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部爭議極大的美國新片放出了資源。
這部電影原本定檔去年七月,一度被雪藏,直到這個月初才成功上映。結果因為疫情原因,上映一周就下線走了流媒體——《狩獵》。
從海報就能看出一種不明覺厲、來者不善之感。
除了一頭醒目的豬,海報背景上的文字,都是人們對這部影片的差評,比如說它「旨在煽動國家分裂」、「展示了什麼是真正的瘋狂與邪惡」等等。
川普看完預告後就下場怒懟《狩獵》,說主創是種族主義者,妄圖引起動亂。
一部預告片就能引起聲討浪潮,那麼《狩獵》到底講了什麼呢?
事實上,影片的開場就極其高能——
在一趟飛往未知目的地的航班上,一位頭等艙的乘客正跟空姐討論食物的話題,氣氛顯得愉悅又悠閒。
突然,一名壯漢從經濟艙跌跌撞撞走了過來,所有人都在瞬間被嚇得面如土色。
壯漢自己好像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一個勁兒地在問這是什麼地方。
慌亂中,另一名頭等艙乘客站了起來,拿起空姐的鋼筆就二話不說刺進了壯漢的脖頸,鮮血頓時噴湧而出。
他這麼做的原因,是壯漢「在不該醒來的時候醒了」。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影片並沒有緊接著揭開謎底,而是鏡頭一轉,來到一片空地上——
一個金髮碧眼的美女忽然醒來,摸著固定在頭上的嘴套一臉懵逼。
四處看看,周圍還有不少和她一樣戴著嘴套的人。
金髮女跟著大家一起走到空地中央,那裡放著一個大木箱。
其中一人不顧眾人反對,用撬棍打開了木箱,找到了一把鑰匙。
除此之外,箱子裡還有一隻穿著衣服的小豬和一架子的武器:
搞不清狀況的眾人,只好先用鑰匙解開嘴套,然後每人拿了一把武器防身。
就在這時,一顆子彈「嗖」地一聲從人群中穿過,嚇得金髮女趕緊蹲了下來。
她前一秒還在慶幸子彈沒打中自己,後一秒就被一槍爆了頭……
看到這裡的我也是懵的:怎麼回事,難道她不是主角嗎?
沒錯,不僅如此,那個和她眉來眼去的帥哥,也很快就踩到地雷被炸飛了……
在開場的十幾分鐘內,影片不帶喘氣地送出了一打便當,通過不斷轉換主視角的方式,展現出反套路的特點,讓人完全猜不到接下來的劇情走向。
不過,它確實片如其名,講的是一個大逃殺的故事。
真正的女主「雪球」,直到進度條進行到三分之一處才出場,一出場就幹掉了一對在商店賣貨的老夫婦。
因為她從兩人的話中發現了破綻,推斷出他們不是普通NPC,而是這場大逃殺中的「獵人」。
她的猜測也確實沒錯,兩人在她進來之前,才剛剛乾掉三個「獵物」。
在這之後,女主便聯合其他「獵物」,小心翼翼地走上了對抗「獵人」的求生之路。
影片到此才慢慢說明了這場獵殺遊戲的原委——
原來,有一批「精英人士」每年都要綁架一群「下等人士」,將他們迷暈後運到一個荒無人煙的地方,獵殺他們來取樂。
影片開場,在飛機上無辜被殺的壯漢,就是一個被「精英們」綁架的「下等人」。
這種行為被稱為「莊園門事件」,不少人都聽說過,但沒人真正見識過。
因為參與獵殺的「精英」不會沒事就將此事掛在嘴邊炫耀,而被捕獵的「下等人」也從來沒有能活著回來的。
那麼,勢單力薄的女主,要怎樣才能險中求勝呢?
