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卡地亞品牌的小夥伴們可能都知道,卡地亞這個品牌,最出名的就是大部分的腕錶都會在其錶冠上鑲嵌一顆藍色的寶石,在錶盤的側面閃閃發光,十分引人注目。而這和卡地亞的定位「藍血貴族」密不可分,這可以說是卡地亞打出的最為響亮的一個招牌,也能彰顯出卡地亞的高檔定位。
錶冠,是腕錶的構成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部件,其功能性在腕錶的使用中十分重要,因為錶冠具有調節指針的作用,沒有錶冠的表,是缺少靈魂的。而且,錶冠在美學層面,也能為整隻腕錶增色不少。一個設計精美的錶冠,能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讓腕錶多處不少可圈可點之處。
而卡地亞的藍寶石錶冠,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是卡地亞的代名詞,提起卡地亞,很自然地就能想到藍寶石。我們在選擇卡地亞腕錶的時候,也許不會過於關注這枚藍寶石的價值,只要好看便好。但是,我們還是要好奇地問一句:卡地亞的藍寶石,真的是藍寶石嗎?
首先,我們來看一看卡地亞的高端表款。一般在定位較高的款式中,卡地亞腕錶會鑲嵌價值較高的寶石錶冠,來與其價格相匹配。卡地亞的藍氣球BALLON BLUE系列,採用的是18K金表殼、鱷皮錶帶,各種細節也是精美華貴,價格為14.4萬元。既然有著這麼高的售價,其錶冠自然也不能寒酸,採用的是藍寶石。在藍氣球的官方宣傳中,也用的是「藍寶石」這一名詞。
我們再來看看低端表款。卡地亞的入門款式TANK SOLO,其設計相對於藍氣球來說,明顯要簡單很多,表殼採用的是普通的合金,錶帶也是普通皮質,而這款表的錶冠上,也鑲嵌了一塊藍色的寶石。但是,官方在宣傳中,用的卻是「合成尖晶石」這一名詞。可以看出,這款入門表款,其錶冠上採用的,不僅不是藍寶石,是尖晶石,而且不是天然石頭,是人造石頭。當然了,藍寶石和合成尖晶石的區別,一般人很難分辨。
而所謂的「合成尖晶石」,究竟是什麼呢?
原來,這種材料,是採用化學方式,完全由人工製造的一種材料。而且,這種材料的合成成本很低。相應地,在某寶直接搜索「合成尖晶石」,你將會發現,一塊5mm*7mm的這種「寶石」,售價只有十幾塊錢。可以說,這種「藍寶石」雖然出身貧賤,但是只要鑲嵌到卡地亞身上,身價還是能夠翻幾番的。
可以看出,卡地亞腕錶的錶冠部分鑲嵌的材料,是和其價值成正比的。一般只有全金的腕錶,才會鑲嵌真正的藍寶石,而其他的表款,則以其他材質的藍色礦物為主。一些入門款式則會選擇價格低廉的合成尖晶石為材料。
話雖如此,藍寶石和尖晶石的區別,肉眼還是難以分辨的,對於為了好看而買表的小夥伴,就沒必要去追求真正的藍寶石,畢竟適度消費才是最智慧的選擇。