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年輕人的圈層愛好嗎?

2020-12-04 萬化隨緣阿肯哥

今年,各個品牌都反覆提到「年輕化」。現在的年輕人,自建話語和圈層,想要破圈,品牌先得進入這些圈子。那麼現在有哪些跟品牌最為相關的圈層呢?今天我們來簡單分享聊一下。

01娃圈

狹義上的娃圈,大多是說BJD玩偶(球形關節人偶)愛好人群,觀賞、化妝、裝扮、改造,動輒成千上萬。現在娃圈的範圍已經被一些潮流玩偶品牌擴大了,POPMART、KAWS這些被年輕人熟悉的IP經常出現在品牌聯名中。

02鞋圈

因為對鞋的狂熱而聚集,抽籤、排隊,成為鞋圈日常狀態。鞋圈也和滑板文化、街頭文化緊密交織。DIOR和AJ一雙聯名鞋炒到10萬,成為社會性話題,這類現象在鞋圈著實存在。

03電競圈

對圍繞電競選手、賽事、主播解說等要素產生的電競愛好群體來說,遊戲是一方面,對於賽事和選手的熱愛程度也不輸追星飯圈,電競圈是話題貢獻度不可忽視的一群力量。

04飯圈

流量明星的粉絲構成了飯圈文化,形成了偶像-粉頭-鐵粉-路人粉的等級制度,並圍繞偶像進行消費、反黑、刷榜、洗地、推廣、控評。

05古著圈

對古著愛好者而言,古著可以是時間、故事、藝術品,也更像是生命。古著不僅限於衣服,已延伸至飾品、包包等物品,並逐漸演變成為一個獨特的社會文化現象。

06寵物社交圈

90、95後已經成為養寵物的主力軍,圍繞寵物開始了圈子社交。養寵物意味著需要經驗共享,前段時間喜茶就開了家給寵物主人交流的線下空間。

07獸迷圈

這是一個和動物相關的亞文化小眾圈層,又叫毛毛控,泛指喜歡動物擬人化的人群,深度愛好者還會購買獸裝參加聚會。

08漢服圈 & JK圈 & lolita圈

漢服圈、lolita圈、JK圈,每個圈子背後都有特定的文化傾向。JK圈和Lolita圈的朋友們更多出於對日本文化的喜好,反映在穿著層面。而漢服在圈外人看,他們服飾誇張好像在cosplay,但對真正喜愛的圈層而言,他們日常縫縫補補,學習形制研究版型,愛好這些服飾背後的歷史文化。

09攝影圈

攝影圈流傳著入坑窮三代的說法。攝影器材的更迭太快了,且價格昂貴。要想把愛好玩的專業,購置各種攝影器材,快樂是真的,燒錢也是真的。

10小眾文化作品愛好圈

對小眾歌劇、舞臺劇、實驗音樂等作品強烈愛好的群體。作品比較零散,包括cult片、實驗音樂、搖滾音樂、金屬音樂、電子音樂、民謠音樂、音樂劇、歌劇、俳句、黑童話、輕小說、本格推理,其中很多項在國外都是主流文化,但在國內屬於小眾文化。

存在即合理。

以上圈層愛好,篩選了年輕人最氪金熱愛的領域以及他們基於愛好之上的互動方式。隨著中國Z世代進入主流消費市場,帶來的是新消費的審美趨勢。小眾愛好亞文化不止有二次元,年輕人喜歡的風格也不只是沙雕一種。

所以說,品牌要想贏得年輕人的注意力,理解他們的喜好和需求,或許比談論他們正在做些什麼、聊些什麼,更為重要。你說呢?

