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網絡,圖文無關
讀者來信:
木子李:
我主動追求的丈夫,因為他帥。戀愛期間,就感覺他特別碎碎念,也曾憤怒地在某些場合朝他怒吼:你能不能閉嘴。
那時候,對於他的碎碎念,還不至於太反感,且我朝他怒吼的時候,他還真給閉嘴了。
就這樣,我們稀裡糊塗地結婚了。
然,結婚之後,他的碎碎念似乎比戀愛期間演繹的更加誇張。
講真,屁大點事,他都能嘮叨半天。
期間,我提過離婚,卻因為捨不得,又或者因為孩子,最終,我倆依然生活在一起。
現在,我矛盾極了:不舍離婚,但是,在這段感情中一點都不幸福。
木子李編後語:
感情領域,最沮喪的事情,愛而不得。
感情領域,最糾結的事情,明明兩個人因為某些元素相互吸引著,但是,在經營感情的過程中卻又相互折磨著。
有太多的感情上演了分分合合。
分的衝動來源於對於對方的某些言行舉止看不順眼;合的糾結來源於捨不得在這段感情中的投入以及日久生情的眷戀,又或者對方身上的那些優點對自己依然有吸引力。
在如此糾結的感情中,人們會變得敏感、多疑、喪失自我、不開心。
所以,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戀愛期間,如果真心痛苦,請理性地上演斷舍離。因為,很多戀愛期間就發現的你不能忍受的對方的日常行為,在結婚之後,只會演變得更加凸顯。
我們還需要明白的事情,我們很難遇上自己認知裡十全十美的人。所以,在接納一個人的同時,不僅僅接納的是對方的優點,還需要容忍對方的缺點。事實上,我們在對方眼裡,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人。
個人覺得,在一段感情中,對於原則性錯誤,可以選擇不原諒,而對於一些生活習慣,應該嘗試著適應,畢竟組建一個家庭不容易,尤其在有了孩子之後,應該為了照顧孩子的情緒,儘量去促成一樁婚姻的天長地久。
人這一生,是一個不斷修煉的過程,關於每個人,都有責任和義務讓自己趨向完美,當愛人頻繁指正自己缺點的時候,需要自我反思,而不是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告訴愛人,我就這樣。
婚姻,有時候,需要給愛人希望,這份希望主要來源於自我調節,自我修正。
有些缺點,是可以適當控制的,算是讓自己接近完美,也算是顧全愛人的情緒。
或許,自私的人就不配擁有婚姻,當然,愛挑剔的人,必然也難以收穫婚姻幸福。
我們還需要明白的道理:湊近了,大家都沒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