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麥肯錫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75%的企業表示無法對其掌握的數據進行深入利用。究其原因,多數企業的數據支離破碎、不成體系,試圖從中研究和決策根本無從下手。
上述麥肯錫的調查結果在傳統銀行業中也不例外。過去,傳統銀行將「二八定律」(即80%的銀行利潤來自20%的重要客戶,其餘20%的利潤則來自80%的普通客戶)作為金融決策的重要依據,20%的重要客戶成為各傳統商業銀行的主要目標。而小微企業客戶由於信息不對稱、不確定性風險等特徵,成為傳統銀行不願意、不敢觸碰的領域,歷來被劃分為提供20%利潤的80%的普通客戶。
然而,一方面競爭壓力、息差收窄等因素,迫使著傳統銀行重新審視客群定位,將金融服務延伸至長尾客群,尋求新的增長點。另一方面,日常通信交易碎片化、獨立運營成本高等問題,又制約著傳統銀行向「長尾客戶」提供服務。因此,如何將碎片化數據從零散到整合、從數據到洞見成為了傳統銀行的首要難題,也成為了傳統銀行打破發展天花板,實現彎道超車甚至領先排頭的關鍵挑戰。
(圖片來源:攝圖網授權可商用圖片)
消息數據管理痛點洞察筆記
依託深耕於金融科技二十年的豐富經驗,玄武科技·即信總結了傳統銀行在消息數據管理中的三大難題:
1.消息數據碎片化:傳統銀行大都採用業務系統和通信渠道分別獨立對接的架構,這就決定了各個業務系統、通信渠道之間的消息數據不能彼此互聯互通、統籌整合、統一展現,增加了基礎消息數據調取、查看的難度。
2.消息數據抽象化:不少採集匯總後的消息數據僅僅只是通信系統裡蒼白而抽象的數字,但並非人人都是數據專家,抽象的消息數據要發揮最大作用,需要轉化成為可搜索、可獲取、可閱讀、可理解的具象圖標型數據。
3.消息數據獨立化:同一個用戶在不同的通信渠道往往有著獨立的用戶標識(如手機號碼、微信OpenID、郵箱地址等),缺少一個統一的用戶ID把這些用戶標識統一形成完整的聯繫網絡。銀行難以知道這些用戶標識指向同一個用戶,難以建立全面立體的用戶畫像。
不管是消息數據碎片化、抽象化還是獨立化,歸根究底都是傳統銀行繁雜封閉的通信架構網造成的。要想打破消息數據打通難、整合難、分析難的困境,更好地為「長尾客戶」提供服務,只需打破原有繁雜封閉的架構,搭建敏捷開放的融合通信中臺即可。
ICC核心功能安利
ICC融合通信中臺包括「通信基建中臺化、融合消息發送、融合消息管理、全通信渠道監控」四大核心功能。其中「融合消息管理」中的「消息中心、統計中心、管控中心、通訊中心」,便是玄武科技·即信在洞察了上述消息數據管理痛點的基礎上,打造的四大特色功能。
消息中心:既支持傳統的各渠道發送詳情跟蹤、記錄管理等功能,更充分發揮ICC融合通信中臺的優勢,設置「消息交互時光軸」功能,打通各個渠道之間的消息上下行記錄,在同一界面進行匯總展示,有效解決渠道信息碎片化的問題。
(圖片來源:玄武科技·即信)
統計中心:根據接入的消息渠道,分別提供獨立統計模塊及多維度數據分析,涵蓋總量統計、趨勢發送統計、業務類型統計等維度。將數據以直觀的圖表呈現,運營者可快速掌握髮送量、發送趨勢、成功率等重點數據。更可一鍵生成運營周月報,多維度可視化分析報表,運營效果一目了然。
(圖片來源:玄武科技·即信)
管控中心:在發送頻次、發送審核、黑名單等基礎管控之上,加設智能敏感內容管控。企業既可自主選擇ICC預先內置的多維度敏感詞庫,也可根據業務需求持續搭建專屬敏感詞庫,並在渠道融合的基礎上,智能執行多渠道間的敏感內容管控,甚至能把原本不支持管控審核的渠道也囊括進來。
(圖片來源:玄武科技·即信)
通訊中心:是企業對用戶通訊資料進行統一管理的模塊,集合用戶多消息渠道通迅資料,形成完整的聯繫網絡。立足全渠道的用戶行動軌跡,搭建更全面立體的用戶畫像,為制定更精準的用戶生命周期管理提供基礎支撐。
(圖片來源:玄武科技·即信)
總而言之,通過ICC融合通信中臺「融合消息管理」這一核心功能,可有效解決通信內容碎片分布,管理管控難的問題,並在此基礎之上,進行信息投放情況多維度跟蹤,更全面直觀地了解客戶服務情況。實現消息數據一站式管理、運營情況跟蹤分析、發送內容監管保障,從通信基建的根源解決消息數據碎片化、抽象化、獨立化的難題,為傳統銀行更好地服務「長尾客戶」提供消息數據基礎支撐。
關於我們
玄武科技.即信雲通信是以cPaaS為基礎,涵蓋簡訊、語音、物聯網等通信資源及UMP、AMS、AI機器人等通信軟體平臺,並圍繞企業通信場景需求提供一站式雲通信解決方案的企業通信雲計算服務,廣泛應用於金融、政企、網際網路、快消等行業,致力於幫助企業連接用戶與渠道,在通信場景中驅動企業業務創新與發展。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