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涪城區石塘街道範家村的群眾反映,村子附近的綿吳路改造通車有一段時間了,但離他們最近的公交車站臺遲遲沒有啟用,出行非常不方便。
這個未啟用的站臺位於天泰劍南國際食品城站和樓房村站之間,雖然站臺的路面部分已經施工完畢,但是站牌和相應的附屬設施都沒有建,也沒有公交車停靠。
周圍群眾告訴記者,在綿吳路改造之前,天泰劍南國際食品城站和樓房村站之間還有幾處公交車停靠點,出行非常方便,但是綿吳路改造時,將幾處公交站臺進行了整合,現在天泰劍南國際食品城站和樓房村站之間,大約2公裡的距離,就剩這一個公交車站臺了,還不能用,這可急壞了大伙兒。
「現在就是這麼怪,路修好了,公交站沒有了。」範家村村民黃大秀說。
受到影響的群眾主要來自石塘街道的範家村和瓦店村,現在大家出行坐公交車,要麼去下一站的天泰劍南國際食品城站,要麼去上一站的樓房村站,非常不方便。
「到天泰站要走20多分鐘時間,到樓房村站也要走20多分鐘,特別是早上孩子讀書趕車,天沒亮就起來了。希望這個站臺早日用起來。」範家村村民羅洪秀說。
記者注意到,這一段綿吳路上有61、62、63、34路等公交車在運行,其它公交車站臺都可以正常使用。為什麼唯獨這個站臺沒有使用呢?帶著疑問記者聯繫了綿陽市公共運輸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營調中心。
工作人員表示,綿吳路改造初期,施工單位在該路段未規劃公交站點,後經協商保留了「趙家溝村」站,並按道路改造要求建設港灣式站臺,但該站臺是否建好,公交部門至今未接到告知。
隨後,營調中心工作人員進行了實地查看,並發現了問題。
「出城方向的站點,在施工時非機動車的引流通道的R口角度偏小,容易導致非機動車進出摔倒,發生安全事故。」營調中心主任楊勇說。
同時,綿吳路道路中間由物理隔離欄分隔,行人在此處過街時,缺少安全的過街通道,而且這一路段為長下坡路段,車速普遍較快容易追尾,存在安全隱患。
結合以上情況,營調中心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將配合石塘街道辦,與涪城區交通主管部門、交警部門和施工單位進行溝通,確立合理方案對以上問題予以解決,確保安全後,再啟用這一處站點。
綿陽廣播電視臺全媒體中心記者:汪俐君責編:張燁桐
【來源:直播綿陽】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