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過早站立會影響腿部發育嗎 需要幹預禁止嗎?

2021-01-08 紅網

自從有了娃後,家長們就面臨著各種育兒問題。在孩子還不會走的時候,家長們也是操碎了心:寶寶6、7個月放在腿上還不會跳,就怕是發育慢了;但要是6個月就能扶著東西站起來了,又擔心是過早站立,會影響腿部的發育......

為了幫助家長們消除內心的焦慮與疑惑,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寶寶的站立問題。

1、寶寶什麼時候可以站立?

一般嬰兒出生後2~3個多月大時會用手臂支撐俯臥抬頭,4~6個月時會翻身,7~8個月時會爬行,9~10個月左右能拉物站起,1歲左右時會獨站然後到行走。

一般來說,6個月左右,扶著寶寶腋下,他的雙腿可以支撐身體,有些寶寶興奮時會表現為彈跳;7~8個月,可以在大人的幫助下,扶著東西站立一會兒;9~10個月,雙腳已經有力量支撐身體,能自己拉物站起及坐下。

但孩子發育是存在個體差異的,有的孩子稍微早一點,有的稍微晚一點也是沒關係的,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揠苗助長」,比如有的家長看別人家的寶貝七個月就能扶站了就很著急,每天讓自己家的也學習站立,那這樣就是不對的。

寶貝如果是自己扶著床欄站起來的,那是不需要幹預的,說明寶寶的發育可以支撐自己的重量,但如果寶寶還沒有扶站的欲望,家長不可強迫這麼做,在孩子的發育過程中,家長需做的是引導,可以給孩子提供爬行墊、圍欄等扶站環境,讓孩子自己玩,有助於孩子學習爬行和扶站。

2、寶寶過早站立需要幹預嗎?

有些寶寶發育比較快,早早地就能扶著東西站起來,家長就擔心過早站立會不會不好,想要採取點辦法去幹預一下。

但其實並沒有證據指出,過早站立對寶寶有什麼影響。寶寶自發的行為,說明寶寶的肌肉以及骨骼做好站立的準備了,家長不用阻止,保證寶寶周邊環境安全即可。

在發育過程中,寶寶一旦達到某種程度,獲得某種能力就會不斷嘗試,這樣能激發他的自信心。我們要尊重孩子這個天然的學習者,鼓勵孩子自由探索,勇於嘗試,適當協助而不是時時、事事幹預。

3、家長們應該如何引導?

學步前的正確引導方式:

在1歲前,儘量讓寶寶在床上或地面柔軟的墊子上學習爬行。爬行是小寶寶生長發育過程中一個重要的過渡階段,它處於「坐」和「走」之間,是小寶寶開闊視野、認識世界的好方法。

同時,又鍛鍊了小寶寶軀幹,讓小寶寶的大運動發育處於一個良好的發展狀態。爬行時小寶寶必須把頭、頸抬起來,胸、腹離地,用四肢支撐身體的重量,這不僅使手、腳、胸、腹、背、手臂和腿的肌肉得到鍛鍊而逐步發達起來,而且爬行又是一個全身動作,必須靠手、腳運動協調才能爬行的好、爬行的快,所以爬行可以使小寶寶身體的平衡協調功能得到完善,從而為以後站立、行走和跳躍打下良好的基礎。

