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嬰幼兒性教育的問題,其實一直以來都受到各界學者的關注。近年來,我國發生的一起又一起的「性侵幼兒事件」,讓家長朋友們也開始擔憂。
對孩子進行性教育,這是必須的,更是迫切的,但是現實情況是什麼呢?道理都是明白的,只是實際去執行的家長只有少數!
前些天,接到朋友的電話,她說,孩子過完年就滿3周歲,可以先讓孩子去幼兒園,提前熟悉下環境,如果孩子不願意,那就等到9月份開始再給孩子報名。
於是,她收集了離家較近的幾家幼兒園,價錢一個比一個高,但為了孩子的教育問題,還是可以接受的。
朋友想,貴總有貴的道理!但當時,她接到其中一位老師的來電,在對方介紹幼兒園的基本情況以後,她聽到一個讓她極為震驚的事情!
在這裡要給大家介紹下朋友的背景,她大學時期學的是心理學,期間也輔修過兒童心理學方面的課程。大學時,她就下定決定,將來一定要好好培養孩子!
而這一次,對方竟然理所當然地告訴朋友,「當然是大家一起睡啊,都是小朋友沒事的,小朋友哪裡懂這些,不會有影響!」
朋友氣得直接懟回去,「就是因為不懂才需要教,你說不會有影響就不會嗎!你有沒有相關方面的育兒知識!我現在都開始懷疑你們的資質了!」
實際上,現在有不少幼兒園都有類似情況。不僅如此,還有一些幼兒園,甚至就連廁所都是男女共用的,而這些幼兒園背後的負責人,給出的回答大多都是「孩子不懂,沒關係、沒影響!」
美國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曾研究表明,孩子在3至6歲期間的性器期是最重要的階段。同時,這一時期的孩子好奇心強,且善於模仿。
也正是因為如此,一旦讓孩子接受到不良的性教育,將來又會是怎樣一番情形呢?
當然,問題也不僅僅只是出在幼兒園方面,我們上面也提到過,不少家長知道對孩子進行性教育重要,但就是不配合執行!
前蘇聯教育學家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家長是校外之校的老師!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遠比我們想像的重要。
1、性教育
有些家長說,「我不懂怎麼給孩子進行性教育」。如果家長實在不懂如何入手,可以選擇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即給孩子觀看有關兒童性教育的影片、動畫或圖書。從有利於孩子的身體與心理兩方面出發,全面兼顧孩子的發展。
尤其是性心理方面,應當引導孩子正確且理性地看待「性」,並不是像以往那般抵制孩子了解這方面知識,又或者強行對孩子灌輸「性骯髒」的思想,這可能導致孩子形成性壓抑等心理。
2、培養性別意識
現在不少孩子缺乏自身性別的特徵,什麼意思呢?簡單來理解,就是男生缺少陽剛之氣,女生則缺乏溫婉、細膩等特徵。
因此,要教育孩子界定自己的性別角色,男孩子該有的陽剛、負責、敢擔當等要體現出來,而女孩子該有的溫柔、細膩等特徵也要有。
如果家長們發現孩子在幼稚園中,有與其他異性有親摟、撫摸、相互玩弄生殖部位等等,一定要制止,避免孩子養成這類習慣。
告訴孩子,男女有別,並及時與孩子溝通清楚,準確地告訴孩子,哪些行為不適合進行做,且告知原因。如果孩子仍燃不能了解,則可以採取上述方式,最直觀地讓孩子觀看符合幼兒思維的動畫片或圖書等。
3、遊戲中的性教育
多數孩子都喜愛玩遊戲,可以說,這是孩子的天性。因此,家長朋友們可以利用這一特點,組織孩子玩「過家家」,通過不同的角色扮演,加強孩子對性別角色的認知。
與此同時,家長還應當告訴孩子,包括「爸爸」、「媽媽」、「女兒」、「兒子」等角色之間的區別,且應該如何表現,從點滴之中滲透性教育!
除了遊戲之外,家長們更要進行「隨機性教育」,因為你不可能時時刻刻待在孩子身邊,只要是孩子有關孩子性方面的行為,家長最好將點滴性知識巧妙地表達給孩子聽,加深孩子的理解。
孩子性意識缺失,這一問題存在已久,其實最大的問題就是出在教育方法上,並不是父母沒有去教育!矛盾的關鍵點已抓住,如何實踐就是家長們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