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各個品牌都反覆提到「年輕化」。現在的年輕人,自建話語和圈層,想要破圈,品牌先得進入這些圈子。那麼現在有哪些跟品牌最為相關的圈層呢?今天我們來簡單分享聊一下。
01娃圈
狹義上的娃圈,大多是說BJD玩偶(球形關節人偶)愛好人群,觀賞、化妝、裝扮、改造,動輒成千上萬。現在娃圈的範圍已經被一些潮流玩偶品牌擴大了,POPMART、KAWS這些被年輕人熟悉的IP經常出現在品牌聯名中。
02鞋圈
因為對鞋的狂熱而聚集,抽籤、排隊,成為鞋圈日常狀態。鞋圈也和滑板文化、街頭文化緊密交織。DIOR和AJ一雙聯名鞋炒到10萬,成為社會性話題,這類現象在鞋圈著實存在。
03電競圈
對圍繞電競選手、賽事、主播解說等要素產生的電競愛好群體來說,遊戲是一方面,對於賽事和選手的熱愛程度也不輸追星飯圈,電競圈是話題貢獻度不可忽視的一群力量。
04飯圈
流量明星的粉絲構成了飯圈文化,形成了偶像-粉頭-鐵粉-路人粉的等級制度,並圍繞偶像進行消費、反黑、刷榜、洗地、推廣、控評。
05古著圈
對古著愛好者而言,古著可以是時間、故事、藝術品,也更像是生命。古著不僅限於衣服,已延伸至飾品、包包等物品,並逐漸演變成為一個獨特的社會文化現象。
06寵物社交圈
90、95後已經成為養寵物的主力軍,圍繞寵物開始了圈子社交。養寵物意味著需要經驗共享,前段時間喜茶就開了家給寵物主人交流的線下空間。
07獸迷圈
這是一個和動物相關的亞文化小眾圈層,又叫毛毛控,泛指喜歡動物擬人化的人群,深度愛好者還會購買獸裝參加聚會。
08漢服圈 & JK圈 & lolita圈
漢服圈、lolita圈、JK圈,每個圈子背後都有特定的文化傾向。JK圈和Lolita圈的朋友們更多出於對日本文化的喜好,反映在穿著層面。而漢服在圈外人看,他們服飾誇張好像在cosplay,但對真正喜愛的圈層而言,他們日常縫縫補補,學習形制研究版型,愛好這些服飾背後的歷史文化。
09攝影圈
攝影圈流傳著入坑窮三代的說法。攝影器材的更迭太快了,且價格昂貴。要想把愛好玩的專業,購置各種攝影器材,快樂是真的,燒錢也是真的。
10小眾文化作品愛好圈
對小眾歌劇、舞臺劇、實驗音樂等作品強烈愛好的群體。作品比較零散,包括cult片、實驗音樂、搖滾音樂、金屬音樂、電子音樂、民謠音樂、音樂劇、歌劇、俳句、黑童話、輕小說、本格推理,其中很多項在國外都是主流文化,但在國內屬於小眾文化。
存在即合理。
以上圈層愛好,篩選了年輕人最氪金熱愛的領域以及他們基於愛好之上的互動方式。隨著中國Z世代進入主流消費市場,帶來的是新消費的審美趨勢。小眾愛好亞文化不止有二次元,年輕人喜歡的風格也不只是沙雕一種。
所以說,品牌要想贏得年輕人的注意力,理解他們的喜好和需求,或許比談論他們正在做些什麼、聊些什麼,更為重要。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