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塔塔豪擲26.5億美元收購捷豹路虎是當年的年度新聞,藉此塔塔也進入了國人視線,而3月上旬印度塔塔與德國大眾關於廉價車生產籤署了合作備忘錄,一時間塔塔公司在國內又一次提升了知名度。對於這樣一個生產過世界上最便宜汽車的塔塔公司而言,收購捷豹路虎又攬大眾橄欖枝到底有什麼用意,神秘而又充滿了全球化風格的印度塔塔究竟是什麼來路呢?
塔塔公司什麼樣?看完它與大眾的合作便能知曉一二
塔塔公司目前與大眾公司尚未籤署具有實質性的合作文件,3月1日由塔塔、大眾和斯柯達三個品牌CEO籤署的備忘錄意在尋找可能的合作框架,然而消息靈通的媒體都披露出了他們未來合作生產廉價車的計劃。塔塔公司之前有過Nano(世界上最便宜的汽車)的開發經驗,產品雖然並不十分成功但是面向低收入人群開發的思路卻非常正確,這也使得塔塔Nano曾一度成為全球的焦點。
大眾在「高端化」之路上經歷了諸多不順,當全球低端車市場迅速崛起時大眾必然會有所想法,加之印度有13億的人口而汽車銷量才突破350萬輛,顯然未來市場潛力巨大,塔塔順理成章地收到了來自於大眾的合作橄欖枝。合作的首款產品應該是一款符合印度國情的廉價車,大眾MQB-A0平臺是打造這種小型車非常不錯的選擇,但是從斯柯達晶銳歷時多年才採用MQB以及奧迪A1也基於MQB平臺打造來看,廉價車採用MQB對大眾品牌車型定位將產生不小的影響。然而綜合考慮塔塔公司目前的技術準備和大眾未來沒有使用VW車標的情況,塔塔公司AMP(Advanced Modular Platform/先進的模塊化平臺)被選用的機率更大。
塔塔尚在研發中的這款AMP平臺在輕量化上有所突破,相較上一代平臺AMP減重達到了170kg,而且它的設計彈性更為強大。在塔塔公司目前的宣傳中,AMP至少會覆蓋轎車、SUV和MPV三大類車型,由於塔塔將旗下6大平臺壓縮保留了2個,所以未來AMP平臺分攤到每個車型的成本將比較低,這與大眾與塔塔開發廉價車的合作前景不謀而合。
塔塔公司不靠譜?其規模與歷史比肩大眾
塔塔汽車在乘用車領域影響力較小,國內消費者知道的可能只有它2009年推出的最廉價汽車Nano,但其實它還是有諸如小轎車Indica和旅行車Winger等車型,其甚至還請到足球巨星梅西傾力代言。與乘用車相比,塔塔的商用車規模要龐大許多,它雖然在上世紀90年代經歷了銷售危機,但是它在印度商用車市場的佔有率仍舊接近60%,商品也覆蓋了輕中重型貨車和各級別客車。塔塔不僅在印度市場擁有很強的存在感,它的全球化程度也是非常強的,四大洲的26個國家都設有塔塔汽車經銷商,在烏克蘭、俄羅斯和肯亞等國家塔塔還建設了組裝廠。它全球化的規模也體現在國際交流方面,目前塔塔旗下擁有菲亞特塔塔、塔塔大宇、塔塔技術中心和塔塔日立建機等合資公司機構,眾所周知它還收購了捷豹路虎,所以塔塔汽車在全球範圍內可利用的資源是非常豐富的,這與國內大部分消費者對它的認知勃然相反。
大眾汽車成立是在1937年,塔塔公司僅比它晚了8年,1945年塔塔母公司決定成立了塔塔汽車公司,開始的業務僅限於機車設計製造。1954年它就和當時已經名聲大噪的戴姆勒公司展開了合作,所以歷史上塔塔的產品也曾經掛著奔馳三叉星標誌。而從1969年後,塔塔公司就實現了商用車的獨立自主設計、製造、銷售和售後維修,在印度人眼中塔塔汽車公司就是國家的驕傲,這與解放汽車在我國的歷史地位極其相似。站在歷史的角度來看,大眾選擇塔塔公司來進入印度市場是非常靠譜明智的選擇。
塔塔眾多業務在華落地生根,汽車則不同
塔塔集團下屬的鋼鐵、金融以及軟體公司都在中國找到了突破,而在印度汽車界地位極高的塔塔汽車一直都沒有進入國內市場,這讓許多國內消費者感到非常不解。其實如果除去捷豹路虎外,塔塔汽車品牌下的車型在中國的市場前景都非常小,以最有可能的Nano為例,國內的比亞迪F0、奇瑞QQ、眾泰Z100在市場端的消失已經說明市場需求的減弱。在我國塔塔主打的廉價汽車市場已經岌岌可危,知豆等純電動小型車在國家扶持下早已升級了這一塊市場,至於塔塔各個級別的卡車,面對國內解放、東風、重汽以及福田等商用車企忠實的客戶群體,要想分羹難上加難。所以當它在華沒有生產線的情況下,塔塔汽車想以進口的方式進入中國市場不太現實!
塔塔汽車公司非常獨特,它在印度有著絕對的話語權,在2008年收購了捷豹路虎後,它在國際汽車界的存在感明顯加強。尤其是大眾等車企看到印度汽車未來翻番的市場潛力後,跨國合作就將會成為塔塔未來一段時間的主基調。在擁有Nano幾乎失敗的經驗後,相信塔塔汽車公司能夠借大眾和斯柯達的力量重新激起廉價車市場的熱度,而塔塔汽車所代表著的印度市場也將會為未來世界汽車發展提供新的動力,不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