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邪鬼何為神,神鬼如何兩不分,——這就是我們的世界。」
說到香港片,相信很多人腦海中的畫面是古惑仔,刀狠槍準,一言不合就拔刀相見,這些經典血腥場面,深深影響了80.90兩代人。
今天我想聊聊古惑仔的大佬——《跛豪》。
1992年,第十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當年大熱的一部影片《跛豪》獲得7項提名,豆瓣8.2分的史詩級巨作,堪稱港版教父。
《跛豪》數的上是香港黑幫影史上的教育性代表作,該片以香港六七十年代的大毒梟「跛豪」(真名吳錫豪)的生平為題材改編。
01電影背景
英國人殖民下的香港,曾有很長一段時間內政治腐敗,官不聊生,加之從20世紀第一個十年開始,到五六十年代,連英國人自己都在兩次大戰與戰後重建中掙扎,更何談認真治理香港。
官不作為,民自代之。而官家統治之外的社會,自然就成為「黑」社會了。
在那個黑得不見天日的動蕩社會,出了事不是打電話報警,舉起拳頭先幹一架,誰的拳頭硬誰誰就說了算。
所以也就催生了黑暗勢力的增長,並且還形成了一定規模且完善的地下秩序,然而,誰都想走到秩序的最頂端。
香港的四大探長時期(呂樂、藍剛、韓森和顏雄)
香港黑社會橫行無忌:粉場、賭場和雞場密布。
黑社會四處收保護費,到處鬥毆,治安混亂。民眾深受其苦,經常被不同社團重複收保護費。
那是一段十分灰暗的歷史,黑社會各大派系鬥爭激烈,毒品和色情泛濫。
六七十年代香港警察的全面腐敗,使當時的香港百姓生活在恐懼和血腥之中。
《國家人文歷史》曾刊文講:
「很多華人警察穿上警服在街頭巡邏,脫了警服就跟黑幫老大稱兄道弟。當有案件發生,警察甚至懶得偵破,直接要求黑幫交個人頂罪了事。黑幫之間發生摩擦,也會請警察居中調停。一直到1941年香港淪陷之前,警匪一家,『和氣生財』。」
根據英國殖民地部檔案,19世紀80年代中期,香港三合會會員已達1.5萬—2萬人,會員滲透到工務司、船政廳、華民政務司、高等法院和巡理府的府員等香港政府機構以及華人警察。
甚至到19世紀末,三合會成員佔香港華人成年男性1/3。
警就是黑,黑即是警,曾一度是香港最大的特色。
影片中故事所揭示的是絕大多數香港人記憶裡不能抹去的汙點。
上世紀六十年代英國管治期內,警界曾與黑幫糾結極深,黑白兩道勾結經營非法業務,不僅造成上萬起冤假錯案,更巨貪成風。
真實歷史資料顯示,僅1963到1973十年間,香港警員貪汙受賄金額高達100億港元,價值相當於今天的50 00億港幣,整個警隊95%以上的警員都不同程度涉及貪汙。
黑暗的警界,已經是香港人心照不宣的秘密。
02影片簡介
《跛豪》片長2個多小時,如教父般拉開了一個宏大的格局,此片涉及的幫派和人物眾多,關係複雜,具有為黑道四大家族立傳的野心。
1962年,全國大饑荒,到處都是餓死的人,很多難民從大陸逃到香港,當中有個人叫:吳國豪。
吳國豪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自己窮。
他對一起在餐館打工的弟兄說:
在香港,最重要的就是錢,有錢女人就跟你了。想要賺錢,就要夠狠,假如自己不夠狠,就找個狠的罩著囉,什麼樣的人算狠呢,當警察的囉,賣白粉的囉......
在餐廳打工,被黑心老闆壓,他連夜把老闆的家洗劫一空。後來又被黑幫欺凌,他情急之下投靠黑幫大佬肥波。
為了表示誠意和自己的能力,他先用小計謀殺了當初欺凌自己的幫派,然後又進行幾場血拼,終於得到肥波的重用,也在黑幫中立下地位,其勢力越來越大。
但是,吳國豪的小弟非常好色,還與肥波的情人勾搭,然而有了金錢與地位的吳國豪,根本不把肥波放在眼裡,還冷嘲熱諷:兄弟情婦,理應讓兄弟共享!