小寶寶學會爬行以後,擴大了視野和接觸範圍,通過運用視覺、聽覺和觸覺等感官刺激了大腦使之更加聰明,從而促進了各方面的協調,對大腦的發育和智力的開發具有重要意義。

與其焦慮寶寶發育是不是有問題,不如定期帶寶寶來湖南婦女兒童醫院兒童保健科檢查,綜合評估寶寶的生長發育情況,守護寶寶的健康成長。

兒童保健科門診時間每周一至周日8:00-12:00 13:30-17:00

相關焦點

  • 寶寶過早站立會影響腿部發育嗎?需要幹預禁止嗎?
    在孩子還不會走的時候,家長們看寶寶6、7個月放在腿上還不會跳,就怕是發育慢了;但要是6個月就能扶著東西站起來了,又擔心是過早站立,會影響腿部的發育。 為了幫助家長們消除內心的焦慮與疑惑,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寶寶的站立問題。 1、寶寶什麼時候可以站立?
  • 寶寶什麼時候學會站立最合適?過早真的會影響腿型嗎?告訴你真相
    現在的家長們總想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就連孩子的發育都覺得應該越來越早,不少就認為越早站立、行走的寶寶更聰明,因此過早地訓練寶寶站立、行走,但是也有家長認為這樣的行為可能會影響寶寶的發育,讓寶寶的腿變彎。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事實上究竟是怎樣呢?這就帶大家一探究竟。一、寶寶什麼時候站立最合適?
  • O型腿,是寶寶過早站立造成的嗎?訓練寶寶站立,家長試試這兩招
    寶寶剛剛滿7個月,很多老人都說,寶寶太小站立,將來會變成O型腿。寶寶的O型腿與過早站立有沒有關係呢?育兒專家表示,寶寶在2周歲之前,腿部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蜷縮的情況。這種情況無論是寶寶在走路的時候,還是安穩睡覺的情況下,都會呈現O形狀。這個是屬於生理性的腿型,就是我們平常說的O型腿。
  • 過早的讓寶寶學習站立和走路有什麼危害?
    相信很多家長都做過這個動作:雙手夾在寶寶的腋窩處,把寶寶架起來,讓TA在爸爸媽媽的腿上站立或是被動跳動,覺得這樣有利於加強寶寶的腿部力量,可以讓寶寶更快學會站立,但是如果寶寶還不足8個月,就請不要這樣做!
  • 寶寶越早學會站立越好?不滿足這3個前提,學站容易影響腿部發育
    現實生活中其實還有很多類似於劉爽婆婆這等做法,就怕孩子發育落後他人,於是暗地裡下功夫訓練。看似讓孩子贏在起跑線的做法,實則破壞孩子的發育規律,稍有不慎就會損傷孩子健康。 寶寶學站立時,不滿足這3個前提,會直接影響腿部發育,家長們切莫因小失大!
  • 小寶寶什麼時候可以站立?過早站立有危害,練習扶站有技巧
    三翻六坐八爬,只是寶寶大動作發育的平均時間,而個體發展具有差異性,加上家長的撫育方式的影響,寶寶具體站立的時間也是有差異的。我照顧過的一個小寶寶,小傢伙7個多月就會爬了,並且爬得很好,8個月不到的一天,他扶著自己的小床站起來了。我也見過9個多月的寶寶,剛剛會爬,站立時還習慣用腳尖。
  • 寶寶出生後「腿伸不直」是怎麼回事?影響腿型嗎?不必太擔心
    尤其是當孩子剛出生之後,家長看到寶寶的腿伸不直、腿型不好的時候,不免會擔心孩子長大之後腿也伸不直,腿型難看,比如還在出現羅圈腿、八字腿等,對孩子的形象造成影響。那麼,寶寶出生後的腿伸不直腿型問題,真的會影響到孩子今後的腿型嗎?
  • 豎抱寶寶會影響脊柱發育嗎?
    豎抱寶寶會影響脊柱發育嗎?,多大開始豎抱,可以豎抱多久,豎抱會影響脊柱發育嗎等一系列關於豎抱的疑問,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梳理下關於豎抱的那些是與非。豎抱時,讓寶寶貼於胸前,眼睛高於肩膀,適當的護住頭頸部,此時豎抱寶寶的視野更加開闊,對兒童的認知發育也有促進作用。此時也應結合著翻身遊戲一起做,多讓寶寶側面躺著玩,練習仰臥到側臥位,或者側臥到仰臥位。坐和走對脊柱發育有影響嗎?6月齡後,寶寶能夠坐了,這時脊柱的第二個生理彎曲腰椎的後凸就出現了。
  • 寶寶的青蛙腿什麼時候會消除?
    而骨骼關節的發育也為了契合姿勢而發育成青蛙腿的姿勢,寶寶出生後自然就會保持這樣的關節契合組合。 2、消失時間:寶寶腿伸不直都是非常正常的情況,隨著寶寶的成長,逐漸掌握了站立和走路的姿勢之後,大腿骨與膝關節節之間的相互磨合以及肌肉的矯正拉伸,青蛙腿就會逐漸消失,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等寶寶到了6~8歲的時候,腿部就會變得越來越直了。
  • 孩子多大會走路最好?不要迷信越早越好,過早可能會影響身高發育
    這時旁邊的幾位寶媽都羨慕不已,紛紛都誇晨晨長大以後一定會很聰明。孩子越早走路,真的就越聰明嗎?其實答案是否定的,孩子走路的早晚與孩子是否聰明是沒有直接關係。有的孩子則走得比較早,而有的孩子則走路比較晚,這都是正常現象,僅僅是與寶寶的運動發育有關係,與智商沒有多大關係。
