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2021年是三蛇鬧春、十鼠搶糧、十一牛耕田,啥意思?

2021-01-11 騰訊網

2021年新年的鐘聲已經敲過了幾天,新一年的日曆也在一天天不停地翻頁,未來將與公曆2021年相伴相隨的農曆辛丑牛年再過不久也將來到了。新年有新暢想,新年也有新願景,所有的暢想和期待都是無可厚非,值得鼓勵的。

不得不說,我們中國的現代文明是由遠古的農耕時代一步步發展而來的,當初的農耕經濟對我們國家文化的發展和進步也有著重大影響,當初的農耕經濟曾經幫助我國先民創造出了舉世矚目的燦爛文明,並融入到了現代文明當中,時至今日依然閃耀著其耀眼的光芒。而有人說的,2021年是「三蛇鬧春、十鼠搶糧、十一牛耕田」,也與過去農耕時代我國先民創立並採用的幹支歷有關。

一、幹支紀年和幹支紀日是怎麼回事?

幹支歷也叫節氣歷、中國農曆、甲子歷、攝提紀等等,主要由幹支紀年、幹支紀月、幹支紀日、幹支紀時四部分組成,十二月建和二十四節氣也是幹支歷當中的基本內容。其中的幹支紀日也稱甲子紀日,是將10天幹中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與12地支中的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成60個基本單位,每個單位代表一天,60一甲子,循環往復紀日的方法。幹支歷上的年月日都是由天象決定,不需要通過人為調整,是完全符合天象規律的曆法。也是因此,幹支歷至今依舊流行於萬年曆等書,被我國民眾乃至海外華人用在象數、風水和命理學中。

幹支紀日,在五行上屬於地道五行,而幹支紀年則是天道五行。幹支紀日在每一天的劃分標準上,以子正或者說晨明、夜半,也就是晚上的零時為準。幹支紀日上的每一天都是以當天來單獨計算,對曆法編制並沒有太多要求,而且這種紀日方法還能夠很好地配合人們記事。作為一種曆法優點,幹支紀日也因此被直接附合在了如今我國所採用的農曆這種陰陽合曆上。

據說,幹支歷最早創立於我國古代夏朝的時候,幹支歷中蘊涵著相當深奧的宇宙星象密碼。而在我國古代先民看來,幹支歷中的天幹承載的是天道,地支承載的是地道,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人成運,幹像天而支像地,世間萬物雖然長在土地上,但其榮盛興衰卻離不開天的眷顧。世間萬物的衍變,也都可以通過幹支的方法進行推算。

有記載和說法是,幹支是由我國明代著名的史學家萬民英根據上古文獻中記載的天皇氏時代發明的,當初的十幹曰:閼逢、旃蒙、柔兆、強圉、著雍、屠維、上章、重光、玄黓、昭陽。十二支曰:困頓、赤奮若、攝提格、單閼、執徐、大荒落、敦牂、協洽、涒灘、作噩、閹茂、大淵獻。後來才被簡化成了如今我們大家所熟知也朗朗上口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二、「三蛇鬧春、十鼠搶糧、十一牛耕田」,啥意思?

前邊我們已經說過了,民間的這種說法是與現行農曆上附合著的幹支紀日法有關係的。而我國自打1924年採用國際通行的公曆曆法後,也同時沿用了我國特有的農曆,即便新中國建立後也是如此。查一下萬年曆我們可以得知,現行公曆的2021年2月14日,是農曆辛丑年庚寅月的癸巳日。那一天是辛丑牛年的正月初三,在生肖上「巳」連著「蛇」,所以才有人會說2021年是「三蛇鬧春」。現行公曆的2021年2月21日,是農曆辛丑年庚寅月的庚子日。那天是辛丑牛年的正月初十,在生肖上「子」與「鼠」相連,所以有人會說,2021年是「十鼠搶糧」。現行公曆的2021年2月22日,是農曆辛丑年的庚寅月辛丑日。那一天屬於辛丑牛年的正月十一,在生肖上「醜」可以說是「牛」的代稱,因此有人會說2021年是「十一牛耕田」。

