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這裡是中國女性情感指南,我是許川,用心理學帶你找到幸福的方向。最近我收到了一個諮詢者提問,她說「老公總嫌我太黏人,而我卻覺得他根本就很少陪我,這到底是誰的問題呢?」這個問題很具有代表性,有不少來訪者的情感危機正是雙方的陪伴需求嚴重不對等造成的,也就是一方感到被冷落,另一方感到被粘得透不過氣。
這種情況的形成不可以一概而論地說是由所謂「黏人」的一方造成的,我的一些來訪者看到某些理論說 精神不夠獨立的人有令伴侶窒息的陪伴需求,她們就陷入了過度反省,甚至開始刻意以和老公保持距離的方式挽救關係,我聽了就會感到很心疼她們,因為這麼做不僅有可能根本不能對症解決問題,還會使自己生活在委屈和壓抑中,更可怕的是,真正的原因沒有找出來,婚姻中的裂縫就會越扯越大,最終無可挽救。接下來呢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一下,
如果你覺得老公總是冷落你,你需要從哪些方面尋找問題根源,以及怎樣做會改善你們的關係。
首先我們需要先自我觀察一下。 自己對婚姻關係的期待是在一個什麼水平上。比如有些女性朋友對婚姻抱有超出婚姻功能範圍的期待,覺得自己精神上的生活上的各種需求都可以通過進入婚姻關係來解決。那帶著這樣的期待進入婚姻生活,就很容易感到不夠幸福不夠滿足,因為沒有人能做到全面承接另一個人的生命,無論老公多麼盡力,都不會使一個把自己的全部重量都倚靠在他身上的妻子完全滿意。
婚姻的確具備功能性,但是它不是萬能的,如果你期待它解決所有問題,那就可以判斷出你和老公的關係產生危機多半是你這一方的問題更嚴重些,而修復關係的前提就是你要對婚姻抱有合理的預期,接受老公不能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你身上的事實。不過不用擔心,暫時做不到也沒有關係,你的一切需求都是有合理的根源的,找到根源就有對應的解決辦法,你可以把你的問題和我說一下,描述一下你的具體情況,我來幫你處理這個問題。
接下來需要判斷老公疏離冷漠的根本原因。如果你在結婚之前比較獨立,精神上很少有空虛的感覺,可以正常安排自己的日常,進入戀愛關係之後也並沒有把關注重心全部轉移到愛情中,結婚之後你也沒有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放在家庭裡,這時你就需要考慮你的老公是否屬於迴避型依戀人格的可能性。
迴避型依戀人格的人不能正常回應別人的依戀,相較於與人親密互動,獨處對於他們來說舒適度更高,要判斷你的老公是不是屬於這個類型,有個簡易的辦法是看看他是怎麼對待除了你之外的其他朋友的。
如果他朋友少,社交活動少,最親密的朋友接觸頻率也不高,平時業餘時間更多的是自己獨自活動,那麼基本可以判斷他屬於這種類型;而如果他只是對你有更多的牴觸和拒絕,那麼你們的問題出在了其他方面上,這個需要根據個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你可以把自己的情況和我傾訴,我來幫你判斷。
與迴避型依戀人格的老公相處呢,你就需要接受他情感輸出慢半拍的特質,他的冷淡並非是對你有個人針對性,你需要多給他一些空間,減少向他施壓,避免進入感情的追逃模式。而且你需要做好這樣的心理準備,就是你很難改變他,但你可以通過學習相關的婚姻經營策略來掌握更多和他相處的小技巧,這會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你們的夫妻關係。
接下來我來說說對於老公比較冷淡的情況,具有普遍適用性的應對方法。如果你在婚姻中常常因為老公的疏離而感到焦慮,甚至雙方已經因為陪伴需求不平衡而產生了矛盾,這裡有個普遍適用的小方法,你不妨嘗試一下,這個方法就是減少陪伴數量,提高陪伴質量。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陪伴質量,比如兩個人坐在一起各玩各的手機,這就屬於低質量的陪伴,這種相伴是不能給雙方的精神供給養分的,就好比人一直吃土,肚子是滿了,但是維持不了生命運行。高質量的陪伴是雙方進行有參與有互動的活動,比如一起做兩個人都感興趣的事,在這個過程中有交流,對對方產生更深的了解,自己的情緒和精神狀態也都得到了很好的調節。
很多夫妻平時會因為互相遷就對方而放棄做自己更願意做的事,比如老公更想打遊戲但是你要求他陪你看劇,他雖然陪你了但是心裡不痛快,覺得你黏人;或者 你更想和姐妹逛街但是老公非要帶你逛車展,你雖然陪他去了但是你覺得又累又無聊。
你們倆可以嘗試從今以後各自做各自的事情,然後定期安排約會,明確劃分出獨處時間和互動時間,使獨處時間完全歸自己支配,做自己願意做的事,而約會時間儘量安排雙方都能投入的活動,不要一方遷就另一方的喜好。這個方法針對大多數陪伴需求失衡的情況都是有效的,它不但可以大程度撤銷夫妻間的相處壓力,也有利於個人和關係的成長。
最後我想再提醒一下遇到類似情況的女性朋友們,老公總是冷落你的原因很可能並不是單一的,你還需要根據他一段時間內的變化做綜合判斷,錯誤的判斷會延誤修復關係的最佳時機並增加修復難度。如果你對自己處理問題沒有信心 務必要及時把你的具體情況跟我說一說,我來幫助你更高效精準地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