  • 寶寶幾個月可以學站立?
    但有的小寶寶卻也是遲遲不能夠自己站起來,然而,小寶寶過早的站立也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本事,反而會損害到腿部骨骼的健康發育。所以,正常情況下,寶寶要到9~11個月這段時間裡才會開始逐漸學會站立。 寶寶的發育成長是從抬頭、軍人爬、四肢爬、站立以及走路等不同階段的發展的,而每一個發展都需要在前一個大動作足夠成熟之後。如果寶寶在前期的大動作發展沒有獲得足夠的鍛鍊積累,那麼下一階段的大動作就會有很多不良的問題發生。
  • 寶寶什麼時候學站立最好?過早過晚都不合適,聽聽醫生怎麼說
    就拿孩子站立來說吧,很多醫生都表示過,過早過晚都不合適,過早寶寶的發育不充分,過晚寶寶對走路的好奇心下降,不願走路,所以家長要重視。案例:小言就是一位新手媽媽,寶寶滿打滿算差不多也10個月了,眼看鄰居家比她兒子還小2個月的寶寶都會站一會了,自家孩子還只會隨便亂爬,沒有半點要走的跡象,所以不免有些擔心是不是自己哪裡疏忽了。
  • 寶寶幾個月站著,才不會影響將來骨骼發育?很多媽媽都不知道
    寶寶太調皮,底子坐不住,就情願站起來。我現在無比憂慮,這麼早會站立傷到骨骼怎麼辦呢?」還有一位媽媽說:「我寶都1周歲了,還不會站著,更不用說走了!看著身邊比他小的寶寶都會走了,我想練練,可扶著他站一瞬間,他兩腿一彎就坐下了,不情願站啊!有白叟說,練練就好了!真的是那樣嗎?」
  • 寶寶走路O型腿正常嗎?大部分寶寶都這樣,這個鍋尿不溼可不背
    為了讓孩子長大成人後能擁有一雙筆直的長腿,一些地區的老人們就會給孩子「綁腿」,還有些家長認為,小寶寶穿紙尿褲也會影響其腿型的發育,甚至將O型腿怪罪於紙尿褲。 牛牛已經一歲多了,小傢伙結實健壯,走起路來也飛快,但就是有一個問題讓爸爸媽媽很是頭疼,那就是牛牛的O型腿。
  • 寶寶學走路的那些「坑」,你踩了嗎?
    昨天小編在一個媽媽群裡邊收到很多媽媽的問題:◆寶寶一歲半還不會走路,是不是發育太晚啊?◆我家寶從開始走路就踮腳,會什麼疾病嗎?◆寶寶走路老摔跤,是缺鈣嗎?◆我家寶寶13個月,還不會走路,是大運動能力有問題嗎?◆寶寶剛會站立,奶奶就經常牽著寶寶的手練習走路,有時候寶寶都會歪著身子走,這樣安全嗎?◆寶寶現在走不穩但她還總想下來自己走,怕她磕著碰著,只有抱在懷裡我才安心。
  • 寶寶幾個月就會站了?一般不早於這個月齡,這份學站要點家長收藏
    先來說說寶寶學站立需要具備的條件:需要骨骼和肌肉同時發育到一定程度,可以支撐寶寶站起來。 所以,寶寶能站起來的時間也就會存在個體差異,最早可能在8個月左右,晚點也有11個多月才開始站立的。 而家長也別太著急,順應寶寶的發育規律就好,只要寶寶腿部發育沒有異常,就不用太擔心,寶寶遲早會站、遲早會走的。
  • 3個壞習慣影響寶寶的發育,家長們得謹慎注意了
    3個壞習慣影響寶寶的發育,家長們的謹慎注意了每個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寶寶有挺拔的體態,但可能並不認為一些常見的生活習慣會影響孩子的骨骼健康!當然,畢竟疾病的形成有很多原因,家長也不要太緊張。如果他們做得不夠好,他們應該及時改正。
  • 出生幾天會爬行,1個月能站立,15周站穩,被封「地表最強寶寶」
    每個寶寶出生的時候,雖然看起來都很像,但是每個小傢伙其實都有自己的特點,每個小寶寶都是獨一無二的。不過,對於所有寶寶來說,生長規律是相似的。大多數寶寶都是六月左右會坐,七個月左右能爬,八個月能站,10個月以後能走。這是符合大多數嬰兒的發育規律的,不過也有特殊情況,這不,國外有個寶寶,刷新了記錄,讓很多人都覺得不可思議。
  • 寶寶什麼時候學站立最好?家長再著急,也不能低於這個月份!
    一般來說10個月的寶寶才正式開始有站立的意識,並且會去摸索。但有些發育比較良好的孩子九個月就學會站立了,而有的寶寶則晚一點,到11個月才學會站立。其實9-11個月這個區間內學會站立的寶寶都是正常的,媽媽不需要太過擔心。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孩子越早學習站立越好。之所以要到寶寶九個月左右才開始學習站立,那是有原因的,過早讓孩子接觸站立會對他的發育造成傷害。
  • 輔助寶寶學習走路,過早使用學步車可提前學會走嗎?
    經常見到很多寶寶在八九個月大的時候就可以在學步車裡自由活動,但是放到爬行墊上讓寶寶去取自己想要的玩具時,發現寶寶的腿腳靈活度卻遠遠不夠,因為很多的家長都急於讓寶寶學步學走路,一定程度上會忽略掉寶寶爬行的重要性,太早在學步車裡學步,反而會影響到寶寶的身體協調性和全身肌肉鍛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