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帶大家了解的是脊椎動物·紫嘯鶇。
紫嘯鶇(dōng)
Myophonus caeruleus
脊椎動物,鳥綱,雀形目,鶲科。主要棲息於海拔3800米以下的山地森林溪流沿岸,尤以闊葉林和混交林中多巖的山澗溪流沿岸較常見,國內多地有分布。照片攝於大理蒼山。
紫嘯鶇體長約32釐米,羽毛呈深藍紫色,點綴著紫色閃輝的斑點。它們常在溪邊巖石或亂石叢間跳來跳去或飛上飛下,有時也進到人類活動區。
紫嘯鶇善鳴叫,尤其是繁殖期時,雄鳥更是用實力展現什麼是「鳥類好聲音」,清脆高亢、多變而富有音韻,極為動聽。當然,一旦遇到危險或發出警告時,那就變成了刺耳的尖厲高音。
儘管體型不大,紫嘯鶇卻是實打實的肉食愛好者。它們主要以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所吃的食物有金龜甲、金花甲、象甲、步行蟲、田鱉等田林害蟲,有時也捕食小蛇、青蛙、小老鼠等,偶爾取食野果和種子。
如果發現它們不急著吞下食物卻銜在口中,那麼很有可能是為了育雛。
作為「父母」,紫嘯鶇非常敬業。它們餵食的頻率很高,有學者觀察過,幾乎每隔5—10分鐘就會有一隻親鳥回到巢穴餵食。由於生性機警,親鳥總是在離巢3米以上的樹枝上進行觀察,只有確定周圍安全後才會飛回巢給雛鳥餵食。一旦餵食結束便會迅速離開,因為若不離開,未吃到食物的雛鳥就會發出求食的叫聲,非常容易暴露巢址。
紫嘯鶇也會定期清理雛鳥的糞囊,如果在有水流的地方,就會把糞囊丟入水流中讓水衝走,以免鳥糞的氣味暴露巢址。
可以說,為了提高雛鳥的成活率,親鳥不遺餘力,想盡了一切辦法。
張煒,雲南鶴慶人,出生於1956年。雲南省攝影家協會會員。自由攝影人、主要偏向生態方面的鳥類及動物類攝影。
統籌、文字整理:連惠玲
海報設計:鄭弼尹
》》戳圖進入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