相關焦點

  • 圈層文化要走出「小隔間」
    時下不少年輕人的社交圈子正在以閉環形勢自我發展,從過去的公眾討論廣場演化為一個個封閉隔間,圈外人難以理解。一場發生在高校的「騷擾風波」,讓「社會性死亡」這個詞上了網絡熱搜,成為網絡社交流行語「出圈」的又一範例。想來原本在豆瓣「社會性死亡」小組自我調侃,分享出糗經歷的23萬網友們,此後也會更加深刻地理解「社會性死亡」的意蘊內涵。自己遭遇的那些窘迫尷尬,傷害程度仿佛也減輕了不少。
  • BJD娃娃背後的圈層文化:一個「成品娃」拍出22萬元天價!
    這些年輕人引領的小眾圈層文化為當下流行文化注入了新鮮血液,BJD就是其中一種最近大火的流行文化,它帶給大眾的不僅是美的感受,而且是一種特有的唯一性,甚至可以成為製作者或收藏者心理上的依託。
  • 透過「圈層文化」,演繹「圈層語言」新物種,品牌「王炸」朋友圈
    不知道啊,被領導騎著騎著就成功了!」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在社交上玩品牌傳播,必先深諳「圈層文化」,搞清楚消費者對應的圈層,才能對症下藥,引導品牌製造消費者感興趣的內容與話題,「王炸」朋友圈。由此可見,圈層文化對於社交營銷的影響由表及裡,相通相融。在講圈層營銷之前,需要跟大家探討一下網際網路思維。
  • 《街舞3》上演西南battle,重慶融創文旅城打造圈層社交歸屬地
    在潮流時尚的重慶,備受年輕人喜愛的多元亞文化活動正在發生,除街舞外,還有電競、嘻哈說唱、搖滾電音、滑雪、二次元等豐富多彩的內容。重慶融創文旅城通過賽事、展覽、空間落地等方式,為亞文化愛好者提供多元消費空間,讓每一個熱愛亞文化的年輕人在這裡找到夥伴,分享、交流、成長,形成圈層文化社交,用多元的文化空間打造潮流文化引力場。 不止是街舞文化。
  • 拼團賺賺:把握圈層消費,引領行業未來
    拼團賺賺是運用區塊鏈應用系統的底層技術,採用分布式可擴展的系統結構,在同一商業生態圈,使利益相關者達成信任共識,實現可靠資料庫合約價值,進而打通圈層消費鏈,實現用戶商戶集體維護的共享平臺。由於人(消費)、貨(商業)、場(社會)的圈層化,品牌、管理、組織、營銷等隨之也要開始從圈層化維度來考量。圈層經濟形成圈層消費,圈層消費構成虛擬商圈。圈層是指有共同興趣、態度、愛好、價值觀的人,通過持續引導,在一定時間內形成穩定的群體。生活中,你有很多的群,比如同學群、老鄉群、親友群等等,但是,在消費上大家不一定是一個圈層。
  • 千彩舞蹈俱樂部|是漫舞秘境,更是圈層體驗
    千彩舞蹈倶樂部,聘用國內外一流教師任教,助力青春夢想,給所有有才藝,並且懷揣「紅人夢」、「偶像夢」的年輕人提供展示自我的機會;讓舞者成為眾人眼中光彩奪目的那顆星,得到更專業、更全面的培育,讓夢想之花榮耀綻放!
  • 文化圈層|BDSM:一個自成光譜的情色亞文化
    因此,人們常將BDSM與許多汙名化印象聯繫在一起,導致僅10%的BDSM參與者會坦誠他們的愛好(2015年,美國)。Green的2001研究發現,性解放程度較低的女性更容易將BDSM與這些汙名化印象聯繫在一起。公共政策更是加劇了這種刻板印象,因為「很多政策制定者都不知道該如何評價雙方都認可的SM行為」。
  • BM、Bearbrick、密逃、百景圖:你根本不懂年輕人
    各種商家品牌和購物平臺也瞄準這一群體,時刻更新自己的產品和服務,滿足年輕人的需求。他們以年輕人的方式,營銷產品和品牌內容,將產品和年輕人的生活和社交深度結合,不僅滿足他們的物質需求,更注重情感聯結。很多人深受大眾娛樂的影響,也有一些人痴迷於著一些小眾愛好。這次我們來盤點一下,除了王者榮耀之類的「全民樂趣」,現在的年輕人還在喜歡和關注些什麼?
  • 年輕人養鳥、遛鳥真的不合適嗎?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高了,除了物質上的條件需要滿足外,人們在精神上的需求也是在所難免的,在大多數人們的觀念中,只有退休老人才會養鳥和去公園裡遛鳥,而年輕人養鳥和遛鳥往往被人貼上不務正業的標籤,難道年輕人養鳥、遛鳥就真的不合適嗎?
  • 疊紙玩家報復性送總裁「出道」,小眾圈層是流量明星難以突破的天塹?
