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高考,有人歡喜有人愁.歡喜是一樣的,愁有各的愁,沒有考好,沒有發揮正常水平,考砸了........報考的學校不想去,想去的學校分不夠,我到底要不要復讀一年,明年考高一點分數,報一個好一點的學校呢?但是明年沒考好那得怎麼辦呢?猶豫、糾結、迷茫正圍繞著這麼站在人生十字路的學子,今天我們就分析復讀要面臨些什麼,什麼樣的人才適合復讀?
復讀要面臨哪些壓力?
經濟壓力:復讀一年所需的花費是不少的,一些好的學校進去就要幾萬塊錢,例如毛坦廠、臨川一中、衡水中學等,這些學校可能有錢還不一定進得去,得分數夠,再加上平時的吃飯住宿,學習資料費等,加起來就很高了.對經濟條件不好的考生來講確實是一個巨大壓力.學習壓力:復讀生的學習壓力比應屆生壓力大很多,應屆生第一年考不上至少還可以再來一年,復讀生哪有這樣的勇氣呢.學習成績的波動都可能引起焦慮,還有父母親戚的殷切期盼,壓力真是不小.身體壓力:這是不得不講的,剛剛經歷過高三的洗禮,接著又來一次復讀,可想而知,身體能不能吃得消是一個巨大的問題,高中連續作戰,從白天6、7點鐘到晚上10點半,一周6天課,周天還要自主學習,不是累,是相當累的.
哪些人適合復讀?
頂得住上面所說的這些壓力,特別是學習壓力,能夠自主調節心態的考生.高考發揮失常:一些特殊原因導致的發揮失常,例如身體不適,高考當天發高燒;或者心理極度焦慮導致高考前沒有睡覺;或者答題卡塗錯了,題目漏寫了等;浪子回頭的考生,平時不愛學習,不聽講,高考落榜後才知道要改變,要讀書.偏科的考生:偏科給學生帶來的壞處是顯而易見的,例如數學英語,有的人就只考了30-40分,想在這一年時間內重點提升偏科的科目.藝考生文化成績差,這類學員每年都會有,文化分數限制了考大學,如文化分數上去,考好的大學完全沒有問題.志願填報問題:例如一批本科的分數掉入了二批本科的起點,有的"服從調劑"調到自己不喜歡的專業去了.
哪些人不適合復讀
分數太低或者分數太高.你考個200分,基礎差得不行,再補一年提升個200分才400分,可能剛剛夠本科線,還不如學習一項專業技術,以便後面找工作.分數太高,你已經600多分了,你補一年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你還能再提升到700分嗎?誰都不敢打包票,這樣的分數就走吧,不要再補了.心態不好的人:一遇到大考就緊張得不行,考場上腦袋一片空白,還考什麼試呢?復讀一年,心態調節不好,還是一樣的結果.學習自主性不高的人:一會上網吧,一會玩手機,復讀那一個月的熱度一過就開始頹廢.不清楚高考失敗原因的:復讀總有一個目標吧,像這樣原因都找不到的,根本不知道自己要提升哪一塊的,復讀也是難有起色的.家長逼迫復讀的:孩子不願意復讀,受不了壓力,家長硬逼著去復讀,自己意願都不強的最好不要復讀.以名後悔怪罪家長,還浪費時間.
復讀並不可怕
復讀是對自己能力的一種認可,是對自己不滿足和自信的表現,很多行業大佬都是有復讀經歷的,馬雲三次高考,數學1分都能提升到89分.俞敏洪也考了三次才考上的,相信你也可以的,不要去想太多;只要下定決定,勇往直前,堅定信念,你就一定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