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界的遊泳選手——史氏蟳丨圖源:seaunseen.com
文章:果醬白鱀丨排版:清蒸魚丨審核:開水族館的生物男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寄託者」,兩千多年前的荀子如此寫到。
但我們都知道大多數的蟹都是八條腿(儘管後世的科學真的發現了六條腿的螃蟹,如六足蟹科);而且螃蟹有附肢,許多種類會自己挖洞。
各種六足蟹丨圖源:Rahayu, D., & Ng, P.文章
通常我們所說的螃蟹在分類學上均為短尾下目成員。「尾」指的是它們強烈縮小的腹部。
全世界目前總共記載了6000多種短尾下目成員,它們有差異懸殊的生活方式。這些螃蟹大多生活在各種水底附著物、沉積物或者水邊以及內陸潮溼處。
但是螃蟹家族似乎並沒有徹底放棄」上層世界」的精彩生活。幾乎所有螃蟹在發育過程中都會經過一個漂浮幼體階段,但通常發育到幼蟹階段,便會立刻沉底。
梭子蟹科的大眼幼體丨圖源:nathistoc.bio
螃蟹不能像魚蝦一樣自在漂遊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身形橫向發展,全身硬殼又大又笨重,不適合遊泳;二是已經可以用來提供推力的腹部變得短小,讓遊泳變得十分困難。
所以大部分的螃蟹選擇把技能點加在在敏捷活動或者增強護甲上,也有少數選擇寄生或者共生這種吃軟飯的辦法讓自己活下去。
由於不擅遊泳,大多數的螃蟹只能選擇在地表/水底爬行,但也有例外。如藍色漂浮蟹Planes cyaneus直接生活在海面的漂浮物上,完全不著地,避免了和水底其他蟹類的競爭。
被衝上沙灘的藍色漂浮蟹丨圖源:inaturalist.org
儘管這一策略讓它安逸的生活環境,但因為漂浮物的限制,它們的數量也異常的少。
還一些不甘於現狀的蟹,代表物種就是黎明蟹科的紅線黎明蟹Matuta planipes和弓蟹科的字紋弓蟹Varuna litterata。它們很有想法地學會了狗刨亂蹬腿式的泳姿,它們的步足變得長而寬扁,同時具有發達的緣毛,因此在岔開蹬腿的時候就能產生較強的升力。
紅線黎明蟹丨圖源:magokorogai.seesaa.net
但是由於蟹的身體結構限制,它們並不適合長時間這樣高強度的全身運動,因此幾乎只在緊急情況才會採用這個姿勢藉助水流快速活動。
對於螃蟹這樣高度特化的類群而言,遊泳和步行真的很難兼得。但頭鐵的梭子蟹科可不這麼想。它們演化出了獨立的後驅式運動模式泳姿,一舉成為目前最成功的遊泳蟹類。
以我國著名海產三疣梭子蟹為例,它具有梭子蟹科的典型特徵:強壯的槳狀末對步足。
經典的梭子蟹形象:三疣梭子蟹丨圖源:zukan-bouz.com
此外三疣梭子蟹還對適應橫向活動而特化的背甲進行了簡單的改進:將兩頭延長,讓殼變得輕薄扁平,這樣它的身體中部橫截面便形成了一個近似的紡錘形,可以更好的貼合水流漂浮。
硬體設施到位了,動力問題又該怎麼解決呢?
對於絕大多數蟹類而言,最發達的通常是1-3對步足,它們還能輔助進食和感知。而最後一對足往往是最短且附著肌肉最少的。但由於其他幾對步足全部在背甲覆蓋下,僅有最末步足可以相對大角度的自由活動。
在水中遊泳的史氏蟳 丨圖源:giphy.com
因此梭子蟹科的最末步足變得更加寬扁,前幾節短小,末端的指節形成接近擴大的橢圓形「槳」。
同時在它身體內部,末對步足的根部有一個巨大的空腔,裡面填滿了粗大的肌肉束提供動力。
內外結合讓梭子蟹科的成員從機動性能和體力上都比其他蟹要高出好幾個檔次。
加上海蟹引以為傲的超強繁殖能力,梭子蟹們在全球各大海域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僅種類繁多,在生態位上佔據了重要和獨特的位置。而且不少種類是分布區的絕對優勢物種,甚至是當地重要的海產捕撈對象。
遠海梭子蟹,雄蟹俗稱蘭花蟹 丨圖源:zukan-bouz.com
目前中國每年消費梭子蟹科產品約50多萬噸,而且在人工蟹苗的配合下產量十分穩定。
秋風起,蟹腳癢,現在正是吃蟹的好時候。積累了一年的營養,各類梭子蟹科成員如青蟹,三疣梭子蟹等如今正是膏肥肉滿。
鋸緣青蟹 丨圖源:fineartamerica
有條件的朋友可以去一趟海濱,在海風吹拂下嘗一嘗這些另闢蹊徑的遊泳者鮮美的滋味。
END
請點擊【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