    或者更加準確得說,遊戲圈僅僅是這一次抗拒流量的小眾圈層的縮影。當然,有錢有閒的玩家們團結起來時,讓這種抗拒的聲勢變得更加浩大。 但要說被小眾圈層中的遊戲圈層喜愛的明星,事實上也是有的。 其中第一位代表便是2012年便公開自己動漫愛好,8年來曾經公布過自己在看《Fate Zero》《犬夜叉》《滑頭鬼之孫》等信息的陳坤。
  • 如何選擇適合你的興趣愛好(二十四),麻將
    看到這麼多人都在打麻將,你是否也想著去學學麻將呢?甚至把麻將作為自己的終生愛好?且慢,先得問問自己是不是適合打麻將,是不是會真心喜歡麻將這項愛好。那麼學打麻將究竟有什麼好處?打麻將容易學嗎?打麻將能得到什麼樂趣?這些都是對麻將感興趣的人們希望得到的答案。
  • 橘老師探場記,年輕人都玩的這麼開嗎?
    活動剛過去就有人問我橘老師當天都發生腎麼事了,我一聽就懂了,我說嗷,你問那天啊,還不就是年輕人那點事,但是既然你開口問了,我今天就好好給你講講。 一摸之後我們發現,年輕人深不見底,我們只好問了幾個問題,希望把難題拋給當天來的嘉賓,有時候你不難為他們一下,你都不知道他們知道的那麼多。 什麼是年輕人的有所謂?
  • 文旅+街舞跨界玩出young重慶融創文旅城傾力打造圈層潮流文化屬地
    「文旅+街舞」融合發展的新模式為重慶開啟了亞文化潮酷新場景,一直以來,重慶融創文旅城傾力打造沉浸式文娛場景,破次元壁落地圈層文化,以全新的、沉浸式的、多體驗的文旅消費新地標的面貌制霸這個雙節黃金周。「遊樂園和街舞都比較傾向於年輕人,有活力,都是令人感覺很新奇的東西,我覺得兩者結合起來非常有創新性,沒有任何違和感。」阿龍說。
  • 外媒:中國一些年輕人迷上寵物直播 用興趣愛好謀生
    參考消息網7月25日報導 外媒稱,家裡沒有寵物的中國年輕人迷上了別人家貓狗的視頻直播。英國《泰晤士報》網站7月23日報導稱,18歲的北京學生周伊晨(音)每天都會固定從一個通過網絡攝像頭進行直播的視頻博客中滿足她對小貓的喜愛之情。她尤其喜歡看貓的爪子。
  • 比心陪練:從「玩」到「賺」 遊戲陪練逐漸成為年輕人「金飯碗」
    年輕人在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期間,很少有人會把自己的愛好規劃成職業發展方向,畢竟理想是豐滿的,而現實是比較骨感的。以網遊為例子,很多年輕人都喜歡玩遊戲,但並不代表每個年輕人都可以把玩遊戲轉化成為一種能供自己吃飽喝足的職業模式,即便在遊戲陪練行業嶄露頭角之際,仍然有不少人人認為:這並不現實。
  • 2020西湖論壇|大象安全套趙川:圈層文化,打開營銷新模式
    在7月14日下午舉辦的中國網紅醫生MCN建設論壇上,北京大象和他的朋友們科技有限公司CEO 趙川為大家帶來了主題為《圈層文化,營銷增長新路徑》的精彩分享。1、回顧往昔,七年的時間能成就什麼2013年開始,趙川開始做安全套,這是一個特殊的產品,整個行業不允許進行廣告投放,不論是傳統廣告還是當前流行的短視頻類目。
  • 淘寶上的年輕人在創什麼稀奇古怪的業?
    在淘寶,看25歲的中國年輕人都在幹什麼?這群年輕人每天都在琢磨各種稀奇古怪的想法。據了解,淘寶上每天會誕生1000多個「鬼點子」:貓結婚了該穿什麼樣的漢服?沙縣口味的冰淇淋好吃嗎?甚至是怎麼讓自己隨時隨地飛起來。
  • 雪花馬爾斯綠啤酒聯名潮玩罐10分鐘售罄,最漂亮的圈層營銷閃電戰
    雪花馬爾斯綠啤酒從誕生之初,定位就非常明確,這是一款專為年輕人設計的啤酒。面市之初,產品包裝便由潘虎操刀設計,這個系列的作品創意還獲得過2018年度義大利A設計獎銀獎以及2019年度設計界"聖經"Graphis銀獎。超模何穗與明星井柏然曾是它的品牌代言人,不僅如此,它還在多個城市開辦了線下潮玩快閃店,將"潮"寫在了基因裡。
  • 年輕人要學會觀察他人,你做到了嗎?
    試問,你不會辦事,怎麼可能成事?當然,辦事首先要洞察你面前人的性格。對一些特殊人物,比如十分聰穎的人或十分虛偽高傲的人,要想能操縱他、制伏他,首先必須深明他的特點,以此找到突破口。年輕人要學會觀察他人,你做到了嗎?下面是加哥巨商費爾特測驗面試者的情形:為了找到一份稱心如意的工作,年輕的勃倫狄斯向費爾特自薦。費爾特有一種習慣,就是對所有求職自薦的人都親自接待,一洽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