肥波這個笑臉虎哪受得了這種威脅與侮辱,他馬上設局,讓吳國豪被毒梟追殺,導致吳國豪殘了一條腿。
而吳國豪也不是吃虧的主,他很快就以其人之道 還治其人之身,肥波最終被吳國豪設計陷害鋃鐺入獄。
有錢能使鬼推磨,吳國豪通過金錢交易,買通高層,幫助自己支持的警察上位,並利用此關係提供庇護,其中關係密切的有五億探長雷洛。
庇護之下,當然是見不得光的買賣。
妓院、賭場甚至販毒,成為了他們合法斂財的手段。
財大氣粗的吳國豪靠著雷總華探長,很快就接下肥波所有地盤,成為黑幫四大家族之首,當時警署也是他販毒的保護傘。
劇中有個很諷刺的畫面,一眾警察圍著一桌子錢,高聲說出讓人大跌眼鏡的話:
做警察的職責,就是保護白粉順利出售!
03時代總會翻篇,威震天下的ICAC橫空出世。
總探長雷洛,聽聞香港成立廉政公署,深知香港政界大洗牌,黑社會「百花齊放的黃金時代」大勢已去。他選擇急流勇退,也奉勸吳國豪收手。
此次危機在吳國豪眼中卻是轉機,認為這是自己能獨吞香港的機會,當時他的地位已經與雷洛平座,每日與全香港的警長開會,每個警察都收到吳國豪的皇糧。
在劇中,有兩句臺詞「全香港三十幾個管區的警察都在跟我開會」,「有人說他的權力比香港港督還大」,將「跛豪」鼎盛時期時的勢力展現得淋漓盡致。
最後吳國豪因位高權重,使得個性狂妄自大,終致其眾叛親離,出生入死的兄弟死的死走的走。
善惡終有報,命運的輪盤已悄悄到來,「跛豪」一直風光到1974年,香港成立廉政公署ICAC,加大力度打擊貪汙犯罪。
第一個拿「跛豪」來「開刀」,最終也難逃正義的審判,「跛豪」在1974年被捕入獄,最終被法庭宣判30年,同時以他為首的犯罪集團也將瓦解。
「跛豪」事件,也意味著整個殖民地制度包庇下的貪汙帝國煙消雲散,香港的貪汙時代從此結束。
《跛豪》表面是一部梟雄發家史,卻折射出香港六七十年代,由亂到治的深刻變革,是一部不折不扣香港黑幫史詩。
片中呂良偉把這個雷厲風行,心狠手辣,重情重義但又狂妄執拗的黑幫傳奇演繹得入木三分。
04一代梟雄——吳錫豪
《跛豪》中吳國豪的人物原型,是香港黑幫四大家族之一的領導人吳錫豪。
影片於1991年上映,當時吳錫豪尚在服刑,而《跛豪》的故事主幹取自吳錫豪的真實經歷,在情節、人物上又有太多演繹,在片頭有一段致歉聲明:
「本片拍攝時,未經吳錫豪先生同意。如片內有模仿影射等情節,實屬巧合。」
大佬吳錫豪人生經歷如影片劇情。
1962年32歲的吳錫豪因為饑荒,從潮州汕頭偷渡到香港,身無分文。
為了吃飯,他加入黑幫。就因為打群架,賺的工錢更高。
從底層小弟,一步步地在三不管地帶「九龍城寨」立足,打下江山。
之後,因為開賭場失敗,轉到毒品行業。
靠白粉生意,他混出了響噹噹的江湖名號:跛豪。
六十年代中後期,吳錫豪通過一系列手段不斷打壓對手,一步步地擴大了自己的勢力範圍,讓自己的毒品生意更是如日中天。
成為香港毒販「四大家族」之首,吳錫豪本人更是當時潮州幫「義群」分支的老大。
七十年代初期,吳錫豪勢力沖天,勾結緬甸大毒梟昆沙,意欲獨吞香港市場,與其他三大家族勢力發生嚴重衝突。
與此同時,吳錫豪販毒勢力積極進入泰國、臺-灣地區的市場。據不完全統計,自60年代後期至七十年代初期,吳錫豪勢力販賣的毒品超過30噸,價值超過3億元。
在香港廉政公署的大力打壓下,1974年吳錫豪被自己的親信出賣。同年底,吳錫豪被捕入獄。
1975年吳錫豪被判三十年徒刑,他的整個集團被判刑124年。隨著團體骨幹的被捕入刑,吳錫豪這一龐大的勢力範圍也隨之衰落。
1991年吳錫豪因肝癌末期,獲香港港督特赦出獄。正如他的口中金句:生死有命,富貴由天。
出獄25天後,便因病情惡化而去世。
雖然人已不在江湖,但江湖裡卻都是他們的傳說。
文:想想
圖: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