說起這類大逃殺電影,其實大家都看過不少,套路早就摸得一清二楚了。
但這部《狩獵》卻和同類型影片有很大不同,它不僅劇情各種反套路,而且還有一絲黑色幽默的味道。
它的動作戲非常帶有暴力美學的快感,而整體故事設定和臺詞細節上,又可以看出明顯的諷刺意味。
而影片之所以會遭到各路人士的抵制,我想,大概就是因為它撕開了一些偽善之人的真面目吧。
片中借女主之口,導演給觀眾講了一個龜兔賽跑的故事——
故事的前一半和我們聽過的一樣,講的是兔子因為盲目自大,賽跑時輸給了烏龜;
但輸了比賽的兔子並沒有善罷甘休,而是拎著一把大錘子闖進了烏龜家,直接砸死了烏龜一家。
為什麼寓言變成了暗黑童話?因為在階層固化的現實社會中,「兔子永遠會贏」。
結合獵殺遊戲中「精英人士」和「下等人士」的設定,令人細思恐極。
此外,影片的黑色幽默還體現在瘋狂開嘲諷的臺詞上。
比如,「不要拿愛滋病來開玩笑,愛滋病是件非常嚴肅的事情」;
比如,不要將「非裔美國人」稱為「黑人」,不然就是種族歧視;
還比如,性別平等應體現在所有時刻,所以看到男同伴全都被殺後,女獵手也沒有求女主放條生路。
總之,你能想到的所有關於「政治正確」的話題,《狩獵》全部嘲諷了個遍。
當然,影片諷刺的其實是因「政治正確」而變得草木皆兵、因言獲罪的社會環境,而不是那些政治正確的普世價值。
而在影片結尾,還設置了一重諷刺性十足的反轉——其實壓根就沒有什麼「莊園門事件」,一切都只是一場誤會。
事情要追溯到一年前,女CEO雅典娜有一次和幾個好友在聊天,開了個「莊園門事件」的玩笑。不久後,他們的帳戶遭到了黑客攻擊。
當聊天記錄公開後,雅典娜迅速遭到了網絡鍵盤俠的圍攻,被當成「獵殺遊戲」的操控者,一時之間百口莫辯。
公司很快遭遇公關危機,雅典娜被迫離職,一同捲入醜聞的好友們也紛紛受到牽連。
為了報復這些不分青紅皂白的鍵盤俠,他們決定不如就真的搞一出「莊園門」,讓鍵盤俠們求錘得錘。
他們花了一年時間來為計劃作準備,並挑選出了合適的「獵物」——當初言論最激烈的12個鍵盤俠。
也就是說,這起事件最開始的起因其實並非階層對立,而是人們的偏見、愚昧和對他人的敵意。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還多次提到喬治·歐威爾的名作《動物莊園》。
海報上那隻豬的名字就叫「奧威爾」,女主的「雪球」代號,也是出自《動物莊園》。
但打臉的是,雅典娜給女主起名「雪球」,一開始就是錯的。
在書中,雪球是個理想主義者,它希望這個世界變得更好,於是帶領動物們戰勝了莊園主人。
但此時,一隻名叫拿破崙的豬卻開始詆毀污衊雪球,並破壞雪球辛辛苦苦經營的莊園,最終把雪球趕出了莊園,自己翻身變成了莊園主人。
結合《動物莊園》的劇情,其實雅典娜才是「雪球」,而最終打敗雅典娜的女主是「拿破崙」……
更加諷刺的是,雅典娜還抓錯了人——女主並不是當初在網上大噴特噴的鍵盤俠,她只是和那人同名罷了……
原來,自詡精英的上流人物,表面附庸風雅,實際上可能就是個「文盲」啊。
總之,你要是用心來看,會發現片中簡直到處都是政治隱喻和內涵笑點,既能完全滿足人的吃瓜心態,對照現實又耐人回味。
而即便當成一部無腦爆米花片來看,本片反套路的劇情和乾脆利落的動作場面,也絕不會讓你失望。特別是最後女主和雅典娜的撕X和對決,兩人不管唇槍舌劍還是拳拳到肉,都一點不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