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科學家發現4.6億年前海洋動物如何「生娃」

2020-09-15 安徽農業科學

新華社記者14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由中國、愛沙尼亞、美國、英國古生物學者組成的團隊,運用最新顯微成像技術,捕獲了一種在遠古海洋中生存了1億多年的微小動物——幾丁蟲的繁殖瞬間。

顯微CT下的特異標本;均可在母體標本體室內清晰地觀測到子代的殼體

幾丁蟲是一類體型非常微小的生物。它們生活在4.8億至3.6億年前的遠古海洋中,身體長度以微米計,形態上看,有長頸瓶狀、壺狀、圓筒狀等多種形狀,像是一個個微型「漂流瓶」。幾丁蟲雖小,卻能幫助人類找到石油等礦產資源,還為科學家破解物種大滅絕之謎提供了重要線索。但它本身的生物屬性,人們一直所知甚少。

近紅外顯微成像(A,L)和經雙束掃描電鏡切割後在場發射電鏡下觀測的超微結構

此次,科研團隊採用近紅外顯微成像、顯微CT等多項高精尖技術,對一批4.6億年前的幾丁蟲化石標本進行研究。科研人員意外地發現,一種長久以來一直被認為是畸形變異的特殊幾丁蟲標本,其實是記錄幾丁蟲生殖瞬間的關鍵材料。通過對20枚此類特殊標本的觀察,研究團隊識別出幾丁蟲的兩種生殖模式:一個母體一次繁殖一個後代,或一次繁殖多個後代。

生殖標本的超微結構展示

科研團隊還對幾丁蟲的生殖過程進行了復原:母體底部慢慢變厚,隨後,子代的底部在此生長出來。與此同時,子代幾丁蟲的頸部也在母體內部發育。待二者發育完成後,就會融為一體,脫離母體。

幾丁蟲生殖過程復原示意圖

「這是種典型的無性生殖方式。我們還發現,幾丁蟲母體在『生娃』後,也能繼續存活,而不是很快死去。」領導此項研究的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梁豔說。

