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姑娘」「好可愛」「安迪」……它們曾經是被遺棄的流浪貓狗,但現在它們都有一個個好聽的名字,等待著好心人,給它們一個長久而溫暖的家。
泉州流浪貓狗互助平臺舉行第五場流浪貓狗領養及義賣活動
昨日下午,民間公益組織泉州流浪貓狗互助平臺,舉行第五場流浪貓狗領養日活動,吸引了眾多好心人的參與。這個成立近8年的公益組織,一直無償地救助流浪貓狗。他們中不乏來泉的外國友人。
奧爾加領養的這隻貴賓犬眼睛失明
中外愛心人士 合力救助落水犬
在領養活動現場,9隻流浪貓和8隻流浪狗被放在籠子裡。它們都已經由泉州流浪貓狗互助平臺的義工們救助寄養了一段時間。經過義工們的細心照顧,它們的毛髮乾淨整潔,有些已接種了疫苗和做了絕育、驅蟲。對於有意向的領養人,公益組織都要進行考察摸底,確定對方在精力上和經濟上都能長久地照顧寵物才予以領養。
可愛的小狗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這其中,「棕棕」是年紀較大的一隻母犬,已2歲多的它看起來乖巧聽話,但它的身世也最為坎坷。
去年11月,泉州流浪貓狗互助平臺的一名愛心成員,在市區一處內溝河發現了「棕棕」。當時的它肚子隆起,已經臨產。因內溝河邊有加高圍欄,愛心成員懷疑它是被人惡意扔到溝裡,順著水流衝到此處的。
愛心成員趕忙在互助群裡發出消息,在泉州做外教的波蘭人安娜此前加入了互助平臺,她看到消息後趕到現場,與其他志願者合力用繩子將「棕棕」救起。
大家一同把「棕棕」帶到寵物醫院。經檢查,「棕棕」被遺棄後因為受到驚嚇,久未進食,已流產。醫生給它做了手術和相關治療,費用由大家眾籌的一部分愛心基金支付。
之後,安娜主動暫時寄養「棕棕」,給了「棕棕」一個溫暖的家。原本焦慮敏感的「棕棕」變得更自信,「以前都是耷拉著的尾巴往上翹」。昨日安娜在活動現場也和互助平臺負責人交涉,希望做「棕棕」長久依靠的領養人,「以後去哪裡都會帶著它,不離不棄」。
領養人也是救助者 引導科學文明養寵
泉州流浪貓狗互助平臺成立於2010年,幾年來群成員已由幾人發展為上百人。而其中有很多人,也逐漸從單純的領養人轉變為救助者。
來自俄羅斯的奧爾加是一名來泉的藝術家,此前她在路上意外發現有人在打一隻狗,奧爾加上前阻止,卻發現打狗的正是狗主人。奧爾加希望對方停止虐狗,狗主人卻表示她可以拿錢來換狗,奧爾加只好「買」下狗。
群成員眾籌費用給狗治療後,奧爾加也領養了它,並取名薩諾。此後,組織又救助了一隻泰迪,為了籌集疫苗接種費用,奧爾加主動義賣她的油畫作品籌款。
此次活動中需要領養的一隻3個月大的公貓,則是好心人貝貝在兩個多月前救助的,此前她已救助領養了兩隻貓。
組織負責人之一、泉州人戴尼絲介紹,泉州有位年已六旬的愛心人士萬先生,目前已救助領養了30多隻流浪狗,還有多隻流浪貓,泉州流浪貓狗互助平臺一直有為他眾籌基金,減輕他領養流浪寵物的經濟負擔,平臺也發展成為一個有領養也有救助的互助組織。她也希望,有更多的善心人能加入進來,交流分享養寵經驗,引導科學文明養寵,給寵物一個溫暖的家,也營造社會的和諧。(記者 許奕梅 吳嘉曉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