其實,民間類似「三蛇鬧春、十鼠搶糧、十一牛耕田」的說法還有很多。比如說,公曆2021年2月13日、農曆辛丑牛年的正月初二是幹支紀日上的壬辰日,「辰」指「龍」;公曆2021年2月15日、農曆辛丑牛年的正月初四是幹支紀日上的甲午日,「午」指「馬」;公曆2021年2月17日、農曆辛丑牛年的正月初六是丙申日,「丙」通「餅」,「申」指「猴」,而人則是由古猿進化而來;公曆2021年2月18日、農曆辛丑牛年的正月初七是丁酉日,「丁」有「人丁」的意思;公曆2021年2月20日、農曆辛丑牛年的正月初九是己亥日,「亥」指「豬」;公曆2021年2月23日、農曆辛丑牛年的正月十二是壬寅日,「寅」指「虎」。因此,民間還分別有了2021年是「二龍治水」、「四馬馱谷」、「兩人七鋤」、「六人分餅」、「九屠共豬」、「十二虎爭肉」等等說法。

幹支紀日來自上古的農耕時代,與農耕息息相關。而農耕與天象和天氣不僅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也不能不受其影響。因此,每當新的一年來臨的時候,民間有人結合幹支紀日並藉助我們中國人講究也奉行的生肖說法,對全新一年的年景做出這樣或那樣的預判式說法,準也好,不準也罷,都是不足為奇的。