相關研究成果已於近日發表在國際地學期刊《地質學》上。

來源:新華社

♔採編:姜姜 ♔排版:小同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4.6億年前海洋動物如何「生娃」
    新華社南京9月14日電(記者王珏玢)記者14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由中國、愛沙尼亞、美國、英國古生物學者組成的團隊,運用最新顯微成像技術,捕獲了一種在遠古海洋中生存了1億多年的微小動物——幾丁蟲的繁殖瞬間。幾丁蟲是一類體型非常微小的生物。
  • 4.6億年前海洋動物如何「生娃」?
    記者14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由中國、愛沙尼亞、美國、英國古生物學者組成的團隊,運用最新顯微成像技術,捕獲了一種在遠古海洋中生存了1億多年的微小動物——幾丁蟲的繁殖瞬間。它們生活在4.8億至3.6億年前的遠古海洋中,身體長度以微米計,形態上看,有長頸瓶狀、壺狀、圓筒狀等多種形狀,像是一個個微型「漂流瓶」。幾丁蟲雖小,卻能幫助人類找到石油等礦產資源,還為科學家破解物種大滅絕之謎提供了重要線索。
  • 幾億年前的它這樣「生娃」
    顯微 CT 下正在生殖的幾丁蟲標本(資料圖片)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供圖記者 14 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由中國、愛沙尼亞、美國、英國古生物學者組成的團隊,運用最新顯微成像技術,捕獲了一種在遠古海洋中生存了
  • 科研|古生物學家發現5億年前「兔耳朵蟲」
    5億年前的奇特蟲子。這種遠古蟲子頭部輪廓形似一對兔耳朵,科學家將其命名為「耳形範特西蟲」。耳形範特西蟲近乎完整背殼標本據介紹,此次發現的耳形範特西蟲是遠古節肢動物在5億年前的寒武紀,三葉蟲是當之無愧的「海洋霸主」。它們的身體表面長著堅固的甲殼,好像身穿盔甲的武士。從5.2億年前出現,到2.5億年前滅絕,三葉蟲在地球上生存了約2.7億年,可見生命力之頑強。
  • 約4億年前的生物被發現,科學家如獲至寶,它或是最古老陸地動物
    約4億年前的生物被發現,科學家如獲至寶,它或是最古老陸地動物 在英國蘇格蘭,古生物學者找到了一種看起來好像是「千足蟲」的古生物化石,不過在經過研究後,卻發現它並不是「千足蟲」,屬於一個已經滅絕的遠古種群,從時間上來看,距今大約4.25億年前,它或是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陸地動物,這項研究報告也發布在最新版的《歷史生物學》上。
  • 古生物學家發現1億年前的動物精子
    【古生物學家發現1億年前的動物精子】記者17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中、德、英三國古生物學者最近在1億年前的白堊紀緬甸琥珀中,發現了早期動物的精子。這是迄今人類發現的最早的動物精子,將相關化石記錄時間前推了約5000萬年。
  • 古生物學家發現1億年前的動物精子
    新華社南京9月17日電(記者王珏玢)記者17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中、德、英三國古生物學者最近在1億年前的白堊紀緬甸琥珀中,發現了早期動物的精子。這是迄今人類發現的最早的動物精子,將相關化石記錄時間前推了約5000萬年。
  • 5億年前的「海洋霸主」被發現:全身盔甲
    據報導,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學研究所最近在山東濰坊發現了一種奇怪的昆蟲,大約生活在5億年前,這種古老昆蟲的頭部輪廓看起來就像一對兔子耳朵,科學家們把它命名為「耳形範特西蟲」。它之所以被稱為「耳形範特西蟲」,是因為它大約有4釐米長,頭部很窄,接近身體總長度的一半。頭部殼的兩端前側向前延伸,中間有一個明顯的缺口,使它的頭殼特別像一對兔子的耳朵。
  • 科學家發現4億多年前海洋動物眼睛化石 視力堪比蜻蜓
    據法新社倫敦8月13日報導,科學家發現一種4.29億年前的海洋動物眼睛化石,據推斷具有堪比現代蜜蜂和蜻蜓的視力,而擁有該眼睛的海洋生物在恐龍出現之前就滅絕了。報導稱,在世界各地都能發現三葉蟲化石。這種節肢動物長相可怕,身體分段,並具有堅固的外骨骼。
  • 科學家發現4億多年前海洋動物眼睛化石,視力堪比蜻蜓
    據法新社倫敦8月13日報導,科學家發現一種4.29億年前的海洋動物眼睛化石,據推斷具有堪比現代蜜蜂和蜻蜓的視力,而擁有該眼睛的海洋生物在恐龍出現之前就滅絕了。報導稱,在世界各地都能發現三葉蟲化石。這種節肢動物長相可怕,身體分段,並具有堅固的外骨骼。
  • 5億年前「海洋霸主」被發現:全身長堅硬盔甲、外形清奇
    你知道5億年前的寒武紀時「海洋霸主」是什麼樣的嗎?據悉,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最近在山東濰坊發現一種約5億年前的奇特蟲子,這種遠古蟲子頭部輪廓形似一對兔耳朵,科學家將其命名為「耳形範特西蟲」。
  • 2.5億年前 是誰「謀殺」了海洋中的八成生物
    科技日報記者近日從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該所科研團隊與美國學者合作,對地球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海洋生物滅絕展開了研究。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一次史無前例的生物大滅絕,讓超過80%的海洋生物和大部分陸地生物滅亡。這是有史以來海洋生命遭受的最慘烈打擊。
  • 【新華網】科學家發現5億年前蠍子、蜘蛛等螯肢動物始祖
    【新華網】科學家發現5億年前蠍子、蜘蛛等螯肢動物始祖 2019-09-16 新華網 王珏玢 【字體:大 中 小】
  • 科學家發現5億年前兔耳朵蟲:全身盔甲堅硬無比、外形清奇
    你知道5億年前的寒武紀時「海洋霸主」是什麼樣的嗎?據悉,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最近在山東濰坊發現一種約5億年前的奇特蟲子,這種遠古蟲子頭部輪廓形似一對兔耳朵,科學家將其命名為「耳形範特西蟲」。之所以叫「耳形範特西蟲」是因為,這種動物體長約4釐米,長相奇特頭部狹長,長度接近身體總長的一半。
  • 2.4億年前化石揭示大型海洋食肉爬行動物最後的晚餐
    2.4億年前化石揭示大型海洋食肉爬行動物最後的晚餐(Credit: Da-YongJiang, et al, iScience)(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考古學家發現了一具2.4億年前巨大爬行動物的骨架,它的胃裡還能看到它最後一餐的內容物,一種幾乎同樣巨大的海洋生物。
  • 驚人的火鴨雞料理:2.4億年前巨大海洋爬行動物魚龍強吞4米長獵物 卻付出代價
    大約2億4千萬年前,一隻巨大的海洋爬行動物吞噬了另外一隻稍微小一點的爬行動物,然後在不久之後死亡。 其中較大的那隻生物──一隻形似海豚的魚龍──接著就與腹中那隻較小的動物一起形成了化石。這兩隻爬行動物就這樣深鎖在巖石之中,直到2010年,科學家開始在中國西南部發掘這副化石。
  • 中外科學家發現2.4億年前海生爬行動物足跡
    2.4億年前,一群四足海生動物途經一片淺海地區,海底溼潤的泥土上,留下了一串深淺不一的腳印……水波帶動泥沙,腳印漸漸封存海底。滄海桑田。當年的淺海,如今已成山區。最近,科學家們揭開了這串腳印的秘密。腳印是怎麼發現的?
  • 英科學家發現3.9億年前蠍子 比人還高(圖)
    電影《世紀對神榜》中的巨型蠍子中國網11月21日報導  據英國《每日郵報》消息,對所有爬行動物懷恨在心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壞消息:科學家已經發現了比人還高的蠍子,足足有8英尺高(相當於2米4)。然而,好消息是,它早在3.9億年前就已滅絕。此發現發表在今天出版的《生物學簡報》雜誌上。據估計,它的體重有400磅(約181.4公斤),腿平均有18英寸(約45.7釐米)長,這種致命的海洋蠍子是當今蠍子們的古老祖先。此發現表明在恐龍之前還有一個恐怖的時代。當時大量古老的蜘蛛、昆蟲和螃蟹都是巨型的。
  • 3D圖片重建3.6億年前四足陸地動物
    鳳凰科技訊 北京時間1月16日消息,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最新的研究發現過去100年對早期脊椎動物的重建方式完全是錯誤的。科研人員利用高解析度X射線成像技術研究巖石內部的情況,從而確定首個四足陸地動物的脊椎是如何建造的。
  • 一級保護動物鸚鵡螺,在5億年前,竟然是令人生畏的海洋霸主
    這個時候,大多數的海洋節肢動物已經進化出了堅硬的外骨骼。海洋進入了鼎盛的「蟲族時代」。在海底,到處可以看見海蠍子、鱟、三葉蟲等披盔戴甲的動物在爬來爬去。由於有堅硬的外殼作為防護,普通的掠食動物很難突破這道防線,只能挑選一些沒有外骨骼的獵物來充飢。就在這個時候,一種傳奇般的生物出現了,統治了整個海洋。它的出現,標誌著「蟲族時代」的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