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同事的兒子小傑,今年7歲,懂事聽話,在學校乖乖學習,成績優異,一直是同事的驕傲。然而,這幾天,同事老嘆氣。大家問他怎麼了,才知道原來同事自從上半年休假把小傑從帶去外省老家參加完親戚的生日聚會之後,孩子就不愛吃飯了,而且同事發現孩子變得越來越瘦,短短幾個月下來,小傑不僅比幾個同齡的孩子都瘦,而且小屁股碰到他就只能碰骨頭。
同事覺得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就帶孩子去醫院檢查。醫生說孩子脾胃很虛弱。這樣下去,孩子無法吸收營養,營養不良,生長發育也會受到阻礙。
7歲男孩瘦骨嶙峋,查出脾虛,醫生:父母的5個習慣是禍首
1、"追飯"
父母追著孩子餵吃得太多,反而會消化不良,導致食物堆積
2、肉吃多
孩子吃得太好,大魚大肉缺一不可。它們的腸胃消化不了油膩的大魚大肉,給消化系統帶來負擔。另外,魚涼,吃多了容易溼,影響脾肺
3、吃完就躺下
不僅不利於食物的消化,而且容易引起胃反流和腹痛,影響脾胃運化功能,也容易造成兒童積食。
4、寒食涼性食物吃多
孩子們喜歡冷食。冷飲、冰鎮西瓜等冷食易引起胃黏膜血管收縮,導致消化能力下降,脾胃功能失調。
5、零食當飯吃
比如小麵包或者蛋黃派、辣條啥的,不僅含有很多食品添加劑,沒有營養價值,還會給脾胃帶來很大的傷害,容易讓孩子積累食物。
為了保護孩子的脾胃,父母不妨從以下4點入手
1、日常保養脾胃
要養好孩子的脾胃,除了改變不良的餵養習慣,平時保養好孩子的脾胃也是好的。因此建議家中不放在家備上一些金棘酸棗鋅,可以通過食療的方式來幫助護理小兒脾胃,可以消除食積,增強運脾虛的能力。
金棘酸棗鋅,其實就是用沙棘、雞內金、山藥、山楂、橘皮、麥芽、金銀花,添加低聚半乳糖、富鋅蛋白粉製成一種消食食品,隔三差五給孩子吃幾片,不僅可以滋補孩子的脾胃,還能打開孩子的胃口,給孩子補鋅提高免疫力,讓孩子一天天強壯起來。
2、揉腹部
平時有空,家長可以用一隻手掌或手掌根部貼住孩子的肚臍,用另一隻手按壓手背,順時針旋轉揉,每次5分鐘左右,每天1-2次。此法溫陽散寒,益氣活血,消食化積,健脾和胃。
3、晚飯後散步
道家醫生有"行氣助脾"的思想。飯後散步有助於促進消化,增強脾胃功能。飯後適當休息十分鐘到半小時。如果吃得太多,應適當延長休息時間,避免飯後半小時內劇烈運動。
此外,孩子脾胃不好,身體有這些表現,家長稍微注意一下就能知道
1.挑食,厭食,對任何東西都沒有胃口;
2.容易愛生病,長期吃藥;
3.睡覺不踏實,愛翻身,睡覺容易驚醒;
4.愛出汗,無論做什麼,都會覺得熱,精神不足;
5.口臭,舌苔厚膩,有時腹脹引起消化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