相關焦點

  • 農村老人說明年是「三蛇鬧春,十鼠搶糧,十一牛耕田」,是啥意思
    今天是農曆十一月二十七,距離2021年春節還有31天的時間。一場冷空氣過後,氣溫有些回升,很多老人走出家門,三五成群坐在向陽的牆根下曬太陽。雖然農村的老人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但是每個人的肚子裡的墨水卻卻不少,聽農村老人說,2021年是「三蛇鬧春,十鼠搶糧,十一牛耕田」,這是什麼意思呢?
  • 老農說「2021年是三蛇鬧春,十鼠搶糧,十一牛耕田」啥意思?
    其實大家都知道現在農業種植更多的是依靠先進的科學技術,對於老人們留下來的一些「俗語」都已經開始慢慢淡忘了,但俗語終歸是老一輩通過千百年經驗總結出的經驗,時代不管怎麼變遷,莊稼「靠天吃飯」的命運是無法改變的,所以在農村,人們除了通過一些科學技術來判斷年齡外,這農村的俗語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預報」,今天筆者就帶大家了解一個關於2021年的俗語「三蛇鬧春,十鼠搶糧,十一牛耕田」。
  • 古語說「三蛇鬧春,十鼠搶糧,十一牛耕田」,2021年年景怎麼樣?
    希望在即將迎來的2021年,可以少一點煩惱、多一點開心。古語說2021年是「三蛇鬧春,十鼠搶糧,十一牛耕田」,到底啥意思,2021年年景怎麼樣? 根據十二地支的屬相對應,可以得知2021年是「三蛇鬧春,十鼠搶糧,十一牛耕田」。原因就在於古人 在計算幾龍治水時,會從大年初一開始計算。然後總共有十二個日子,一直到農曆正月初十二。如果正月初三是丑日,就會出現「三牛耕田」的預測。 如果是正月初五對應辰日,那麼就是「五龍治水」,根據這種推斷方法就可以推算出,第二年的年景了。
  • 老話說:2021年是「四馬駝谷,十鼠搶糧」,啥意思?
    導讀:老話說:2021年是「四馬駝谷,十鼠搶糧」,啥意思?在以前沒有現代機械搬運工具的時候,農民收割農作物都是全靠人工,耕地用牛,搬運可以用牛拉板車或者馬拉板車,牛馬是農民種植莊稼的非常重要的幫手。當然,那個時候家裡的生活水平高低可以從家裡養了多少頭牛或者多少匹馬來體現。
  • 2021是辛丑年,俗語「甲田四分,十一牛耕田」,啥意思?
    導讀:2021是辛丑牛年,老話說「甲田四分,十一牛耕田」,啥意思?到年底了,天氣越來越冷了,隆冬時節到來了,我們即將要迎來辛丑牛年的到來了。而有些休耕田地長滿了野草,野草都已經枯萎了,這些殼都是農家肥,等到春耕之前農民翻耕之後就會是很好的漚肥。2021年是辛丑牛年,農民很喜歡牛年的年景,因為農民認為牛年,牛幹活會很快,很賣力,長得壯實,俗話說「牛馬年,好種田」。根據老話說2021年還是「甲田四分,十一牛耕田」,這句話什麼意思呢?
  • 老話說「2021年是二龍治水,三蛇鬧春,五羊開泰」,啥意思?
    導讀:老話說「2021年是二龍治水,三蛇鬧春,五羊開泰」,啥意思?農村老話中有很多有趣的年景預測,人們根據天幹地支以及所屬生肖進行新年吉祥如意的預測,也可以對來年豐收的預測,這都是人們希望投個好兆頭。像我們十二生肖就是人們預測的對象,而老話關於十二生肖的預測流傳盛廣。
  • 農村老人說:2021七雞搶米,十鼠偷糧,一日得辛,啥意思?
    農村家裡老人說:2021七雞搶米,十鼠偷糧,一日得辛,看來又是勞累年。相信初看到這句話的人都不理解,十鼠偷糧、七雞搶米、一日得辛和是否勞累的關係是如何確定的。其實以上的說法都是古人智慧,根據我國傳統曆法將事物對應起來,從而推斷年年景。我國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龍和蛇、羊、馬、猴、雞、狗、豬;我國十二地支有:子、醜、寅、卯、辰、巳和午、未、申、酉、戌、亥。
  • 農村老人說,2021年「二龍治水,十一牛耕田,六人分餅」,啥說法
    說起老黃曆,可能很多城裡人,包括一些農村年輕人都不懂啥意思,但很多農村老人都清楚,不僅清楚,可能到現在都還在用。老黃曆其實又稱「老皇曆」,生活中能聽到有人說什麼東西像「老黃曆」一樣,意思是陳舊、迂腐。但真正的老黃曆,並不是完全就應該扔到垃圾堆中,直到現在在生活中還有應用。有的農村老人,到現在家裡可能還有老黃曆,有的人過年時買下一年的掛曆,上面也有一些老黃曆的內容。
  • 2021是寡婦年,「牛進寡年,三蛇鬧春,九屠共豬」,啥意思?
    寡婦很好理解,寡婦年卻很難理解。通俗點說,寡婦年是農曆沒有立春的年,年頭和年尾都沒有立春。2021是例子,農曆立春是2020年臘月二十二,2022年立春是正月初四,恰好是兩頭無春的寡婦年。民間素有,寡婦年不能結婚,結婚就變寡婦的說法。這種說法沒有科學依據,是人們主觀聯想,不具備指導生活的價值。
  • 俗語說2021年「十鼠搶糧,十二虎爭肉」,為何?糧和肉會缺嗎?
    導讀:俗語說2021年「十鼠搶糧, 十二虎爭肉」,為何?糧和肉缺嗎隨著時間的流逝,庚子年也即將結束,新的牛年也在不遠處踏著腳步,2021年將是辛丑牛年,根據民間的說法,辛寓意著金,所以明年將會遇到一個金牛年。
  • 有人說:2021年是「六猴奪糧,十個牛欄九個空」,啥意思?
