江醫院被列入了今年的市重點項目,建設工期為2020-2024年,總投資12億元,預計今年投資3000萬元。
初步可以判斷,經開區三江醫院的建成時間是2024年。
在8月17日綿陽市政府發布的《綿陽市加快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實施方案》中還提出,實現主城區新型智慧城市基本建成,縣城基本實現智慧化改造,城市數據實現統一匯聚和互聯互通的目標。
到2022年底,初步構建覆蓋全域的智慧城市生態體系,建成國內一流、西部領先具有科創特色的國家新型智慧城市標杆。各地以縣城智慧化改造項目為主體,加快建設5G+智慧醫療醫院、5G+智慧教育學校、5G+智慧商業和5G+智慧社區等5G+重點項目建設,到2022年底基本完成縣城智慧化改造。
在220個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重點項目裡,三江醫院也在內——三江國際醫院智慧醫院,總投資3000萬元,2021年6月動工,2024年4月竣工,完成綜合布線、智能樓宇、災備機房和配套相關信息系統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
雖然項目位置被劃分到了遊仙區,但目前綿陽僅一個三江醫院,隨著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開展,新建醫院的基建也必然會提檔升級。
那什麼是智慧醫院呢?
三江醫院的智慧化,目前僅僅體現在面向患者的「智慧服務」,智能化停車場、收費系統、車牌識別系統等,都是為了提供更加方便和快捷的服務。
像是在市中醫院、肛腸病醫院、市第三醫院、四0四醫院、骨科醫院、市腫瘤醫院等,基於5G、大數據、物聯網,實現數據共享、建立智慧病房等....全面實現智慧化,提供面向醫務人員的「智慧醫療」、面向患者的「智慧服務」以及面向醫院管理的「智慧管理」。
這也才是真正意義上,面向全社會群眾的「智慧醫院」。
對經開區有什麼影響?
如果你認為三江醫院的建成僅僅只是為了緩解新區醫療資源的緊張,那就大錯特錯了。
綿陽主城區的核心組成板塊(如市中心),已經形成非常成熟的醫療體系,而區域擴張後的新板塊卻不可避免的陷入了配套滯後的困境。就拿經開區來說,常住人口流量有了,大型商超有了,公立教育資源和醫療服務卻沒有跟上,縱使環境再美,也會讓很多人覺得遺憾。
在主城區內,有類似情況的還有小梘、園藝山、磨家和青義板塊,醫療、商業配套發展後勁不足,板塊升級一再受阻。
這些新區的定位和發展卻都對標科技城的門臉,小梘—宜居、園藝山—教育、青義—科教....
要破解新區發展難題,聚攏人氣,同時又要確保現有城區的資源不會被掠走,要以大帶新,就指的是利用現有資源,通過多方合作培育新的配套。
綿陽作為醫聯體建設試點城市之一,建立市級綜合醫聯體、專科醫聯體、社區醫聯體等10多個市級醫聯體,共計籤約成員單位400多家,涵蓋全市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及周邊省市。
目前市中心醫院設立金家林分院,三江醫院推進建設,三甲醫院資源外擴,組建城市醫療集團,正是綿陽為了構建新型城市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所做出的嘗試。
也能及時滿足分散在主城各個區域人群對於醫療服務的基本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