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盆裡長出毛毛蟲,這種多肉三伏天不怕曬,還能開花
眼看自進入三伏以後,天氣一天比一天更熱,哪怕已是八月,空氣中的熱度都沒有絲毫減退的跡象,很多朋友不禁想念起了仙人掌耐曬又耐旱的好。的確,比之其他風姿綽約的花卉,仙人掌外觀略顯普通的同時耐受力不是一般的好,正適合於養殖在現下這樣的情況。
那麼,今天小花就給大家介紹一種仙人掌家族中堪稱奇葩的植株——白檀,雖說仙人掌本身就是生命力旺盛、長勢良好的一類植物,但像它這樣既能快速抽枝長葉又可大量開花的品種,也算少見。
白檀,是仙人掌家族中一個特殊的所在,單論外觀,與之相像的還有鼠尾掌和金手指。前者枝幹上遍布黃色的小刺,整體又粗又長,株形是白檀的好幾倍之大;後者,金黃色小刺的分布比鼠尾掌還要密集,植株的顏色直接被其映射成了棕黃色。
它們倆雖也各有各的獨到之處,但因受原產地的限制,不太適合於北方種植。倘若強行栽種,植株就會有很大概率對外表現出水土不服的相關症狀。這樣一來,倒還是白檀更適合栽種於北方。
仙人掌的眾多成員裡,能夠順利開花的品種有限,白檀便是其中之一,豔麗的紅色花朵連結成片,恍似天邊的紅雲一般讓人心馳神往。既然白檀的顏值如此之高,一點都不輸那些人們平日裡熱衷養殖的花卉,有意白檀的朋友可就要注意了,其日常養護見下:
首先,有賴於白檀旺盛的生命力和強大的繁殖能力,大家在栽種植株的伊始便要選擇好合適大小的容器,以免經常性換盆對植株造成不可磨滅的損傷,最好每株都分開種植;其次,考慮到白檀根系的特殊性,栽種用土以排水、透氣性能優越的土質為宜;最後,白檀隸屬仙人掌的同時本質上也算多肉,為了有效避免植株過分徒長,從而影響植株的株形美觀度,平時需要給予充足的光照。
對於白檀來說,扦插顯然是更加高效的繁殖方式,具體步驟為:第一,從母株上剪取生長良好的枝條;第二,按煤渣、泥炭各一半的比率自行配土;第三,將枝條插入土壤,深度以一公分為最佳;第四,露天放置,基本上,兩周之後,扦插的白檀枝條就會順利生根,接著人們正常養護即可得到一盆又一盆鮮嫩的植株。
小花認為,白檀既然是仙人掌,優越的環境耐受力便無需多說,炎炎夏日中養殖沒有一點問題。不過,白檀好養卻不易開花,須得人們加大其生長環境中的溫差才能有效達成目的。比如,在室外溫度下跌至零點分界線前不要急於將盆栽從陽臺搬回室內,當然,前提是植株不能因此被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