    指南:有人說:2021年將是「六隻猴子搶食,十個牛棚和九個空的」,這是什麼意思? 今天是冬季月亮的第二十七天,而2021年即將到來。根據幹支曆法,2021年是新牛,而根據中國十二生肖,則是金牛。農民們希望在「金牛年」裡,農作物能「到處都是金」,並且可以收穫金谷。 但是,有人說2021年將是「六隻猴子抓食物,十隻牛棚和九隻空豬」。到底是怎麼回事?
  • 2021年是寡年,老話「牛遇寡年,人旺谷收畜不旺」,啥意思?
    導讀:2021年是寡年,老話「牛遇寡年,人旺谷收畜不旺」,啥意思?離2021年時間越來越近,人們關注2021年的年景運程就越強烈,每個人都想在2021年有個好的彩頭,趁著是辛丑牛年,人們希望能夠「牛氣沖天」,給自己帶來好運。
  • 2021辛丑寡年,「寡婦牽牛,四馬馱谷,九屠共豬」,啥意思?
    界定好寡婦的概念,再來看寡婦年,就很好理解,民間素來有觀點是寡婦年結婚變寡婦。寡婦年結婚變寡婦純屬無稽寡婦年如何出現?古代社會,戰亂災禍頻繁,徵召壯丁參軍是常事,戰爭殘酷,十去一回,九個女性成寡婦。有些時候,湊巧九個女性都是無春年結婚,人們就把無春年當成寡婦年。按照概率學看,寡婦年出現頻率極高,四五年就有,甚至一兩年就出現。
  • 2021年是辛丑無春年,「牛馬年廣種田,防備雞猴餓狗年」啥意思?
    導語:2021年是辛丑無春年,「牛馬年廣種田,防備雞猴餓狗年」是啥意思?有道理麼?以我國曆法來看,根據農曆時間,按照幹支紀年法,2021年是辛丑年。從甲子年開始,到癸亥年截止就是60年一個輪迴。根據農曆按照十天幹與十二地支循環組合,如以1984年是甲子年作為「始點」,到2021年天幹地支組合,天幹是「辛」,地支是「醜」,簡稱辛丑年,這來源於幹支紀元法,天幹地支,又稱幹支。分為十天幹和十二地支,它們依次相配,十天幹與十二地支的組合,形成了六十甲子。無春年的由來,是由於陰陽曆法的關係,在2021年農曆沒有立春。所以,2021年才會被人們稱作「辛丑無春年」。
  • 老農說今年是醜牛寡婦年,俗語「牛遇寡婦年,蛤蟆要唱歌」啥意思
    要說到了冬季以後,就像我們北方地區這時候,大家都是沒有啥事可做,幾乎都是在家裡待著,畢竟冬季的北方寒冷的天氣是太冷了,一些去過北方的人都能體會到北方的寒冷,像村裡的一些老人沒事的時候就會窩在一起喝個酒,打個牌,尤其是農村的俗語在這個時候也是起到了話題性,很多的老人就會聚在一起討論明年的年景如何,就像老人常說的一句俗語「牛遇寡婦年,蛤蟆要唱歌」,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 2021年:一日得辛,二龍治水,六人分餅,九屠共豬,是什麼意思?
    農村老人說:「明年是一日得辛,二龍治水,六人分餅,九屠共豬,十一牛耕田」,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所謂的天幹也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幹,這十個天幹和十二個地支相互配對,就組成了六十個基本單位,因為十和十二的最小公倍數為六十,所以古人把六十年稱為一甲子,也就是說這個甲子年到下一個甲子年需要六十年。由於六十年為一甲子,所以古人把六十歲以上老人稱為「花甲之年」,這也就是古人常用的幹支紀元法。
  • 老農說,今年的天氣是八龍治水,五牛耕田,四人分餅,啥意思?
    答案就是農村的俗語了,千百年來,農村流傳下來許許多多關於天氣變化的農村俗語,這也是一代一代農民通過不斷的生活經驗積累而創造出來的。雖然說如今農民都直接觀看天氣預報來預知天氣,但是很多農村的老人還是喜歡用這些農村的俗語來預測未來的天氣變化,預測一下這一年莊稼的收成如何,雖說這些俗語說的不一定特別的準,但是說的也是八九不離十,最近常聽村裡的老農說今年的天氣是「八龍治水,五牛耕田,四人分餅」,那麼這句農村俗語到底說的是啥?今年的天氣是好是壞呢?
  • 農諺說「幾龍治水,幾牛耕田,幾人吃餅」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
    2020年馬上來了,村裡的一些老人說明年會是什麼「二龍治水、十一牛耕,十人吃餅」,這句農諺說的是什麼意思呢?老人們常說的「」幾人治水、幾牛耕田、幾人吃餅」,對應的是幹支紀法,農曆正朋初一到農曆十二是第一個循環,這12天對應十二生肖,明年的第一個辰日是正月初二,對應的是龍,以此類推,正月11丑日應的是牛,正月初十是丙子日,所以老人說明年是「二龍治水、十一牛耕,十人吃餅」。
  • 明年是辛丑牛年,「人民蘇息,六畜瘴防,牛轉乾坤」,啥意思
    導讀:明年是辛丑牛年,「人民蘇息,六畜瘴防,牛轉乾坤」,啥意思?根據天幹地支年份來看,2021年是辛丑牛年,這點是確定了的,這也是60年一個甲子記年一個輪迴,也就是60年才輪一次辛丑牛年,這也是我們十天幹與十二地支記年最為奇妙之處。
  • 2021年是「八犬狩獵,九屠一豬,十二虎爭肉」,啥意思?
    導讀:2021年是「八犬狩獵,九屠一豬,十二虎爭肉」,啥意思?在很長歷史農耕文明生活中,農民以耕田地和狩獵為生,農忙時以耕田種地為主,農閒時就上山狩獵,打到的收穫不僅可以賣錢還可以吃肉改善生活,提高生活質量,所以耕田和狩獵成為農民必要生存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